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情感 > 《無聲告白》讀後感(集合15篇)

《無聲告白》讀後感(集合15篇)

來源:時髦谷    閱讀: 7.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無聲告白》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無聲告白》讀後感(集合15篇)

《無聲告白》讀後感1

“家庭,有時候會是一個以愛的名義設置的牢籠,其恐怖在於,門上無鎖,你卻不敢推門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愛的安排,直到最後溺亡其中,或是被時間所離散。”

這本書看的挺壓抑的,特別是爲了滿足父母而失去自我的莉迪亞,每次看到對她的描寫,都爲她感到心疼。

這個家庭裏每一個人都是悲傷的,父母之間的相互不瞭解總是不明白對方話裏真正的含義,被忽略的內斯和漢娜,這是非常有問題的家庭。但這正是能讓我們思考的地方,包括對婚姻:他們是彼此相愛,只是缺乏溝通。包括對孩子:如果平衡對孩子之間的愛,當父母的目光過多的集中到一個孩子身上時,其他孩子會是怎樣的感受。當父母把自己的期許寄託在孩子身上時,是否成了孩子沉重的愛的負擔。

雖然傑克出現的次數不多,但他真的是一個溫柔的人,最開始想要以自身的經歷開導內斯,又在游泳池替內斯解圍,爲他帶來哈佛的錄取通知書…即使這一切都是出於喜歡,但傑克是個明亮的孩子。

無聲告白,每個人的心裏都在進行着無聲的告白吧。

《無聲告白》讀後感2

在成都遊玩的幾天,除了外出看景,剩下的時間都窩在酒店沙發上讀這本書,細嚼慢嚥,花了將近11個小時。從來沒有一本書,讓我記住裏面所有主人公的名字,久久無法忘懷,這本書實現了。於我而言,5顆當之無愧。

以前看書,養成了一個壞習慣,看了開頭幾段,都會翻到最後一頁去看結尾。因爲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結局,這樣做往往會一下子失去了對故事的興趣,沒有了繼續讀下去的慾望,所以半本書在我的書架裏越堆越多。而這本書從最開頭,就給了我們故事的結局。莉迪亞死了!主人公死了,然後故事結束嗎?並沒有,故事反而在結束中正式拉開了帷幕,徐徐道來爲什麼莉迪亞會死?怎麼死的?誰該負責?故事不斷的穿插着過去和現在,跳躍的時間線沒有讓人覺得眼花繚亂,反而銜接的恰到好處,好像都是爲彼此量身定做的一樣,這就是我讀這本書感受到的文學魅力。

對於莉迪亞一家來說,她的死換來了家庭的重生,生活好像開始有了希望,一切好像都開始步入正軌,母親(瑪麗琳)原諒了出軌的父親(詹姆斯),也開始關注可有可無的小女兒漢娜,而傑克對內斯的感情呼之欲出,只是缺少開口的機會。莉迪亞用生命換來了全家人的自由,她也將永遠活在家人心中,時時刻刻被懷念。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無聲告白》讀後感3

《無聲告白》故事年代和電影《綠皮書》同是1960年代,大背景浸透了可怕的種族歧視。

這是一本看着會揪心的好書。很多細節描寫同樣折射大家生活的影子:逼着子承父志、害怕被無聲遺棄、害怕過度關注、害怕被忽略、害怕夢想被嘲笑…

因愛而結合的家庭應該保持隨時溫和、尊重彼此的溝通,多一點耐心、寬容和愛可以避免很多障礙和矛盾,這樣對自己、愛人、孩子都負責也安心。否則如果想逃避,當初就不該生養那麼多孩子,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生而不養就是在作惡。有些缺失和陰影一旦形成需要一輩子來救贖,比如自卑、愛無能、討好型的性格。

