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緣緣堂隨筆》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1

一直就很想去看看散文兼漫畫大師豐子愷久負盛名的大作《緣緣堂隨筆》,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沒有精力,有精力的時候又沒有時間,只能利用一些拼湊的零散時間,終究不能全部看完,挑着看了大部分。

有人說,他寫的東西存在着個人主義色彩,我認同這點,但我想問,每個人寫的東西,或多或少不都傾向於個人色彩嗎?我喜歡他的散文,他將人的直觀感受用一種幾近哲學的語言寫的讓你感覺是那麼深刻卻又貼近人心。例如“我——我們大人——的舉止的警惕,是爲了身體手足的筋骨已經受了種種現實的壓迫而痙攣了的緣故”。再如在《兒女》篇裏,大人與其子女由於歲月的間隔,其生活方式的描寫“因爲我那種生活,或枯坐,默想,或鑽研,搜求,或敷衍,應酬,比較起他們的天真,健全,活躍的生活來,明明是變態的,病的,殘廢的。”大人與子女或者小孩的行爲方式和生活方式是顯然不同的,我時常羨慕那些五六歲天真爛漫的稚童,喜歡便是喜歡,我就是要得到什麼東西,張口就來,想打你就打你,而我們大人生活在一個假話圈裏,就像作者在《作父親》那散文裏,作者的小兒子元草聽到擔擔子賣小雞的過來了,便一股腦兒地往外衝去,連膝蓋摔破了也惦記着那小雞。作者在與老闆說價過程中,體現了大人的“智慧”,而小孩子們一個勁兒地直嚷嚷要小雞。而老闆定是吃住了這點,便不肯讓價。最後生意沒有做成,作者教育還在道:“你們大家說好來好來,要買要買,那人就不肯讓價了!”小孩子聽不懂大人說的,也不能理解大人的思維,作者最後一句話沒有說出來,因爲下面的話是“看見好的嘴上不可說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說要。”可是,在這一片天真爛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作者怎捨得用這種思想去玷污那爛漫。

作者的散文多是對家庭,孩子,親友而寫的隨性之感,記錄着他的孩子們那麼多天真爛漫的時刻,回憶着自己的成長,並有關於其對住所緣緣堂的深刻感情。當緣緣堂被暴寇所毀,作者在《告緣緣堂在天之靈》中寫道:你是我安息之所。你是我的歸宿之處。我正想在你的懷裏度我的晚年,我準備在你的正寢裏壽終。在這一散文裏,作者不僅抒發了對於暴寇侵佔緣緣堂的憤恨,更是表達了列強肆意侵略摧毀我國領土的憤怒,將其散文從個人主義提升到了愛國主義,從而使整個散文集提升了一個高度,賦予了它愛國主義的濃厚色彩。並在篇末,表達了“最後的勝利快到了!你不就一定會復活!我們不久一定團聚,更光榮的團聚”這一希冀。

“我有馨香攜滿袖,將求麟風向天涯”,這就是豐子愷。隨性,藝術,漫不經心卻時常有驚人之筆,這就是豐子愷的散文。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2

《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先生的一部書,這部書分成四小冊,每小冊有許多小故事,篇篇短小精煉。四冊疊在一起是厚厚的,實際翻開卻毫無負擔,每篇故事筆墨不重,大多三四頁。偶有一兩篇長些,語言也毫無累贅之感,讀到結尾反意猶未盡了。

“過年”,可謂是其中的長篇了,每段講述了一件件小事,把過年裏每天的習俗都交代得乾乾淨淨、明明白白。豐子愷先生寫的過年,連年酒上擺雞的擺法都有講究。雞頭向着誰,誰要免職,所以上菜的時候要特別當心。過年廿三晚上要拜竈神,家家燒赤豆糯米飯,送竈後要忙着打年糕。廿七夜過年,是個盛典,白天要忙着燒祭品,晚上要買花炮來放。這花炮種類繁多,有雪炮、流星、金轉銀盤、水老鼠、萬花筒等好看的花炮。從它們的名字就不難想象光彩奪目的樣子。廿七的夜晚,遠近各處的炮竹之聲不絕,豐先生廿七夜的感受與我們是不同的。我們窩在家裏,一臉不耐的抱怨炮竹聲惱人,豐先生卻形容“想見這時候石門灣的天空中定有無數年菩薩饜足了酒肉,騰空駕霧歸天去了。”同是爆竹聲中的夜晚,一個如此無趣,一個卻帶着奇幻的色彩,神祕而美麗。

