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三十多歲經常被父母罵

三十多歲經常被父母罵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十多歲經常被父母罵,每個人都是要面子的,子女也是需要面子的,罵不提倡,有什麼事情還是溝通交流比較好,還有感情也會變得更加疏遠,以下三十多歲經常被父母罵。

三十多歲經常被父母罵1

從孕期到現在,幾乎沒有一天錯過你的文章。

在我心裏,男姐是一個特別有能量的人,並不是能力,而是能量。

我知道我們都面臨一樣的問題,孩子的養育,生兒育女的艱辛,夫妻關係,婆媳關係,但是你展現給我們的,總是正面積極的,充滿啓迪的。

而我自己,恰恰缺乏這種能量和 主導生活的勇氣。

今天想說的,是我自己的媽媽。

我是獨生子女,我媽媽從小就管我非常多,可以說事無鉅細,關懷備至,颳風送衣服,下雨送傘,高中怕我吃不好烈日下送飯,也很辛苦。

但是我總覺得喘不過氣,一直過的很壓抑。

現在我媽幫我一起帶娃,很多事情我好像都不能說了算,比如餵奶這件事,我說喂到什麼就算什麼時候,孩子現在才一歲多。

我媽說:“你當年也是吃到一歲啊,不也沒傻沒呆好好的嗎?不是也考上大學了嗎?喂那麼久你以爲舊社會啊?”

我把男姐公衆號推送給她,“強迫”她看了幾篇男姐的文章,她口氣緩和點了,說:“隨便你!你老公以後嫌棄的是你,又不是我。”

然後就是加輔食,我說不能天天喝粥,人家專家也說了,她說:“那些人腦子進水了,粥最養胃了,你有本事你做,我只會做粥。孩子不吃粥吃啥?啃大豬蹄子?”

總之,她每句話都很尖刻,和小時候對我一樣。

而這個方法也很有用,爲了少聽到這些尖酸刻薄的話,我會盡量:聽她的話。

這纔是避免被繼續語言暴力唯一的方法。

不然她會一直這樣嘮叨直到你認同。

三十多歲經常被父母罵

我看課外書,她說:“書不好好看,淨看沒用的!”

我說隔壁同學學畫畫我也想學,她說:“人家考試前三名,你什麼考前三名我也給你學!好的不學就學歪的。”

有人給我寫情書她知道了,她說:“就你這個樣子,也有人喜歡?不好好學習以後靠臉吃飯?”

所以從小到大,我總是很自卑不自信,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凡夫俗子沒有成就,想反抗,又知道她對我很好,都是爲我好,不知道如何反抗。

我一直是鄰居眼裏的“乖孩子”長這麼大沒有頂撞過父母。

連談戀愛,也是他們先選好,我覺得不反感,就這麼定了。

現在她對我的孩子也是這樣的態度,讓我很擔心孩子是否會受到她的影響。我真的不想孩子再重複我當年的心路歷程,不怕你笑話,我30多歲了,做夢都還會夢到我媽罵我,有時候是考試沒考好,有時候是同事關係沒處理好,甚至夫妻關係緊張的時候,我媽都會先罵我,讓我覺得自己很無能。

我知道她都是爲我好,但是我怎麼才能讓她不要繼續這麼語言暴力呢?

不敢反抗的媽媽

不敢反抗的媽媽你好:

我們的身邊不缺乏乖乖女,乖乖仔。

我們從小被教育:乖,要聽話。

其實這是人類對寵物的要求,不是人類對新人類的要求。

三十多歲經常被父母罵 第2張

他們活的開心嗎?

他們可能十指不沾陽春水,媽媽每天三餐送到嘴邊。

但是他們依然不知道活着的意義,好像是爲父母在活。

直到他們有了孩子,纔開始反省,不希望繼續“像個乖孩子”。

他們已經長大了,但是嚴格意義上,還沒有斷奶。

還在父母的約束之下,像個巨嬰。

連嶽說:如果沒有與父母發生過沖突,那麼,可能也沒有什麼資格來談戀愛!父母干涉子女的程度與他們的智商情商呈正比。

如果到你三十多歲都沒有和父母發生過沖突,那也是可悲的。

因爲不可能在你成長的路上你的父母總是對的。

親情與“聽話”是兩碼事。

我的父親一直說我“孝而不順”,因爲從我20歲開始,我幾乎做自己人生所有決定,並告訴他:可以提出建議,但不要企圖干涉。

我在所有能帶上父親的場合都會帶上他,親情的維護是少不了的,但是他只要試圖干涉我在工作和人生上的決定,我就會直接告訴他:我知道了,我自有分寸。

時間久了,他便知道:做不了女兒的主。

而我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爲自己的人生負責。

人與人的界限不是天然的,特別是有血緣關係的人裏,很容易模糊了界限。

有能量的孩子會有勇氣告訴父母:這是我的界限!你越界了!

