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發明家故事集錦15篇

發明家故事集錦15篇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發明家故事1

發明家是指創造、擁有:新裝置、新設計或新方法者能更好地提高和影響人類生活水平、對人類社會未來發展有着巨大幫助,以下是專門爲你收集整理的科學發明家的小故事,供參考閱讀!

發明家故事集錦15篇

科學家發明創造小故事

傘的發明

據說魯班在鄉間爲百姓做活,媳婦雲氏每天往返送飯,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魯班在沿途設計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內暫避一陣。亭子雖好,總不便多設,而且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夏季雷陣雨,說來就來,以至"迅雷不及掩耳"。雲氏突發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魯班聽了媳婦的話,茅塞頓開。這位本領高強、無所不能的中國發明大王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一塊布,安上活動骨架,裝上把兒。於是世界上第一把"傘"就這樣問世了。而據《玉屑》記載,傘是魯班的媳婦爲關心終日在外勞作的丈夫而發明的。看來,若要申請專利,還是魯班夫婦倆人共享比較合理,這傘的發明,是他們夫妻恩愛、相互關心的產物,用一時髦的話說,這是愛的結晶。

冰箱

第一臺人工製冷壓縮機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發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亞《基朗廣告報》的老闆,在一次用乙醚清洗鉛字時,他發現乙醚塗在金屬上有強烈的冷卻作用。乙醚是一種沸點低的液體,它很容易發生蒸發吸熱現象。哈里森經過研究研製出了使用乙醚和壓力泵的冷凍機,並把它應用在澳大利亞的一家釀酒廠,供釀酒時製冷降溫用。

第一臺用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師布萊頓和孟德斯於1923年發明的。後來一家美國公司買去了他們的專利,於1925年生產出第一批家用冰箱。

拉鍊

拉鍊是1891年由美國芝加哥機械師賈德森最先發明的。賈德森爲了解除每天繫鞋帶的麻煩,就發明一種可以代替鞋帶的拉鍊。這種拉鍊是由一排鉤子和一排扣眼構成,用一個鐵製的滑片由下往上拉,就可使鉤子與釦眼一個個依次扣緊。賈德森把樣品送到1893年的哥倫比亞博覽會上展出,得到好評,並因此取得了專利。

如今,拉鍊的品種不斷增多,其應用不只限於日用品,而且已進入科研、醫療、軍事等領域,被某些人譽爲20世紀科技界的十大發明之一。

鏡子

我們的祖先早在20xx多年以前就製出了精美的“透光鏡”。14世紀初,威尼斯人用錫箔和水銀塗在玻璃背面制鏡,照起來很清楚。

現代鏡子是用1835年德國化學家利比格發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使硝酸銀析出銀,附在玻璃上。

剃鬚刀

1828年謝菲爾德製成一邊有保護的刀片,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1895年,美國一位推銷員吉列偶遇發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賺大錢,想發明一種人人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東西。一天,吉列刮鬍子,佩因特發現剃刀的刀片正適合這種構想。他設計出一種安全剃刀夾持柄,但找不到能製造薄刀片的廠家。到1901年,他遇見機械師卡森,才解決了技術問題,使鋤形刀架與雙刃可換刀片合成一體,並申請了專利。早在1900年,電動剃鬚刀已在美國獲得專利,但第一種適於商業製造的電動剃鬚刀是由美國退役陸軍希克設計,並於1928年獲得專利的。

高跟鞋

15世紀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經常要出門做生意,又擔心妻子會外出風流。一個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後跟沾了許多泥,因而步履艱難。商人由此受到啓發,因爲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認爲妻子穿上高跟鞋將無法在跳板上行走,這樣就可以把她困在家裏。豈料,他的妻子穿上這雙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傭人陪伴,上船下船,到處遊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追求時髦的女士爭相效仿,高跟鞋就很快地盤行起來了。

雨衣

18世紀,在蘇格蘭橡膠廠的麥金託什因生活窘迫,無力購買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將橡膠汁沾滿衣褲,怎麼也擦不掉,只好穿着這身髒衣服回家。室外陰雨綿綿,麥金託什回到家卻驚喜地發現,穿在裏面的衣服一點沒有溼,他索性將橡膠汁塗滿全身衣服。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膠布雨衣。

發明家故事2

小猴看到孩子們在大樹下打乒乓,心裏也癢癢的,就找來好朋友小牛也在一起練習。可是由於剛開始學,那乒乓球就是不聽話,一直要彎腰去撿球,跑來跑去撿撿球也蠻累的,讓小猴一下打乒乓的興致都消減了許多。這時小猴就想:要是能有個專門的撿球器就好了,省得這樣費力了。都說心動不如行動,小猴說幹就幹,坐在石塊上拖着腮幫在想心事了,球也忘記打了,把小牛給晾在了一邊。小牛看到小猴的樣子就問是什麼情況。小猴就說:“你別打斷我的思路,我正在想怎樣才能做一個很好的撿球器。”

“這可是個好主意。”小牛說道,“不是看到吸塵器都是把灰塵吸進去的麼,我們就從這裏開始下手好了。”經小牛這樣一提醒,小猴一下蹦得老高,“耶,我想到了,我看到爺爺有個專門放魚的魚簍,魚進去了就出不來,我們做撿乒乓器也要這樣,讓乒乓進去了不會掉出來。嘿,還可以變廢爲寶呢!”說完小猴就拉着小牛去撿空飲料瓶了。

不一會他們就撿到了大大小小好多個飲料瓶,他們先用小的飲料瓶做試驗。小猴想着魚簍的進口是由竹篾向裏成錐形,他就想着是不是把飲料瓶的兩頭都去掉,剩中間一部分,然後把一頭的四周剪成細條狀的,再把這些細條狀向裏摺疊,當然這個細條狀不能剪得太長。他做好了就試着撿球,不錯,球能夠被正好卡進去了,可以說試驗初步成功了,小猴他們很高興。但新的問題又來了,總不能一次就撿一、兩個球,那這個撿球器有什麼用呢?於是他們又想了能否換大點的空瓶。問題是容器大了,相應的也就需要其他輔助材料了。於是小猴又去找來了橡皮筋,在截去兩端的塑料空瓶接近一端底邊的邊沿上鑽上孔,皮筋就從孔裏穿過,且每兩根皮筋交叉的孔洞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正好使乒乓球能從孔洞裏鑽到容器裏。經過反覆試驗,這個撿球器效果還不錯。最後在塑料瓶邊沿上裝上一個柄,這樣一個簡易的撿球器就做成了。

