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科學教案(15篇)

幼兒園科學教案(15篇)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科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科學教案(15篇)

幼兒園科學教案1

目標:

⒈積極探索,大膽試驗,感知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⒉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誇張地表現有風天氣的各種事物變化。

準備:

⒈羽毛,樹葉,紙,石頭、磁塊,小木棒,金屬勺、回形針、記錄單等材料每組一份。⒉扇子,吹風機。

重點:

積極探索,大膽試驗,感知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難點:

大膽、誇張地表現有風天氣的各種事物變化。

過程:

一、談話導入——風兒在哪裏?

師:有時,風兒不知躲到哪裏去了?樹枝,樹葉都不動搖了,我們有什麼辦法能使風兒快快出現?(幼兒討論)

師:當風兒出現的時候,會發生什麼現象?

二、幼兒操作,感知風兒能使有些物體移動。

提供每組一份操作材料:羽毛、樹葉、紙、石頭、磁塊、小木棒、金屬勺、回形針等材料每組一份。

(給每位幼兒提供了操作的機會,葉瀾教授認爲,教學活動應該讓每個參與活動的幼兒人人都能夠喚起內在的激情。)

⒈幼兒猜測。

師:請你猜一猜朝他們吹氣時他們是否會移動?怎麼動?

(此段設計從生活中選取學生熟悉的素材,既“吊”起了幼兒探索的“胃口”,同時在幼兒的元認知和新知的建構之間搭起了“橋樑”爲後面的學習探究拉開了成功的帷幔。

科學活動最基本的特點是從幼兒身邊的事物開始學習活動,以形成對科學進行探究的態度、技能,並從中獲取科學知識。因此,適當的問題是探究的起點。)

⒉幼兒操作。引導幼兒將物體有序擺放,一次一個孩子逐個向不同的物體吹風,記錄吹動後物體移動的路線。

(第一次操作簡單易行,很好的幫助了幼兒感知梳理風力大小對不同物體的影響,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獲得有關風力大小與物體移動之間的關係。

通過親身操作活動促進幼兒積極的情感態度,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在遊戲中愉快體驗。)

⒊交流。請幼兒說說哪些物體被風吹動了,哪些沒有吹動?爲什麼呢?它

移動的路線是怎樣的?

(活動中,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傳授去激發幼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在這裏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結果顯得尤爲重要,唯有交流才能讓幼兒盡力表達的更清楚,推理得更嚴密。)

⒋出示一個重物,如一塊磁鐵或一塊石頭,引導幼兒製造風,想辦法使其移動。

(讓幼兒學會解決一個問題的能力遠遠要比讓他們去牢記100個問題的答案來得重要。第二次操作,讓幼兒的原有經驗得到提升,在第一次初步感知物體能否移動和風的關係的基礎上,嘗試解決問題,思考風力的大小和物體移動的關係。)

三、表演“風來了”情景。

⒈幼兒以組爲單位:每位幼兒認領組中的一種實驗物品,假設自己就是這一物品,然後其它幼兒對着他吹氣,這一“物品”模仿剛纔的運動情形,進行相應的表演。

幼兒逐一進行遊戲表演。

⒉全體幼兒表演

幼兒假設自己是風,教師鼓勵他們象風一樣的行動,如在高空吹,在地上吹,做一股強風,做一陣輕風,慢慢的安靜的下來然後開始颳風。

(以遊戲的形式開展,不僅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即讓幼兒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而且再次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活動再次達到高潮。)

四、延伸活動。

⒈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風吹到植物上植物的變化,及吹到人們身上,人們的動作,並用身體動作模仿。

幼兒園科學教案2

設計思路:

數概念是幼兒在事物間建立兩種關係的總和,其中的一種就是順序關係。有的幼兒已經會按一定的規律排序,但大部分幼兒還不知道按一定的規律排序。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以給媽媽串項鍊的情景,開展此次活動。

活動分爲三個部分。第一環節讓幼兒說說媽媽,激發對媽媽的愛,從而來給媽媽送禮物。第二環節讓幼兒初步瞭解abab和abbabb的模式規律。第三環節讓能力較弱的幼兒進行模仿,鼓勵幼兒自我創新排序規律。

活動目標:

1.嘗試按物體的顏色進行排序,初步瞭解abab和abbabb的規律。

2.在爲媽媽畫項鍊的過程中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蠟筆、已經畫有一段項鍊的操作紙。

活動過程:

