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幸運的傻瓜樹袋熊的故事

幸運的傻瓜樹袋熊的故事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幸運的傻瓜樹袋熊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講故事的,因爲有些故事不僅能開發小孩子的想象力也能拉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下面小編分享幸運的傻瓜樹袋熊的故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幸運的傻瓜樹袋熊的故事1

除非碰對了運氣,否則你沒法解釋樹袋熊這呆頭呆腦的傢伙怎麼會活下來。它們笨拙、遲鈍、弱小,既無自衛能力又無逃命的本領,又不像某些同樣笨拙遲鈍的難友們那樣有一身保護色。

看來,它們唯一的賭注就是對環境不挑不揀,隨遇而安—可它們連這居然也無法做到!樹袋熊對食物之挑剔無與倫比,只吃桉樹葉,而且在澳洲大約350種桉樹中,上它們食譜的不過20來種,而它們喜歡的僅5種。

可即使給它們合適的桉樹葉,它們還是會吹毛求疵地挑三揀四。這倒不是因爲它們矯情,而是不如此就活不下來。它們的可口食物—糖桉樹的樹葉和嫩枝裏含氰化物,越嫩的枝葉含量越大,擇食不慎就會有中毒而死的可能。

看來,它們應該感謝自己生在了與世隔絕的澳洲大陸,這裏既無猛禽也極少猛獸。可是,兩百多年前,歐洲人來到了這片土地。經過一段自顧不暇的生存奮鬥之後,他們的樂子之一就是把樹袋熊當活靶子打。

幸運的傻瓜樹袋熊的故事

當然這種靶子一打一個準兒,可是,要想把它們打得掉下來也不是那麼容易:樹袋熊生命力十分頑強,它們可能連中好幾槍仍然掛在樹枝上很長時間不掉下來,受傷的樹袋熊連哭帶叫,很像嬰兒的哭聲,聽着令人揪心。難怪一位動物學家寫道:“狩獵樹袋熊不是軟心腸的人所能從事的體育運動。”

人們的燒荒墾田是樹袋熊的另一災難,每年都有成千上萬只樹袋熊被活活燒死,這些行動遲緩的小傢伙,根本來不及逃命。

最可怕的是,這些小傢伙還有一身銀灰色的漂亮毛皮。這種“懷璧之罪”令它們幾乎遭受了滅絕之災。一百年前,對樹袋熊的大屠殺達到了瘋狂的地步,僅1908年,悉尼市場上就成交了6萬張樹袋熊皮。1924年,由東澳大利亞運出的樹袋熊皮竟達200萬張。

一個澳大利亞人十分憤慨地評論:“簡直難以置信,在一個文明的國度裏,這種毫無自衛能力的稀有珍獸,會遭到如此殘酷的屠殺,而這一切僅僅是爲了自私自利的貿易和利潤。”

此時樹袋熊中又流行了可怕的傳染病,它們成批地死於眼病、腎炎和寄生蟲。這樣下去,樹袋熊的末日就指日可待了。

可就在這時,情況發生了改變。澳大利亞人突然發現,這種呆頭呆腦的小傢伙具有的巨大潛在價值,大大超過了它們的.皮毛,於是宣佈把它們列爲自然保護對象。

樹袋熊在飽受摧殘之後得到了喜劇性的結局,它們由被人趕盡殺絕的可憐蟲一下子成爲人見人愛的小精靈,成了澳洲的象徵。有人說它們爲澳大利亞贏得的好感超過了一切大使館、情報局和海外宣傳的努力。

樹袋熊,這笨拙的小東西,也許昭示着某種希望:儘管宇宙是一個競技場,但還是會有幾個幸運的傻瓜能夠活下來。

幸運的傻瓜樹袋熊的故事2

勤儉的故事

從前,一家有兩個兒子。大的名叫勤,二的名叫儉。這兩個雖是一對雙生兒,但性格截然不同。大兒子勤捨得出力,肯流汗,樣樣莊稼活拿得起,放得下,可就是不知道節約,花錢如水流。二兒子儉呢,懶得出奇,整天只想歇,不想幹,樣樣農活不在行。可他生活儉樸會合算,一個錢恨不得掰成八瓣花。

弟兄兩個性格不同,少不了磨牙鬥嘴,在父親的訓教下,壞事卻成了好事。他們都能以自己的長處去要求別人。勤反對儉懶惰、惜力、不吃不動。儉自然也反對勤的奢侈、浪費、揮金如土,這樣他們互相制約,互相勉勵,各人缺點都不敢輕易擡頭。兄怕弟反對,不敢輕易花錢,事事儉點;弟怕兄嫌棄,也乖乖地起早貪黑地幹活。所以,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十分富裕。不久就遠近聞名了。縣太爺知道了這事兒,就親筆爲他家題了“勤儉”的金字大匾。從此,這家更是名揚全縣,無人不曉了。

後來,勤和儉的父親不幸去世,弟兄二人的矛盾也就越來越激化。終於達到了不分家不能生活的地步。在他舅的主持下,爲使財產分得公平,連縣太爺題的大匾也一分兩瓣,各人佔有自己的半拉。

幸運的傻瓜樹袋熊的故事 第2張

分了家,弟兄二人誰也不再怕誰反對,都毫不顧忌的按自己的脾氣行事。勤雖然努力耕種,掙得不少收入,但生活鋪張,掙一個花兩個,日子自然很窮。儉儘管處處精打細算,省吃儉用,但由於天天睡覺不幹活兒,家裏沒進項,日子也過不上來。沒幾年,分家時分得的東西被挑光了。弟兄二人一個比一個寒酸。

弟兄倆無法生活下去,只得又去找他舅舅。舅舅想想過去弟兄兩個的日子,再看看眼下這個窮酸樣兒,想出了一個道理。對兩個外甥說:“自古至今,勤儉不分,如果分開,會變窮酸。只勤不儉,財產再多,也不夠踢騰;只儉不勤,掙不來家業,能守個啥?我看你們二人還是夥在一起。”弟兄二人聽了這番話,都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和別人的長處,對舅舅的話表示同意。從此,弟兄二人又在一起生活,縣太爺題的大匾又合併在一起掛在門頭上。不久,便又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人家。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