看着做好的撿球器,小猴和小牛都感覺美滋滋的,很有成就感。這時小牛也歪着腦袋想:是否就只有這一種方法呢?還有沒有別的方法?他看着剛開始他和小猴合作的小的撿球器就想了,是不是可以利用呢?突然一條好的創意涌入他的腦海:多用幾個小瓶去底,四周都剪成條狀向裏折,然後就用透明膠把做好的好幾個撿球器綁在一起。這樣試試倒也不錯,假如一下有幾個球的就可以一下撿幾個。

小猴和小牛又繼續練習打乒乓了,但這次他們用了好多個球,最後就用自己做的撿球器去撿球,發現效果還蠻不錯的。看着自己精心製作的作品小猴和小牛開心極了,覺得自己也是小小發明家了。

發明家故事3

1863年7月30日,福特出生於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郊的一個小城。父母都以經營農場爲生。作爲長子,福特被父親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可以繼承祖業,更多地關注農場事務。但是福特對土地根本沒有多大的興趣,他喜歡的是機械。童年時看到的蒸氣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影響,那是他第一次目睹不靠馬拉的車,福特更加相信了機械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於是17歲那年,他離開了家鄉,獨自一人到位於底特律的密西根汽車製造公司。但在這家擁有20xx人的底特律最大的工廠,福特只工作6天就辭職不幹了,原因是該公司優秀的員工需要花費好幾個小時才能修復的機器,我只要30分鐘就可以修好,因而其他員工對我十分不滿。後來,他又先後從事過機械修理、手錶修理、船舶修理等工作,並且還一邊工作一邊參加夜校學習,以便將來能夠不屈居於人下被別人利用而過一生,自己開一家制造機械的工廠。

夢想是好的,但現實卻是殘酷的。在底特律的日子,是不斷奮起,又不斷失敗的,鐘錶廠夢的破滅,研究內燃引擎的碰壁,這個年輕的機械師覺得心灰意冷起來。或許回到家是好的選擇?於是在離家兩年之後,福特又回到了故土。 福特在家裏呆了10年,這10年他結了婚,繼承了父親留的土地,但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發明。他不是種田的那種人,他喜歡緊張而刺激的都市生活,他漸漸產生了這樣一個想法:設計一種可以燒汽油的發動機,並且讓這個發動機驅動四輪車。這樣,人們出門不再需要馬了,他們將駕駛這種無馬馬車去上班、旅遊。 一旦產生了這個想法,它就在福特的腦海裏紮下了根。福特做夢都想實現這個夢想。一定要走出農場,去底特律!他下定決心要去闖世界。儘管妻子克拉拉非常留戀這個溫馨的家,然而,她還是毫不猶豫地拿起了行李,沒有半句怨言,隨着丈夫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底特律。 夢想成真的速度之魔 當時正處於一個新興汽車即將取代馬車的過渡時代,1893年,美國的杜裏埃兄弟設計出美國的第一輛用汽油發動的汽車,此後,還有許多年輕人在躍躍欲試。想法是許多人都會有的,但是要變成現實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了。

在擔任底特律照明公司工程師的同時,福特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汽車之上,在朋友的幫助之下,功夫不負有心人,1896年6月4日,福特的第一輛汽車誕生了,儘管這輛車速度極慢,形狀奇怪無比,但卻是福特和朋友的傑作!這也是底特律的第一輛汽車!福特開着這輛車在城裏轉來轉去,引來了許多人的圍觀,別人都叫他瘋子亨利! 而一次偶然的機會,福特遇見了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激動的福特向愛迪生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這個發明大王的稱讚和鼓勵,於是,36歲的福特准備孤注一擲了,他辭去了職務,潛心於汽車的研製工作。到1899年,他已經成功造出了自己的第三輛汽車。 1901年,福特駕着自制的賽車參加一年一度的全美汽車大賽,戰勝了所有對手,贏得了冠軍。從此,福特聞名全國,美國的《天馬雜誌》稱他爲速度之魔,他成了底特律的英雄。1902年,他又參加了一次全國性的汽車大賽,結果又遠遠地超出了第二名。這兩次勝利不僅使得他名聲大噪,還結識了許多鉅商大賈,爲以後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02年11月,福特終於有了一個自己的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公司的標誌是一個藍色的橢圓形,中間是模仿福特簽名的大寫字母F和ford,從此,這個標誌成了福特汽車公司的象徵,直到今天。 在當時來看,初生的福特公司有許多方面還不成熟,許多部門、規章制度剛剛建立,工廠也很破舊。但是它的思想卻是成熟的,因爲福特對此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設想。福特公司成立之初,福特便設計了高、中、低三種級別的汽車以期佔領市場。其中高檔車主要爲富人服務。生產高檔車帶來的利潤很大,但顧客數量有限。 第一年,福特推出的A型車成了底特律人的搶手貨,福特公司賺取了可觀的利潤,僅股息就分發了10萬美元。一下子股東就相當於收回了所有投資。面對巨大的成功,福特清醒地認識到這只是表面的輝煌。因爲人們現在只是對汽車這個新東西感到好奇,一旦他們習慣了使用汽車,便會變得更挑剔。汽車的質量和價格就成了福特公司的生命。

很明顯,小小的福特公司不可能佔據全部汽車市場,必須突出重點。生產什麼車爲主呢?面對各位股東,福特說:美國地域遼闊。生活着很多人,大多數是工人、農民。他們纔是汽車的真正需要者。我主張多生產低檔車,特別是標準化的大批量生產,把便宜實用的汽車賣給這些人。這纔是我們公司長期的戰略!