一、討論(引導幼兒說出媽媽的特徵,從而愛媽媽來送禮物給媽媽)

1.你們喜歡自己的媽媽嗎?(愛)你們爲什麼愛媽媽呢?(因爲媽媽漂亮;媽媽也愛我,給我們做飯吃;媽媽天天照顧我們;媽媽給我們買書和玩具;媽媽天天送我們上幼兒園……)

2.你們都愛自己的媽媽,那麼你們想送給媽媽什麼禮物呢?(漂亮的花,衣服,項鍊……)

二、觀察感知(初步瞭解abab和abbabb的模式規律)

1.出示教師製作的項鍊:我也非常愛自己的媽媽。老師做了一條項鍊,準備送給自己的媽媽。

2.引導幼兒觀察項鍊珠子的排列順序:這條項鍊的珠子一樣嗎?哪裏不一樣?他們是怎樣排隊的?(引導幼兒瞭解有規律abab和abbabb)

3.珠子還可以怎樣排隊也又漂亮,又有規律?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鞏固模式排序的規律,鼓勵幼兒有創新)

1.提要求:我們也來做一條想來送給媽媽吧。但是媽媽喜歡有規律排隊的項鍊。

2.鼓勵幼兒自由選擇操作紙進行操作。

3.鼓勵已完成操作的幼兒嘗試在沒有提示的操作紙上爲媽媽畫項鍊。

4.交流分享。引導幼兒說說,送給媽媽項鍊有麼顏色,怎樣排隊的。

幼兒園科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欣賞繪本,願意圍繞故事情節中出現的問題,大膽探索影子的形成與變化,初步瞭解物距與影子成像的基本原理。

2.理解奧菲利亞小姐對劇院、指偶以及表演的熱愛之情,感受故事的美與動人。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動物紙偶若干、手電筒、剪刀、膠水、油泥、白板、提示板

經驗準備:

玩過影子的遊戲,知道影子的基本特徵。

活動過程

一、回憶經驗,說說影子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分享一個特別的故事,這個故事和一位老朋友有關。(出示文字“影子”)

——影子是什麼樣?

——有沒有玩過影子有關的遊戲?

總結:影子的顏色是黑色的,看得見,摸不着,時而出現,時而消失,會跟着我們的動作產生變化。不過,就算是影子,有時也可以用來做一些令人快樂的事情。

二、欣賞故事,變變“影子”

(一)聽賞故事,引出問題(出示ppt1-4)

——這些影子是誰?它們來找奧菲利亞小姐做什麼?

——有沒有辦法讓一樣大小的指偶,變出不同大小的影子來?

(二)合作實驗,變大變小(出示PPT5-6)

1、幼兒猜測改變影子大小的方式

2、兩兩合作,探索改變影子大小的方法

4、分享結果:初步瞭解物體與光源距離不同會形成不同大小影像的原理

總結:原來,紙偶離光越近,影子就越大,紙偶離光越遠,影子就變小。

(三)合作實驗,變變眼睛(出示ppt7)

1、聽賞故事第二段

——第一次演出吸引來許多觀衆,可是,有一位觀衆提出:“演員都應該有一雙閃亮亮的眼睛,可這些影子沒有眼睛。怎樣才能讓紙偶的影子也變出閃亮亮的眼睛呢?

2、教師記錄幼兒的猜測內容,並展示在展板上。

3、幼兒兩兩合作,一起通過實驗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

4、分享結果:

——實驗成功了嗎?用的是哪種方法?

——教師嘗試“剪”的方法,驗證猜測:爲什麼剪個小洞就能讓影子變出眼睛來?而畫和貼都不行呢?

總結:因爲紙偶是用紙做的,紙會擋住光,形成黑色的影子。在紙上剪兩個小洞,光就會從洞口穿過去,打在影子上,看上去就好像影子長了“眼睛”一樣。

三、完整聽賞,分享感受

聽賞故事第三段(出示PPT8-14)

——聽完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總結:我的故事到這裏結束,但關於奧菲利亞和那些影子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它們就藏在這本書裏,書的名字叫做《奧菲利亞的影子劇院》。

幼兒園科學教案4

參觀菜場(重點領域:科學)

(一)活動目標:

1、樂意用語言講述自己看到的蔬菜。

2、能講述蔬菜的外形特徵。

(二)活動準備:

瞭解附近菜場的作息時間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導入

T:你喜歡吃什麼菜?

你還知道哪些品種的菜?

