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散文答題技巧

散文答題技巧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散文吧?散文分爲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你知道寫散文的精髓是什麼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散文答題技巧,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散文答題技巧

一、散文知識儲備

(一)、明確概念

何爲散文?散文,是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摹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內涵、哲理,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的一種文體。

(二)、理解特點:

形散:1、取材自由:寫人,記事,繪景,狀物

2、表現手法靈活多樣:象徵、襯托、對比、

3、表達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爲把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融爲一爐。

神聚:主題集中鮮明

(三)、散文的分類

(1)抒情散文(2)記敘散文(3)議論散文

(四)、常見的藝術表現手法

象徵 襯托 對比借景抒情託物言志、詠物寄情 寓理於事 融情於事 先抑後揚

以小見大

(五)、散文的線索

散文線索就是文章結構的紅線。

抓住線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據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爲線,以事爲線;可以以人爲線,以情爲線;也可以以時間爲線,以地點爲線。

找線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標題(有的標題直接揭示線索,有的標題包含線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覆出現的詞語、句子;

三要特別注意文中的議論抒情,因爲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組織材料的重要線索。

(六)、散文的主題

散文的主題歸根結底就是作者對自然、社會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會在文章內容中的主觀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義。

(七)、散文的語言 (1)質樸、自然(2) 生動、形象(3)深刻、雋永

二、考點及常見題型分析

(一)、整體感知

考點1.寫什麼(文章的主要內容)

考點2.爲什麼寫(寫作意圖,即文章要表達的情、理、觀點)

考點3.怎麼寫(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寫什---再寫什麼---後寫什麼)

例1:20xx年資陽市中考題《一位母親與家長會》第1題:

本文以爲線索,通過對母親四次參加孩子家長會的描寫,勾勒出孩子的成長曆程,塑造了一個的母親形象,歌頌了母愛的偉大。

(二)辨析句子所運用的修辭及作用

1.比喻:生動、形象

2.擬人:人格化、生動化、形象化

3.排比:增強語言氣勢

4.反問:加強語氣

5.反覆:強調

6.對比:突出其中一個。

7.對偶:句式整齊 結構統一

8.誇張:極力的表現。

(三)理解詞語的語境義及作用

方法指導: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切忌“斷章取義”。聯繫上下文,推知其語境義。

例如:《一位母親與家長會》第2題,當兒子接到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母親“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花”,問:句中“悲喜交加”在文中的含義是什麼?

(四)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

有深層含義的句子往往使用了某種修辭或寫作手法,故意將句子的真實含義隱藏,就好像爲它遮上了一層面紗。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就應先看清它所借用的“隱身”術,有的放矢地去分析。

例如:《給我未來孩子的信》中第3題:“文中有這樣一段話:‘這些高尚的情趣會支撐你的一生,使你在最嚴酷的冬天也不會忘記玫瑰的芳香。’這句話的實際意思什麼?”

(五)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一般應兩方面去分析:

1.內容上,應從句子表現的句意和與主題的關係上分析考慮。 2.結構上,應從總領全文、承上啓下、前後照應、爲下文作鋪墊、推動情節發展、點題、總結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六)仿寫句子

例如:《給我未來孩子的信》第4題的仿寫句子:

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軟,你的眼波要像春天一樣嫵媚。

答題指導:

一仿句式結構:你的 要如 般 ,你的 要像一樣 。

二仿修辭手法:比喻,還應注意本體與喻體之間的相似點;

三仿語法:填寫的儘量是名詞、名詞、形容詞;

四仿語意的內容和範圍:應表達出與上下文和諧的句意,即希望孩子(你)對待他人要關愛、應珍惜與別人的交往與感情。

參考答案:你的話要如春風般溫暖,你的笑容要像陽光一樣燦爛。

(七)、根據語境,補寫心理活動

方法:1、必須用第一人稱; 2、須在整體感知基礎上,仔細研讀具體語境。

例如:

《一位母親與家長會》第4題:他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請發揮想象把孩子未說的話補寫出來。

(八)、自擬題目並作答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方式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探討疑難問題。”

此類題目要求着眼於全段,從內容、結構、寫法、語言入手命題,作答並要求正確。

方法指導:

如:1、問一個句子的修辭及其作用;

2、仿、續寫句子;

3、理解重點語句在文中的作用及深層含義;

4、概括段意;

5、談談讀完本段後的感受等。

6、請在第幾段自選兩處作批註。

注意:

抄試卷上原題、模仿試卷上原題出題者不得分或得低分;

答案過於簡單或題目本身質量不高者,均得分較低;

答案不正確者,不給分。本題根據擬題質量的高低給分。

(九)、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識。

例1:有這樣一題:“第四段中‘在某一個金戈鐵馬之夜’一句,人們會不由得想起宋代一位著名詩人的名句。請寫出詩人的姓名和詩句。

例2、文章結尾“山谷裏有一聲長叫,大概是一隻鳥被月光驚飛了。”意味深長,請你寫出一句與此意境或寫法相似的古詩文。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十)、感悟拓展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並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啓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作出評價。”

例1、《一位母親與家長會》第5題:你贊成文中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嗎?如贊成,請簡述理由;如不贊成,請爲文中的老師提一條建議。

例2、《給我未來孩子的信》最後一題這樣問:“讀了這篇文章,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麼?請簡要說一說。”

方法指導:

啓示應從原文中引出來;

評價應表明態度及說明支撐的理由。

特別注意是否讓舉例或結合實際,把題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來。

《心田上的百合花》

①在一個偏僻遙遠的山谷裏,有一個高達數千尺的斷崖。不知道什麼時候,斷崖邊上長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剛剛誕生的時候,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但是,它心裏知道自己並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內心深處,有一個內在的純潔的念頭:“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林野草。惟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有了這個念頭,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終於在一個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頂部結出了第一個花苞。

②百合心裏很高興,附近的雜草卻很不屑,它們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這傢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說自己是一株花,還真以爲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頂上結的不是花苞,而是頭腦長瘤了。”公開場合,它們則譏諷百合:“你不要做夢了,即使你真的會開花,在這荒郊野外,你的價值還不是跟我們一樣?”

③百合說:“我要開花,是因爲我知道自己有關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爲了完成作爲一株花的莊嚴生命;我要開花,是由於自己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都要開花!”

④a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釋放內心的能量。b有一天,它終於開花了。C這時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開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瑩的水珠,野草們以爲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極深沉的歡喜所結的淚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開花、結籽。它的種子隨着風,落在山谷、草原和懸崖邊上,到處都開滿潔白的野百合。

⑥幾十年後,遠在百里外的人,從城市,從鄉村,千里迢迢趕來欣賞百合開花。許多孩童跪下來,聞嗅百合花的芬芳;許多情侶互相擁抱,許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無數的人看到這從未見過的美,感動得落淚,觸動內心那純淨溫柔的一角。

⑦不管別人怎麼欣賞,滿山的百合花都謹記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導:

“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1、“全心全意”和“默默”這兩個詞語用得恰到好處,請分別說說好在哪裏?

“全心全意”表現了百合努力開花時一心一意、專心執着的特點。“默默”表現了百合不張揚(不炫耀)的品質。這兩個詞語的表達作用都結合了文段的主題回答的。我們在閱讀時,要注意作者託物言志的寫法,借百合花寫人的特點(採用擬人的修辭,把花當作人來寫,閱讀時,可以把百合花當作某類人來理解)。

2、根據上下文判斷,“它那靈性的潔白和秀挺的風姿,成爲斷崖上最美麗的顏色。”這句話應放在第④段a、b、C哪個位置?

C。這是考順序的,前一句的“有一天,它終於開花了”是選擇答案的關鍵提示語。後句也有很強的提示作用。

3、第③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展示了“百合”怎樣的形象?

排比、擬人、反覆。表現了百合信念堅定,追求執着的形象。此考點不是簡單的修辭判斷,而是考修辭的表達作用,不同修辭,表達作用不同,要積累常見修辭的表達作用。答題時,可以選自己有把握的修辭種類來回答。

4、本文的線索是什麼?文章主要運用了哪種寫作手法?