越早告訴父母,你們彼此的痛苦就會越小。

我父親第一次知道我的界限,大概是從初中時希望我穿上紅色的呢子大衣走親戚而被我“寧死不屈”的拒絕後開始的。

他終於知道:不是所有“爲我好”就是我認爲的“好”。

界限越明確,反而越容易維繫單純的親情。

界限越模糊,最後反目成仇的可能性反而大。

三十多歲經常被父母罵2

父母打罵教育孩子主要有這幾方面原因:

1、傳統教養觀念

不可否認,傳統的教養觀念對我們仍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爲在傳統觀念中,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就是上對下,並沒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處的概念。傳統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輩的相處上,但在親子關係中卻十分欠缺。

2、自我情緒管理不佳

如果家長的心智不夠成熟,那麼對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壓力與包袱。當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有些家長就容易把怨氣發泄到孩子身上。當家長對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無法滿足時,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來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現不能令家長滿意,那麼家長多半會打罵上前。

三十多歲經常被父母罵 第3張

3、熟悉的成長經驗

由於沒有及時接受新知識,或是經驗不足,所以有些家長就直接就套用原來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順父母的意,就會受到這樣的打罵處罰。因此,當他無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來做事或生活時,也就喜歡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4、尋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長懶得思考其他的方法來管教孩子,認爲打罵教育最方便,見效也最快。因此,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處罰孩子。

瞭解了父母爲什麼這樣做的原因,你就可以有相應的對策了:

1、不要正面衝撞,父母發怒時後退一步,等父母氣消了再跟父母溝通。自己錯誤的地方就承認錯誤,並下決心改正;如果是父母不對,也應該委婉說出你的意見,讓他們仔細想想。

2、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不能否定他們的初心,但對於他們的教育方式,找一個比較合適的時機與他們溝通探討。

3、找一些現代化的教育理念的信息讓父母瞭解,可以巧妙一些,比如陪父母看一檔現代教育理念的電視節目等等。

三十多歲經常被父母罵3

被父母罵得不想活了,這種體驗你有過嗎?

語言是帶情緒的,你所說的每一個字串聯起來,有可能給人帶去溫暖,但也可能帶來傷害。而小孩子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

因爲身體受的傷至少可以看見傷痕,而責罵帶來的傷口卻是無形的。

無從展示、無從傾訴、也就無人在意。

家,不僅是愛與溫暖的傳遞通道,往往也是恨與傷害的傳遞通道。

宋丹丹和巴圖一起參加了一檔綜藝節目,本應該是難得的母子歡聚時光,但宋丹丹卻在節目中不停地吐槽兒子巴圖。

看到別人的孩子爲大家做早餐,宋丹丹會說:“我生了一個廢物,啥都不會幹,你看看人家。”

當巴圖爲她手忙腳亂生火煮雞蛋時,她卻一邊奚落兒子笨手笨腳,一邊埋怨兒子揚起的菸灰弄髒了自己的臉。

她還將巴圖小時候的糗事當笑料逗大家開心,看到巴圖腳趾發炎了,竟然說:“不會是你自己啃的吧?你小時候就喜歡自己啃腳。”絲毫不顧巴圖的面子。

▲宋丹丹在綜藝節目上吐槽巴圖

在節目中巴圖羞得一臉通紅,急忙躲到雞窩去“避難”。

何炅見狀都忍不住替巴圖打抱不平:

巴圖已經帶着男人的尊嚴去壘雞窩了,你卻讓他表演啃腳?!

其實,宋丹丹就是典型的中國家長,他們幾乎不會給予孩子讚揚和肯定。

取笑、挖苦、打擊,是他們教育子女的慣用手段。

這種教育方法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打擊式教育”。常見的話術如下:

你看誰誰誰多懂事啊,你呢,有人家十分之一我就燒香了!

就你還想幹XX,算了吧。我看你就是三分鐘熱度。

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做不好,你還有什麼用,簡直比豬還蠢。

……

三十多歲經常被父母罵 第4張

這聲聲打擊的背後,藏着多少人年少時暗暗流下的淚。

微博上曾有網友坦言,因爲小時候在家族聚會上被媽媽當衆嘲笑“唱歌難聽”,從此之後她再也不願意當衆唱歌。

而當她試圖跟媽媽溝通這件事時,纔剛說起自己受傷的心情,媽媽便開始教訓她:

“你怎麼這麼玻璃心,這點打擊都受不了,以後在社會上還怎麼生存!”

網友評論,這個邏輯就好比,我捅你一刀你喊疼,我說,沒事,我多捅幾刀你習慣了就不疼了。

好吧,我不疼了,因爲我死了。

打擊就是打擊,根本就不存在打擊式教育,披上“教育”的外套,不過是爲了給自己的不當行爲找一個合理化的藉口。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爲自己的觀念。