2、參觀古鬆弄菜場。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認識的菜。(可以從顏色、形狀等角度描述)

(2)教師介紹各種菜的名稱。

3、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瞭解蔬菜的知識。

T:這些蔬菜你們家是怎麼燒的?

它是什麼味道的?

爲什麼要吃蔬菜?

你最喜歡吃什麼蔬菜?爲什麼?

4、教師

(四)解釋與分析:

幼兒平時跟父母去買菜的機會不多,即使會也不能詳細瞭解菜場上品種豐富的蔬菜名稱,集體外出參觀爲幼兒了講述、交流、表達的機會。他們都樂意講述自己家中常買的菜及自己最喜歡吃的菜,有些幼兒還能講述摘菜、洗菜、燒菜的一些情節。

幼兒園科學教案5

科學意圖:

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

材料準備:

大小相同的小碗若干、溫度計、糖塊、咖啡、砂糖、鹽、勺子、杯子、飲用水。

實驗操作:

(1)將盛滿水的若干個大小相同的小碗放進冰箱把水冷凍成冰塊,如果在冬季可在戶外自然冷凍。

(2)將若干個冰塊同時拿出,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讓冰塊融化,比較融化速度的不同。比如,放在室內任其自然融化、加熱融化、放在陽光下融化等。

(3)讓幼兒分別舀一勺咖啡、一勺砂糖、一勺鹽以及一塊糖塊,然後把它們同時放在不同溫度但水量相同的水杯中,並用勺子攪拌,觀察溶解現象。

(4)溶解後請幼兒品嚐,會有甜、鹹、苦的味道,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溶解現象。

指導建議:

在觀察融化現象時,注意讓幼兒比較溫度對冰塊融化的影響。

在觀察溶解現象時,讓幼兒觀察比較哪些物體容易溶解、哪些物體不容易溶解,讓幼兒比較水的溫度和攪拌速度的不同對溶解的影響。

指導大班幼兒學會使用溫度計,讓他們嘗試將自己觀察到的結果和溫度記錄下來。

拓展與替代:

建議幼兒在飲料中加入冰塊,製作一杯可口的冷飲。

在幼兒自制冷飲時,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冰塊與水溫之間的關係:隨着冰塊的融化,飲料逐漸變涼,冰塊越多,水溫越低。

鼓勵幼兒在家中選擇多種材料自制飲料,如奶粉、咖啡、桔子粉等,進一步感受溶解現象。

科學小知識:

固體受熱化成液體的過程,被稱爲融化。通常情況下,體積相同的冰塊,溫度越高,融化的速度越快。一種物質(溶質)分散於另一種物質(溶劑)中成爲溶液的過程,被稱爲溶解。比如,食鹽或蔗糖溶解手水而鹹水溶液。溶解的速度與溶質的性質、溶質在溶劑中的被攪拌的速度以及溶劑的溫度等因素有關。通常情況下,顆粒狀的溶質比塊狀的溶質容易溶解;攪拌的溶液比沒有攪拌的溶液,其溶質容易溶解;溫度高的溶劑比溫度低的溶劑,其溶質容易溶解。

活動反思:

幼兒對知識點的瞭解是一個操作感知的過程,能否說出知識點(科學原理),並不是活動的最終目標。幼兒科學主要是調動幼兒參加科學活動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幼兒園科學教案6

一、活動名稱

大小、長短、前後、上下

二、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複習鞏固大小、長短、前後、上下的概念。

2.培養幼兒動作靈敏、反應迅速、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大、小球(與幼兒人數相同)、大小盆各一個、長繩短繩各一條、長短毛線繩與幼兒人數相同、長橋短橋各一座、玩具娃娃(娃娃前放有8片雪花片,後放有8個易拉罐)、大樹一棵(樹上有與小圓點幼兒數相同的小果子,樹下有與大圓點幼兒數相同的大果子)大圓點、小圓點的粘貼各爲幼兒人數的一半.附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幼兒自由選擇大圓點、小圓點進入活動場地。兒歌《大家拍手笑哈哈》導入。簡單說明戶外活動要求。

(二)基本部分

1、複習鞏固區別大小。

出示許多大小球大盆小盆讓幼兒觀察。

師:場地上放有許多球,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些球有什麼不同?

幼:有的球大有的球小。

師:請大花把大球拿起來,放到大盆裏,請小花把小球拿起來放到小盆裏。

幼兒邊操作,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拿的是大球還是小球?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之間互相比較,誰的大誰的小。

2、複習鞏固區別長短。

出示二根繩子,一根長繩,一根短繩。

師:場地上放有兩根繩子,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着兩根繩子有什麼不同?