說着容易,做起來可難!低檔車儘管技術上難度不高。但卻不得不面臨許多新的問題,這着實使福特費了一番腦筋,爲了讓家家戶戶都用上這種車,他的車必須簡單,輕便,耐用,容易修理,而且還必須能在崎嶇不平的鄉間路上奔馳。這些都對零件提出了新的要求。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這種車必須便宜,以使每個家庭都能夠買得起。爲此,福特不得不在設計時更多地考虛經濟因素,這麼多的要求簡直讓人無所適從,許多種設計方案被一次次的否定了,福特也被搞得筋疲力盡。要怎麼做才能恰如其分地滿足顧客的要求呢? 有一天,他忽然想通了,必須使汽車構造簡單化,只有簡單,汽車纔可能輕便,纔會容易修理,一旦哪部分有問題,換個標準零件就夠了。而且,簡單的設計更易於大批量生產,當生產量增大時,生產成本就會降低,汽車價格就可以更加低廉。福特把以前的設計圖紙全部扔在一旁,重新開始設計。 標準化,簡單化。設計中福特不時提醒自己。

經過幾次修改,福特新的設計定型了。它被命名爲福特牌T型號汽車,後來成爲汽車歷史上最著名的車型,幾乎成爲汽車的代名詞。事實證明,T型車受到了巨大的歡迎,整個國家都被淹沒在T型車的狂潮之中,從1908年誕生到1927年的更新換代,福特生產的T型車數量是整個世界汽車總量的一半。 直到今天還沒有哪一個車型能望其項背。當時的美國,一個人說自己有一輛汽車,則一定是指福特的T型車。福特以其傲視羣雄的氣概一躍成爲汽車大王。同時,福特汽車公司也當然地坐到了美國汽車業第一大公司的寶座上。 永不停止的革新 與福特不停息的發明相比,他的商業思想也在不斷的革新。面對雪片般的訂單,福特在歡喜的同時也在發愁,因爲工廠裏原始的組裝技術根本無法應付這種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

但是一個偶然之間看到的現象給了他靈感。有一天,他走在路上,路過一個屠宰場,看到牛送進來以後先用電電擊,然後放血,將牛吊起來,然後用鋸開膛剖腹,最後分割,這個過程是分別由不同的人來完成的。福特心想,我可以將這種具有連貫性、又有工作效率的流水作業的方式1913年春,世界上第一條汽車流水裝配線在福特的工廠裏誕生了,大規模流水裝配線帶來工是生產方式上的革命,福特公司連創世界汽車工業時代的生產紀錄:1920年2月7日,一分鐘生產一輛汽車,1925年10月30日,10秒鐘生產一輛汽車,這樣的速度讓同行爲之震驚,讓世界爲之震驚。而這種以流水裝配線的生產方法和管理方式爲核心的福特製,爲後來汽車工業的發展樹立了楷模,掀起了世界範圍內具有歷史進步性的大量生產的產業革命。 不僅如此,福特很注意工人的生活,他想:造出去的車如果我的員工都買不起,我生產車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必須要讓我的員工首先買得起我所造的車,只有這樣循環才能啓動公司的發展。而在當時,美國工人的工資是很低的,每天1美元到1.55美元,一個月一天不休息,一個月也只有幾十元錢。於是亨利·福特讓公司的公關經理把所有媒體的記者都請來,他說,從今天開始福特車所有的生產線上的員工每一個人的工資漲到5美元錢,這句話驚呆了所有在場的人。

在當時,一輛福特汽車大概要賣200多美元,如果一個員工一天掙1美元多錢,那麼他一輩子也買不了一輛車,反過來講,如果一天掙5美元錢,立刻就可以變成福特汽車的買主。福特真正希望的是他生產的產品是有人要的,有人用,一般的社會大衆能夠把它當作交通工具,而不是前面講的一種奢侈品。他刺激汽車行業發展的方法不是車本身降價,而是把員工的工資漲上去。因此,亨利·福特是聰明的,他不是把汽車製造當作簡單的做生意,而是要將整個汽車行業帶動起來,創造這個市場。 5美元工作日這個新奇的提法,引起了全美暴風驟雨般的熱烈反響。工人們無不拍手稱快,他們從此以後可以過上真正體面的生活,可以挺起胸膛做人了。無數工人從全國各地涌向底特律,要求在福特汽車廠工作,以至於福特不得不把僱員已滿的牌子掛到工廠大門口。而新聞界對此給予了罕見的讚揚,記者們一個個激動萬分。新的經濟時代已經來臨!記者們在各大報頭版新聞中紛紛給予讚揚。當然,最後獲利的還是福特。

發明家故事4

1862年8月,一天早晨,愛迪生正在某個小車站上賣報。猛一擡頭,只見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蹲在鐵軌旁玩石子,一列貨車正朝他飛馳而來。愛迪生“哎呀”一聲,扔下報紙,奮不顧身地衝下站臺,一把搶出小孩。這時候,火車擦着他的耳朵呼嘯而過。好險哪!愛迪生抱着小男孩摔倒在鐵軌旁,他的臉和手被劃破了,然而,孩子得救了。

小男孩的爸爸叫麥肯基,是這個站的站長,他是一位優秀的報務員。麥肯基親眼看到這驚險的場面,感動得話都說不連貫了:“謝……謝謝,謝謝你救……救了我的孩子!”

愛迪生卻毫不在意地笑了笑,他從地上撿起報紙,拍打拍打身上的灰土,登上火車就走了。

第二天,當愛迪生乘坐的火車進站的時候,麥肯基早已在站臺上等候着了。他十分誠懇地對愛迪生說:“我沒有什麼可以酬謝你的。聽說你對電報很有興趣,要是你願意,我可以教你收發報技術,使你成爲一名報務員。”這番話正說在小愛迪生的心坎上。他高興地接受了麥肯基的好意,跟着他學習收發電報的技術。

愛迪生學習很專心,進步很快。才三個月的工夫,他收發電報的技術已經很熟練,麥肯基推薦他擔任了火車站的報務員工作,這次非常意外的學習機會,爲愛迪生以後進行的偉大發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發明家故事5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那時,當官的可並不會顯得威風,和平常人一樣,只是分工不同。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裏牲口的數目、屯裏食物的多少。倉頡這人挺聰明,做事又盡力盡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裏都有了譜,難得出差錯。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當時又沒有文字,更沒有紙和筆。怎麼辦呢?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繩子打的結代表每個數目。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裏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挺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愁了,憑着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爲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羣;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隻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着地上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爲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後,大加讚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麼,形成了文字。