線索:百合的成長過程。或:百合努力證明自己存在的過程。)寫作手法:象徵(託物言志、借物抒情均可)線索是作者選材、組織材料的脈絡。寫作手法、表現手法和表達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寫作手法,要在於平時積累。

5、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爲題,有什麼含義?

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動,作者從內心流露出讚美之情。或“百合花的精神令無數人感動,觸動人們內心那純淨溫柔的一角。”(意思相近即可給分)。

此題是考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

6、百合己長出花苞,野草爲何還嘲笑它?假如你是“百合”或“野草”,該怎樣做?

第一問:答到“嫉妒、詆譭、心胸狹窄”意思即可。第二問:言之成理即可給分,否則酌情扣分。此題是發展性考題。擬人化的手法,其實就是寫人的。

一、高考現代文散文的特點

1.散文的主要特徵是“形散神聚”

“散”主要表現在選用的材料、材料的組織和表達方式的運用這些外在的形式上。散文的“神”是指蘊含於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內在的,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神”是文章的靈魂、統帥,駕馭着看似散的“形”,並使之爲“神”服務。

散文選用的材料靠線索貫穿全文,線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條件,是貫穿整個作品的情節發展的脈絡。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作者的感情,還可以是時間、空間。

閱讀散文,一要抓住線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體會意境。重點是把握“神”。方法有:尋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託物言志、寄情於景等幾種。閱讀散文,用心體察、品味到了作者的感性,就等於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內容。意境是文學作品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能使讀者藉助想象,如身臨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2.高考散文閱讀測試重點

高考散文閱讀重點考查評價鑑賞能力,即評價文章思想內容和鑑賞作品的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的能力。

(1)分析評價思想內容

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文章思想內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查的形式不同。有的直接考查,有的間接考查。材料是文章思想內容的載體,所以對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評價也是每次必考,只是題目難易度不一,考查形式不一。

(2)分析歸納思路

思路,是作者思維活動的趨勢的形象說法,結構是作者謀篇佈局的外在表現,高考對此項的考查形式多種多樣。

(3)鑑賞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方法以及人稱運用等。全國卷每次考的是表現手法、修辭手法。常用的表現手法有象徵、對比、比較、反襯等。考查方式,一般不要求辨認,而是分析鑑賞,即分析運用某種技巧的作用、好處、效果等。

3.命題所遵循的原則

經過多年的命題實踐,文學作品命題技術日趨成熟。命題者對閱讀能力測試試題的設計是遵循一定的原則的。大體上可概括爲以下五點:

⑴儘量使考生能夠利用文中語句作爲答題的基本材料。

⑵儘量照顧考生閱讀和思考的先後順序。

⑶努力體現由語意理解到綜合分析的過程。

⑷努力組成內容由淺到深的系列。

⑸力求題型穩定、整齊,即由填空到簡答。

二、散文閱讀鑑賞步驟

⑴要從整體上理解作品。整體把握散文,要先辨其類型是敘事、寫景,還是詠史;是託物言志,還是闡發人生哲理。次看話題,是對社會現象的思考,還是對個人生活的感悟;是就歷史作闡發,還是就現實作聯想。然後再逐段概括內容大意,以辨清段落之間的關係,梳理思路,進而對文章的思路和結構框架形成明確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再研究主要表達技巧和重要語句,並獲得正確的認識,這樣就可以看作對作品有了整體的理解,就可以進人答題狀態。

⑵要注意揣摩語言。所謂揣摩語言,就是通過對語言的辨別、比較、思索,正確把握語句的含義,另外,許多考查評價鑑賞表達技巧的題目也需要揣摩語言。

⑶要注意因果。因果聯繫是世間最具普遍性的聯繫。散文的形與神、情與景、內容與形式、主旨與材料等等,是近年來散文閱讀考查的重點所在。在考試中,考查因果關係能力最典型的方法,就是問“爲什麼”。對錶現技巧和語言風格的賞析和評說,大都採用這一題型。

⑷要答好這類題目,就要帶着問題到信息區域去,從上下文梳理中,加以條分縷析的理性判斷,篩選出答題要點,再根據題目的具體要求組織文字作答。

⑸要注意對散文思想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的評價。要注意三點:

其一是抓住文章主要人物和關鍵語言。文章的主要人物的語言、行動以及作者評述、詮釋的一些關鍵性的語言最能說明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分析文章的思想內容;

其二就是必須整合此前對作品的形象分析、對結構和表現手法的揣摩,成爲正確評價的依據;

其三是必須聯繫作品的時代背景和寫作意圖。尤其是主題較爲深刻,情感較爲含蓄或象徵意味很深的作品,聯繫它所產生的社會背景就可能推斷出作者的創作意圖乃至作品的主旨。如《長城》有着鮮明的時代印記,要聯繫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推知作者的創作意圖。

三、特別警示

文學作品類文章閱讀做題時,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答案都在原文中,特別是前幾個小題,有時往往可以按圖索驥,直接摘錄,有時需要對分佈在幾處的內容進行整合,關鍵是看理解的程度。一般來說,考生大都讀一遍就去做題,準確率是比較低的。準確率的高低與讀的遍數、認識的程度有密切關係。讀的遍數越多,做對的可能性就越大。因爲設題點比較細小,需要仔細領會和核對。

一般要求是:先看一遍全文,不是瀏覽,而是仔細閱讀。第二步是大體瀏覽一下題目,這一條也是幫助你理解把握全文的最好提示。第三步是結合所給的題目定位,判斷、搜尋、概括、抽取、轉化,這些方面不是一個過程,一遍成功的,而是反覆進行的。這裏的“定位”特別重要,是這一段還是那一段,是這幾句還是那幾句,要權衡、推斷。一般來說,命題者命制試題時,往往抓住中心思想、中心內容設題,而不是枝葉。所以權衡時,要考慮段落,又要考慮全篇中心。

考場答題時,要密切關注以下幾點:

⑴題目與文章

文章的題目,絕不是可有可無的信息。一般來說,它都會直接或間接地爲我們的閱讀試題的作答以啓迪,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所以,在考場閱讀中,我們一定要惜字如金,仔仔細細地過濾閱讀試題中的每一個字,包括文章前後所標示的題目與出處,利用好每一個字所發出的信息,解答好每一道題。

⑵文章與文段

在考場閱讀中,我們同樣需要重視文章與文段的關係。既要利用對每一文段理解的基礎來形成對整個文章的總體把握,又要利用對文章的整體把握來加強對每一文段的準確深入的理解。考場閱讀的考察中,很多情況是考我們的精讀,尤其是對某一段某一節的深入理解。

⑶文段與中心句

根據中心句的相關因子作答;根據對中心句的邏輯分析解題;根據中心句的關聯判斷解題。

⑷中心句與標誌詞

利用文段裏的中心句可以迅速準確地理解內容,此外,還可以利用一些標誌性的詞語來加快對文章的理解。如:總之、進一步說、因此、所以、第一、一方面、原因之一、既、又、並且等等。

利用中心句以及標誌性的詞語來提高考場閱讀的速度,常常可以通過它們來檢索、補充、概括以及作文意補充等,以達到明重心、作比較、摳字眼、畫標誌的考場閱讀中所需的一些具體試題的作答的目的。

⑸題面與題眼

題眼,就是題目命制時的着眼點,常常能反映出命題者在設置這道題時的測試目的,以及構思這道題時的興奮點。

考場是面對試題,首先要注意讀懂題面,將命題者真正要考的地方找出來,纔能有的放矢對準靶子進行進一步的閱讀與思考,也才能真正集中精力去解答好每一道試題。這需要我們認真分析試題的關鍵性的詞句,包括詞性、修飾成分,乃至句式,從中找出命題的真實意圖。

近年來也開始考查考生對作品內容進行綜合概括理解及自己組織語言的表述能力,做題就務必注意深思精寫,閱讀主觀題的答題較少受到字數的限制。這就提示我們,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多答一些,答多了不扣分,答少了反而要扣分。回答賦分較高的概括性題時要設序數號,以便答案清晰明瞭。

閱讀一篇散文,我們必須明白三個問題,即“寫的什麼?怎樣寫的?爲何這樣寫?”

