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戲曲資料發源地以及主要特點

戲曲資料發源地以及主要特點

來源:時髦谷    閱讀: 8.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戲曲資料發源地以及主要特點,先秦是戲曲的萌芽期,具有綜合性、虛擬性、程序性,爲戲曲的三大藝術特色。

戲曲資料發源地以及主要特點1

戲曲是我國特有的民族藝術,歷史上也稱戲劇。中國戲曲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一門傳統藝術。中國戲曲雖然產生的比希臘、印度晚一些,但是早在漢代就有了百戲的記載,在13世紀已進入成熟期,其鼎盛時期是在清代。

新中國成立之初,已經發展到300多個劇種,劇目更是難以數計。世界上把它和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爲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 。戲曲始終紮根於中國民間,爲人民所喜聞樂見。一般說來,北方人多喜看京劇,南方人則多愛好越劇,各種地方劇種都有其自己的觀衆對象。

遠離故土家鄉的人甚至把聽、看民族戲曲作爲思念故鄉的一種表現。

藝術特色

綜合性、虛擬性、程序性,爲戲曲的三大藝術特色。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

先秦時期

(一)先秦——戲曲的萌芽期。《詩經》裏的“頌”,《楚辭》裏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爲主的“角抵”(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和扮演生活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唐朝時期

(二)唐代(中後期)——戲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後,我國戲劇飛躍發展,戲劇藝術逐漸形成。

唐代文學藝術的繁榮,是經濟高度發展的結果,促進了戲曲藝術的自立門戶,並給戲曲藝術以豐富的營養,詩歌的聲律和敘事詩的成熟給了戲曲決定性影響。音樂舞蹈的昌盛,爲戲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礎。教坊梨園的專業性研究,正規化訓練,提高了藝人們的藝術水平,使歌舞戲劇化歷程加快,產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戲曲劇目。

開元盛世,安居樂業,必然要求更多的文化娛樂,尤其是羣衆性的戲曲活動,民間散樂的娛樂活動,更多地趨向於農閒“自樂班”式的娛樂,也是他們交流感情,學文化、學歷史、學道德的一種形式。

宋金時期

(三)宋金——戲曲的發展期。宋代的“雜劇”,金代的“院本”和講唱形式的.“諸宮調”,從樂曲、結構到內容,都爲元代雜劇打下了基礎。

戲曲資料發源地以及主要特點
  

元朝時期

(四)元代——戲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雜劇”就在原有基礎上大大發展,成爲一種新型的戲劇。它具備了戲劇的基本特點,標誌着我國戲劇進入成熟的階段。其中最爲傑出的劇作家爲關漢卿,他的代表作《竇娥冤》歷來被後人稱頌。

明清時期

(五)明清——戲曲的繁榮期。戲曲到了明代,傳奇發展起來了。明代傳奇的前身是宋元時代的南戲(南戲是南曲戲文的簡稱,它是在宋代雜劇的基礎上,與南方地區曲調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的戲劇形式。

溫州是它的發祥地)。南戲在體制上與北雜劇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經過文人的加工和提高,這種本來不夠嚴整的短小戲曲,終於變成相當完整的長篇劇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記》就是一部由南戲向傳奇過渡的作品。這部作品的題材,來源於民間傳說,比較完整地表現了一個故事,並且有一定的戲劇性,曾被譽爲“南戲中興之祖”。

明代中葉,傳奇作家和劇本大量涌現,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湯顯祖。他一生寫了許多傳奇劇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死生離合的故事,歌頌了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幸福愛情,要求個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給愛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戰勝了封建禮教的束縛,取得了最後勝利。

這一點,在當時封建禮教牢固統治的社會裏,是有深遠的社會意義的。這個劇作問世三百年來,一直受到讀者和觀衆的喜愛,直到今天,“閨塾”、“驚夢”等片斷還活躍在戲曲表演的舞臺上,放射着它那藝術的光輝。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高度發展的時期。正是在這個歷史時期,中華戲曲應運而生。高度發展的政治、經濟爲戲曲的產生提供了重要的社會條件,蓬勃發展的文化藝術又爲戲曲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物質基礎,從而大大地推進了它的形成歷程。

戲曲資料發源地以及主要特點2

戲曲怎樣化妝

1、清潔護理,在畫戲曲妝容之前,需要對皮膚進行徹底清潔,這樣有效防止上妝後,油彩侵入到皮膚造成皮膚敏感的一系列問題,同時還可以讓妝容看起來更加服帖、自然,不會造成浮粉或脫妝現象。

