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這樣家庭裏出來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幸福

這樣家庭裏出來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幸福

來源:時髦谷    閱讀: 9.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樣家庭裏出來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幸福,在很多家庭裏面, 孩子沒有發言權。其實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可以試着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下面看看這樣家庭裏出來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幸福。

這樣家庭裏出來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幸福1

這是一個二胎家庭,有一個4歲的姐姐佩奇和一個3歲的弟弟喬治。和所有家庭一樣,它們面臨着很多問題,佩奇欺負喬治、喬治不聽話、佩奇因爲失敗難過等等。而這些問題,爸爸媽媽們都很好地化解了,很多時候,他們都選擇了信任孩子,而這個信任的原則,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學習。

01

喬治第一天上幼兒園,佩奇問爸爸:“他現在上幼兒園,會不會太小了點?”

爸爸說:“但是你可以照顧他呀!”

到了幼兒園,佩奇又問了一遍:“他真的能上幼兒園嗎?”

爸爸又拍拍喬治的腦袋說:“他一定能適應的。”

爸爸的兩句話,給了兩個孩子充分的信任。他既相信佩奇能照顧好喬治,也相信喬治能夠適應新環境。

於是,佩奇很高興地帶着喬治去了幼兒園,並且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父母的信任,就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比說一百遍“你真棒”都更有效果。

這樣家庭裏出來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幸福

02

這種信任,不僅僅表現在它們常常對孩子說“你可以、你能行”上,還表現在它們很少會對孩子說“不可以”。

即使是下雨天,倆孩子想出去玩,媽媽也只是叮囑它們,要穿好雨具,小心不要被淋溼了。但是,淘氣的喬治並沒有聽媽媽的話,把雨帽給扔了。結果淋病了。

這個時候,媽媽並沒有責怪他,破口大罵說“我早就跟你說了……”,而是趕緊帶他去看病。他們相信,喬治經歷過這件事,自己能夠改正自己不對的行爲。

果然,喬治後來再也不會在下雨天不帶雨帽出門,在病剛好的時候,甚至還會在晴天帶着雨帽出門,怕自己“淋”病。

少對孩子說“不可以”,而是提前告訴孩子做這件事情的後果,然後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相信他們自己能夠在遇到後果的之後,不斷改正自己的行爲。這種正向的愛,比一味地禁止,更能夠贏得孩子的認可。

03

其實這種信任是相互的,孩子時常感受到來自父母的信任,也會將這種信任回饋給父母。

有一次佩奇全家去遊樂場玩,媽媽想給佩奇贏一個大熊貓玩具,但是需要射箭纔可以得到。周圍的人都覺得,一個女人,怎麼可能會玩這種遊戲,但是佩奇卻在旁邊大喊:媽媽,你肯定可以射中的!

這樣家庭裏出來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幸福 第2張

結果,媽媽真的射中了,爲佩奇贏了那個大熊貓。

非常喜歡小豬佩奇這套書,書中的爸爸大智若愚,常常表現得沒那麼聰明,故意讓孩子去“贏”,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書中的媽媽溫和而堅定,從不生氣,又能堅持原則,會給予孩子信任。更更重要的是,爸爸媽媽還非常非常相愛。

它不僅能讓小朋友在這些語言環境下被感染,我們大人,其實也能從中學到一種和諧的家庭養育的方法。孩子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我相信,他們會寬容、大度、信任、和善,而不是偏激、憤世、好吃懶做、不知感恩。

這樣家庭裏出來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幸福2

1. 用心陪伴的爸爸

去幼兒園接孩子的時候會發現,去的大多數都是媽媽,只有極少數是爸爸。而從媽媽們的談論中也能得知,平時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真的很少。大多數的爸爸都是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去陪伴孩子。但是淘媽想說的是,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教育、成長中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爲父親身上有媽媽不具備的男性的理性、冷靜、穩重,更容易給孩子帶來依賴和安全感。那些童年有爸爸陪伴的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都不太容易焦慮。

2. 快樂的媽媽

我們經常也能聽到這樣一句話“媽媽的情緒很能感染孩子,你快樂他就快樂,你悲傷他也難過。”深以爲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楊迪總是陽光、快樂的,據他說,這正是受到了媽媽的影響。楊媽媽就是一位特別快樂的人,她不希望把負面的情緒傳染給孩子。所以不管遇到什麼事都會樂觀對待。如果媽媽快樂的'話,孩子的世界也會充滿陽光,內心更有安全感。而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因爲孩子會從媽媽那裏吸收到很多負面的情緒:焦慮、怨氣、壞脾氣,孩子也會變得很焦慮。

這樣家庭裏出來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幸福 第3張

3. 關係融洽的父母

經常聽到大家討論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淘媽認爲原生家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的關係是否融洽。父母恩愛,不爭吵、不打架,孩子就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被愛餵飽的孩子,怎麼會不幸福呢?相反,如果父母整天不是吵架就是打架,孩子每天提心吊膽,小心翼翼,缺乏安全感,又怎麼能幸福呢?所以父母應該爲孩子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即使有矛盾也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吵鬧。

4. 有儀式感

淘媽始終覺得生活該有儀式感,不光是夫妻之間,親子之間也是如此。各種節日、紀念日、家人的生日、孩子成長中比較重要的日子等等,都應該有相應的儀式。哪怕只是一句祝福的話,一個溫暖的擁抱,也能給平凡的生活增添愛意。普通重複的生活是會有些平淡,但是偶爾的儀式感會讓孩子心懷期望,幸福感也由此升值。

5. 好好表達

當孩子說他長大後想當歌手,你會怎麼迴應?

“就你長得那樣子,想什麼呢?誰看你呢?”

“你五音不全還想當歌手?別癡心妄想了。”

這樣家庭裏出來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幸福 第4張

還是“媽媽覺得你有這樣的想法很好,那你就要向這個目標努力了。”

當孩子聽到前兩句話,肯定會很自卑“連我媽都說我長得不好看,嗓子也不好,那我肯定不行。”慢慢孩子變得不自信,認爲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以後可能就碌碌無爲。而聽到第三句話的孩子就會想“太好了,既然得到了媽媽的支持,那我就要更加努力了。”之後孩子就真的可能成爲了真正的歌手。

你看,同樣是說話,父母不同的話可能就會改變孩子的一生。所以說,說話真的是一門藝術。不管是在哪種人際關係中,想要在這段關係中收穫幸福,就要學會好好表達。家長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鼓勵要多於批評;信任要多於打擊、貶低;耐心要多於忽視。這樣孩子就能從父母那裏收穫自信,也纔會更有勇氣追求幸福。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