要搞清這些內容,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關注“標題”,理清“思路”,抓“關鍵語句”,理解“主旨”。

“標題”,提供了閱讀的線索,隱含着寫作對象、重要內容等信息,與文章的主題有着密切的聯繫,閱讀首先從標題開始,必須加以關注。

局部把握,抓住關鍵。

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善於把握文章中的“關鍵詞語”“關鍵句子”。

中心句,抒情句,議論句,過渡句,修辭句等在文中具有很強的概括力。

這些語句,或者是作者塑造形象的主要特點,或者是作者的主觀情感,或者體現作者的觀點態度。因而,我們在閱讀時要特別留心,必須重視這些語句的作用。把握住這些語句,我們就能夠很清楚的抓住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情感脈絡。文章的主旨也就清楚了。

另外,我們更不能忽略文章的開頭、結尾,文章的文眼,作品的背景、作者的處境等方面內容,這些都是理解文章主旨的關鍵。

第1招———

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學會和文本、作者對話

閱讀中值得強調的是學生和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種對話過程充滿了發現、質疑、思考和探究,但前提是要能夠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只有具備了整體閱讀的能力,才能完成和文本對話過程中的多元思考,才能根據文意和題乾的要求回答好閱讀試題。具體說,首先要快速閱讀全文,捕捉文章各段的關鍵語句和詞句,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全文中心、主旨、行文思路和情感基礎。例如:說明文要把握說明事物的特徵,文中用了哪些說明方法,用這些方法有什麼作用?文中滲透了哪些科學精神和科學道理;議論文要明確文中論述的什麼問題,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在說理過程中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運用了哪些典型的論據材料;記敘文主要寫了什麼人和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文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方法,線索是否明顯等。這些內容在整體感知這一環節中要思考到位並且一定要準確,若有一點偏差後面答題全盤皆錯。整體感知立足全文,強調於“感”,落實於“知”,“感”與“知”也就是信息篩選整合的過程。接下來要依據整體感知的內容,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體和局部,重點是對關鍵語段和關鍵詞語的理解,努力思考它們在文中的作用。最後根據題乾的要求再從局部回到整體思考,對全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圈鎖題幹要求回答的內容,完成和文本的對話。

第2招———

多角度思維,縝密篩選信息

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考生要根據不同文體的具體要求善於多角度思考問題。不同文體思考的角度也不同,我們要善於篩選各題幹要求的明顯信息,更要學會篩選隱含在文章字裏行間包含在文章內容和主旨之中的隱含信息。以20xx年市中考現代文散文閱讀《被遺忘的稻草》第18題爲例:第3段中加點詞語“戰慄”在文中是什麼意思?回答這道題我們從語段中能讀出“稻草”在田野中急切地想被人發現,他因興奮而顫動。我們還要讀出隱含信息,“稻草”是不甘心被遺忘的。看見牛來吃草興奮得抖動草葉,盼望被發現。在分析關鍵語句時更要注意思考問題的縝密性。仍以20xx年市中考試題《被遺忘的稻草》第19題爲例:大雪之後稻草將壓了厚厚一層雪的田埂撐起一條曲線說明了什麼?第20題:第6段寫道,“高高的如盼望着什麼的稻草堆也消麼下去”結合全文內容說說稻草都在盼望些什麼?這兩道題的問法乍一看似乎是一個層面的問題,可是理解全文內容之後就會發現這兩道題都在考查考生對文中內容隱含信息的理解,19題着重於稻草本身不屈服惡劣環境、不甘心被遺忘這一點來回答,20題要從全文積極向上的主旨出發,想到稻草不僅不甘心被遺忘,而且盼望被發現、被利用,以此來體現自身價值。這正是文章的關鍵之處,屬於較難的閱讀題。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並考慮的周密、嚴謹,這是閱讀得分的關鍵所在,答較難的閱讀題最忌只理解字面意思而不理解文章的核心內容。

第3招———

流暢完整的組織語言,準確嚴密的表述答案

如果說考生在現代文閱讀中既能把握文章的整體閱讀又能分析品味文章關鍵語段和詞句,並能理解全文的主旨和情感這已經具備了答好閱讀題的較強能力,那麼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怎樣把想好的答案准確無誤地表現出來。以往有些考生思考問題的過程是正確的,但在表達時卻因語言組織不嚴密、說話不完整而丟分,這是得不償失的。爲了避免這一現象出現,切忌只用詞或短語來回答表述性的問題,更不能盲目的片面的用文中原話答題。根據題乾的要求,在提煉篩選信息的基礎上,組織好語言,緊扣題幹答題,切忌說含糊的話,更不要答非所問,寫了不少字,結果徒勞無益。例如20xx年市中考說明文第16題:漫步在凡爾賽宮的鏡廊內,爲什麼會滿目蒼翠,彷彿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蔥蘢的園林中?有些考生只寫因爲鏡廊有反射的作用,結果失分。從答題結果看,考生讀懂了文章內容,但從語言表述看並不準確。語言表達能力分爲兩種:一種要求準確簡潔,另一種則要求生動、典雅、優美。前者能力不足,造成答案偏頗或多而不準;後一種能力不足,造成語言乾枯無味,缺乏感染力。在複習中,一定要有意識的提高這兩種語言的表達能力。表述不好的另一個原因是缺少生活積累。現代文閱讀中,往往會要求考生結合生活實際來回答個性感悟的問題。即我們平時說的開放題。要想答好此類題得滿分,語言表述是非常重要的。或評價、或鑑賞、或品味、或簡述、或建議、或倡導等都要有完整縝密的語言表達模式。力求準確、流暢、完整地組織好問題答案。

中考散文閱讀答題技巧

一、散文閱讀的一般方法

1、找“要素”。閱讀敘事性散文,必須掌握記敘的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變性質來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可以說,對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對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準。

2、理順序。敘事散文以敘述和描寫爲基本表達方式,閱讀時,應注意研究記敘的順序(順敘、插敘、倒敘),研究文章怎樣過渡和照應,如何開頭和結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抓線索。線索是情節發展的脈絡,線索的作用在於聯繫事件和場面,貫串情節。一篇文章以什麼爲線索,是由文章的中心決定的。根據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爲線,以事爲線;可以以人爲線,以情爲線;也可以以時間爲線,以地點爲線。總之,凡能貫串繁多材料,體現材料間內在聯繫,有利於中心、事件、活動的,都可以作爲文章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線索,有利於把握文章的內容、結構以及所表現的中心思想,讀起來整體感更強。

4、品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都包含在字裏行間。抒情散文常常抒寫作者的感情歷程,表達心靈之聲,因此,閱讀時,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脈搏。即使是敘事散文,由於文中所寫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觸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慼相關、患難與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寫、事件的記敘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獨特的情感。

5、析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蘊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總是在敘事、詠物的基礎上進行,常說的見物思情就是這個道理。作者在文中所抒發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對生活的高度認識,即思想的昇華。它傳達着作者的心聲,給人以啓迪,仔細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閱讀時,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過關鍵詞句(段)去體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隱含在以下諸方面:

①文中的警句;

②篇末的結束語;

③神話、傳說、典故的類比;

④象徵;

⑤“物”的形象。

或者說,可以總結如下:

(1)要理出作品選擇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麼。

(2)看“形”和“神”的“結合點”是什麼,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線索。

(3)看作者組織材料的順序,選擇了怎樣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語言。

二、散文閱讀應注重的幾個方面及考點

1、把握文章內容,概括文章主題

散文選材廣泛,行文自由,表達的思想感情豐富多彩,所以準確把握文章的主題也是散文的考點之一,把握散文主題方法是:

