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被父母揍得最慘的一次

被父母揍得最慘的一次

來源:時髦谷    閱讀: 7.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被父母揍得最慘的一次,我們的童年總是非常的調皮,讓父母咬牙切齒的。在父母生氣時總逃離不了一頓打。這一次次我們就來聊聊小時候捱打的經歷,你還記得小時候父母被打的最慘的一次嗎?

被父母揍得最慘的一次1

被父母揍得最慘的一次,因爲不做家務。

動物界,一個雌雄相異的物種裏,將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的兩個個體,就被稱作父母。他們是這個新生命的父母,並且永遠擁有這父母的身份。

對人類而言,父母包含了更多的含義。將一個人帶到這個世界上的兩個人,是他她的親生父母,養育這個人的可能是其他人,被稱作他她的養父母。當然養父母不侷限於兩個人,也沒有性別的限制。也許他她並不是由人養育(比如狼孩),它它們仍然可以被稱作他她的養父母。

當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父母有了一種法律上的身份。在他她未成年時,父母有對他她的監護權。在他她成年以後,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在法律上養父母和養男,養女之間的關係可以斷絕,但是血親關係卻是無法斷絕的。

你可以不承認自己的父母,但是你心裏很清楚: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他們就是你的父母。這是一種情感的約束,面對父母,兒女心存感激,面對兒女,父母滿心疼愛。

被父母揍得最慘的一次

做錯事被父母打了應該怎麼辦

做錯事情以後,有時候可能是家長一時衝動,那麼就打了我們,其實在我年小的時候,也經常發生過這樣的事。我記得那個時候就是自己比較搗蛋,把家裏面的醬油拿來玩,後來被自己的媽媽發現了,她怒火中燒直接就把我揍了一頓,那時候呢,我能怎麼辦呢?我就哭起來了。畢竟年紀小,只能夠通過哭泣來發泄自己內心的情緒。

當然了,那一個人年紀大了以後呢,可能就再也哭不出來了,一方面是跟年齡的增長有一定的關係,另一方面跟我們忍受能力也有着非常大的關係。當我們年紀大了以後,如果還被自己的父母打,那麼我們就是能夠認栽,就是能夠認得就只能夠讓他們打,畢竟你反抗了那麼就不對,你不要那麼打,他心中的怒火沒有辦法釋放也很難受。所以寧願讓自己痛苦一點,也要讓父母把內心的不愉快給發泄出來。

而我們在生活當中儘量不要做錯事情,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懂得思前想後懂得三思而後行,只有如此的話纔有可能讓我們儘量少犯錯,畢竟不經大腦就去做的話,難免會容易出差錯,這樣的話也會讓我們的父母因此而擔憂。我們要做的事情呢,就儘量讓自己經過一番思考,有章法,有計劃有安排的去做。

最後我們要懂得去反思自己到底錯在哪裏,到底哪裏做的不對,爲什麼父母打我們我們也不能夠去記恨我們的父母,我們也不能夠因此而自暴自棄,畢竟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要積極的去面對,積極的'改善自己,同時我們也要感謝父母他對我們的嚴格要求。只有如此我們纔有可能吸取教訓,只有如此我們纔有可能不會輕易的去犯錯。

被父母揍得最慘的一次2

孩子被揍了,父母該如何處理

在孩子與鄰居小朋友、與幼兒園或小學同學的交往中,“被打”、“被欺負”是不少家長最擔心、最糾結、最爲難的問題

前不久,一位豐臺的媽媽跟我交流說,她兒子在學校總被一個孩子欺負,多次跟老師反映了也沒有用。於是她要求兒子“打回去”,而孩子一直沒按她的要求去做,她對於孩子的“膽小畏縮”很生氣。有一天,媽媽一氣之下去學校找到那孩子,當面讓兒子打回去,結果她兒子還是不肯動手。他跟媽媽說,他想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咱們大人讓孩子打回去,如果孩子內心是不願意的,他就無法做到。我猜測,如果孩子回擊了,卻沒有打贏,這恐怕會讓孩子受到更大的傷害,會對自己更不自信。

孩子被“打”,父母心疼是一定的。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大人應該把自己的情緒和孩子打鬧衝突分開來看。

家長需要正確理解孩子的情緒,瞭解孩子的感受。

被父母揍得最慘的一次 第2張

事實上,小孩子的“打”與大人理解的“打”有着本質區別。學齡前孩子出現打人、攻擊別的小孩的情況,有時候僅僅是因爲孩子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有時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對於打人沒有輕重概念;還有的就是模仿大人的行爲而已。

這位提問的爸爸說,孩子被打之後,還是想去找鄰居的孩子玩兒。爲什麼孩子被打了,還是願意找對方玩兒呢?孩子是有交朋友的需要,在交往過程中,他們也需要不斷去彼此磨合,“打”與“被打”這個時候都只會是短暫的表現而已。有時候被打的孩子,即使當時會疼得大哭,但他不會記仇,也不會放在心上。過一會兒就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小朋友就是這麼單純與善良,TA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我們的孩子並沒有因爲被打而憤怒、恐懼或者委屈,我們完全沒必要再強化這件事情。