2、畫底色,戲曲妝容需要用紅白油彩調配成肉色,均勻拍到自己的皮膚上,掌握好厚度

3、拍腮紅,將腮紅拍打到皮膚上,使之融入自然

怎樣化戲妝

1、清潔護理:

在化戲曲妝之前一定要將皮膚清潔乾淨同時做簡單的護理,這樣才能防止上妝之後,油彩侵入到皮膚造成皮膚的各種問題,包括毛孔粗大、皮膚乾裂、出油冒痘、色斑黑頭等問題,同時還可以讓之後的妝容更加的服帖,不會造成浮粉或者是脫妝等情況;。

2、化底色:

戲曲妝中的底色需要用紅白油彩調配成嫩肉色,之後拍到自己的皮膚上,一定要拍的均勻,要掌握好油彩的厚度,太薄會露出自己本身的皮膚顏色,而太厚看上就去如同戴了面具非常呆板,同時也要根據舞臺的燈光、人物身份等來拍底色;。

戲曲資料發源地以及主要特點 第2張
  

3、拍腮紅:

在我們化妝的時候都習慣性的塗或者刷曬紅,但是因爲戲曲妝所需要的是油彩,所以需要用拍打的方式,將腮紅拍到皮膚上並讓其融進底色油彩,顏色最好採用玫瑰紅更爲自然,上眼皮部位的腮紅是最紅的,而在銜接的位置一定要融入的非常自然;。

4、定妝:

在平時的妝容中,我們都知道要定妝防止脫妝的情況,同樣戲曲妝中也需要定妝,定妝的.時候要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先從底色開始敷之後再敷腮紅,最後將臉上的浮粉彈去;。

5、塗胭脂:

胭脂和腮紅的方式基本一致,但是兩者的不同是胭脂可以讓面部的妝容更加的鮮豔,一定要記得上眼皮的色彩是最深的;。

6、畫眼圈:

相對於普通的妝容來說,戲曲妝的眼圈要誇張一些,但是在化的過程中一定要記得根據模特的眼睛形狀和人物的高矮胖瘦來化,如果化的過度了那麼畫出來的效果也不會好;。

7、眉毛:

眉毛也是戲曲妝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首先要根據人物,比如青衣花旦需要化的就是柳葉眉,同時也要根據人物的長相去化,這樣纔會有立體感;。

8、嘴脣:

首先要先用大紅油彩將嘴脣的邊緣勾勒出來,其次要根據人物的嘴脣以相反的方式來化

比如脣薄的要化鼓,嘴巴大的要化小

戲曲資料發源地以及主要特點3

戲曲的`諺語有哪些:

飽打(吹)餓唱。

日月燈,雲霞帳,風雷鼓板,天地間一場大戲;

湯武淨,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只有狀元徒弟,沒有狀元師父。

無祖不立,無師不傳。

名師出高徒。 藝多不壓身。

三分靠教,七分靠學。

寧贈一錠金,不傳一句春。(春:指行話)

寧給十吊錢,不把藝來傳。

藝人的肚兒,雜貨鋪兒。

藝高人膽大,膽大人藝高。

學到知羞處,方知藝不高。

戲曲資料發源地以及主要特點 第3張
  

拳不離手,唱不離口。

要想人前顯貴,就得背後受罪。

打你今朝有過,爲你將來成人。

要想學好藝,先得做好人。

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生意不得地,當時就受氣。

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

玩藝兒是假的,精氣神兒是真的。

沒有君子,不養藝人。

練到老,唱到老,學到八十不算老。

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只許人家不聽,不許自己不行。

指任何事情都得下一番苦工夫,方能做出好的成就。

藝多不壓身,藝高人膽大

百日笛子千日簫,小小胡琴拉斷腰

若要戲路通,全靠幼時功

不練三冬兩夏,哪能學會唱、念、做、打?

一臺無二戲,救場如救火。

勤學通百藝,苦練出真功。

藝術是件寶,不學得不了.

嘴上沒有功,吐字聽不清。

臺上一張口,便知有沒有。

七分唸白三分唱,白是骨頭唱是肉。

四、五人能當千軍萬馬,

十幾步能走海角天涯。

私下練,臺上見。

以熟爲巧,以巧爲妙。

知戲文戲理,才能唱出好戲。

好花得綠葉配,好角得衆人扶。

臺下靜,聲小也能聽得清。

臺下動,聲音再大也沒用。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一臺戲得合手,不合手戲準丟。

有勁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戲上.

腔好唱,味兒難磨。

字不清,唱不明。

字不正聽不清,腔不回不中聽。

要想藝深,就得用心。

慢板要緊,快板要穩,散板要準。

演員上了臺,一步值千金。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