(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題的提示語、關鍵詞語,從中概括文章主題。

(2)從所選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爲文章中心服務的,我們可以看文章所選的材料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觀點、態度、感情,從中找到作者要表達的主題思想。

考題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題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題要點:

(1)能利用原文詞語,儘可能使用。

(2)沒有原文詞語可利用時,要注意語言文字表達的準確性和層次性,要做到言簡意賅又不漏掉答題點。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順序

作者爲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會精心組織,選取材料;在表達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別注意詞語在表達上的順序,層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順序,一般包括:選取的材料順序、段落順序、句子順序、詞語順序等。比如,線索是作者選擇材料的準繩,我們形象稱之爲線索。是作者選擇材料脈絡或描寫、記敘的脈絡。例如:《背影》以父親的背影爲線索;《藤野先生》以“我與藤野先生交往的過程”和“我的愛國思想感情”爲線索等。

考題形式:直接問文章的線索是什麼或說說作者選擇材料的依據等。

答題要點:找到線索,根據提問靈活回答。關鍵是能判斷準線索。

3、品味語言

在散文閱讀中,這是一個大的考點,更是考查的重點和難點。可以包含很多小項,分析如下:

(1)字詞含義

解釋詞語要根據該詞語所在的語境來推斷。答題思路:

①考慮文章或段落的主題,結合主題來答詞語的含義;

②根據詞語前後語句的內容、含義來推斷。注意:如果知道該詞語的原始意義解釋,一定不要忽略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

(2)詞語妙用

考題形式:品評加點詞語作用(妙用)或加點詞語能否刪除。

答題思路:

①解釋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

②表達作用。詞語的表達作用要結合語境或主題思想來回答,要答該詞語對錶達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題思想的作用,有時也可以考慮詞語對景物描寫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③體現詞語的準確性或生動性。

(3)哲理性語句的深層含義

這樣的題,往往結合發展性考題來考,有時,也會單純考哲理性語句的含義,這種題型可以說“逢散文閱讀題必有之”。這樣的考題,關鍵要抓住中心詞,要體會詞語的深層含義和雙關意義。

4、表達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個文段,一般會以一種表達方式爲主,爲了表達主題需要,往往幾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有時會考(或變相)其它表達方式的作用,有時會把修辭融合在這裏考。

(1)描寫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寫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寫等。小說景物描寫是渲染氣氛或交代時令、季節,襯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寫是直接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題的;人物描寫主要是考外貌,神態,動作,心理,有關細節描寫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寫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議論的作用

散文中的議論,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題或和抒情結合在一起,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點一般不單獨出題。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傾向,一般不單獨出題,往往和詞語表達考點結合起來考。

5、表現手法

泛指寫作上的方法,它必須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寫作的方法。常見的表現手法有:

①寫景類——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移情於景

②詠物類——託物言志

③懷古類——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詠史類——借古諷今、借題發揮

⑤送別類——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邊塞類——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表現手法還有:對比襯托,側面描寫,象徵,卒章顯志,諷喻,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動靜結合),虛實結合(以實寫虛,寓虛於實,虛實相生)手法等。

6、發展性考題

(1)仿寫

此考點一般是給一個句子,讓考生仿寫一個或幾個,答題要點:①要讀懂題旨要求,出題人讓考生做什麼,怎麼做;②例句的關鍵詞語是什麼,要抓住關鍵詞語思考、答題;③在沒有答題思路的情況下,要考慮和例句關鍵詞語相對、相同的詞語,例如:關鍵詞語是天空,你可以考慮大地、高山、海洋等,聯想要豐富,思維開闊。

(2)談感受

這也是散文閱讀的熱門考題,可分爲:(1)對描寫對象;(2)對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4)對文章某些內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等。此考點靈活多變,把握的關鍵是①能準確讀懂原文的含義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確的觀點或態度,不能模梭兩可。③答題時,語言要流暢。不能出病句,語言要有層次性,可以引用詩文或名言回答此題。

中考散文閱讀知識

一、散文的特點

內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經驗,通過狀物、記人、寫景等方式表達出來。所謂自我感悟,也就是對事物的特殊意義和美質的發現、認識。

形式上:

(1)以個人抒情爲主,把抒情、敘述、議論熔爲一爐;

(2)從細處落筆,小中見大;

(3)從側面暗示,發揮讀者的想象力;

(4)行文自由,結構靈活。

綜合以上兩點: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閱讀散文時,要透過“形”抓住“神”,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結構和線索(文脈),要注意欣賞優美的語言。

二、散文分類

記敘散文:以記人、敘事、狀物、寫景爲主的散文。這類散文,還有的側重是記寫一定的風物、場景。作者對它們不是純客觀的描述,而是將外物與內情融合起來,以表達一定的思想、抒發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發感情爲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發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願。抒情散文抒發的是怎樣的感情,如何抒發,都與文章揭示的思想意義是否深廣有極大的關係。

議論散文:以議論爲主的散文。它說理,往往藉助於事例的簡述,形象的描繪和感情的抒發來進行,文學色彩很濃。它同一般議論文一樣,要求觀點鮮明、概念準確、說理充分、層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邏輯推理,嚴密論證。常見的文學性很強的隨筆、雜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屬此類;作者常常藉助於對古今故事、花鳥草蟲等具體事物的描敘來說理,顯得妙趣橫生並富於感情。

三、 散文的線索

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以情爲線索;以理爲線索;以物爲線索;以空間爲線索;以行爲爲線索;以文眼爲線索。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線,還有暗線,線索的特徵有:在結構上貫穿全文,時隱時現,有明顯的標誌(或是標題本身,或在文中反覆出現)。

四、散文的語言

散文的語言感情色彩濃厚,委婉含蓄,聲調和諧,表現力強。在分析時,要特別注意它在語言環境中的特定含義,要結合上下文,結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結合文章的語言風格,甚至修辭,才能既理解詞語的表層意義,又理解其深層含義。

五、 散文的意境

意境是客觀生活、景物與主觀思想、情感相熔鑄的產物,具有含蓄深邃的美。優美的散文可謂“無韻之詩”,其意境可以與詩相媲美。閱讀散文時,就要善於通過自身的感受,進入散文所描繪的意境中去。不能忽略了語言的揣摩,要調動豐富的想象,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情感,獲得主觀體驗,才能達到思想的共鳴與昇華。

六、散文的表現手法

常見的表現手法有:象徵、託物言志、對比烘托、欲揚先抑、寓情於景、借物喻人、聯想想象、設置懸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辭等。

(1)象徵

散文往往運用象徵的寫法,象徵就是託物喻義,即通過一定的具體形象來表現一種深遠的意義。這裏的“具體形象”——“物”就是本體,與之相對應的事物就是象徵體,“深遠的意義”就是象徵意義。

(2)託物言志

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寫景狀物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把所寫的景物或景象擬人化,賦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

(3)對比烘托

在散文中,爲了突出作者所寫的對象,作者往往運用對比烘托的寫法。

(4)欲揚先抑

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講究波瀾,要讚美某種事物,先表達對它沒有好感;想歌頌某個人物,先說他的不足等等,然後根據情節的發展,達到歌頌與讚美的目的,而且使這種歌頌與讚美得到強調。

七、散文的思想內容

散文中深刻的意蘊是依附於含有一定象徵意味的具體事物。寫人的散文,可以分析人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結合作者對人物的態度、感情來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敘事散文,可以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場面細節把握作品內容;寫景狀物抒情,要分析行文線索、寫法、象徵意義,從而瞭解作品的思想內容。

理清“思路”,整體把握。任何一篇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於我們對文章思想內容、情感主旨的把握。要理清思路,

