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早產兒說話晚正不正常早產兒說話晚怎麼辦

早產兒說話晚正不正常早產兒說話晚怎麼辦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產兒說話晚正不正常早產兒說話晚怎麼辦?早產兒因爲沒有足月就出生了,各方面的發育情況都會相比足月寶寶遲緩,語言方面也一樣。那麼早產兒說話晚應該怎麼辦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早產兒說話晚正不正常早產兒說話晚怎麼辦

早產兒說話晚正不正常早產兒說話晚怎麼辦1

一、小孩說話晚的原因

小孩說話晚的原因是因爲聽不到周圍的聲音,寶寶不具備學習發音的生理條件,也就不可能理解特定聲音所代表的意義,因而無法用語言交流。如果寶寶聽力異常發現臺灣,就會對寶寶智力,情緒能力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智力發育有障礙的寶寶語言發展也比同齡人差。在確認寶寶聽力完全正常之外,還需要進一步檢查寶寶的發音器官是否正常,以確定是否需要對其進行專門的發音與說話訓練。

二、小孩說話晚的影響

孩子的語言發育進程,一般是出生或孕末期就能聽到外界的聲音並可以對聲音做出相應的反應,從出生以後對撫養人有意識的互換或人的語言就有了更明確的迴應,一個月以內就可以一些喉音,之後慢慢出現簡單的輔音、元音,到八個月左右就能很好的發出脣音,如爸爸”媽媽”噠噠”等,一歲左右會出現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十個月到一歲兩個月之間會出現較多語音的句子但成人不能聽懂,常常以自言自語的方式出現;一歲半左右語量開始明顯增多,兩歲左右可出現三百個詞,兩歲半左右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願。

但是,語言發育有個體差異,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發育的速度,只要寶寶一切健康,說話早晚只是時間問題。這和寶寶聰明與否無必然聯繫,說話早的有可能成爲科學家,說話晚的也可能大器晚成”。家長不要太心急,只要正確引導就可以了。"

三、改變孩子說話晚的方法

爲寶寶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寶寶是憑感覺學語言的,父母的神情、動作、聲音,都能幫助他領會其中的意義。父母與寶寶之間的語言交流越多,寶寶的語言能力就越強。寶寶學習語言有一個積累的過程,因此,即便父母說了很多,他也可能無法及時迴應。但是父母不要就此放棄,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鼓勵寶寶與年齡大的孩子玩,跟年齡大一點的孩子玩,在玩的過程,寶寶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就會在遊戲中得到有效的激化,對促進寶寶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孩子說話晚的警惕

家長不可給孩子亂用治療方法,應帶孩子上專業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後,弄清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病因,再由醫生確定最佳的'治療方案,才能採取針對性治療。改善語言發育遲緩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教育、早治療。

早產兒說話晚正不正常早產兒說話晚怎麼辦2

爸媽多講話是關鍵

語言能力,包含了聽力、講話、運用語言這三方面的能力,幫助寶寶發展更好的語言能力,不僅僅是讓他學會說話,同時也是在促進他大腦很多方面的協調發展,對於寶寶的總體認知能力、社交協調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寶寶學語言,完全靠與外界的交流,從他剛出生開始,雖然聽力尚未完全發育好,但已經對周遭的聲音有反應。爸媽別怕寶寶這個時候什麼都聽不懂,你越多跟他講話,他能聽懂的就越快,也就越容易自己開口說話。陪寶寶玩的時候也別安靜的玩,要一邊講話,告訴他你在做什麼、這個玩具叫什麼,別管他能不能聽懂,只管說吧,會有收穫的。

當寶寶開始說話了,爸媽要給他充分的自由來發展自己的語言。小孩學說話的時候,往往因爲組織語言還有障礙,說得坑坑疤疤,一句話擠很久才說完整,爸媽要有耐心,雖然在寶寶說完整之前你已經瞭解他的意思,但千萬不要替他說,給他時間讓他自己講出來。等到寶寶講出來了,如果有那裡說得不對,爸媽可以順著他的意思重複一遍,順便把講錯的詞、唸錯的音糾正過來。爸媽不要故意遷就小孩子的語言,比如說,小孩子都喜歡疊字,肚子說肚肚,想吃東西了說餓餓,爸媽跟寶寶講話的時候,要說「肚子餓了」而不要說「肚肚餓餓」,這樣他才能更快的學習。