文中我們感受了一個熟悉的傳統節日裏遙遠的傳統習俗,複雜而絢爛,繁瑣而熱鬧。依稀記得兒時的我們雖然過着簡樸的年卻也是有着種種童趣和年味的,一羣夥伴會在夜晚提一盞燈籠走在夜色中,雖然忘了那時的童謠,卻還是有一絲韻味的。那時的煙花也是簡單的,一盞蝴蝶煙火都能讓我們看的歡呼雀躍,但時下漫天的煙花縱然絢麗卻少了觀衆。鎮上的人家已經沒有了送竈神、燒豬頭、擺年酒等習俗。無奈傳統節日的氛圍越來越淡,如今過年,幾乎都是幾家人聚在一起吃飯,各自回家,孩子們不是看電視就是玩遊戲,大人們則大多在打牌麻將中消磨時間。似乎只有打牌能讓氣氛活躍起來,更時尚的過年方式就是外出旅遊了,我宅在家裏無趣,倒是發現古鎮上一些環境、節目都透着年的熱烈氣氛,只是走到哪裏都是人頭攢動,匆匆折回算是感受了一番年味。

“過年”蘊含了生活中的文化,展現了一段段故事,講述了許多人的輝煌與黯然淡,也講述歷史的厚重。豐先生常從漫不經心的閒談中點出文章的主旨,灑脫的文字中透出深意。借書中一段話“這部作品的魅力已入他的抒情漫之。初讀十分清淺——像清茶,然細細玩味,竟餘味無窮——如米酒。”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3

豐子愷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和漫畫家,我最近讀了他寫的《緣緣堂隨筆》,緣緣堂是作者在石門灣的家,後來日軍侵略石門灣時被炸燬。書中講了作者對童年、親人和家鄉的回憶與思念。其中我最喜歡的有《我的母親》和關於緣緣堂的幾篇文章,先來說《我的母親》。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了自己對母親的回憶。他的母親總是坐在八仙椅子上,眼睛裏發出嚴肅的光輝,口角上表出慈愛的笑容。當她探問作者學業時,她嚴肅;當她歡迎作者歸家時,她慈祥;當告誡作者時,她嚴肅;當關照作者時,她慈祥……

作者的母親在他三十三歲時就逝世了,可作者對她的記憶還那麼深,在這段回憶中,有快樂還有懺悔。作者因爲接受了母親的表揚,可沒全接受母親的批評。正如文中所說的`:“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他爲此感到有點懺悔。他在文章中還表現出了他對母親深厚的感情與猶新的記憶。

寫緣緣堂的幾篇文章令我記憶更深。他先介紹了緣緣堂是他親手設計的,並且在屋裏的陳設上一直堅持他的風格,別人給他一個黑人木雕,他不要。因爲他認爲緣緣堂的性格是和平幸福的,這種“殘忍而非人道”的東西不適合它。從有“緣緣堂”這個名字開始,作者已經把這房子當作一個有生命,有個性的人來看待了。而這種“簡單樸素”、“和平幸福”的生活正是作者所向往的。

“你是我的安息之所,你是我的歸宿之處。”從這裏我讀出了作者與五歲多的緣緣堂結下的深厚的感情。在這個樸素的院落中,有春天的和平幸福、夏天的歡喜暢快、秋天的安閒舒適、冬天的溫暖安逸,還有書香陣陣、歡聲笑語……這都是讓作者不斷回想的記憶。