幼:一根繩子長,一根繩子短。

師:請大花走長繩小花走短繩。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你走的是長繩還是短繩?再交換活動一次。

幼兒每人取一根毛線繩,互相比較長短。說出誰的長誰的短。

3、複習鞏固區別前後。

出示玩具娃娃讓幼兒觀察哪是前面哪是後面。

師:請大花去娃娃前面玩,請小花到娃娃後面玩。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裏玩.幼:我在娃娃的前面玩或我在娃娃的後面玩.再交換活動一次。

遊戲:看誰反應快。師:小花站到老師前面,大花站到老師後面。再交換活動一次。

4、複習鞏固區別上下。

出示大樹,讓幼兒觀察樹上有什麼?樹下有什麼?

幼:樹上有果子,樹下有筐子。

師:請大花去摘樹上的果子,小花去拿樹下的筐子。摘到果子的大花,請把果子放到樹下小花的筐子裏。

幼兒邊活動,教師邊指導。如某某小朋友你在哪裏摘的果子?要把果子放到哪裏?再交換活動一次。

教師引導幼兒互相觀察,說出頭在身體的上面,腳在身體的下面。

(三)結束部分:

遊戲結束:幼兒按大小頭飾分成兩組,分別跑過長短兩座“橋”大花去拿樹下的大果子,小花去摘樹上的小果子,再分別到玩具娃娃的前邊與後邊。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醒來的冬眠動物》

幼兒園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瞭解哪些動物是冬眠的。

2.嘗試在遊戲中說說英語,體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幻燈片-冬眠的動物

2.趣味練習:給冬眠的動物寫封信

趣味練習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說說冬眠的小動物

請幼兒說說,知道有哪些小動物是冬眠的。

二、觀看幻燈片,師生討論。

討論幻燈片中的小動物是否冬眠。

(其中有爭議的地方可讓幼兒在“小問號”內記錄。)

三、遊戲:Wake up!冬眠的動物醒來啦!

1.玩法

幼兒對紙袋裏的小動物說些有關春天的話,然後把冬眠的小動物拉出來。

2.玩法

幼兒做冬眠的小動物,教師做叫醒小動物的人。

聽到“冬天來了,許多小動物開始冬眠啦!”幼兒做睡覺狀。

聽到“春天來了,冬眠的動物醒來了。

小青蛙,Wake up!Wake up!”小青蛙就做醒過來的樣子。

然後再去把其它冬眠的動物叫醒。直至所有的小動物都醒過來。

規則:冬眠的動物聽到“wake up!wake up!”纔可醒來。

叫醒小動物的人要說一些有關春天的話。

四、給冬眠的動物寫封信

冬眠的小動物醒來了,小朋友想對它們說些什麼話呢,寫下來吧。

幼兒園科學教案7

活動目標:

通過科學小實驗觀察物體熱脹冷縮這一科學現象,對科學活動感興趣。

活動重點:

觀察物體熱脹冷縮這一科學現象。

活動難點:

對科學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實驗材料:透明容器、溫度計;癟可樂瓶,開水,溫度計每組一支

活動過程:

一、乒乓球變圓了。

教師演示將踩癟的可樂瓶放在開水中,請幼兒觀察癟的部位發生變化的神奇現象。

師: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什麼?

想一想,可樂瓶會發生什麼的變化?

爲什麼可樂瓶會鼓出來?

二、溫度計的變化。

1、教師操作,幼兒觀察溫度計液麪高度,並記錄數值。

提問:未插入前溫度計的度數是多少?

溫度計插入熱水中有什麼變化?

溫度計插入冷水中有什麼變化?在冷水中慢慢加入熱水,溫度計的度數又有什麼變化?

2、給自己測量體溫,感受熱脹冷縮現象。

(1)提示:你有沒有量過體溫?

在身體的什麼位置量?

怎樣測量體溫?

怎樣看刻度?