發明家故事6

一根一端尖銳的金屬絲擰個圓圈,再加一個釦子將尖頭固定,安全別針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簡單的發明之一了。然而它的用途卻多種多樣,從嬰兒尿布到美麗的時尚裝飾,都有它的一席之地。

安全別針的發明人是美國機械師沃爾特·亨特(Walter Hunter)。在工作之餘,他還是一個高產的發明家,他的發明中除了安全別針之外,還有鎖式縫紉機、亞麻紡線、制釘機、磨刀牀、小型破冰船、街道清掃機等。不過,雖然有這樣的天才和創意,沃爾特的生活卻過得緊巴巴的。他熱衷發明,但並不是爲了當時大家都追逐的專利和利潤,而是完全出於愛好。他在發明出鎖式縫紉機之後,思考了很久,最終決定放棄了專利的申請,因爲他擔心有了這種機器,無數縫紉女工會失業。

由於發明需要經費的支持,靠着機械師工資生活的沃爾特一度過得非常窘迫。他的專利文書中的繪圖都是請他的一位畫家朋友繪製的,久而久之,他欠下了這位朋友15美元。爲了償還這筆債務,他有一天拿着一根8英寸長的黃銅絲坐下,希望能靠它弄點發明出來賺錢。

其實,別針對人類來說一點也不陌生。早在公元前14世紀,古希臘人就製作出了最初的別針,在拉鍊、鈕釦還沒誕生的時候,別針是人類唯一用來固定衣服的工具。而華麗的別針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不過,由於尖銳的針頭的確太過危險,後來它們就逐漸被拋棄了。

沃爾特在拿着那根鐵絲把玩時,心裏一直思索着有沒有什麼方法能令別針變得更加安全。他設想了一個可以保護針頭的扣子,不過這樣針頭還是容易從釦子裏溜出來。之後他便試着將黃銅絲在中央拗了一個小彈簧樣的圓圈,鬆開手的時候,針頭會往上彈開頂住釦子,這樣固定住的針頭就不會從釦子裏溜出來了。

1849年4月10日,沃爾特正式爲安全別針申請到了專利,後來,他將這個專利以400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個20歲的年輕人威廉·格雷斯(William Grace)。這個價格看起來很不賴,如果按照購買力換算的話,大概相當於今天的一萬美元。沃爾特在拿到這400美元之後,很愉快地還了15美元給自己的畫家朋友,之後就將安全別針這東西拋到腦後了。而那位購買了安全別針專利的年輕人威廉·格雷斯於1854年,也就是他22歲那年創辦了格雷斯化學公司。沃爾特萬萬沒想到的是,格雷斯化學公司靠着安全別針這個發明在後續的幾年內掙了幾百萬美元,如今,這家公司已經成爲了美國商業巨頭之一。

安全別針剛剛誕生的時候,主要的用途是用來固定嬰兒的衣服和尿布。小嬰兒長得太快,衣服很快就會變得不合身。爲了節約費用,很多家長會給小嬰兒購買寬鬆的衣服,就算是隔三岔五地重新訂釦子,也太過麻煩,而安全別針就不一樣了,它能夠任意地將衣服過大的部分固定住。除了衣服外,尿布也是一樣;當時沒有一次性的尿布,嬰兒的體型變化很快,很難一直準備剪裁合身的尿布,而如果尿布太過寬鬆,就很難包裹住嬰兒的排泄物。價格低廉的安全別針很快成爲了年輕爸爸媽媽們的好幫手。後來,格雷斯化學公司爲了增強安全別針的安全性,還將釦子的內徑改造成U型,令針頭更難因爲嬰兒隨意的動作而脫出。另外,爲了美觀,釦子還用各種顏色的塑料製造。

除了嬰兒外,成人也常常可以用到安全別針。在過去織物不如現在豐富的時候,人們常用安全別針將衣服的破孔和磨損處暫時遮掩起來,以避免尷尬。

上世紀70年代末,朋克搖滾大流行時,安全別針隨着這次潮流重新又回到了時尚舞臺上。最廣爲流傳的一個說法是,朋克歌手喜歡穿寬鬆的褲子,爲了不讓褲子在表演的時候掉下來,很多人都使用了安全別針。之後,它們就以胸針、耳環、項鍊、徽章等形式在時尚界出沒。這大概可以說明,越是簡潔的,就越是經久不衰。

發明家故事7

1973年4月3號,一名中年男人站在紐約的街頭,從包裏掏出一個磚頭大小的無線電話,引得路人一片圍觀。“喬治,我現在正在使用一部無線電話跟你通話”中年男人說。電話那頭沉默了,不過中年男人可以通過手中的這個無線電話聽出對方的妒忌與憤怒。

中年男人叫馬丁庫帕,他打這通電話的心情是複雜的,接電話的人叫喬治,是貝爾實驗室的一名項目負責人,他們的故事還要追溯到幾年以前。

馬丁庫帕不僅是一名烏克蘭移民的兒子,還是一名無線電愛好者,從學校結業的他找工作到處碰壁,終於鼓起勇氣去喬治的公司碰碰運氣,當時的喬治已經在無線電界小有名氣,是馬丁庫帕的崇拜對象,馬丁做夢也想在無線電行業做出一番事業,當他進入喬治的辦公室時,喬治正在專心研究無線電話的項目。

“尊敬的喬治先生,我很想成爲貴公司的意願,如果能留在您身邊做一名助理工程師就好,我不求待遇。”馬丁誠惶誠恐地說。

“請問你是哪一年畢業的?做無線電多長時間了?”喬治甚至沒有看馬丁一眼,就粗暴地打斷了他。

“喬治先生,我今年剛畢業,還從未乾過無線電的工作,可是我很喜歡這項工作。”馬丁坦率地說。

“年輕人,我看你還是出去吧,不要再來了,請別耽誤我寶貴的時間!”喬治還是原來的口氣。

聽了這句話以後,原本忐忑不安的馬丁反而平靜了下來。“喬治先生,我知道您現在正在忙什麼,在研究無線電話?或許我可以幫上忙!”就在這一瞬間,喬治對馬丁能一眼看出自己正在研究的項目而驚訝,可他還是認爲馬丁不是能夠幫助他的人,於是堅持將馬丁趕了出去。

“喬治先生,終有一天您會正眼看我的!”馬丁出門的時候說了最後一句。

這本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應聘者被拒的故事,可是接下來發生的故事讓兩個人都感到驚訝,正是喬治拒絕了馬丁的應聘,纔給了馬丁人生的另外一次機遇。