女性面對愛(家庭)和夢想做本能選擇後,必須要有獨當一面的勇氣去承擔和堅持自己的選擇,不能遲疑糾結自我。否則永遠在深淵。

男性很多時候會爲了所謂的面子,逼迫愛的人(愛人、孩子)做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書中詹姆斯出軌是女兒死後爲逃避現實、無能、尋求刺激安慰而做出悔恨莫及的事,莉迪亞生前觀察到父親和路易莎的曖昧加速了她的絕望。。。父母傳遞了沒有愛的氛圍同時極其希望女兒被歡迎、合羣、當上媽媽期待已久的醫生,孩子只會厭世…

《無聲告白》讀後感4

一個家庭的悲劇,也是一個意料之中的悲劇。文中以家中最受父母期待和喜愛的女兒的離世爲開場,採用倒敘的手法,一點一點爲讀者撥開謎團。

作爲最像母親的女兒,她從小就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由於母親年輕時的特立獨行,嫁給了中國血統的老師,放棄了當醫生的夢想,所以母親的遺憾與抱負託付給了女兒。父親是一名中國人,從小飽受當地人的歧視和諷刺,特別盼望自己的兒女能夠融入社會,被當地人喜愛。於是女兒就在父母的厚望中壓得喘不過氣來,最終在一個夜晚被一個“意外”帶走了生命。也許死亡是女兒最好的歸宿,在那裏她不用爲沒有朋友被父親擔憂,不會因爲功課不好被母親失望。但這樣的結束方式卻是令人遺憾的。

文章篇幅不長,以家庭中的種種瑣事給我們展現了華人異地的生活的不易。想出人頭地,但沒有機會;想融入社會,但飽受歧視;想成績優越,但沒有天賦。但最能引起我共鳴的是對下一代的教育,毫無疑問女兒是被父母“逼”死的。爲人父母最希望的是兒女健康無憂的成長,而不是成爲誰誰誰。文中的父母卻將自己無法實現的希望強壓給女兒,希望女兒代爲實現,這種父母是自私的。

就像書中所說“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別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願每個苦苦掙扎的我們都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5

很久就有人給我推薦這本書,從題目看以爲是那種很暢銷的有哲理的書,後來看簡介說這是一本小說,而且是國外的女作家…頓時沒有了閱讀欲。有次在言幾又喝咖啡,沒有找到自己想要買的那本書,爲了消磨時間,就翻開了它,直到關門也沒有看完,後來在這裏找到,看完了剩下的。

我想說,看完了之後我簡直覺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可怕,這本書不看簡直是損失。就是那種國外作家的風格,不點破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而是直接融入到故事裏,同種類的話,感覺和《一個人的朝聖》很像,或者是《巴別塔之犬》,你可以說它是小說,看過之後會發現故事是蘊含着哲理的,之所以不說破,是因爲你覺得它是怎樣那它就是怎樣的,我認爲,這也是文學作品比較高的境界。

我國以前這樣的作品也很多,比如餘華的或者莫言的,但是現在卻很少,反而那種缺乏仔細琢磨的快閱讀書籍更加暢銷,比如我很喜歡的劉同,不是說這樣的作品不好,每種作品都有相應的受衆,或許不同的年齡階段每個人喜歡的東西會有不同就是這個道理,不同階段喜歡的文學作品也會不同。這樣說就是提醒自己,以後不要只從一個作品的分類、體裁、簡介來簡單的給一個作品定性。

《無聲告白》讀後感6

讀完了還久久沉浸在故事裏,在讀完前一直很壓抑,爲莉迪亞感到惋惜!雖然作者每一章節都在不同的時間段跳動,但是讀的很流暢,很有感。

故事雖然發生在美國,但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總想着給我們最好的,爲我們提前鋪好路,讓我們成爲她們理想中的樣子。仔細想想一切都是規劃好的,一眼就可以看到底的人生還是很可怕的!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自己父母還是比較尊重我的看法的。

書的封面寫着“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就是這本書想帶給我們最主要的問題吧。

現在的我其實並不完全確定自己是否會特別熱愛那個高考前一直想實現夢想,只有真正的到達下一個結點我才能決定是否繼續或是向其他方向繼續前進。我想“找到自己”應該是一個不斷髮現不斷前行的過程,不探討是否擺脫期待至少每一個選擇都是自己願意的,不會後悔的,能爲自己活着就是件幸福的事!