(2)教師提示操作步驟,幼兒兩人一組給自己測量體溫(宜採用腋下測量體溫),對比體溫表前後液麪的高度差距。

幼兒園科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瞭解自然界中奇特的花草植物,知道它們奇特的功能。

2、通過觀察畫面、盆景,感知有趣的植物,並大膽地講述植物的外形特徵。

3、產生進一步探究花草植物的願望,對花草植物有好奇心。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投影儀一臺,電視機一臺。

2、教師準備含羞草一盆,幼兒從自己家裏帶一盆有趣的植物、圖片資料或影像資料。

3、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含羞草,引起幼兒的興趣。

(1)你認識它嗎?知道它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2)引導幼兒看看、摸摸含羞草,觀察並說說:含羞草是怎麼變化的。

2、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有趣的植物、奇特的植物。

(1)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奇特植物的圖片、照片或相關資料向本小組同伴介紹。

(2)每組推選1-2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帶來的最奇特的植物。

3、觀察畫面,感知奇特的花草,瞭解它們特殊的功能。

(1)幼兒自己閱讀幼兒用書感知奇特的花草,並與同伴交流。

(2)教師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幼兒用書,講述引導幼兒看圖,並逐一介紹:

①會捉蟲子的花草:毛氈苔、豬籠草、瓶子草、捕蠅草。

②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王;

③會動的花草:含羞草、向日葵;

④長在水裏的花草:睡蓮、王蓮、荷花;

⑤可以治病的花草:黃連、金銀花;

⑥沙漠裏的植物: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指。(幼兒教育)

幼兒園科學教案9

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實驗瞭解常用的導電材料。

2. 初步培養幼兒辨證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二. 活動準備

乾電池 電珠

銅線 鐵絲 鋼絲 鋁線 橡皮管 棉線 塑料管 紙棒

手電筒 記錄紙 筆

三. 活動過程

1. 手電筒的發光原理

(1) 出示手電筒

問題:手電筒怎麼會發光?

(2) 探究手電筒的結構

a.幼兒回答手電筒怎麼會發光。

b.拆卸手電筒

電珠 電池 銅片

結論:光有電珠和電池手電筒是不會發光的,必須有銅片把電珠和電池連接,電珠纔會發光。銅片是可以通電的導線。

2. 實驗:尋找能通電的導線

(1) 問題:除了銅片,還有哪些是常用的導電材料?

幼兒自由討論

(2) 教師提供材料,幼兒進行實驗操作並記錄。

(3) 總結:金屬是可以導電的。

思考:在任何情況下金屬都是可以導電的嗎/非金屬都是不可以導電的嗎?

3. 電池與電珠發亮的系列實驗

(1) 現象:相比較一節電池,兩節電池能使電珠更亮。

a.幼兒實驗展示

b.第一次結論: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2) 第一次驗證: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a.三節電池做實驗,其中一節放反,電珠反而變暗。

b.問題:爲什麼會出現這樣情況?

幼兒自由討論

c.第二次總結:每節電池必須正負極相連擺放,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3) 第二次驗證:每節電池必須正負極相連擺放,電池越多,電珠越亮。

a. 根據第二次的總結,幼兒自由操作實驗。

b. 實驗結果:電池電壓超過電珠負荷電壓,電珠會燒壞不亮。

c. 問題:爲什麼會出現這樣情況?

幼兒自由討論。

4. 延續問題:電對人體的傷害

設計思路:

孩子們在玩手影的區角遊戲時,對不同型號手電筒發光程度不一樣的現象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電池大的電量就大。”

“你們看,前面的小電珠有大小的。”

“這個手電筒裝了兩節電池,怪不得比較亮。”

……

電的概念,對於幼兒來說是非常抽象的。所以在活動設計中,幼兒的所有探索都輔助於小電珠這一很好的載體,通過小電珠的發亮情況,來讓幼兒感受電的神奇力量。

活動主要分兩個環節。第一環節試圖讓幼兒通過自由選材進行電珠發亮實驗,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導電材料;第二環節是通過利用電池數量進行電珠發亮實驗,初步培養幼兒辨證思考問題的能力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從而得出電池數量與電珠發亮程度關係的正確結論。

幼兒園科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能觀察比較不同性質紙的吸水性。

2、懂得進行簡單的實驗記錄,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3、積極探索紙的祕密,體驗發現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

已認識過各種各樣的紙、滴管的使用方法。

物質準備:

(1)蠟光紙、報紙、宣紙、牛皮紙。

(2)滴管、碗、泥工板、臉盆。

(3)記錄表、勾線筆、投影儀。

(4)摺紙小船、毛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師:小螞蟻要到河的對岸參加比賽,可是小河上沒有橋。請小朋友幫小螞蟻想想要用什麼辦法過河。

師:小朋友們真棒!幫小螞蟻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很多小朋友都認爲可以用船來幫助小螞蟻過河。

過渡語:老師帶來了四種不同材料的紙船,哪種紙船纔可以幫助小螞蟻過河呢?