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1.概括段意、劃分層次,能理清思路。

2.捕捉“線索”,能理清思路。“線索”常有這樣幾種:①以中心事件爲線索,②以感情爲線索,③以具體事物爲線索,④以時空變化爲線索。

3.分析表現技巧的作用,也能理清思路。文章中的照應、對比、襯托、穿插、虛實結合、欲揚先抑等表現技巧都體現了作者寫文章的思路。

形散而神不散,文章文筆隨意但詞詞句句都與主題中心有關。短小優美,生動有趣。我國傳統意義上的散文,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除詩歌、戲劇、小說、辭賦以外的所有散體文章,包括政論、史論、傳記、遊記、書信、日記、奏疏、小品、表、序等各體論說、雜文。

應試中出現的散文是指以記敘和抒情爲主的篇幅短小、取材廣泛、形式自由而又十分注意文情並茂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是作者語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摹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內涵、這裏,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的一種文體。

二、散文分類

1、記敘性散文:

以記人敘事爲主的散文。表達方式以記敘爲主,兼有抒情。這類散文要求有真實感。

2、抒情性散文:

以抒發感情爲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發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願。表達方式以抒情爲主。

3、議論性散文:

以議論爲主的散文。她的說理往往藉助市裏的簡述、形象的描繪和情感的書法來進行。文學色彩很濃,不同於議論文。表達方式以抒情、議論爲主。

三、常見的表現手法及作用

1、象徵:

藉助某一具體事物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點是利用象徵物與被象徵物之間的某一特點(內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現,增強文章的表現力,象徵手法的“託義於物”也就是“藉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隱而不晦。

作用:①可以將抽象的事理表現爲具體、可感知的形象,用A來象徵B,(通過寫A……或A的……的特點),突出具體表現了B的……的特徵。②可以使文章更加含蓄些,運用眼前植物,寄託深遠之意。

2、襯托:

利用事物間相似或對立的條件,以某一事物爲陪襯來突出需要描寫事物

作用,通過對……的……描寫,襯托(反襯)出……的……特徵

3、先抑後揚(針對文章整體而言):

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然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

作用:通過先貶低事物形象,突出強調事物的……特徵

4、託物言志(針對文章整體而言):

作者在對事物的進行描繪的過程中,非常巧妙地寄託作者個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讀者在欣賞中獲得獨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

通過描寫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真摯的情感。 作用:通過對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感情,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

6、對比:

故意把兩個相反、相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對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說明。

作用:使相反或相對事物的特徵或本質突現出來,更爲鮮明、突出。

1。襯托有主、賓之分,陪襯事物是爲被陪襯事物服務的',是爲了突出被陪襯事物的。對比是表明對立現象的,兩種對立的事物是平行的並列關係,並無主、賓之分。

2。襯托描寫的是兩個事物;對比可以是兩個事物,也可以是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

3。襯托的表達效果主要在於突現正面或反面事物,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對比的表達效果主要是用比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質,使好的顯得更好,使壞的顯得更壞。讓人們在比較中鑑別,給人們留下深刻而鮮明的印象。

7、側面描寫:從側面烘托出該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是文章結構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爲簡潔精練。

作用:直接和間接描寫手法結合運用,可以是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8、伏筆和鋪墊

作用:通過寫……,爲下文……的發生埋下了伏筆,使情節嚴絲合縫。

9、聯想:

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

作用: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更生動感人。

10想象:

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

作用:爲塑造形象,表現主題服務,使讀者接受美的陶冶。

11、照應。

作用:寫……,與前文相照應,反覆的抒發了……的情感,增加情感深度。

四、表達方式及其作用

(1)敘述。敘述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

作用:令讀者瞭解故事情節、人物等各方面。

(2)描寫。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爲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

作用:渲染氣氛,調動讀者積極性,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爲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直接抒情:再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間接抒情:寄情於人、寄情於事、寄情於物,在敘述描寫字裏行間滲透作者的感情。

作用:表達抒發作者情感,渲染氣氛,服務於文章主旨,深化主題。

(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作用: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

(5)說明。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係、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作用:使讀者更好地瞭解文章的背景、環境,狀物的細節等,從而細化文章或狀物,助於更好地深刻了解。

散文閱讀題訓練

①父親去世10年後,在我的“軟硬兼施”下,母親終於同意來鄭州跟着我——她最小的女兒一起生活。一天,母親對先生說,星期天喊你那些朋友回家來吃飯吧,我都來了大半個月了,沒見他們來過呢。媽,他們經常在外面聚呢。我替先生解釋,母親搖頭,態度堅決地讓先生在週末把他們帶回家來聚一聚。

②週末一整天,母親都在廚房忙碌。我將母親做好的飯菜一一端出,那幾個事業有成、幾乎天天在飯店應酬的哥們,立刻被幾盤小菜和麪食小點吸引過去。其中一個忍不住伸手捏起一個菜餃,喃喃說,小時候最愛吃母親做的菜餃了。母親便把整盤菜餃端到他面前,說,喜歡就多吃,以後常來家裏吃,我給你們做。那個男人點着頭,眼圈忽然就紅了,他的母親已經去世多年,他已經很久沒回過家鄉了。

③一個週末的下午,有人敲門,是住在對面的女人,端着一盆洗乾淨的大櫻桃。女人 有點兒不好意思地說,送給大娘嚐嚐。我詫異不已,當初搬過來時,因爲裝修走線的問題,我們和她家鬧了點兒矛盾。現在她冷不丁送來剛剛上市的新鮮櫻桃,我摸不着頭腦,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麼好。她的臉就那樣紅着,有點兒語無倫次:大娘做的點心,孩子可愛吃呢……

④有一次,得知先生一個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親要我們送些錢過去。因爲是來往並不密切的同事,我們只想象徵性地表示一下,母親卻堅決不答應,說,人這輩子,誰都可能會碰到難事,要捨得好人一生平安。我們聽了母親的。

⑤母親過來半年後,先生竟然意外升職了,在單位的推薦選票上,他的票數遙遙領先。先生回來笑着說,這是媽的功勞呢,我這票是媽給拉來的。我們才發現,最近我們的人際關係竟然空前好起來,那種好,明顯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誠。

⑥這幾天天氣出奇的煦暖,我很想帶母親到處走走。可母親因爲天生暈車,坐次車如生場大病,於是一概拒絕出門。那個週末,我靈機一動,媽,我騎車帶你去。母親笑着同意了。

⑦小心地騎到路口,是紅燈,我輕輕下車,還未站穩,一個警察從人流中穿過來,走到我面前說,不許帶人你不知道嗎?還在前面帶。說完,埋頭便開罰單。母親愣了一下,攥着我的胳膊要下來,我趕忙扶穩她,跟那個年輕的警察說了聲對不起,解釋說,我母親暈車,年紀大了,不能坐車,我想帶她去動物園看看…… 警察愣了一下,這纔看清我帶的是一位老人,還不等他說什麼,母親責備我,你怎麼不告訴我城裏騎車不讓帶人呢?便急着要下來。我正不知所措,那個警察伸手一把攙住了母親,大娘,對不起,是我沒有看清楚 , 城裏只是不讓騎車帶孩子————您坐好。他忽然擡起胳膊,向母親莊重地敬了個禮。然後轉身,舉旗,以我從未見過的颯爽英姿打起標準的手勢:雜亂的人羣霎時騰出一個空間,兩邊前行車輛魔法般定住。年輕英俊的警察用還未脫去稚嫩的笑臉看着我,招手示意我通過。我帶着母親,緩緩地行走在熙攘的人羣中劈開的一條人行道上。車輛靜止,行人駐足,世界突然安靜,空氣裏流動着一種久違的溫情——我帶着母親在衆人的目光裏驕傲前行。

⑧這是我有生以 來第一次受到如此特殊,如此溫情,如此厚重的禮遇。

⑨母親是在跟我第三年查出肺癌的。 那天,母親對我說,你爸他想我了。媽,可是我捨不得。梅,這次,你得捨得。她笑起來,拍着我的手。但是這一次,母親,我捨不得。我說不出來,心就那麼疼啊,疼得碎掉了。

⑩母親走的那天,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從村頭排到村尾,除了親戚,還有我和先生的同學、朋友、同事,以及我們社區前後左右的鄰居們……很多很多人,有些是 我見過但不熟悉的,有些是我根本就不認識的,大家神情肅穆,流露出哀傷和不捨。一位老奶奶跟我說,閨女啊,你娘前世積的什麼德喲,我這輩子可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場面啊!