不久,馬丁在摩托羅拉謀得一份工作,並負責無線領域的研發,1973年,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發明了一種叫做‘蜂窩通訊’的技術,馬丁庫帕覺得這個想法很好,正好爲自己的發明提供了技術的支撐,因爲‘蜂窩通訊’採用蜂窩式無線組網的方式,把終端和無線設備連接起來從而實現互相通訊。

對馬丁來說幸運的是,AT&T公司並沒有打算將此項技術導向個人用戶,公司的高管認爲蜂窩通信僅僅是‘車載通信’,就像今天的固定電話主要針對家庭一樣,只能說AT&T公司並沒有充分認識到自己發明的這種技術的本質。但是馬丁卻認識到,人們並不希望和房子、汽車或者辦公室說話,而是希望和人講話,他發明無線電話的另外一個目的無非是爲了證明個人通訊的想法是正確的,電話號碼對應的應該是人而不是地點。

由於當時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正在考慮,是否允許AT&T在美國建立網絡,並提供無線服務。此外,AT&T也在開展研發無線電話的計劃,此時正是大好時機,摩托羅拉當然不願意讓機會白白溜走,剩下的問題就是誰先研發出來誰就搶佔了商機。

摩托羅拉要求馬丁在六個星期內製作出無線電話模型,有五個工業設計小組同時給即將誕生的世界上第一部手機做外形,馬丁選擇了最簡單的一種,這個類似磚塊的設計差不多流行了十五年,事實上馬丁和他的團隊花了兩倍的時間也就是兩個月才研發出來,由於有上百個電子元器件,最後的外形也是原來設計的5倍大小。馬丁拿着這個自己研發的手機,首先就想到了喬治,於是他就打了這通電話。這個就是世界上第一部無線電手提電話方面的故事,無線電手提電話俗稱:手機。

很多偉大發生在一個年輕人應聘被拒。

發明家故事8

1879年,在美國,人們奔走相告,在即將赴北極探險的“佳內特號”考察船上,裝有由愛迪生髮明的電燈。

在“佳內特號”考察船出發的前夕,許多人涌向碼頭,踏上船,希望親眼看看電燈的模樣。

“那電燈比油燈、蠟燭亮多了!”

“這艘船裝上這麼個外形像茄子一樣的玩藝兒,像黑夜裏有了一輪太陽!”

“這東西真是太神了,不可思議!”

人們七嘴八舌地談論着自己的觀後感。激動、驚喜的心情溢於言表。

雖然在今天看來,這種內部裝有炭做成的燈絲的燈泡,只不過比手電筒亮一點,但是,在當時,着着實實讓人吃了一驚。

在愛迪生這位偉大的發明家的一生中,發明了許多東西,然而,能夠立即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的,卻只有電燈。因爲電燈的好處是人們看得見、模得着的。它的出現,意味着人們又有了一輪太陽,人們的活動不再受到黑夜的制約了。

早在1821年,英國的科學家戴維和法拉第就發明了一種叫電弧燈的`電燈。這種電燈是用炭棒作燈絲。它雖然能發出亮光,但是光線刺眼,耗電量大,壽命也不長,因此很不實用。

“電弧燈不實用,我一定要發明一種燈光柔和的電燈,讓千家萬戶都能用得上。”愛迪生暗暗下決心。

於是,他開始試驗作爲燈絲的材料:用傳統的炭條作燈絲,一通電燈絲就斷了。用釘、鉻等金屬作燈絲,通電後,亮了片刻就被燒斷。用白金絲作燈絲,效果也不理想。

就這樣,愛迪生以極大的毅力和耐心,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很多專家都認爲電燈的前途黯淡。英國一些著名專家甚至譏諷愛迪生的研究是“毫無意義的”,是“在做一件蠢事”。一些記者也報道:“愛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

面對失敗,面對有些人的冷譏熱嘲,愛迪生沒有退卻。他明白,每一次的失敗,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一次,愛迪生的老朋友麥肯基來看望他。麥肯基看到愛迪生玩命地工作,憂心仲仲地說:

“先生,您可別累壞了身體!”

愛迪生望着麥肯基說話時一晃一晃的長鬍須,突然眼睛一亮,說:“鬍子,先生,我要用您的鬍子。”

麥肯基剪下一堆鬍子交給愛迪生。愛迪生滿懷信心地挑選了幾根粗鬍子,進行炭化處理,然後裝在燈泡裏。可令人遺憾的是,試驗結果也不理想。

“那就用我的頭髮試試看,沒準還行。”麥肯基說。

愛迪生深深被老朋友的精神感動,但他明白,頭髮與鬍鬚性質一樣,於是他沒有采納老人的意見。麥肯基小坐了一會兒,就要告辭了。愛迪生起身,難備爲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識地幫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線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線,爲什麼不試試棉呢?”

麥肯基毫不猶豫地解開外套,撕下一片棉線織成的布,遞給愛迪生。愛迪生把棉線放在U形密閉坩堝裏,再把坩堝放進火爐,用高溫處理。棉線經這樣炭化處理後,再取出來。愛迪生接着用鑷子夾炭化棉線,準備將它裝到燈泡內。可由於炭化棉線又細又脆,加上愛迪生過於緊張,拿鑷子的手在微微顫抖,因此棉線被夾斷了。最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愛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線裝進了燈泡。

此時,夜幕降臨了。愛迪生的助手把燈泡裏的空氣抽走,小心翼翼地封上口,並將燈泡安在燈座上。一切工作就緒,大家靜靜地等待着結果。接通電源,燈泡發出金黃色的光輝,把整個實驗室照得通亮。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無比興奮,他們互相擁抱,互相祝賀。13個月的艱苦奮鬥,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但這燈泡究竟會亮多久呢?