二、介紹材料,引發猜想。

師:我先來看看這幾隻紙船是什麼紙做的。你們覺得用報紙、宣紙、牛皮紙、蠟光紙做的小船,哪些不怕水?能夠幫助小螞蟻過河呢?爲什麼呢?誰來說一說?

過度語:到底哪個紙寶寶做的小船能夠幫助小螞蟻過河呢?讓我們用這些紙先動手試一試。

三、幼兒探究操作,觀察紙張的吸水性。

1、介紹記錄表,提出操作要求。

師:到底哪些紙能幫小螞蟻過河?

2、提出操作要求。

(1)用滴管同時滴幾滴水在每張紙寶寶的身上,滴完之後用你們的小眼睛來看看每張紙寶寶發生了什麼變化,什麼紙會吸水,什麼紙不會吸水。

(2)將觀察結果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在記錄表裏面。

(3)如果不小心把水灑在桌子上,記得用毛巾來擦一擦。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

(1)分享交流探索結果。

(2)師:水滴在紙上,紙發生了什麼變化?那種紙不怕水可以幫助小螞蟻過河?

(3)教師小結。

師:生活中的紙有的會吸水、有的不吸水,當水滴到紙的表面上,水馬上消失了,或是慢慢地滲透進去了,那這些紙會吸水的,就像宣紙和報紙一樣;當水一直停在紙的表面上,那這些紙是不吸水的,就像小朋友剛纔發現的蠟光紙和牛皮紙一樣。

四、遊戲:不會沉的船。

(1)遊戲玩法及要求。

師:我們把這四隻小船放到水裏面,你們來觀察看看最後誰能帶着小螞蟻過河。

要求:把船放在水裏後,用眼睛觀察,不能用手去拿水裏的小船。

(2)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發現。

師:誰來告訴我,你剛剛看到哪些船沉下去了?哪隻船把小螞蟻帶過河了?

小結:原來啊,最不怕水的是用牛皮紙做的小船,它把我們的小螞蟻帶過河去參加比賽了。

【活動延伸】

師:你們知道生活中有什麼東西也是用紙做的,它也不怕水呢?請小朋友回去找一找,再來告訴老師。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材料的準備上不夠合理,不能體現出探索紙的吸水性的目的。在幼兒的自主探索實驗操作方面上,我會趕着給幼兒總結性的答案,沒有讓他們在探索中自己去發現問題去記錄表格,形成一問一答,干預了幼兒的自主性的想法。在實驗結論,“那些紙會吸水那些紙不會吸水的時候”忘了在大記錄表上做好總結結論,漏掉了這個大環節,很不應該。小結語也將有待提高,要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在下次的活動上,操作材料要考慮周全,運用各個感官去感知物體,能夠做到不緊張,不漏環節,帶動活躍的活動氛圍。知識經驗的準備要充分,各個活動的環節有趣並能夠層層遞進,小結語中要具有針對性的內容,語言要嚴謹。

幼兒園科學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獲取有關火的具體經驗,知道火能發光、發熱。

2、通過觀看課件,瞭解火對人們的用處和危害。

3、能用語言表達對火的認識。

活動準備:

一支蠟燭、一隻玻璃杯

活動過程:

一、實驗操作,幫助幼兒獲取有關火的具體經驗。

1、教師點燃蠟燭讓幼兒觀察。

(1)你們看到蠟燭燒出來的火是什麼樣的?

(2)幼兒交流討論。(火的顏色、形狀、火能發光發熱)

2、操作,瞭解火的燃燒需要空氣。

(1)請一位小朋友用玻璃杯罩在蠟燭上,你們會發現什麼?(火熄滅)

(2)爲什麼罩上玻璃杯火就會熄滅呢?火的燃燒還需要什麼呢?(引導幼兒說出火的燃燒需要空氣。)

小結:火的燃燒不光靠易燃物,還需要空氣。

二、組織幼兒討論,瞭解火的用途和危害。

1、用途

(1)你們知道火對我們有什麼用處嗎?

(2)沒有火,人會怎麼樣呢?

(3)小結:火能照明、取暖、煮飯、燒水、發電、冶煉等等。

2、危害

(1)火對我們有很多用處,可是火有沒有壞處呢?有什麼危害?

(2)火對人們帶來了什麼害處?