孩子被打也絕不等於軟弱、無能。我前面提到的那位豐臺的媽媽,她兒子就明確告訴媽媽,他不希望媽媽參與他的事情,他想自己去解決。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孩子世界的遊戲規則,成年人不要用自己的規則去“摻和”孩子的世界。更不要強勢參與,使得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長的好機會。

生活中,還有一種情況比較常見,兩個孩子發生衝突後,被打的一個也動手打了人。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也不要責備孩子,應該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告訴孩子說:

我知道,當時出現那種情況,你一定很不好受。

你們打架的過程中,把你的胳膊也弄紅了,一定很疼。

孩子被打了心裏會很委屈,這時還被家長責備,會讓孩子更加傷心難過。

其次,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我們要教會孩子面對別人的欺負,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提問的這位媽媽見到有的人的做法是讓孩子告訴老師,這種做法可以教會孩子懂得藉助外界力量解決問題。我們接下來談談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的一些小技巧。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別人打你的時候,並不是你弱,而是你比他更懂事,但是你不用怕他。在告訴老師之前,如果遇到其他小朋友對自己不友好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先用嚴厲的眼神警告對方,並告訴對方自己的態度,比如:

你打人是不對的,不許打我!

你不許隨便拿我的東西!

你不許扯的辮子!等等

如果對方不聽,甚至是動手,那麼緊急的時候,告訴孩子先要緊緊拉住對方的手,讓對方無法打到自己來進行自我保護。

如果孩子遇到對方比較強壯,孩子自己當時無法制止,那麼可以推開對方,迅速的離開,並大聲尋求老師的幫助。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大人是可以保護他的。

最後,要跟孩子強調,遇到類似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永遠接納他、支持他和信任他,會幫助他應對各種情況,不要把不好的情緒壓在心裏。同時,我們也要告訴孩子,那個打人小朋友是不對的,給孩子樹立一個基本的是非觀念。當孩子信任父母,就會願意把自己遇到的問題和父母傾訴,我們給予的關愛和協助,就會給孩子更多的勇敢和自信,讓孩子從內心真正的強大起來。

被父母揍得最慘的一次3

孩子被打,家長如果處理不當,會對孩子造成哪些不良影響呢

1、使孩子具有暴力傾向,總以武力方式解決問題

孩子之間的矛盾往往都是一些小衝突,父母暫時先不要參與,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如果父母經常教育孩子受了欺負就要“以牙還牙”,會讓孩子學會用以暴制暴的行爲去處理矛盾,這樣不僅會讓孩子朋友越來越少,體內的暴力因子也會紮根,讓孩子具有暴力傾向。

2、不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

當孩子習慣用武力解決問題後,內心的安全感就會降低,不願主動與小朋友交往。同時自己的這種暴力行爲,別的家長也會讓自己的孩子與其保持距離。這樣孩子就會被孤立,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從而養成不合羣的性格。

被父母揍得最慘的一次 第3張

那麼如果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家長該怎麼做呢?

方案一:儘量讓孩子自己解決矛盾衝突

孩子之間的衝突,往往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有時候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很多情況下不用幹預,孩子們一會兒就又和好了。所以父母在孩子與同伴發生衝突時,儘量不要干預,先觀察孩子是如何解決的。

如果孩子無法解決需要求助的時候,家長也不要教育孩子以牙還牙,而應該告誡孩子:打人本來就是錯的,雖然捱了打,受了委屈,但如果你再去打別人,那就是錯了。父母可以鼓勵孩子要求對方跟自己道歉,促使孩子和他人和好如初。

方案二: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方法

雖然不能教育孩子打回去,但是出於對孩子人身安全的考慮,必須教給孩子一些簡單的自我保護的方法。比如被打時用手護着頭,同時大聲呼救,引起大人的注意。此外,讓孩子遠離那些性格暴躁、動不動就打人的同伴。

方案三:給予孩子積極、正面的影響

父母平時在處理與鄰居、朋友的一些矛盾時,不要當着孩子的面說“等着瞧、我一定要...”之類的話,否則孩子也會受影響,不會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矛盾。而父母之間發生矛盾時,也不要打罵來解決問題,甚至在孩子面前說一些狠話來發泄不滿情緒。不僅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還無法讓孩子學會包容,養成睚眥必報的性格。

方案四:讓孩子學會謙讓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往往是不懂得如何謙讓而導致的。因爲孩子在幼兒時期,大多都以自我爲中心,一旦與同伴發生衝突,會毫不猶豫維護自己的利益,就會出現打架的現象。對此,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學會分享、合作精神,讓孩子懂得謙讓。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