這又讓我想到了道家的“無爲而治”,無論是治國,管理,還有教育都有很大用處。以後對子女教育也很受啓發,哈哈哈!

《無聲告白》讀後感7

從這本書的開始,莉迪亞的死,就充滿了說不出的壓抑,書中的矛盾太多了,種族歧視、婚內出軌、父母給予孩子期望過大、父母與孩子沒有溝通等等,都造就了莉迪亞的死,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是如何被父母被自己給逼死的。她其實並不是真的想死,她只是想逃離。她想變壞,可是沒有成功。她想學開車,可是連第一場筆試都沒有過關。她想破處,可那個男人愛的竟然是她的哥哥。最後,她想到了那片湖水,她想在水中找到那種自由和安寧,結果葬身。真是悲哀。

讀着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想到了原生家庭這個詞,父母,家庭,甚至是整個生活環境,對你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內斯想當宇航員,想從事航天方面的工作,但是爸爸詹姆斯覺得這沒出息,甚至給了內斯一巴掌讓他立刻停止這種想法。莉迪亞被迫接受母親的夢想,原生家庭讓他們每一個人的性格都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就像我之前說過,我大學裏學習的鋼琴,總感覺有點晚,那時候竟然萌生出結婚生子後想讓自己的孩子去學習鋼琴的想法,看完這本書,想了想,還是不要強迫孩子爲好,學他喜歡的,這樣他的人生才更完整。

願你一生自由,不爲他人而活。

《無聲告白》讀後感8

《無聲告白》是美國的香港第二代移民伍綺詩耗時六年寫就的第一本長篇小說,文字很細膩,寫作也很清新自然流暢。

對於我來說,我讀這本書,讀到了很多,有很多共鳴,描述詹姆斯心境時所說,雖然詹姆斯生在美國長在美國,但他卻沒有一刻覺得有家的感覺,我覺得這是中國人在國外生活的羣像,出國後,我們能發現自己與我們的國家緊密相連,我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努力打扮自己,不敢放鬆。別人覺得我們宅,我們自閉,我們只會讀書。那就要更努力去社交,保持好成績,出門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這樣的緊張也是在提醒着我們,這一方水土,是戰場,不是家。

而對於這裏面的感情描寫我也覺得非常的細膩,作者在描寫詹姆斯和瑪麗琳初見時在詹姆斯的辦公室裏,瑪麗琳觀察到對面人五官的細節,動作的細節,那種小鹿亂撞的緊張,看着伍綺詩的文字,似乎眼前有了畫面,似乎心跳也隨着加速了。

總之,這本書有着神奇的魅力,看着看着就會深陷其中,並不是爲了知道後面的結局,而是這樣的文字就是一種舒服的感受,不知不覺就想一直看下去。

《無聲告白》讀後感9

讀完這本書後發現,書名的無聲告白原來不是我想的告白而是莉迪亞的內心獨白,我把莉迪亞的死歸結與她的父母和哥哥詹姆斯,母親瑪麗琳將自己的夢想強加到女兒身上,她不會告訴女兒當初爲了和詹姆斯結婚而放棄當醫生的目標是自己一直以來的一份不甘,從來從來她與女兒溝通的話題只有成績;父親詹姆斯也想在女兒的身上彌補自己年輕時的不足,他會不停的鼓勵女兒去結交朋友,他從未向妻兒透露自己童年受過的傷害,最後這位父親居然一直認爲女兒一直在學校有很多朋友很受歡迎。

就像書裏說的,莉迪亞一直是家裏人的中心,可是這壓得她透不過氣來。我記得莉迪亞對自己的妹妹說過一句話“如果不想笑就不要去假笑”她不希望妹妹和她一樣被父母牢牢地禁錮。其實文中最懂她的人是哥哥內斯和看起來放蕩不羈的鄰居傑克,可是發現哥哥深深的嫉妒和傑克的祕密後她便沒有了精神依靠,人活在世上總要盼着點什麼,可是莉迪亞沒什麼期望都沒有,親人和朋友感情的缺失將她帶到了最最討厭的湖畔,很心酸很心酸。