(3)師幼小結:火能發光、發熱、發電,火還能推動飛船上天,火還可以取暖、燒烤食物等,火會給我們帶來好處,但是如果使用不當或疏忽大意,會傷人、燒燬房屋和樹林。

三、進行安全教育。

(1)小朋友能不能玩火?(不能)

(2)如果火燒到你心愛的圖畫書,你會怎麼辦?(用水潑)

(3)自己身上着火怎麼辦?(地上滾)

(4)房子着火怎麼辦?(打119)

(5)小結:教育幼兒平時不能玩火,不能在靠近火爐的地方玩易燃物、放鞭炮;如果不慎燒了東西要用水潑滅;火勢太大應立即打求救電話119或告訴大人,以求幫助;如果在失火現場應立即離開;如身上着火,就在地上滾動,壓滅火焰;如有濃煙就用溼布掩住鼻子,衝向門外;如果房子被大火圍困,應盡力呼救並想辦法在窗戶上繫好繩子滑下來。

四、結束:

火災逃生練習。

幼兒園科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實驗,觀察物體在透明容器裝水前、後的影像變化。

2、注意幼兒安全的操作,培養實驗的安全意識。

3、幼兒學習記錄物體的影像變化。

活動準備:各種各樣的透明玻璃瓶,圖片,毛巾,記錄紙等。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瓶子,瞭解瓶子的形狀,材料。

提問:“小朋友們看,這些都是什麼?”“你們看這些瓶子都一樣嗎?”“他們有什麼不一樣?”(注意引導幼兒從形狀,大小,材料,等方面進行觀察。)“剛纔我們說了這麼多不一樣的地方,那麼你們看看這些瓶子有什麼一樣的.地方嗎?”(注意引導幼兒說出瓶子的材料和透明的特點)

“原來這些瓶子都是玻璃做的,透明的。那我們拿瓶子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

2、引導幼兒透過空的瓶子看物體,觀察物體的變化並進行記錄。

(1)幼兒透過瓶子看周圍的物體。

提問:“你們有沒有試着用空瓶看東西?”“請小朋友們每人拿一個瓶子去看一看周圍的東西,看看他們和我們平時看到的一樣不一樣?”(注意引導幼兒分批拿瓶子,以免過於擁擠)

(2)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

提問:“你剛纔是怎麼看的?看到了什麼?有沒有變化?”

(3)幼兒透過瓶子看記錄表上的圖片並進行記錄。

(2)“剛纔我們看了周圍的東西,我們的記錄紙上有漂亮的圖片,你們可以找一張自己喜歡的圖片,仔細的看一看,可以想各種不同的方法來看,把你看到的記錄下來。”

(4)幼兒相互進行交流。

3.引導幼兒在瓶子裏裝上水,透過裝水的瓶子看圖片,並進行記錄。

(1)猜想:“剛纔我們用空的瓶子看東西,請你們想一想,如果在瓶子裏裝上水,看東西會有什麼變化?”

幼兒操作驗證:“剛纔小朋友們猜得都不一樣,到底誰說得對呢?讓我們來試試好嗎?裝水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呢?”(注意引導幼兒分批裝水並幫助幼兒將蓋子擰緊,將瓶子和手擦乾)

(3)將觀察結果記錄在第二張記錄紙上。

(4)幼兒相互交流,教師評價總結。

4.引導幼兒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也能使所照成像變形。

小班科學:誰在水裏不見了

幼兒園科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動物房子的特徵,知道動物的房子是多種多樣的,與它們的生活習性有密切關係。

2、通過多媒體課件瞭解環境污染對動物的危害。

3、萌發保護環境、熱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蜜蜂、蜘蛛、燕子、寄居蟹、啄木鳥、蚯蚓圖片以及相應的房子圖片。

2、多媒體課件兩個。

3、幼兒已對這些小動物有初步的瞭解。

活動過程:

1、出示動物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幾個動物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誰呀?

教師依次出示動物圖片,請幼兒說出動物的名稱及生活習性。

2、出示動物的房子圖片,引導幼兒思考。

(1)教師:你們知道這些小動物住在哪裏的嗎?你們能幫助這些小動物找到他們的房子嗎?

