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教育終極目標的四句話

教育終極目標的四句話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終極目標的四句話,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高度創造性和高效的問題解決者。爲了培養高度創造性和高效的問題解決者。教育自古以來都是人們最常談的話題,活到老學到老,關於教育終極目標的四句話一起來具體瞭解。

教育終極目標的話1

“四句話”分別是:

①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②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

③教書育人在細微處

④學生成長在活動中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教書育人

讓孩子們在快樂和幸福中學有所成,實現社會進步;教育分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作爲生活在社會中的家長和孩子們在這個問題上非常敏感,在學校裏的孩子們爲了學習也是苦不堪言;按照這個觀點,教育應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強迫青少年接受外來的東西。

教育終極目標的四句話

比如說,智育是發展好奇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德育是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輸規範。教育應使受教育者在上學階段就感受到學習是幸福而有意義的,並以此爲幸福而有意義的一生創造良好的基礎。

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使人德智體全面發展,讓人生活幸福;不是“解惑”是"解放",不是“學會",而是"何謂幸福”,適應社會發展,故,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它涉及到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要搞清楚教育的終極目標到底是什麼?

它不是考第一,也不是上名校,而是讓孩子能夠找到自己,並讓孩子自己成爲自己的人;所以我們現在去看社會上大多數人,他們做着體面的工作,但是好好問問自己的內心,他們到底是在做一份事業還是在實現自我價值;所以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莫過於能夠認識自己並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

教育終極目標的話2

關於教育目標的“四句話”

①“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我非常的同意!還記得在19年教博會上邊玉芳教授也說過一句話“沒有科學的愛是盲目的,沒有愛的科學是可怕的”,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教育!“在教育中,沒有科學的愛是盲目的,沒有愛的教育是可怕的”,那麼什麼是“愛”呢,溺愛是一種愛,體罰學生,打罵孩子,可能也是一種愛,那這裏說的愛到底是怎樣的呢?

我認爲愛應該是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家長與老師的“附庸”,愛的基礎是“尊重”,是“信任”。在這裏,我非常認可顧教授所說的“要尊重學生的.基礎,尊重學生的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

②“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

這句話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興趣的學習是不是一種灌輸?在現代的教育中,強調學生負擔重,那麼這裏所說的負擔是身體層面的?還是心理層面的?我認爲更多的應該是心理層面的,因爲對學習缺乏興趣,被動接受教育,學習效果不佳,對學習感到壓力,所以感到不堪重負;

在這裏我再提出顧明遠教授的另一個觀點“愉快教育和刻苦學習可以兼得”,在心理學上,“愉快”和“刻苦”是兩種不同的心裏品質,“愉快”屬於情感的體驗,“刻苦”屬於意志的表現;所以,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興趣後,他們能享受到“愉快”的教育,並願意“刻苦”的學習!在學習中願意克服重重困難,獲得好的學習效果,從而產生成功的愉悅!周而復始,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

教育終極目標的四句話 第2張

③“教書育人在細微處"。

教師在大部分學生眼中是“引導者”,是“權威”,也是一個學生羣體的“領導者”,教師站在學生羣體的“聚光燈”下,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皮格馬利翁效應反應了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會影響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在對學生的教育中更應該注重細節,在生活的細微處進行教書育人,而不僅僅侷限於課堂中!

④“學生成長在活動中”

顧明遠教授認爲,學生成長不是靠教師的說教,而是靠學生自己的活動,包括他們學習知識,讓他們在參與活動中主動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與他們,與社會的關係。我同意這一觀點,但我認爲學生成長不能缺少思考,所以我補充,“學生成長在活動與思考中”。

活動是一種手段和途徑,如果僅僅是漫無目的的活動,缺少了思考,那麼活動也未必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成長。

教育終極目標的話3

傳統教育的最高指導原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這叫開宗明義,傳統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好處是什麼?這一句話就都包括了,這就是傳統文化教育的終極目標,人生的最高境界。這句話裏面包括三大綱領:

第一個,“明明德”。頭一個“明”是動詞,“明德”就是《三字經》裏所講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佛教中常講的“自性”。“明明德”就是成就自己的德行和能力 ,迴歸本性。

第二個,“親民”。就是博愛大衆,幫助大衆也迴歸自性的“明德”,在佛法裏面講叫“慈悲”。

第三個,“止於至善”。前面兩樣都做到,達到善的極處,究竟圓滿,就叫止於至善,。

這裏的“明明德”屬於自覺;“親民”’屬於覺他;“止於至善”就是覺行圓滿,做學問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那怎樣才能實現這個理想呢?下面講了八種方法: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種方法叫做“八目”,是循序漸進的,次序不能打亂。

教育終極目標的四句話 第3張

一切修學,都是從格物開始。俗話講:“利令智昏”,人的慾望越高,智慧就越少。格就是格鬥,要跟打仗一樣,跟誰打?跟自己的慾望打,打勝了,慾望放下了,心就清淨了,清淨了就生智慧,這就是格物致知。有智慧了,覺悟了 ,意才能誠,心才能正,誠意就是直心、至誠之心,正心就是真心、大悲心,心正而後身修,身心健康 ,這屬於自覺。

自覺以後,就開始覺他,覺他先從齊家開始,家道整齊了,然後才能治國平天下,這是“親民”和“止於至善”的功夫,覺行圓滿,效果就顯現出來了。

這是傳統文化教育的總的原則,也是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目標和理想,路線確定了,然後纔可以一步步去修,去學習。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