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不可錯過寶寶的繪畫敏感期

不可錯過寶寶的繪畫敏感期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可錯過寶寶的繪畫敏感期,孩子在塗畫時,會不停的將現實、主觀意識與繪畫活動進行調和。而繪畫自身就是一個調和的進程,下面一起來看看不可錯過寶寶的繪畫敏感期。

不可錯過寶寶的繪畫敏感期1

自從寶寶會拿筆畫畫了之後,家裏的牆壁、桌子、書本上到處都留下了他珍貴的“墨寶”,不過畫風有點偏啊…完全就是不羈的抽象派嘛!但是,粑粑麻麻可別隨便阻礙寶寶“創作的熱情”,雖然是隨意的塗鴉,但是你也可以通過有意識的訓練,把寶寶的畫風變得更正式,這樣離“未來的繪畫大師”又近了一步呦!

吹泡泡的小魚

準備材料:

水彩筆、畫紙、舊雜誌(圖書)剪刀、香糊

1、爸爸媽媽從舊雜誌、書上剪下一些色彩鮮豔的小魚、小蝦、小烏龜圖片貼在白畫紙的下方;

2、爸爸媽媽拿着畫紙給寶寶說故事,以引起寶寶想畫畫的興趣;

3、爸爸媽媽說:“這是一個很好玩的海底世界,裏面有很多可愛的小魚、小蝦、小烏龜。我們數一數,一共有3條小魚,2只小蝦,一個小烏龜。小魚一邊遊一邊從嘴裏吐出一串串的小泡泡。多好看啊。”一邊說一邊在一條小魚的嘴邊畫幾個小圓。

不可錯過寶寶的繪畫敏感期

4、寶寶一邊聽故事一邊挑出他自己喜歡的水彩筆在畫紙上塗抹,讓他任意的在紙上畫橫線、豎線、大圓、小圓。

5、等寶寶把畫紙塗畫滿了後,開展欣賞活動,爸爸媽媽把寶寶抱在身前,一手拿畫紙,一手拿筆,依照寶寶的線條進行觀察、引導。

6、爸爸媽媽要帶着欣喜的口吻說:“看,我們寶寶畫得多好啊,這一條條橫的波浪線是海水,這彎彎曲曲的豎線是水草,還有寶寶畫的小泡泡剛剛從魚嘴裏吐出來,太美麗了。”

7、爸爸媽媽一邊說,一邊用深色筆把寶寶的相關線條加深,以便讓這些有特殊含意的線條和形狀從雜亂的畫面中凸現出來,加深孩子對自己創作的線條含意的理解和記憶。

不可錯過寶寶的繪畫敏感期2

怎樣培養幼兒的繪畫興趣呢?

妙計一:利用童話語言

用童話的語言指導小朋友不斷提高繪畫水平,是小朋友容易理解和樂於接受的方式。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一個孩子在畫葫蘆時,下筆時畫得太小了,想畫另一張。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不妨有意地“誤解”道:“葫蘆媽媽身邊長了一棵葫蘆寶寶,你先畫了小寶寶,媽媽長得什麼樣,快畫出來給大家看看吧!”孩子一聽,高興了,馬上在小葫蘆旁邊又畫了一些大葫蘆。

童話式的評語還能對孩子的每一點發現、創造和進步給與溫馨的表揚、肯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妙計二:手工活動也是繪畫

這裏所說的手工活動包括泥工、紙工活動。愛玩泥、撕紙是孩子的天性,手工與繪畫相結合的美工活動,不像單純繪畫活動那樣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動手操作的樂趣,自然爲小朋友所喜愛。

更何況,小朋友在捏泥、撕紙摺紙、粘貼的'活動中所獲得的對物體的感知,有助於他們在繪畫時表現此物體。例如:爲了讓小朋友感知、理解對稱,爸媽可以先讓他們玩染紙。通過摺疊、印染等一系列活動,他們感知了對稱,在繪畫時,對畫對稱物絲毫不會覺得困難。

妙計三: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有些孩子愛畫相同的形象,始終沒有變化,時間長了容易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模式——這樣會影響繪畫水平的提高。對於這樣的孩子,首先應該去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這是幫助孩子在藝術天地裏成長的重要方式。

舉例來說,帶孩子爬山、游泳、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飯、洗澡、刷牙、睡覺等點點滴滴,都可以說是豐富孩子作畫感的源泉。孩子要透過親身的經驗,才能描寫出生動、真摯、充滿情感的作品,這樣孩子也能在繪畫過程中得到滿足。

不可錯過寶寶的繪畫敏感期 第2張

兔子怎麼畫是對的?

小朋友對圖圖畫畫很感興趣,但由於年齡小,生活經驗較欠缺,以及手部小肌肉羣發育不完善、手眼協調能力差等因素,導致幼兒繪畫作品的形象性及色彩的飽滿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對於小朋友的塗鴉作品,家長不應按照有關美術繪畫的要求,生硬地讓他們學習“兔子怎樣畫,小草怎樣畫”,而該重視孩子的心理感受及繪畫興趣的培養。

爸爸媽媽是與孩子相處時間最多的人,自然也是孩子心目中的依靠,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好以下幾點,相信孩子的繪畫興趣及能力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營造兒童繪畫場所

很多家長往往把繪畫侷限於在紙上用筆作畫,這種形式的單一性、紙張大小的制約性,久而久之會使孩子喪失繪畫的興趣和樂趣。

不妨給孩子豐富多彩的水粉顏料、若干報紙、畫筆,把他請到廁所去。在那裏,白色的瓷磚是最好的作畫場所,而大面積鮮豔的色彩更是孩子們所熱愛的。他可以按他心中的想法隨意作畫,畫錯了也不用膽戰心驚,擦掉就是了。

就在這樣隨意輕鬆的遊戲中,他知道了顏色的變化,提高了繪畫的自信心。當然了,樹葉貼畫、各種印畫都能在廁所中進行。

不可錯過寶寶的繪畫敏感期 第3張

給幼兒想象空間

家長看完孩子的繪畫作品時,往往第一句話就是:“你畫了什麼?”當孩子回答不出時則加以責備,孰不知這樣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如果父母換一個角度,一邊欣賞孩子的畫,一邊用語言去描述孩子的畫,並不時地問孩子:“我說得對嗎?”“你是這樣想的嗎?”孩子的想象力便會像張了翅膀一樣。他會迴應你,告訴你他畫的是什麼,每一個線條所表達的意義。

這樣做的好處不言而喻,語言能力、邏輯能力、想象力都得到了發展,而孩子也會因爲你喜歡他的畫、懂他的畫而更愛你,親子關係也會更融洽。

共同協作完成作品

孩子還小,生活上需要大人照顧,很少有機會獲得成功感,那麼,就和他一起協作畫畫吧。

在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前,給孩子一個權利,讓他來分配你該做什麼,不用說,孩子一定會把他認爲有困難的部分分給你。父母在做的過程中,完全把孩子當成一個小老師,不斷問他,“我這樣畫對嗎?”“我這樣剪可以嗎?”

在這樣的對話中,其實你是在潛意識教孩子正確的方法。作品完成後,告訴孩子因爲有了他的幫助,這幅作品才那麼漂亮。在孩子體驗成功感的同時,他的自信心也增強了。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