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做的是有哪些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做的是有哪些

來源:時髦谷    閱讀: 3.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做的是有哪些?智力的遺傳性不可改變,未來的好壞,取決於孩子現階段的成長,但培養的能力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利於孩子日後的發展,下面小編分享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做的是有哪些。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做的是有哪些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做的是有哪些1

  一、不喜歡孩子的朋友

孩子長大了,也希望擁有幾個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相信媽媽們應該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際關係好。但是有些父母可能會因爲孩子的小夥伴不太懂禮貌,或太精於算計,或會欺負人,愛撒謊等缺點而不喜歡。如果父母們老是管教與間斷或不間斷表達對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歡,勢必會引起孩子們的反感,從而使雙方的隔閡逐漸增大。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於進行角色換位思考,尊重維護孩子的選擇。

  二、在孩子面前爸發脾氣

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對孩子發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爲暫時看不見了。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爲和情緒。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爲什麼發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爲,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發完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三、父母忽視孩子的優點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經常會把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甚至把別人的孩子過度地美化和誇張,本想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其實卻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甚至會因此影響孩子的一生。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和優點,雖然孩子的天資有別,學習事物有快有慢,學習成績也有高有低,但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不能只取決於一個方面。作爲家長,不能只憑長相、成績等某個方面就認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沒有出息,而是應該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發現他們與衆不同的地方,要始終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要把讚美留給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在你的讚美聲中繼續發揚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四、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很多父母喜歡在衆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但孰不知,自己只顧着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博取別人的讚歎有的家長,簡直把孩子說成“豆腐渣”。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讓家人爲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五、在孩子面前爸爸媽媽吵架

有些家庭,夫妻間爭吵不休,滿嘴粗話,甚至動手動腳,家庭氣氛經常處於緊張狀態,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壓力;有些父母,長期感情不合,在家裏寡言少語,在這種氣氛中生活的孩子很壓抑,時間久了勢必損害他們的心理健康,會使孩子變得冷漠、孤獨、執拗、粗野,成爲心理方面的畸形兒。父母以爲孩子還小,夫妻間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對小孩子是無所謂的。其實,孩子們那一雙雙亮晶晶的大眼睛,早已把父母在他們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記錄下來了。因此,爲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是每一位有愛心的年輕父母應該謹記的。

  六、父母失信、撒謊

家長說話不算數,多是因爲學習而起,一些父母圍繞學習口頭承諾某些條件,但當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卻在兌現時推三阻四。比如有的父母說:趕緊寫作業,寫完作業看電視,可是孩子寫完作業,家長又會留一些學習任務,讓孩子繼續學習;有的家長答應孩子只要考試成績達到前幾名,就有什麼獎勵,孩子真的考好了,卻得不到應有的獎勵。 失信同時失威信,家長說話不算數,不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甚至還影響孩子的自身形象。它會讓未形成守信觀念的孩子覺得,一個人說話可以不負責任,答應別人的事情也可以不辦,這樣,孩子就很容易養成“輕率”“無信用”的壞習慣,成人後,這種"失信"的習慣會讓自己損失很多朋友和機會。 做個說話算數的家長就要不輕易許諾,不隨便許願;不要爲了達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隨便地答應孩子的要求;當孩子提出要求時,要認真想一想,這種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兌現,如果是合理的、可兌現的,就要認真地承諾、必須兌現。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做的是有哪些2

三年級的小學生劉剛經常與同學鬧矛盾,性格暴躁,稍不如意就大叫大嚷,拍桌子,摔書本,不願與同學交往。最明顯的一次是上美術課,他忘記帶美術材料,就一個人做數學作業。美術老師批評,他不但不認錯、還大叫大嚷,擾亂課堂秩序。劉剛的母親呂女士沒辦法找到心理老師分析,原來這與他們常常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消極的態度有關係。

  “隔離式”教育影響孩子交往觀念

河北省教科所心理研究員劉風華老師介紹,9歲的劉剛從小被父母和爺爺奶奶視爲掌上明珠,家裏爲他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條件,奶奶擔心劉剛受欺負,不願他跟那些淘氣的孩子交往,劉剛一人常常在家看書,使他很少與同齡的孩子接觸。父親由於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常常在孩子面前講一些人與人之間不健康的關係,使他耳聞目染,小小的心靈中,就隱藏了對社會的仇視和對人的不信任感。

劉剛由於生活圈子狹小,與父母又有天然的年齡代溝,心裏有什麼委屈也不對父母講,只是一個人關在小房間裏發呆,或看書解悶。父母對此不但不引起警覺,還以爲他是個愛學習的好孩子,使他在孤單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父母工作很忙,平時對他缺少照顧。但稍有空閒不是督促他複習功課,就是讓他做試卷,而很少與他做感情上的溝通和交流。父母對教育的期望值過高,使他承受了與其年齡極不相稱的學習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只能把自己的興趣、愛好深埋在內心世界。上學獨來獨往,課間就一個人坐在座位上擺弄小玩具,從不主動找同學玩。

  樹立積極主動的“外交形象”

劉風華介紹,隨着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焦慮和煩躁常會使一些家長產生怨言,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千萬不要讓這些怨言在孩子的面前無顧忌地流露出來,否則,就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使孩子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爲。劉剛家長應該認識到要在孩子的面前宣揚社會的正面和積極面,從而培養起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孩子要與人爲善,不要在小事情上斤斤計較,要有開闊的胸懷。並大大地減輕孩子的學習負擔,鼓勵他走出家門,讓他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當劉剛將小夥伴帶回家的時候,父母不要拉長面孔,應幫他招待小客人。

對於和劉剛有類似問題的學生,當發現別人有缺點,而這些缺點又傷害了自己的時候,既不能懷恨在心,也不能就此與其斷絕來往,而應該用自己的愛心,幫助那些同學改正錯誤,加強溝通和交流,主動化解矛盾,從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並從中得到快樂。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