出示房子圖片,請幼兒思考並嘗試幫助小動物找到他們的房子。

(2)請幼兒說一說這些房子的特徵。

(3)教師小結:

※蜜蜂的房子叫蜂巢,蜂巢內有很多“房間”,每個“房間”都是規則的六邊形。

※蜘蛛結一張大網做自己的房子。

※燕子把唾液和泥混合在一起築巢,它的房子一般在屋檐下。

※寄居蟹住在大海邊的海螺殼內。

※蚯蚓把家安在地下的泥土中。

※啄木鳥的房子在大樹上,它用尖銳的嘴做工具,在樹幹上鑿洞爲家。

3、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瞭解環境污染對動物的危害。

(1)播放多媒體課件一:小動物們無家可歸引導幼兒自由討論:爲什麼小動物們會無家可歸?

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小結:小動物們生活的環境被污染了,他們的房子也沒了,所以無家可歸。

(2)討論:小動物們怎樣的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請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

(3)播放多媒體課件二:小動物們又回到了自己的房子。

(4)教師: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怎樣保護他們?

引導幼兒思考,激發幼兒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的情感。

4、知識拓展:我知道的動物房子教師:除了這些動物,你們還認識哪些動物,它們住在哪裏?

幼兒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回答,如:螞蟻的房子是蟻穴,棕熊住在山洞裏,田鼠的家在地下的洞穴中,野鴨住在河邊的草叢中……

活動延伸:

製作調查表,讓幼兒和家長一起查閱有關資料來了解其它一些動物的房子的特徵,並與同伴交流分享。

幼兒園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不受長度的曲直、橫豎等形式的影響,感知長度的守恆。

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每人兩根一樣長的細鐵絲、四根一樣長的毛線、八根火柴棒。

指導要點:

提出問題:

1.兩根鐵絲一樣長嗎?讓幼兒比一比、說一說這兩根鐵絲是不是一樣長。

使其中一根鐵絲彎曲,另一根鐵絲保持原樣,改變鐵絲的排列位置後,再讓幼兒觀察並說一說鐵絲是不是一樣長,爲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理由。

2.出示兩根一樣長的毛線,一根伸直,另一根團成一團。提問:這兩根毛線是否一樣長?你怎麼知道它們是不是一樣長的?爲什麼一樣長的毛線看起來不一樣長?請幼兒自己驗證它們是不是一樣長。

3.將八根火柴棒平均分成兩份,分別擺出直線和曲線,比較不同排列形式的圖是不是一樣長,爲什麼。引導幼兒通過數火柴棒的數量來判斷長度。

活動反思

優點:

1、目標制定明確,各環節能圍繞活動目標來進行。通過有效策略來突出活動的重點、難點,使活動過程更加順暢。

2、在活動過程中,關注了幼兒的學習特點,運用多種的策略,循序漸進的活動過程,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讓孩子在遊戲中通過實驗感知量的守恆,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

3、從幼兒參與活動的表現上來看,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老師以故事的形式貫穿始終,超市場景的設置,另外課件的巧妙設計與運用,也使孩子們身臨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

4、在活動過程中有意識地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在集體學習的基礎上,關注每位幼兒的發展,發現問題,及時給予幫助,鼓勵幼兒大膽動手嘗試。

不足:

相對於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課程設計內容相對單一,不夠豐富,略顯容易,欠缺難度。

在課程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幼兒理解“量的守恆”,明確守恆的概念。

對幼兒的啓發,引導不夠,應該在提出更多不同問題,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幼兒園科學教案15

活動目的:

1、瞭解摩擦生電這一現象。

2、會用塑料尺子和頭髮摩擦生電。

3、探索摩擦生電的樂趣。

活動準備:紙屑,尺子。

活動重難點:探索尺子和頭髮摩擦生電。

活動過程:

一,舞蹈導入。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跳一段小蘋果吧。

二,引入紙屑跳舞。

不光是小朋友們會跳舞,老師今天請來一羣小夥伴,它們也會跳舞。

教師展示尺子在頭髮上摩擦生電,讓紙屑跳舞的現象。

三,講解紙屑跳舞的原理。

小朋友們要來試試怎麼讓紙屑跳舞嗎?

恩,小朋友們想一想,爲什麼紙屑們會跳舞呢?

恩,讓老師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四,小朋友自由探索除了塑料尺子,還有什麼可以產生靜電。

五,記錄探索結果。

小朋友們,想必大家都找到一些東西,不知道你們找到的東西能不能產生靜電呢?讓我們在紙上,用自己的方法,把結果畫一畫,記錄下來吧。

六,探索延伸。

小朋友們回家去,也可以試一試找一找,看看還有什麼東西能夠產生靜電。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