愛迪生和他的助手聚精會神地注視着燈泡。1小時,2小時,3小時……這盞電燈足足亮了45小時,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這一天——1879年10月21日,後來被人們定爲電燈發明日。

“45小時,還是太短了,必須把它的壽命延長到幾百小時,甚至幾千小時。”愛迪生沒有陶醉於成功的喜悅之中,而是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於是,他又繼續做試驗。受棉絲試驗成功的啓發,他又試用了椰子鬃、麻繩等,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一天,天氣悶熱,愛迪生滿頭大汗,渾身都幾乎溼透了。他順手取來桌面上的竹扇,一邊扇着,一邊考慮着問題。

“也許竹絲炭化後效果更好。”愛迪生簡直是見到什麼東西都想試一試了。

試驗結果表明,用竹絲作燈絲效果很好,燈絲耐用,燈泡可亮1200個小時。

後來,經過進一步試驗,愛迪生髮現用炭化後的日本竹絲做燈絲效果最好。於是,他開始大批量生產電燈。他把生產的第一批燈泡安裝在“佳內特號”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員有更多的工作時間。此後,電燈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

後來,這種用竹絲做燈絲的燈泡人們用了幾十年。後來又對它進行了改進,即用鎢絲做燈絲,並在燈泡內充入惰性氣體氮或氬。這樣,燈泡的壽命又延長了許多。我們現在使用的就是這種燈泡。

發明家故事9

愛迪生小時候因爲生病,只上過三個月的學,靠着媽媽在家裏的啓蒙,自學了一些基礎知識。最特別的是他好問,好想,好動手試驗。

1859年小愛迪生12歲時,爲了掙點錢買實驗器材,他決定到火車上去賣報。

有一次,他去報社等着拿晚報,在辦公室看到了報紙正式印刷前的清樣,上面頭版頭條新聞突然跳進了他的眼簾:

約翰斯頓將軍陣亡 內戰規模進一步擴大

雙方陣亡人數共計已超過25000人

當時美國內戰處在重要關頭,小愛迪生馬上嗅出了這條新聞的價值。他馬上趕回車站去找站上的電報員,請他發電報給沿線各小站站長,讓他們把消息大標題在公告牌上提前公佈出去。

小愛迪生又急忙去報社取晚報,平時最多隻能賣200份,今天怎麼辦?取多了,賣不掉自己會虧本;取少了,不夠賣,就失去了掙錢的機會。考慮再三,他下了決心:取1500份報紙去賣。跑到列車上,列車長一看,大聲吼了起來:“小鬼,你是發瘋了嗎?這麼多晚報路上賣不掉,到家就成廢紙了,恐怕你一個星期的活兒要白乾了!”

小愛迪生沒多吭聲,輕輕答道:“試試看吧。”

沒料想,火車到達第一個小站前,乘客們看到了車站上的簡明新聞公告,迫切想了解內戰的詳細報道,爭先恐後到小愛迪生手裏搶着買報,一下子買走了200份晚報。這200份報是按平常的價格賣出去的,從第二站開始,報紙提價爲7分一份。新上車的乘客照樣搶着買報。火車沒到底站休倫港,1500份晚報全賣完了。

列車長激動極了,他把小愛迪生抱起來,朝空中一拋:“小鬼,今天你可發財了!”

“這要感謝您幫了大忙。下班後,我要請你去喝酒吃宵夜。再說,我還有事想請您幫忙呢。”

“嗬,又想什麼鬼花樣了?”

“我一直想搞試驗,因爲沒錢買器材纔來賣報,現在掙到錢了,可是因爲要賣報沒有時間。我想請您把行李車廂的一個角落闢給我做實驗室,我可以利用到底特律車站停留的時間搞試驗呢!”

列車長望着這個可愛的小男孩,被感動了,爽快地打了一個“響指”:“OK!“

就這樣,小愛迪生把幾個月來賣報掙得的錢買了搞物理、化學試驗的好多器材,什麼試管、量杯、玻璃瓶、鋼絲、鐵片、橡皮管,一樣一樣搬到列車上的行李車廂,一本正經地搞起了“科學實驗”。

誰知好景不長。有一天,火車開進休倫港車站時,不知道怎麼回事,火車突然猛烈震動了一下,把“實驗室”裏一隻浸泡着磷塊的玻璃瓶震落了,玻璃瓶砸碎了,裏面的白磷一接觸空氣便自動燃燒起來,火舌頓時躥起,烈焰熊熊。小愛迪生正好已經回行李車廂,一看大事不好,一面脫下外衣拼命撲打火焰,一面大聲呼喊:“失火啦,救火呀!失火啦,救火呀!”

列車員和乘客們紛紛趕來,終於把火撲滅了。但是,列車長看着一片狼藉的失火現場,想到自己將被上司責備處罰,心裏氣鼓鼓的,伸手就抽了小愛迪生一記耳光,還把他的實驗器材一古腦兒丟出了車廂。這一記耳光,不僅結束了小愛迪生第一階段的實驗經歷,更使他右耳從此失去聽力,落下了終身殘疾。

不過,堅忍不拔的愛迪生沒有失去信心,他從這一個起點堅定不移走了下去。十年之後,他開始了一項又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比如他發明了電燈,照亮了全世界。他的許多發明創造通過當時二十多年間的歷屆世界博覽會,迅速地傳播推廣到全世界。在世博會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上,大發明家愛迪生是當之無愧最最出色的世博會明星。

發明家故事10

貝爾發明電話

貝爾,就是發明電話的人。他1847年生於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想製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

1873年,成爲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的貝爾,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任務電報,並萌發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說話聲傳向遠方的念頭,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能如同應對面的交談。於是,貝爾開始了電話的研究。(愛國名言警句)

那是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裏試驗多任務電報機,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啓發了貝爾。華生房間裏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現自我房間裏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還發出了聲音,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的思路頓時大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着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若在鐵片後面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不就會發生同樣的振動,發出同樣的聲音嗎?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電話嗎!