雙語家庭有優勢

爸媽一方講中文,一方講外語,寶寶生活在臺灣,外部環境是中文,家裡是不是應該給寶寶創造另外一種語言的環境呢? 嬰兒生活在兩種語言環境下,會不會影響他的語言發育? 答案是不會,不但不會,雙語環境對寶寶其實還有很多好處。

科學家曾經用科技手段監測過會兩門語言的人的大腦活動狀況,發現操雙語的人的大腦有兩個不同的活躍區域,他講語言 A 的時候,大腦有一小塊地方活動很多,他講語言 B 的時候,大腦會有另外一塊地方活躍起來。如果一個人從出生起就生活在雙語環境下,相當於大腦從一開始就多一塊地方受到刺激,這對大腦發育是個很大的助益。

而我們僅僅從學語言的實際角度來講,不管父母的母語是什麼,所有新生兒對全世界所有的語言都有同樣的學習潛力,越早暴露於一種語言環境下,對這種語言的特殊發音就越具有辨別力。有科學家實驗發現,嬰兒從 6 個月開始會逐漸形成對母語發音的特殊辨別力,也就是說,無差別接受不同語言的窗口在出生後的 6 個月內。所以,如果爸媽有心讓寶寶早早接觸外語,也是越早開始效果越好。

不過問題是,雙語環境會不會對寶寶的語言發育產生負面效果? 寶寶聽爸爸講英文、媽媽講中文,會不會被搞糊塗、結果自己反而學不會說話了? 答案是不會的。全世界有足夠多的數據顯示,雙語環境下的小孩子,和單語環境下的小孩子在語言發育方面的行爲是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就是,他會說兩種語言。也許他開口說話會稍晚一些,也許他講話的時候會把兩種語言混在一起說,但這都是階段性的現象,他會自己慢慢搞定,爸媽只要堅持和他講自己的那一種語言就好。同樣的道理,即使都是中文,爸媽一方說閩南語 / 客家話,一方只講國語,如果有心讓小朋友多學一種方言,也完全可以從出生起就在家裏搞雙語環境,促進孩子學習。

寶寶語言是否發育遲緩

每個小朋友有自己的發育時間表,有人走路早,有人說話晚。你的寶寶兩歲了,但除了爸爸媽媽幾乎不說其它的話,看著別人家不到兩歲的孩子已經成天嘰嘰喳喳的講話,你著急嗎? 問問其他父母,有人說,我家孩子也說話晚,別急,等他自己開口。聽了這個,你能放心嗎?

判斷寶寶到底只是說話晚、還是有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唯一確定的是,如果爸媽心裡有懷疑,最好就是找專家來評估。爸媽要相信自己的直覺,有疑慮的時候應該認真對待。小朋友的大腦在快速發育中,任何問題發現得越早、干預的效果就越好;而發育過程是不可逆的,耽誤了就沒有回頭的機會。

但判斷說話晚和語言發育遲緩的區別,又確實有一些標準可供爸媽參考,最重要的是看寶寶是否能聽懂大人的講話並做出相應的反應。嬰兒的語言發育是分階段的,聽永遠比說話要早一步,在語言方面有發育問題的寶寶,一般來說整個過程都會慢一些,所以到大部分孩子都開口講話的時候,他很可能還不太能理解父母的指令;相反,僅僅是開口晚的孩子,他在聽懂方面是沒有問題的,爸媽說「我們出去玩」,他會迅速跑到門口拍門迫不及待的要出去。爸媽最瞭解自己的孩子,平時是否能聽懂大人講話並做出正確反應? 如果都能聽懂,那麼有問題的可能性就很小。如果寶寶真的出現語言遲緩的問題,一定要儘早進行專業的干預,同時雙語家庭,可以考慮只用中文和寶寶交流,幫助他儘快追上來。不過爸媽要明白的是,雙語環境本身並不會造成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如果有發育遲緩的問題,那會同樣的影響兩種語言學習,這種情況下減到單語言環境,是爲了讓寶寶學習的複雜性低一些,好幫助他儘快追上發育進程。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