1.找線索,理思路,明確文章主旨

散文一般都有一條組織材料的行文線索,或爲人物,或爲事件,或爲事物,或爲情感。找到了這條線索,就能較容易地理清文章思路,明確文章主旨。

當然,也有的散文沒有明顯的線索,那麼,理清思路就要從分析文章的結構入手了。分析文章結構,就是根據散文的結構特點,分析語段句與句之間的關係,找出中心句、過渡句、關鍵句,理解其含義,同時分析文章段與段之間的關係,從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明確文章主旨。

(1)語段結構分析

一個語段,一般有起始、展開、終結三個層次。通常的情況起始層次只有一兩句話,同時這往往也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開對本段的具體記敘、描寫或議論,最後用一兩句話對本段小結。如: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爲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這一段第一句是起始句,說月光照在荷塘上,是中心句。第二至五句展開,具體描寫月光下的荷塘。最後一句是終結,總說塘中月色的印象。

當然,有的文章連續用幾段來寫一層意思,就不一定每段都有終結句了。如:

我是寫不了泰山的,因爲泰山太大。我對泰山不能認同。我對一切偉大的東西總有點格格不入。我十年間兩登泰山,可謂了不相干。泰山既不能進入我的內部,我也不能外化爲泰山。山自山,我自我,不能達到物我同一:山即是我,我即是山。泰山是強者之山——我自以爲這個提法很合適,我不是強者,不論是登山還是處世。我是生長在水邊的人,一個平常的、平和的人。我已經過了七十歲,對於高山,只好仰止。我是個安於竹籬茅舍、小橋流水的人。以慣寫小橋流水之筆而寫高大雄奇之山,殆矣。人貴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雞吃綠豆——強努”。(江西2007高考題:汪曾琪《泰山很大》)

這一段第一、二句是起始句,以下各句均是對“我寫不了泰山”,“對泰山不能認同”的展開,沒有終結句。

⑵全文層次分析

把握全文結構層次,是領會作者寫作意圖,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方法。

分析全文層次,首先可抓標誌性句子或詞語。

有的文章在文段的開頭或結尾處會有點醒題旨並彼此相互呼應的句子出現,這就是標誌性句子。如2007年廣東卷散文《泥濘》中就有“(我)熱愛它們(指雪)消融時給這大地製造的空前的泥濘”“我熱愛這種渾然天成的泥濘”“當我們愛腳下的泥濘時,說明我們已經擁抱了一種精神”“我們是否渴望在泥濘中跋涉一回呢?”這樣的標誌性句子,它們既揭示了題旨,又提示了行文的思路,標示了文章的層次。有的文章會有“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僅如此……”之類的標誌性詞語,這也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其次,要抓文體。

不同文體的文章有不同的結構方式。敘事散文往往按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或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來安排層次;抒情散文(敘事、寫景)既可按上述方式安排,又可按感情的發展變化來安排,還可按觀察的角度的變化來安排;說理散文則多是按材料的性質安排,或層進,或並列,或總分,或對照,或綜合。

2.析詞語,明情感,挖掘隱含信息

文章是由詞語和句子構成的。詞語在文章中不是孤立出現的,它要跟其他詞語組合成句才能表達意思。所以,對於文中詞語的理解,必須與句子聯繫起來考慮,要根據該詞語出現的具體語境來剖析它的具體含義。特別是散文,它承載了作者充沛的情感,作爲文章“細胞”的詞語就必然含着作者的情感,有時還可能蘊含着非常含蓄的隱含信息,這就需要我們在把握全文的基礎上對詞語進行語義和情感等方面的辨析,努力把其中的隱含信息挖掘出來。如羅春會的散文《舞蹈的蠶》中“舞蹈”一詞不僅出現在文章的標題中,在文中還多次出現:

我沒有見到蠶是怎樣吃掉一片片桑葉的……女兒告訴我蠶是這樣吃的:她仰起自己的頭在空中劃了個半弧,然後到胸前,並如此不斷地重複着相同的動作。……果然如此。蠶……依附在桑葉的邊緣,頭就如女兒示範的動作,在桑葉上不停地劃弧,隨即桑葉上半圓形的缺口就不停地擴大。即便你提起桑葉,蠶也不會掉下來,也不停止它的動作,兢兢業業一心一意地專事它的桑葉。……蠶永遠相似的動作就像是跳着一曲美妙的華爾茲。靜靜的空氣裏沙沙沙地咬噬桑葉的聲音是它們的舞曲。它們一邊啃桑葉一邊用自己發出的聲響爲自己的舞蹈伴奏。

一個多月過去,蠶要老了。……它們爬上盒子光滑的兩個相鄰的盒壁左右地擺動,至晚間,瞧見有了明晃晃的絲線緊緊地附在盒的兩壁上,而蠶的頭就在絲線之間上下左右地擺動,身子也跟着不停地擺動,一個透明的網已經把蠶自己網在其間,此時的蠶又像一個嫺熟的舞蹈者認真地跳一曲探戈。

這裏用“舞蹈”這樣一個美麗的詞語顯然不僅僅是用來表現蠶吃桑葉和做繭時身體的扭動,而是寄寓了作者的情感,讚美蠶爲了實現生命的意義而終生不倦地勞作,而標題和結尾處的“舞蹈”更是昇華出一種精神的意義,凸現了蠶在生命歷程中奮鬥的形象。

3.抓開頭,重結尾,尋找關鍵語句

古人形容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是鳳頭豹尾,可見十分重要。

散文的開頭是很講究的,有的文章開篇的句子就是“文眼”,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又如作家琦君的《水是故鄉甜》:

此次經歐洲來美,一路上喝得最多的是礦泉水。因爲其他各種五顏六色的飲料,價錢既貴又不解渴。只有礦泉水,喝起來清清淡淡中略帶苦澀,倒似乎別有滋味。

外子說礦泉水其實就是山泉,如果泡的是凍頂烏龍,那就更有味道了。我一向不懂得品茶,在旅途疲勞中,能有一杯自己現泡的熱紅茶,已覺如仙品般的清香雋永了。

他啜着茶,就想起故鄉四川的山泉來……

開頭寫“礦泉水”,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故鄉的山泉;同時用對比襯托的手法,用異鄉異土的礦泉水反襯故鄉山泉的富足與慷慨,天然與美好。

散文的結尾,往往卒章顯志。如羅春會《舞蹈的蠶》:

我以爲蠶已經死去,結過繭子的蠶因了自造的墳墓將自己埋葬了。可不,幾天後,蠶破繭而出,它們已化做了一隻只蠶蛾……不久,蠶繭上就有了蠶蛾排出的無數密密麻麻如芝麻粒大小的卵。次年的春天,這些卵再變成幼蠶,它們便又開始了生命的下一個輪迴。

我以爲蠶已歸去,原來,它們又以另一種方式不斷地延續着生命,以舞者的身姿繪出生命的軌跡,不斷給人制造着身上的華衣。

蠶啊!那些終生歡快地舞蹈着的蠶,僅僅是爲了給自己結一個遮蔽風雨的繭子麼!