貝爾和華生按新的設想製成了電話機。在一次實驗中,一滴硫酸濺到貝爾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華生先生,我需要你,請到我那裏來!"這句話由電話機經電線傳到華生的耳朵裏,電話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爲電話發明的專利人。

貝爾生命獲得過18種專利,與他人合作獲得12種專利。他設想將電話線埋入地下,或懸架在空中,用它連接到住宅、鄉村、工廠......這樣,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電話。這天,貝爾的設想早已成爲現實。

發明家故事11

1847年,愛迪生出身於美國一個普通的家庭。從小,他對周圍的一切就充滿好奇,凡事總愛比別人多問幾個爲什麼。有一天該吃飯了,媽媽卻發現愛迪生不見了,全家人找來找去,最後在雞窩裏找到了他,原來他看到母雞孵出小雞,他自己也想試一試。還有一次,他讓鄰居小夥伴米吉利吃了發酵粉,希望小夥伴能像氣球一樣飛起來。結果,小夥伴非但沒有飛起來,反而差點送了命,害得家長帶着孩子告到了愛迪生家裏。

7歲時,愛迪生上學了,他還像以前一樣愛問爲什麼。老師教給大家:2+2=4,他偏要問爲什麼2加2要等於4,儘管老師給他做了一般的解答,他還是不滿足,氣得老師罵他低能兒,要求他退學。母親把愛迪生帶回了家,就這樣,我們一個偉大的發明家僅僅上了3個月的學便被趕回了家,究其原因,只因老師嫌他太愚蠢。

愛迪生在家裏由母親帶着學習,母親教他數學、寫字,還教他化學、自然。愛迪生對學習總是抱着極大的興趣,尤其是對化學,他把自己的零用錢攢起來全部買成化學用品,在家裏的地窖裏建立起一個小小的化學實驗室,每天除了讀書就是呆在裏邊做實驗。

發明家故事12

在中國歷史上,蔡倫絕對是一個響亮的名字,正因他是和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緊緊聯繫在一齊的。美國權威著作《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一百名人排行榜》中,將蔡倫列爲第七位,僅次於中國的孔子,遠在秦始皇之前。蔡倫又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人,仔細審視那張他唯一的畫像,你會發現此公面白無鬚。他是一個宦官。那麼,蔡倫的宦海經歷如何呢?

發明家蔡倫的另一面公元75年,也就是東漢第二任皇帝漢明帝卸任第三任皇帝漢章帝上臺的那一年,遠在湖南耒陽的蔡倫遭遇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大不幸,他被閹了,成了洛陽宮廷裏的一名宦官。

蔡倫爲什麼會當宦官?正因家窮?非也。蔡倫雖出生於農民家庭,但史書上也沒說他家多窮。他之因此會當太監,是正因他長得太過標緻,人也太聰明瞭。據說雅好文藝的漢章帝除了愛美女之外,還喜愛才貌雙全的孌童,便舉全國之力從天下徵召這樣的子弟入宮爲自己服務。於是,蔡倫就成了宦官。這一年,他不滿15歲。

入宮不到一年,蔡倫便當上了小黃門,很快,又當上了黃門侍郎,主管公文的傳達工作。這個官不是很大,但卻能夠讓他直接和貴妃命婦以及王公大臣接觸。正是在這個時候,蔡倫得到了竇皇后的賞識。

那竇皇后可不是一般的女生,她出身於名門望族扶風竇氏,祖父竇融是東漢開國元勳,“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竇皇后不但姿容秀麗,而且頗有心計,很得漢章帝的寵幸。

美中不足的是,她雖然貴爲皇后,卻未能生出兒子來。當時的太子是宋貴人所生的劉慶。一旦太子接班,那麼竇皇后的位置恐怕不保。爲了搞掉太子,竇皇后指使蔡倫誣陷宋貴人行巫蠱之術。所謂巫蠱,多半是莫須有的東西,但是這東西在兩漢卻是致命的,誰沾着誰完蛋。蔡倫是個聰明人,這對他來說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於是,宋貴人被打入大牢。嚴刑逼供下,這個可憐的女生承認了罪行,很自覺地服毒而死了。

搞死了宋貴人,竇皇后將太子劉慶廢爲清河王,搶來樑貴人所生的劉肇爲己子,並讓他當了太子。

公元88年,漢章帝英年早逝,10歲的劉肇上臺,這就是漢和帝。竇皇后成了竇太后。由於朝中有一個飛揚跋扈的哥哥竇憲,竇太后可謂是一手遮天,而蔡倫也迎來了他人生的春天,被提拔爲中常侍,伴隨皇帝左右,俸祿兩千石,這但是相當於郡太守省長級別的高官。此時蔡倫才但是是一個未滿30歲的小夥子。

十年之後,竇太后撒手人寰。就應說失去靠山的蔡倫從此要倒黴了,更何況漢和帝也不怎樣喜愛他,都準備收拾他了。但是,蔡倫畢竟是蔡倫,在深宮之中摸爬滾打這麼多年,他早已博得了另一個女生的賞識。

這個女生叫鄧綏。她是東漢開國第一功臣鄧禹的孫女,和竇皇后一樣,她也是才貌雙全且工於心計。她剛入宮時只是一個貴人,但是憑着自己的運作,很快取皇后而代之。在這個過程中,作爲宮中資深宦官的蔡倫出了不少力。因此,鄧皇后上位後,很厚愛蔡倫。

精明的漢和帝在端掉竇氏集團後,精疲力竭,沒有活到30歲就死掉了。鄧皇后也就成了鄧太后,在朝堂上掛起一道簾子把持朝政。而蔡倫也竭力巴結這個新主子。爲了普及知識,鄧太后組織了一批博學鴻儒重新校訂經書,然後抄寫成副本,頒佈到各地。這就需要超多的紙張。可當時的造紙水平太低,所造的麻質纖維紙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難以滿足需求。爲了得到主子的歡心,蔡倫主動請纓,兼職尚書令,全面主持這項工作。他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前人的基礎上,糅合樹皮、魚網和竹子等物,發明了植物纖維紙,這就是偉大的造紙術。

造紙術的發明和改善是具有世界好處的。公元8世紀阿拉伯商人將它帶到中亞,而後在整個阿拉伯世界流傳。直到公元12世紀,造紙術才被歐洲人發現,從而結束了歐洲羊皮紙的時代。能夠說,沒有蔡倫改善造紙術,人類禮貌的腳步將要放慢許多。可笑的是,這項偉大發明的動機竟然如此齷齪,一個宦官爲了向自己的主子獻媚。

正因改善了造紙術,圓滿完成了鄧太后交代的工作,蔡倫大博鄧太后的歡心,從而登上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巔峯。他不但以一個宦官的身份被封爲龍亭侯,擁有了自己的食邑,而且還當上了長樂太僕,成爲鄧太后的首席侍衛官。