《無聲告白》讀後感10

“我們這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做真正的自己,但這永遠不妨礙我愛你。”——題記

莉迪亞的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美國人。她的母親希望她完成母親的夢想——出類拔萃,他的父親希望她融入大家之中,不再受種族的歧視。莉迪亞就在這麼一個觀念矛盾的家庭中成長。

在她小小的時候,母親爲了實現自己曾放下的夢想,在沒有和家人說告別時就獨自離開。最後母親回來了,爲了留住母親,小小的她,對母親的所有要求都會答應。第一名,最棒的,最好的她都必須要做到。同時又爲了滿足父親的期待,她總會裝出了許多好朋友一樣,來博她父親的一笑。她可以依靠的太少太少,唯有比她大幾歲的哥哥,纔是她的唯一知音。可惜哥哥要去上大學了,她彷彿失去了唯一的依靠。他不想再過這樣的生活,她尋找錯誤的源頭。發現所有的源頭終究於她曾經溺水的小湖。她不再猶豫,縱身跳下。

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莉迪亞對家人的愛。因爲那愛太過於沉重。她過着自己不喜歡的生活整整十多年。僅僅因爲父母的期待,是什麼才能讓她這樣呢?是孝,我更認爲是她對家人的愛罷了。

因爲愛,所以成全;因爲愛,所以去追逐你所愛;因爲愛,去默默忍受十幾年;因爲愛,未曾有過一句怨言。但是莉迪亞到死亡,也未曾對愛的人說出愛,這是悲哀,更是無奈。

所以故曰“無聲的告白”。

《無聲告白》讀後感11

無,沒有。聲,聲音。告白,像某個人或某件事表達愛意。

告訴莉迪亞,我們愛她。告訴漢娜,我們也愛她。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漢娜。她可能沒有內斯那麼愛學習,她可能不會考上哈佛,她可能不像莉迪亞那麼聽父母的話。但她睿智,這就足夠讓我喜歡她了。當哥哥和姐姐的光芒遮住了她,她選擇躲在桌子底下,心裏默唸着看不見我,看不見我,獨自做個觀棋不語的智慧家。

她知道姐姐的.悲苦,理解她的悲苦,她也明白哥哥痛苦,她也知道傑克的善良,也知道傑克的無罪。她以局外人的身份洞察着這一切。

我最同情的人也是漢娜。莉迪亞失去了生命,她被瑪麗琳逼迫着成爲醫生,學習自己不喜歡的科目,她被詹姆斯逼迫着和其他人一樣,要合羣。至少,她們是關注着她的,多少人終其一生得不到他人的愛,多少人終其一生只想得到父母的關注。她愛家裏的每一個人,收集他們的東西,雖然最後都被要了回去,她不氣餒,那我選擇他們不要的東西好了。終於,能和家裏人聯繫在一起了。

她的到來是瑪麗琳在離家出走的日子暈倒之後發現的。因爲她,瑪麗琳被迫放棄夢想,回到家中。於是瑪麗琳把自己所有的理想強加到莉迪亞身上。從到來到成長,她都是被忽視的那個聰明的姑涼。

她的睿智來源於她缺失的愛,因爲要減少自己的存在,所以她必須變的聰明,只有那樣她才能在家裏愉快生活。

幸好,內斯,瑪麗琳,詹姆斯終於看到了她的存在。幸好,我喜歡的那個姑涼被人發現了她的光芒。

《無聲告白》讀後感12

想到紀伯倫的《論孩子》摘抄: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爲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

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因爲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爲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無窮之中看定了目標,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遙遠地射了出去。

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爲喜樂吧;

因爲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了那靜止的弓。

我們都是從孩子過來的,也終將自己有生命的延續,但那個延續是重複還是新異,我們都該有自己的選擇。我學着你的樣子活成我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13

“你們把虛妄的愛擺在眼前,並以此來說愛我。”