聯繫全文,結尾的最後一句話含蓄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蠶的結繭並不是它們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的下一個輪迴,是以另一種方式不斷地延續生命;而那些像蠶一樣的父老鄉親,在完成自己的生命歷程時實際上也完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續,他們的優秀品質會不斷傳承,人類發展的歷史也會因此而不斷延伸。

當然,文章的寫法並不是千篇一律的。有時候,文章的關鍵語句不在開頭,也不在結尾,這就需要我們仔細尋找了。關鍵語句在文中的重要作用,或總起,或概括,或警策,或銜接,或揭示主旨,直接關係到對文意的正確理解。如《水是故鄉甜》的第三段:

……父親品着茶,常常說:“龍井茶,一定要虎跑水來泡才香,才地道。”母親不以爲然地說:“是哪裏生長的人,就該喝哪裏的水。要知道,水是故鄉的甜喲。”母親還說:“孩子們多喝點家鄉的水,底子厚了,以後出門在外,纔會承受得住異鄉的水土。”

這裏加橫線的句子就是關鍵句,內容上起點明中心的作用,說明要熱愛故鄉,汲取故鄉物質、精神的營養,使自己的人生之路步履更加堅實;結構上則有前後呼應,照應題目的作用。

4.品語言,悟句意,分析寫作手法

散文的語言是文學語言,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現主題的基本手段,它富於形象性,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它優美雋永,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品味散文語言一般從以下幾方面着手:把握語言的含意和作用,思考表達了什麼意義,有何表達效果,在結構、內容上起什麼作用;語言的特點,或準確簡潔,或清新明快,或生動形象,或豐腴穠麗,或質樸明朗;語言的風格,有幽默、辛辣、含蓄、深刻、自然、淳樸等;語言的技巧,可從修辭的角度思考,有比喻、排比、誇張、擬人、反問、設問、借代、對偶等。

寫作方法多指表達方式和表達技巧。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包括人物描寫、環境描寫、景物場面描寫、細節描寫、白描等)、抒情、議論、說明。表現手法有象徵、對比、烘托、襯托(正襯、反襯)、鋪墊(伏筆)、渲染、欲揚先抑、以小見大、託物言志等。另外,謀篇佈局方面的線索、過渡、照應、詳略等也屬於寫作方法。如江西省2007高考閱讀題,選用汪曾琪的《泰山很大》爲材料,命題者出了這樣一道題目:

18.結合原文,分析作者爲什麼說“泰山是一面鏡子”。(6分)

這是一道把握文意的題目,但若要全面周密地回答問題,首先就要抓住這個句子運用比喻(暗喻)的表達特點,思考作者爲什麼把泰山比作一面鏡子,而泰山作爲一面鏡子,又“照”出了什麼。聯繫全文內容,仔細品味前後對照,可知泰山這面“鏡子”照出了不同的人們不同的情懷品格。答案爲:

無論是文人、帝王還是遊客,泰山都照出了他們各自的不同。從杜甫、李白等人描寫泰山的詩文中,照出了他們不同的思想、才情、風格和氣質;從秦皇、漢武的封禪行爲,照出了他們人格誇大的一面和虛弱的一面;從作者再次登臨泰山,照出了他的偏激和最終安於微小和平常。

5.觀全文,明哲理,領悟深層意蘊

許多散文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蘊含着深刻的哲理。所以,在解讀文本時,我們既要注意文中描繪的具體形象的特點,又要領悟深層意蘊,揭示具體形象與深刻哲理的內在聯繫。另外,哲理散文往往卒章顯志,或抒情,或議論,或拓展境界,或意在言外,發人深思。因此,我們還要特別注意文章的結尾,細細咀嚼辨析。如趙麗宏的《焰火的變奏》(2007四川高考題):

夜晚,沒有風,湖水平靜得像一面巨大的鏡子,映照着夜空……

……湖天之間突然躥出一道道光點,猶如活潑的蝌蚪,從湖水深處向深邃的夜空騰遊;也像犀利的鳴鏑,從空中呼嘯着飛入湖底。只不過瞬間的工夫,這些蝌蚪和鳴鏑便轟然炸裂,變成一朵朵巨大的彩色花朵,它們隨風飄動變幻,繼續着火焰在夜空裏演出的奇妙童話。而天上發生的所有一切,無一遺漏,都同時倒映在湖裏……

……

天上的煙花像什麼?在聽到有人這樣發問時,除了那些美好的回憶,我的腦海中竟出現了一些和此時氣氛毫不相干的景象。那是戰爭中的夜景:槍彈和炮彈在夜空中劃出耀眼的弧線,隨之而來的,是爆炸,是火光,是驚悸的呼喊和痛苦的呻吟。

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人,都有這類恐怖的記憶:……大地搖撼,火光四起,城市彷彿在地震中顫抖。“地震”之後,空中依然白雲藍天,但人間已是慘象遍地……

這樣的惡夢,和眼下舒展在湖天之間的美妙焰火,沒有任何關係。然而,我卻無法驅散火光中生髮的遙遠苦痛的聯想。

炮火與焰火,都是火藥爆炸產生的光芒,兩者的目的和效果卻是天差地別。炮火,是爲進攻,爲征服,爲反抗,爲破壞,爲殺戮,是人間最可怕最慘烈的景象,是戰爭、災難和死亡的象徵;焰火,是爲慶祝,爲團圓,爲展示和平的歡樂,爲表現人間的繁華和喜悅。同樣是火花,同樣是爆炸,兩者所展示的,卻是人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兩個極端。

在滿天滿湖絢爛的焰火中,我默默地爲人類的和平祈禱。但願有這樣一天,人間本來用着準備戰爭的火藥,都被改做成了煙花,在一個全人類共慶的夜晚,讓象徵和平團圓的火焰之花開滿地球的上空,萬紫千紅,此起彼伏。

有什麼花朵能比這樣的煙花更美麗呢?

作者先寫象徵喜慶的焰火,借平靜的湖水,以“靜”襯“動”,反襯出施放焰火的熱鬧;接着文章又由焰火聯想到炮火,聯想到戰爭的“噩夢”,並表達了讓本來用作戰爭的火藥全都被改作成煙花的願望。最後,文章用“有什麼花朵能比這樣的煙花更美麗呢?”收束全文,卒章顯志,表達了作者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美好願望,使文章意蘊深遠。聯繫全文,品味文章結束句的內蘊,正是把握文章主旨的關鍵。

6.按步驟,精答題,獲得理想高分

要獲得理想高分,掌握答題要領也很重要。做題前應先通讀全文,初步掌握全文意思;接着先做最後一道多項選擇題,因爲這道題的五個選項總有兩項或三項是對的,分析這些選項有利於整體把握全文內容;然後再做其餘三道簡答題。簡答題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儘量在原文中找,勉強用自己的話概括,常常既費力又難答好。從歷年高考試題來看,至少有一道題目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這道題要儘量做到一分不丟。自己概括作答的題目則要注意分析題幹及分值設置,推斷得分點,然後找到原文的相關處,前後兼顧,整體把握,精心寫出答案。

散文鑑賞應注意以下幾點:

1.讀散文要識得“文眼”

凡是構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寫得含蓄的詩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鑑賞散文時,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畫龍點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領會作者爲文的緣由與目的。“文眼”的設置因文而異,可以是一個字、一句話、一個細節、一縷情絲,乃至一景一物。並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讀散文要抓住線索

讀散文要抓住線索,理清作者思路,準確把握文章的立意。

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線索是文章的脈絡,二者是緊密聯繫的。抓住散文中的線索,便可對作品的思路瞭然於胸,不僅有助於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且也是對作者謀篇佈局本領的鑑賞,從而透過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傳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線索通常有以下幾種:(1)以事物的形象爲線索,如巴金的《燈》;(2)以感情的發展爲線索,如楊朔的《荔枝蜜》;(3)以時間順序爲線索,如劉白羽的《長江三日》;(4)以空間順序爲線索,如朱自清的《綠》;(5)以人物活動爲線索,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6)以事理爲線索,如唐韜的《瑣憶》。

3.注意散文表現手法的特點

注意散文表現手法的特點,深入體會文章的內容。

散文常常託物寄意,爲了使讀者具體感受到所寄寓的豐富內涵,作者常常對所寫的事物作細緻的描繪和精心的刻畫,就是所謂的“形得而神自來焉”。我們讀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點,由“形”見“神”,深入體會文章內容。

4.注意展開聯想,領會文章的神韻

聯想的方式有:①串聯式:如《獵戶》“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②輻射式:如《土地》以“土地”爲中心生髮開去,寫“熱愛生活,保衛土地,建設土地”;③假託式:如《白楊禮讚》;④屏風式:如《風景談》。注意豐富的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到虛,這樣才能體會到文章的神韻,領會到更深刻的道理。

