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生長髮育階段和特點

生長髮育階段和特點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長髮育階段和特點,孩子出生以後,是會逐漸有所變化的,幼兒從生命開始到長大成人,始終處於生長髮育的動態過程中,兒童時期的生長髮育狀況對成年後的影響很大。下面是生長髮育階段和特點。

生長髮育階段和特點1

1、小兒的年齡分期。不同年齡的小兒在形體、生理、病理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可將小兒的生長髮育過程分爲7個階段,即:胎兒期(從受孕到分娩共約40周),新生兒期(從出生到28天);嬰兒期(28天到1週歲),幼兒期(從1週歲到3週歲);幼童期(從3週歲到6或7週歲,也稱學齡前期),兒童期(從6或7週歲到12週歲,也稱學齡期),青春期(女童一般從11~12歲到17~18歲,男童一般從13~15歲到19~21歲)。家長、醫務工作者及學校可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小兒的特點進行餵養、護理、保健及教育工作。

2、小兒的生理常數。俗話說:知常方能達變。要知道兒童的生長髮育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生長髮育紊亂的疾病,首先必須瞭解兒童的生長髮育指標,從而明確何爲正常,何爲異常,做到心中有數,有病早治。

(1)體重:體重是反映小兒營養狀態的主要指標。體重的增長是機體在量的方面增長的總和。體重在嬰兒期增長最爲迅速。新生兒初生體重平均3千克,以後體重增長的標準值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1~6個月:體重(kg)=出生時體重+月齡×077~12個月:體重(kc)=6+月齡×0251歲以上:體重(kg)=7(或8)+年齡×2(2)身長:身長是反映小兒骨骼發育的重要指標,測量身長時,3歲以下可用臥位,3歲以上可用立位。新生兒初生時身長約50釐米,出生後第一年增長25釐米,所以1歲時標準身長約75~80釐米。2歲以後身長可用下列公式推算:

身長(釐米)=年齡×5+75(或80)

生長髮育階段和特點

(3)頭圍:測量方法是用軟捲尺齊雙眉上方,通過枕部的枕骨隆起繞頭一週。新生兒子均頭圍約34釐米,生後6個月約42釐米,1歲時約46釐米,2歲時約48釐米,5歲以後近成人。頭圍過小稱小頭畸形,常提示可能有腦發育不全,頭圍過大則可能爲腦積水等原因所導致。

(4)胸圍:測量方法是用軟捲尺由背後肩胛骨下角,經過乳頭繞胸一週,測量呼氣與吸氣時胸圍,取平均值。新生兒初生時胸圍約32釐米,1歲時約44釐米,2歲時約47釐米。小兒2歲以前頭圍大於胸圍,2歲時頭圍與胸圍大致相等,2歲以後胸圍大於頭圍。

(5)呼吸:年齡越小,呼吸越快。每分鐘1~3個月約每分鐘45~40次,4~6個月約每分鐘40~35次,6~12個月約每分鐘35~30次,1~3歲每分鐘約30~25次。

(6)脈搏:年齡越小,脈搏越快,新生兒至1歲每分鐘約160~120次,1~3歲每分鐘約120~100次,3~5歲約每分鐘約110~90次。5~7歲約每分鐘100~80次,7~12歲約每分鐘90~70次。

(7)血壓:年齡越小,血壓越低。新生兒收縮壓約80±16(mmHg)、舒張壓約46±16(mmHg)、6個月小兒收縮壓約89±29(mmHg)、舒張壓約60±10(mmHg),1歲小兒收縮壓約96±30(mmHg)、舒張壓約66±25(mmHg)。1歲以後小兒收縮壓可按下列公式計算,舒張壓約爲收縮壓的1/2~2/3,收縮壓(mmHg)=年齡×2+80。

現在一般採用國際通用的千帕(kpa)作爲血壓的計算單位,換算公式爲:

1kPa≈75mmHg1mmHg≈0133kPa(8)囟門:囟門分前囟門和後囟門。後囟位於頂骨與枕骨之間,呈三角形,約在生後2~4個月內關閉;前囟位於A骨與額骨之間,呈菱形,約在生後12~18個月關閉。囟門早閉伴頭圍小者見小頭畸形,囟門晚閉多見於佝僂病,伴頭圍大於正常者,見於腦積水。

