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有哪些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有哪些

來源:時髦谷    閱讀: 4.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有哪些?我國擁有多個的傳統節日,而且這些傳統的節日在中國各個地區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特別是飲食文化更是不同,那麼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有哪些呢?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有哪些1

中國的傳統節日並沒有24個,只有17個。

1、春節

春節歷史悠久,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人們常說但是過大年、過年就是這一天。現在春節時間狹義農曆正月初一,廣義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

2、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燈節、小正月、上元節等,爲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自古以來元宵節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爲主。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因此人們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

3、龍擡頭

龍擡頭又稱春耕節、春龍節等,是民間傳統節日,爲每年農曆二月二日。“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鬥指正東)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擡頭”。

4、社日節(土地誕)

社日節又稱土地誕,爲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是古老的傳統節日,社日分爲春社和秋社。古時代的社日節期依據干支曆法來定,後來因曆法變動改用陰曆定節期。社日節我國民間習俗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

5、上巳節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漢民族的傳統節日,上巳節的歷史由來已久,在上古時代上巳已成爲大規模的民俗節日。此外這個節日在漢代以前時間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初三。

6、寒食節

寒食節又叫“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舊俗中流行於我國北方的一個節日,時間是在清明節前1-2天,在古代日期並不固定,有說在清明節前一天,也有另一種說法是清明前兩天,現在大多和清明節過。

7、清明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我國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其習俗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此外,清明節的時間爲公曆(陽曆)4月5日前後。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有哪些

8、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等,漢代前爲干支歷午月午日,漢代後演變爲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有着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與春節一樣,其習俗蘊含着祈福、消災等文化內涵,寄託了人們一種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美好願望。

9、七夕節

七夕節又被人們稱爲七姐節、乞巧節等,時間爲每年農曆七月初七。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爲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爲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所以起名叫“七夕”。

10、中元節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爲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佛教稱爲盂蘭盆節,時間爲農曆七月十五。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

11、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時間爲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

12、重陽節

重陽節爲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民間的傳統節日。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

13、寒衣節

寒衣節又稱“十月朝”、“鬼頭日”等,時間爲陰曆十月初一。我國北方地區將寒衣節與每年春季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爲的三大“鬼節”。寒衣節流行於我國北方地區,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

14、冬至

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時間爲十二月二十二日左右;在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有哪些 第2張

15、臘八節

臘八節經過歷代演變,逐漸成爲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俗稱“臘八”,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這個節日的習俗主要是“喝臘八粥”。

16、小年

因爲由於各地風俗“小年”的日子也會有差異同,清朝前期和中期,祭竈一直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都是臘月二十四祭祀;此外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竈等。

17、除夕

除夕又被人們稱爲大年三十,在除夕當日,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佈新,張燈結綵,而且有貼年紅、年夜飯、壓歲錢、辭歲、守歲等習俗。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有哪些2

01除夕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指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有吃年夜飯、貼春聯、給壓歲錢等風俗。

02春節

春節:即農曆新年,俗稱“年節”。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節日,有拜年、放鞭炮等習俗。

03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有吃元宵、鬧花燈、猜燈謎等習俗。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有哪些 第3張

04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有掃墓、踏青等習俗。

05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爲端陽節、龍舟節等,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各國,有划龍舟、吃糉子等習俗。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爲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有哪些 第4張

06七夕節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 ,始於漢朝,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爲象徵愛情的節日。

07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仲秋節、團圓節等,始於唐初,盛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爲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有賞月、吃月餅等習俗。

08重陽節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慶祝重陽節一般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與親人一起登高“避災”的習俗。19 89年,重陽節被定爲老人節。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有哪些 第5張

09臘八節

臘八節:俗稱“臘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當然,除了這九大傳統節日,還有龍擡頭、社日節、上巳節、寒食節、中元節、下元節、冬至等,但這些節日大家不常過,通常不太熟悉,此處不作講解。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有哪些3

1、中國的傳統節日並沒有24個,只有17個,分別是春節、元宵節、龍擡頭、社日節、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下元節、冬至節、臘八節、小年、除夕。

2、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着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着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3、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龍擡頭、社日節(農曆二月初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寒食節(冬至後的105或106天);清明節(公曆4月5日前後);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臘八節(農曆十二月八日);冬至節(公曆12月21~23日);

小年(由於南北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爲“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一般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區是臘月二十四,)、除夕(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一共17個,並沒有24個。

中國的24個傳統節日有哪些 第6張

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哪些

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一般是按農曆算出來的,是參考太陽黃經的角度推算的。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齊稱“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

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的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4個節氣。以上這些就是完整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有什麼作用

二十四節氣凝聚了我國古人的智慧,由於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瞭解太陽運行情況,而根據推算出來的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着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季節交替陰陽變化之時,要注意防寒保暖,保護肝膽系統,預防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飲食調養方面,應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作用。讀懂二十四節氣,對於日常生活會有很多幫助。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