可是當日軍侵略,攻破杭州與上海,作者在這些文章中多次寫到石門灣也被攻破。他和家人當時爲了保命,被迫離開緣緣堂,逃到別的地方去了。但是他對緣緣堂是那麼的依依不捨,“與其死在野外,不如與你(指緣緣堂)同歸於盡,所以我們大家站着不動,幸而炸彈沒有光降到你身上”。他是那樣的愛緣緣堂,可是他沒想到,這匆忙的一別,竟是他與緣緣堂的永絕。

他相信,緣緣堂被炸燬後,在天上是有它的靈的。讓我更難忘的是他還認爲,緣緣堂若是被敵軍的飛機炸燬的,它一定很不甘心,可它若是被我軍的大炮焚燬的話,它一定很心甘情願,而且,作者也願拿緣緣堂換來我軍的勝利。作者的敢於失舍、忠於國家深深地打動了我。

讀完《緣緣堂隨筆》,作者娓娓道來的一個一個故事像緩緩的泉水一樣深入心田,像清香的茶水一樣沁人心脾,像和風細雨一樣溫潤人心。我領悟了母愛的偉大,我崇敬作者的愛國,我欣賞作者樸素、和平的內心。我也希望能有一個像緣緣堂這樣屬於自己的精神花園。

《緣緣堂隨筆》讀後感 篇4

最近看完豐子愷先生的《緣緣堂隨筆》,豐先生睿智的思維和豁達的人生態度,讓我敬畏萬分,其中《漸》讓我感處最深。

“在不知不覺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方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爲恆久不變。這真是造物主騙人的一大軌跡!造物的騙人,使人流連於每日每時的生的歡喜而不覺其變遷與辛苦,就是用這個方法的。” ——《漸》

“漸”是無形的,你看不到她輕輕挪移的腳步,漸又是有形的,多年後你會驚詫她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漸”能掩蓋很多變化,使身在其中的人感覺不到,局外的人也難於感覺到。因此,當一個人奮鬥一生逐步走向人生的巔峯時,我們不會覺得驚詫,因爲他付出的努力與艱辛人們可以一幕幕地回想起來,雖然那些都已成爲過去,但依然清晰。同樣,當一個人從溫柔富貴之鄉中逐步走向破落衰敗,只要其中經歷了幾十年,人們在感嘆的時候,也覺得沒有什麼稀罕了,很多平民百姓正是希望有一些變數,使他們不至於永遠處在社會的最底層,當然,他們在祈禱上蒼時,並沒有求佛不給那些富貴之家關照。事實上,一個家庭順延幾代之後,就會有一些崛起與落差,少有十代都富貴而謙和的,因此,社會上流傳這樣的說法:家無三代富,清官不到頭。這是規律,這也是傷感,這更是無奈——沒有讀懂人生的無奈。

正因爲人生是如此短暫,即使你能活上百來歲,或者與彭祖一樣以八百歲爲人生之秋,對於浩渺的宇宙來說也是短暫的。人都是時間這一輛永恆列車上的一員,不同的是,有的人從這裏上車,有的人從那裏上車,有的人在這裏下車,有的人在那裏下車,每一站都有人上下,如果人們的人生如同上下車一樣,那便是圓滿:上車便是喜悅,下車更是喜悅。達到這一境界是異常難的,不是有很多人因爲在車上打瞌睡,一不小心該下車時卻未下車,這於人生來說也許不是很大的悲哀,人們只是這樣說:好死不如賴活着,但這樣的生命沒有多大價值。那些在車上不安分的人,甚至危害乘客安全的將會被提前逐下車,於人生來講,那便是生命的結束。

因爲時間的順延性與不可逆轉性,人生便是唯一的,也可以說是一次性的,從這一角度講,人生真不如南山腳下一株草,枯草逢春又添綠,人生枯老無再春。既然這樣,我也能理解莊子面對妻亡這一世人公認的大打擊爲什麼會鼓盆而歌:人從生到死,都是自然的,如同四季更替,萬物更新。萬物的存亡都有定數,嚴格地講,世界上沒有永恆的物質,更難有永恆的精神與信仰。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