(9)牙齒:乳牙萌出的時間約在生後5~10個月,按乳中切牙銀乳側切牙→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的順序萌出,於生後20~30個月出齊20顆乳牙。6~24個月正常小兒出牙數可用以下公式計算:牙齒數=月齡-4(或6)。

6歲以後開始換恆齒,並長出第一恆磨牙,12歲以後長出第二恆磨牙,12~15歲長出28顆恆齒,第三恆磨牙一般在17~30歲長出,稱爲智齒,也有始終不出者。

生長髮育階段和特點2

一、胎兒期從受孕到娩出前的這一階段稱胎兒期

在正常情況下約爲280天(約9個月)。

特點:胚胎成長迅速,根據其發育情況大致可分三個過程。受孕初8個月爲形體的形成,在這期間最易因各種原因而發生畸形;中間8個月爲內臟發育期;後8個月爲形體增長,此時胎兒體重增加更快,一切管養均需依靠母體獲得。故孕婦應注意孕期保健。孕婦的生活應有規律,避免情緒激動;多攝富有營養的食品;防止各種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的感染,防止接觸各種有毒氣體和化學物品,以預防各種先天性畸形、胎兒發育不全、早產或由於母體缺乏某種營養素而引起的胎兒營養缺乏症等。

二、新生兒期胎兒娩出至生後28天內爲新生兒期

特點:胎兒在母體內依賴母體生存,新生兒脫離母體開始逐漸發展到獨立生活,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

1、大腦皮層發育不全,機體抵抗力弱,體溫調節中樞、呼吸中樞等調節機能尤差。特別容易發生細菌性感染,如肺炎等,且常易發展爲敗血症;物質代謝不完善,消化能力差,酶的活力不足,因而容易得消化道疾病。

2、生命力弱,死亡率高。新生兒因出生後生活環境發生顯著變化,適應環境還需要有一定的時間,因此在護理中稍一疏忽,即威脅生命。所以在這一時期死亡率特別高,約佔嬰兒死亡率中的60-70%。其中又有大半在出生後24小時內死亡。死亡原因主要是:未成熟、先天畸形、產傷、先天與後天感染等。在此期內,除應注意分娩過程中的各項注意事項外,還應加強新生兒護理,嚴密觀察及時發現各種反常現象,並認真處理,如臍炎、口腔炎、紅臀、黃疸等都不可忽視。

三、乳兒期或嬰兒期從出生後28天至1足歲爲乳兒期

特點:生長髮育快,營養需求高,免疫能力差,疾病易擴散。

1、生長髮育最迅速和最旺盛的階段。體重比出生時增加2倍以上,身長增加出生時的一半。腦部發育也很迅速。由只會仰臥哭叫,到能起立行走,到會認親人,會說簡單語言;從吸吮乳汁,到會吃成人膳食。此時如攝入不足就容易引起營養不良、貧血,佝僂病等營養缺乏症。因此,在此時期更應細心保育,注意餵養,多讓小兒在戶外接觸陽光和空氣,進行體格鍛鍊。

2、對營養需求高,但胃腸道消化機能弱,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或營養障礙。因此在哺乳期,尤其是人工餵養兒和斷奶前後,蛋白質、鈣質、鐵質很容易缺乏,更應注意輔助食品的添加;

3、先天免疫力逐漸消失,後天免疫力尚未完善,所以容易感染各種急性傳-染病。而且疾病的'侷限能力差,容易擴散至全身,出現中毒症狀。因此必須按期做好各項預防接種,以防止急性傳-染病的發生;

4、大腦皮層迅速發育,皮層調節中樞逐漸佔主要地位,但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容易擴散,一旦患病,便容易出現昏迷或驚厥等症狀。

生長髮育階段和特點 第2張

四、幼兒期1-3足歲爲幼兒期

特點:智能發育快,接觸外界環境機會增多,易得傳染病。

1、體格發育速度相對緩慢,而動作和語言發育特別迅速;消化機能進一步發展,故應有足夠的營養供應。早期教育應在這一階段開始。

2、大腦皮層活動增強,開始能與成人成小朋友進行交往。行動模仿性大,性格可塑性高,因此更應注意對他們進行適合年齡特點的早期教育。

3、容易發生營養紊亂和急性傳-染病。由於開始學步,活動範圍顯著擴大,故接觸傳染的機會增多,容易發生菌痢、百日咳、猩紅熱和流行性腦膜炎等傳染病,及腸蟲症、尿路感染和意外損傷。