我們總是希望世界上能夠有一個機會重新來過,就像瑪麗琳多年之後想拾起被她拋棄許久的夢想之時,才發現並非所有的事都能繼續。漢娜的到來無疑熄滅了她夢想的最後一絲火焰。

所以她將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全盤寄託在莉迪婭身上,希望她能代替自己成爲一個醫生。這也就是本書的悲劇之所在。

瑪麗琳的母親希望瑪麗琳和一個“跟自己很像”的人在一起……瑪麗琳希望莉迪婭成爲一個醫生……詹姆斯希望莉迪婭能夠融入人羣……

他們都被寄予了不同的期望,像是千斤頂,讓每一個人沒有喘息的機會,只能默默承受。

這悲劇的另一個緣由。他們都很容易“忽略”一些事,認爲似乎只要默默忍受,就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這也照應了書名“無聲”兩個字。

詹姆斯有意忽略了瑪麗琳母親的話,漢斯忽略了最後一晚莉迪婭的異樣,漢娜忽略了詹姆斯和她助教的私情……在這個家庭裏,似乎所有人都有錯,又似乎所有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

正如書中所寫——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14

“天下的父母,你們可知,孩子的許多告白是無聲的,需要你們用心去發掘,不然可能會鑄成大錯,輕則誤其終身,重則造成不可挽回的悔恨。一個人活在世上,有那麼多無法掌控的事情,如果連自己的人生都不能掌控,還有什麼意思呢?也許一個人不怕寒言冷語,但溫柔的刀子怕是能讓你痛不欲生,等回過神來,已無力掙扎回天乏術。

我會想,如果迪莉婭早早地跟父母溝通呢?早點告訴他們真實的想法,不就能夠避免杯具的發生了嗎?不,她不會。有一種心理畸形叫童年陰影,有一種可怕的力量叫習慣,當你習慣去迎合別人的想法,那你就很容易被別人掌控了。迪莉婭是自己投降了,從小到大的習慣驅使着她硬着頭皮向前走,一旦路走不下去了,到了無法忍受、不得不解決、而又無人商討、無法可解的時候,只好選取死亡,一了百了。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入戲了。在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雖然我沒慘到那個地步,也沒勇氣透過死亡來結束一切,但我很難過地看到自己與她身上的相似點,也再次敲打自己,如果一向以來在走別人的路,終有一天,我會手足無措。

懂了很多道理,卻仍過不好這一生。爲什麼因爲你不去按照道理去做,去行動。

去吧,去做正確的事,不要再爲自己找藉口,懶惰懈怠。”

《無聲告白》讀後感15

書不錯。很多細節真實可靠,邏輯嚴謹,讀起來絲毫沒有跳脫之感,從文字來說也是值得一讀的。

這部小說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個悲劇的誤會。首先它是一個悲劇。因爲這個女孩死了。但其實整場都是一個誤會。每個人都需要在別人的期望和掌控之中活出真實的自己,莉迪亞的一生就是這樣的過程。悲劇就在於,我們都以爲她死於父母的壓迫和別人的排擠,並由此而對他的父母以及周圍的環境產生很大的懷疑和不滿,直到最後,發現莉迪亞的夜晚出走,其實是爲了與生活和解的宣告,爲了自我力量的復甦,爲了內心的安寧,這時候我才放下了對他人的仇恨和不滿。生活中這樣的自以爲難道還少見嗎?人們不都是在一個悲劇面前自以爲是,又在自以爲是中製造另一個悲劇嗎?

莉迪亞的死亡又給了我們一些力量。那就是:生活固然我們很多的打擊、壓迫、折磨,但是每個人由內而外自然而然的生命力量,足以使我們扛住那些磨難,活出真正的光芒。

同時,作品也真實地揭示了人的成長過程。在艱難困苦中,我們真的會一再遭遇自己的軟弱無力,從而陷入痛苦迷茫。只要給自己和他人時間與空間,我們都會重新看見出路,燃起希望,就像經歷暗夜太陽照常會升起一樣。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