5.品味散文的語言

一大特色是語言美。好散文語言凝練、優美,又自由靈活,接近口語。優美的散文,更是富於哲理、詩情、畫意。傑出的散文家的語言又各具不同的語言風格:魯迅的散文語言精練深邃,茅盾的散文語言細膩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語言氣勢磅礴,巴金的散文語言樸素優美,朱自清的散文語言清新雋永,冰心的散文語言委婉明麗,孫犁的散文語言質樸,劉白羽的散文語言奔放,楊朔的散文語言精巧。何爲的散文語言雅緻。一些散文大家的語言,又常常因內容而異。如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的語言,鋒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語言,絢麗如雲錦;《風箏》的語言,凝重如深潭。體味散文的語言風格,就可以對散文的內容體味地更加深刻。

6.瞭解情技

瞭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寫作技巧,也就是高考考點要求的“能鑑賞作品的表達技巧”。因此掌握諸如渲染、鋪墊、象徵、伏筆、照應、懸念、襯托、過渡等技巧有利於鑑賞散文,把握美文實質。

散文(記敘散文、抒情散文、議論散文)

一、要把握文章“線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題旨、昇華意境、涵蓋內容的句子或關鍵性詞語。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噴發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點,同時也對文章的結構起着支配統攝作用。

三、要藉助想像領會作品的內涵。

閱讀散文就要進行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的想像、聯想和補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豐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補文中的結構空間。

四、要體會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動人的感情,通過生動的畫面表現出來,達到情與物融合、意與景交織,以喚起讀者的聯想,產生動人的藝術效果。

1、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聯想和象徵手法的運用

3、細處落筆,以小見大。

4、側面暗示。

五、要仔細品味散文的語言。(從修辭方法或者表達方式分析)

1、品味散文語言樸實自然美。

2、品味散文語言的含蓄美。

3、散文語言富有音樂美,具有詩情畫意。

六、散文特點:

“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

6、從作者描寫的角度(聽、視、嗅、味、觸覺)。

除了上述的技巧外,最後需要指出的是,閱讀散文還需注意文體特點等知識。

一、散文概念

散文,常用來抒寫作者的見聞和感受。它通過短小的篇幅,自由、靈活的手法,表達 作者對人生和自然的感受或發現。敘事、抒情、議論常常自然融合在一起,讀起來,像走進 作者敞開的心扉,聽他傾訴衷腸。

二、散文的特點

1、 內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經驗,通過狀物、記人、寫景等方 式表達出來。所謂自我感悟,也就是對事物的特殊意義和美質的發現、認識。 (真) 形式上(行散)(1)表達方式多樣:以個人抒情爲主,把抒情、敘述、議論熔爲一爐; : (2)取材自由:寫人,記事,繪景,狀物; (3)表現手法靈活多樣:象徵、襯托、對比、託物言志等; (4)從細處落筆,小中見大; (5)從側面暗示,發揮讀者的想象力; 神聚:主題集中鮮明 綜合以上兩點: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閱讀散文時,要透過“形”抓住“神”,體會 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結構和線索(文脈) ,要注意欣賞優美的語言。 2、意境深邃,散文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作者藉助想象與 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的依次寫來,可以融情於景、寄情於事、寓情於物、 託物言志,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 的道理。 3.語言優美凝練,富於文采 所謂優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也叫美麗),生動活潑,富於音樂感,行文如 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 所謂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樸,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 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 散文力求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 華的文采。

三、散文分類

1、記敘散文:以記人、敘事、狀物、寫景爲主的散文。這類散文,還有的側重是記寫 一定的風物、場景。作者對它們不是純客觀的描述,而是將外物與內情融合起來,以表達一 定的思想、抒發一定的感情。 2、抒情散文:以抒發感情爲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發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受、激情和 意願。抒情散文抒發的是怎樣的感情,如何抒發,都與文章揭示的思想意義是否深廣有極大 的關係。 3、議論散文:以議論爲主的散文。它說理,往往藉助於事例的簡述,形象的描繪和感 情的抒發來進行,文學色彩很濃。它同一般議論文一樣,要求觀點鮮明、概念準確、說理充分、層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邏輯推理,嚴密論證。常見的文學性很強的隨筆、 雜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屬此類;作者常常藉助於對古今故事、花鳥草蟲等具體事物的描 敘來說理,顯得妙趣橫生並富於感情。

四、散文的線索、方法:理材料,抓線索,識文眼。

1、找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2、理順序。 研究記敘的順序(順敘、插敘、倒敘)、文章怎樣過渡和照應、如何開頭和結 尾。 3、抓線索。線索是情節發展的脈絡,線索的作用在於聯繫事件和場面,貫串情節。一篇文 章以什麼爲線索,是由文章的中心決定的。根據文章中心需要,可以①以人爲線,②以事爲 線,③以物爲線,④以情爲線,⑤以時間爲線,⑥以地點爲線。 總之,凡能貫串繁多材料,體現材料間內在聯繫,有利於中心、事件、活動的,都可以 作爲文章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線索,有利於把握文章的內容、結構以及所表現的中心思想, 讀起來整體感更強。有的文章有明(事件)、暗(感情)兩條線索。找線索的方法: a.要注意文章標題(有的標題直接揭示線索,有的標題包含線索的因素); b.要注意文中反覆出現的詞語、句子; c.要特別注意文中的議論抒情,因爲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組織材料的重要線索。 4、品情感。閱讀時,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脈搏。在人物的描寫、事件的記敘中融注作 者深切而獨特的情感。 5、析哲理。作者在文中所抒發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對生活的高度認識,即思想的昇華。借 物抒情之作,在閱讀時,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過關鍵詞句(段)去體味作者所寄寓的道 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隱含在以下幾方面: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結束語;③ 神話、傳說、典故的類比;④象徵;⑤“物”的形象。

五、 散文的意境

意境是客觀生活、景物與主觀思想、情感相熔鑄的產物,具有含蓄深邃的美。優美的 散文可謂“無韻之詩”,其意境可以與詩相媲美。閱讀散文時,就要善於通過自身的感受,進 入散文所描繪的意境中去。不能忽略了語言的揣摩,要調動豐富的想象,結合自己已有的知 識、情感,獲得主觀體驗,才能達到思想的共鳴與昇華。

六、散文的表現手法

常見的表現手法有:象徵、託物言志、對比烘托、欲揚先抑、寓情於景、借物喻人、 聯想想象、設置懸念、借景抒情、渲染等。 (1)象徵 散文往往運用象徵的寫法,象徵就是託物喻義,即通過一定的具體形象來表現一種深 遠的意義。這裏的“具體形象”——“物”就是本體,與之相對應的事物就是象徵體,“深遠的 意義”就是象徵意義。 (2)託物言志 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寫景狀物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把所寫的景物或景象擬人化, 賦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 (3)對比烘托 在散文中,爲了突出作者所寫的對象,作者往往運用對比烘托的寫法。(4)欲揚先抑 先抑後揚(針對文章整體而言) :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然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 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 作用:通過先貶低事物??形象,突出強調事物的??特徵 (5) 聯想。 運用聯想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要力求自然,合乎情理。 (6)襯托 以他體陪襯本體的寫作方法,本體與他體有主次之分。襯托有兩種:一是正襯,又叫 陪襯,是用同類事物來襯托;二是反襯,是用相反的事情來襯托。 (7)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通過描寫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真摯的情感。 作用:通過對??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感情,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8)虛實相生虛實相生:虛境指由實境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的空間,虛境通過實境來實現,實 境要在虛境的統攝下來加工,虛實相生成爲意境獨特的結構方式。

七、 散文的思想內容

散文中深刻的意蘊是依附於含有一定象徵意味的具體事物。 寫人的散文,可以分析人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結合作者對人物的態度、感情來理解作 品的思想內容; 敘事散文,可以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場面細節把握作品內容;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