▲某綜藝節目中女兒對父親的抱怨

有網友說,我特別羨慕自信的人,因爲他們就算是錯的,也有勇氣堅持自己的.觀點,而我就算是對的,也沒有勇氣堅持下去。因爲我怕我真的錯了。

經常被父母打擊的人,會極度自卑,常常會陷入強烈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

而父母卻總是一邊言語打擊,一邊懊惱爲什麼子女總是這麼不自信。

網上曾有一組流傳廣泛的關於親子教育的圖片,列舉了“壞父母”的11種表現,其中有8種都是不好好說話造成的,例如: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堅持自我,那是因爲他們小時候你總是在公共場合批評教育他們;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氣,那是因爲你給他們的讚揚不夠,他們只有行爲不當的時候才能得到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不懂得尊重別人的感受,那是因爲你總是命令他們,不在意他們的感受;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神神祕祕的,什麼都不告訴你,那是因爲你總是愛打擊他們;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行爲粗魯沒有禮貌,那其實是從父母或者一個屋檐下的人那裏學來的;

……

而孩子的沉默、隱忍、恐懼、討好,在麻木的大人眼中,便是:懂事。因爲這樣的“懂事”,讓他們覺得很“省事”。

三十多歲經常被父母罵 第5張

我有一個朋友,做起事來老是給自己打分,明明房間已經很乾淨了,可他總覺得還不夠;明明事情完成得很好,但他總覺得自己沒有做好;只要出一點兒差錯便張惶失措……

因爲從小,他的父母只有在他“聽話”的時候,纔會對他笑。

而他無論取得了怎樣的成績,父母都不停地告訴他,還有很多人能做得更好,你才取得這麼一點成績有什麼可開心的!

要麼爲了贏得父母的愛或讚許而苛求自己,失去快樂的童年

要麼完全放棄自己,逆反到害怕成功的程度,失去健康的人生。

有句話說得很好:來自父母的打擊,所造成的傷害效果不止是當下,它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紮在子女的心頭。

父母在等我們道謝,我們卻在等父母道歉。

中央綜治辦和中國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國範圍內對 1000 多名普通未成年人進行了調查分析,在家裏被“經常罵”的孩子不良性格特點最爲明顯,有 25、7%的孩子“自卑”,有 22、1%的孩子“冷酷”,有 56、5%的孩子“暴躁”。

也曾有網友在後臺給我留言:

“我兩歲時,爸爸拋棄我和媽媽走了。之後,我的生活就變成了地獄。媽媽的脾氣開始變得很暴躁,因爲我長得很像爸爸。

每一天,她都要對我說:生下你是這輩子最大的錯誤。

心情好的日子,她就說:你長得像你那該死的老爸,以後也會變得和他一樣沒良心。

心情不好的時候,她會說這樣的話:我盼着你死就像我盼着你死鬼老爸死一樣。

我已經學不會正確地表達感情和需求,因爲當我表達感情的時候,得到的從來都是否定的反饋。”

更可怕的是,她發現自己正在情不自禁地模仿母親,用母親傷害她的方式去傷害愛她的人。

任何一種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時的創傷。

童年時缺愛,被傷害,受虐,沒有安全感,缺乏尊嚴……長大以後,就會演變成自閉、抑鬱、自殺、暴力傾向、焦慮症等等。

但神奇的是,許多精神病患者,在生了孩子之後,精神狀況好了很多,因爲他們把精神痛苦宣泄到了子女身上。

而子女替他、、、、、、瘋了。

日本作家伊阪幸太郎曾說過,一想到人類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能爲人父母,真是太可怕的事。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被父母罵得想要自殺是怎樣的體驗?

而該問題有228個回答,1118個人關注。

曾經看到過一則新聞,16歲的花季少女因爲經常被父母罵,服毒自殺。

在死之前,她又捱了兩場罵,因爲她穿衣服太慢和洗頭時間太長。

被罵完之後,她說自己肚子疼,要回房間休息。

父母沒在意,匆匆出門拉貨。

過了十二點,等父母回到家,發現她已經停止了呼吸。

事後,這對後知後覺的父母纔回憶起,女兒多次向他們埋怨弟弟比自己幸福好多,爸爸媽媽都愛弟弟,每次發脾氣都是衝着她這個做姐姐的來。

而且,女兒曾用他們的手機搜索過“安樂死”、甚至還在網上購買過一把刀。

她試圖給了父母很多次信號,卻都被忽略,她走投無路了。

這個16歲的少女,每天反反覆覆地醞釀着自殺,難以想象她所經受的痛苦和煎熬。

少女的母親最後哭到快要昏厥,哀嚎着:“女兒,你快回來吧,我再也不罵你了!”

然而,女兒再也聽不到她的道歉。

三十多歲經常被父母罵 第6張

臨場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語言虐待”。

心理學家說,語言虐待不如身體虐待容易引起注意,因爲看不見傷痕,留不下證據,然而它的傷害可能比身體虐待更加嚴重。

很多遭受“語言虐待”的人一直懷疑自己的痛不欲生是因爲太脆弱。

因爲比起受到身體虐待的人,他們似乎沒有資格叫苦,沒有資格抑鬱,沒有資格生病。

但他們的痛苦是實實在在的,每天生活在壓抑之中,每天回家都戰戰兢兢。

沒有人覺得罵一罵子女是一種虐待,而孩子也不會表達,他們首先是哭泣,之後就變成了麻木。

於是這種虐待就被慢慢合理化了。

魯迅說:“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而更大的悲劇是,有些無價的東西已經被毀滅了,卻沒人看到。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