五、學齡前期從4-6足歲爲學齡前兒童

特點:思維、模仿能力豐富,並開始形成記憶和一些習慣。

腸蟲症與齲齒髮病率漸增高。同時因與外界接觸面進一步廣泛,猩紅熱、流行性腮腺炎等類傳染病亦較多發,故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尤其要注意預防。

六、學齡期7週歲以後是學齡兒童期

在7-12足歲爲小學兒童;12-17足歲爲中學兒童期。

特點:大腦皮層功能更加發達,社會活動漸增加,體格及智力發育旺盛。中學兒童正處在青春發育期,性發育逐漸開始以至成熟,體格的生長逐漸接近於成人。性格易變,情緒不穩定。

生長髮育階段和特點3

嬰兒生長髮育特點

1、身體發育規律:新生兒出生1個月內,一般來說體重增加1千克是正常的。這與嬰兒出生時的體重密切相關。出生體重越大,滿月後體重相對越大;出生體重越小,滿月後體重相對越小。

2、身高發育規律:新生兒出生時的平均身高是50釐米,個體差異的平均值在0.3,0.5釐米之間,男、女新生兒平均有0.5釐米的差異。新生兒滿月前後,身高增加3釐米,5釐米爲正常。新生兒出生時的身高與遺傳關係不大,但進入嬰幼兒期,身高增長的個體差異性就表現出來了。

3、頭尾發育規律:新生兒頭圍的平均值是34釐米。頭圍的增長速度,在出生後頭半年比較快,但總變量較小,從新生兒到成人,頭圍相差也就是從十幾釐米到二十釐米。滿月前後,寶寶的頭圍比剛出生時增長兩三釐米。頭圍增長是否正常,反映着大腦發育是否正常。小頭畸形、腦積水都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

4、囟發育規律:很多人認爲,寶寶的囟門是命門,不能碰,碰了囟門會變啞。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新生兒前囟門的斜徑平均是2.5釐米,也有個 體差異。但寶寶前囟門如果小於1釐米,或大於3釐米,就應引起重視,因爲前囟門過小常見於小頭畸形,前囟門過大常見於腦積水、佝僂病、呆小病。

所以,對於每一個初爲父母的人來說,瞭解新生兒期的生長髮育特點是什麼都是非常重要的,這對於寶寶的健康成長大有裨益。當然大家也不要執迷於此,在平時生活裏發現嬰兒的生長髮育不正常時,不要驚慌失措、操之過急,要及時進行正規的醫學檢測!

生長髮育階段和特點 第3張

新生兒護理注意事項

1、餵養:新生兒消化功能差,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要堅持母乳餵養。若無母乳餵養,可用嬰兒配方奶粉。

2、預防感染:新生兒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儘量減少親戚、朋友探望,護理新生兒前應用肥皂洗手,洗乾淨手對預防新生兒感染十分重要。家裏患有感冒或各種傳染病的人更不要接觸新生兒。

3、皮膚護理:新生兒的皮膚嬌嫩,保持皮膚乾燥和清潔十分重要,特別是皮膚皺褶處,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要每天洗澡、更換衣服,尿布溼了及時更換,每次大小便後都應清洗乾淨,女嬰清洗外陰時應從會陰向肛門擦洗,以防止肛門周圍的糞便污染陰道及尿道口。

4、五官護理:注意新生兒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處的清潔,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於口腔粘膜細嫩、血管豐富,極易擦傷而引起感染,故不要經常用力擦洗口腔。

5、洗澡:從醫學角度講,有條件的家庭應該每天給新生兒洗澡,但有時由於條件有限,洗澡時室內溫度難以保證,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則根據氣候來選擇兩次洗澡間隔的時間:炎熱的夏天,可每天洗1-2次澡;春、秋或寒冷的冬天,由於環境溫度較低,如家庭有條件使室溫保持在26℃-28℃,水溫在38℃-50℃之間,選用的浴液或肥皂應爲對皮膚刺激小的嬰兒專用肥皂。

6、大便觀察: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若還未解小便者,應喂些溫開水,並用溫熱水洗臀部,促進其排尿。正常新生兒大多數在生後12小時以內開始排大便,新生兒出生1-2天內大便一般是黑綠色的,以後逐漸變黃、變軟、有粘性,大便性質比較粘稠,呈墨綠色,稱爲“胎糞”,在生後2-3日內陸續排出。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