此時此刻的蔡倫,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一個政治人物的生命總是隨着政治風雲的變換而起伏不定。蔡倫作爲一個宦官,他唯一的依靠就是鄧太后這個女生。可惜,公元121年,年僅40歲的鄧太后香消玉殞,蔡倫的末日到了。

漢和帝死得過於年輕,以至於鄧太后沒有來得及爲他生下兒子。爲了把持朝政,鄧太后就立了漢和帝一個尚在襁褓之中的嬰兒爲皇帝。可惜,不到一年,這個嬰兒也夭折了。鄧太后就從宗室中挑選了一個男孩繼承大統,這就是漢安帝。那漢安帝的老爹正是當初被廢的太子劉慶。而劉慶之因此被廢,他的母親之因此被逼自盡,全是拜蔡倫所賜。

一句話,蔡倫是漢安帝不共戴天的仇人,是他務必清除的對象。

此時的蔡倫剛過花甲之年,卻已經在大漢朝的深宮之中撲騰滾打了46年。積46年之經驗,蔡倫知道這一劫是無論如何也躲但是去了。與其受辱而死,不如自我了斷。於是,蔡倫穿上華麗的衣服,端起一杯毒酒,一飲而盡。

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發明家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發明家故事13

自開車的發明故事

此刻,自開車像潮水一樣,遍及世界各地,進入家家戶戶,但自開車的發明過程卻十分曲折。很少有人知道,發明自開車的是德國的一個看林人,名叫德萊斯(1785-1851)。

法國人西夫拉克在一個下雨天,在街頭浸步時被經過的四輪馬車濺了一身泥,這一濺使他突發奇想:四輪馬車這麼寬,應當把馬車順着切掉一半,四個車輪變成前後兩個車輪......於是,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馬輪"小車誕生了。這輛小車有前後兩個木質的車輪,中間連着橫樑,上方安了1條板凳,像一個玩具。剛剛出現的新東西肯定不是那麼完善。這輛"木馬輪"既沒有傳動鏈條,又無轉向裝置,自然需要改善。

德萊斯原是一個看林人,每一天都要從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發明一種交通工具的慾望。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輪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嗎!就這樣,德萊斯開始設計和製造自開車。他用兩個木輪、一個鞍座、一個安在前輪上起控制作用的車把,製成了一輛輪車。人坐在車上,用雙腳蹬地驅動木輪戶外。就這樣,世界上第一輛自開車問世了。

1817年,德萊斯第一次騎自開車旅遊,一路上受盡人閃的譏笑,......他決心用事實來回答這種譏笑。一次比賽,他騎車4小時透過的距離,馬拉車卻用了15個小時。儘管如此,仍然沒有一家廠商願意生產、出售這種自開車。

德萊斯還發明瞭絞肉機、打字機等,都能減輕勞動強度。此刻鐵路工人在鐵軌上利用人力推進的小車,也是德萊斯發明的,因此稱它爲"德萊斯"。

1839年,蘇各蘭人馬克米廉發明了腳蹬,裝在自開車前輪上,使自開車技術大大提高了一步。此後幾十年中,涌現出了各種各樣的自開車,如風帆自開車、水上踏車、冰上自開車、五輪自開車,自開車逐漸成爲大衆化的交通工具。以後隨着充氣輪胎、鏈條等的出現,自開車的結構越來越完善。

1840年,英格蘭的鐵匠麥克米倫,在德萊斯發明的"小馬崽"的基礎上,進行了改善。他在後輪的車軸上裝上曲柄,再用連桿把曲柄和前面的腳蹬連接起來,並且前後輪都用鐵製.前輪大,後輪小。這樣一來,人的雙腳真正離開了地面,由雙腳的交替踩動變爲輪子的滾動。1842年,麥克米倫騎上這種車,一天跑了20千米。

到1861年,法國的米肖父子.在前輪上安裝了能轉動的腳蹬板,車子的鞍座架在前輪上方。他們把這輛車冠以"自開車"的雅名,並1867年在巴黎博覽會上層出,讓觀衆大開眼界。

從西夫拉克一向到雷諾,他們製做的自開車與現代自開車差別較大,真正具有現代化形式的自開車是在1874年誕生。英國人羅鬆在自開車上別出心裁地裝上鍊條和鏈輪,用後輪的轉動來推動車子前進。但仍然不夠協調與穩定。

1886年英國的機械工程師斯塔利,從機械學、戶外學的角度設計出了新的自開車樣式,裝上前叉和車閘,前後輪大小相同,以持續平衡,並用鋼管制成了菱形車架,還首次使用了橡膠車輪。斯塔利不僅僅改善了自開車的結構,還改制了許多生產自開車部件用的機牀,爲自開車的超多生產和推廣應用開闢了寬闊的道路,因此他被後人稱爲"自開車之父"。他所設計的自開車車型與這天自開車的樣貌已經基本一致了。

人類的智慧真是無所不在。1888年,愛爾蘭的獸醫鄧洛普,從醫治牛胃氣膨脹中得到啓示,將自家花園用來澆水的橡膠管粘成圓形並打足氣裝在自開車上,這是充氣輪胎的開端。充氣輪胎是自開車發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創舉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自開車的騎行性能,而且完善了自開車的使用功能。

從1791年到1888年,摩托車的始祖--自開車的發明和改善,經歷了近100年中這些發明者的不懈奮鬥。咱們不得不爲人類的發明創造所感動。

發明家故事14

有個叫菲利普·卡恩(PhilippeKahn)的硅谷工程師,因爲臨產的妻子住進加利福尼亞州聖克魯茲市的產院,他也趕到醫院去照護。正在竭力忍受陣痛的妻子卻忍受不了他的毫無意義的安慰話語,叫他:“你去一邊安安靜靜地呆着。”於是他跑到醫院角落裏的一張桌子邊,擺弄起他帶來的筆記本電腦、手機和數碼相機等一大堆東西。因爲初爲人父,他非常急切地期望能把不一會兒就要出生的嬰兒的照片立即傳送給親人和朋友們。

但是,當時這還是一個非常奢侈的願望。如果你想要和別人分享你拍攝的照片,就先要用數碼照相機拍照,然後把照相文件存入電腦,在連上互聯網,把照片上載到網站,再把網站地址告訴親朋好友,通知他們上網欣賞照片。卡恩覺得這個過程實在太麻煩了,心想如果拍下照後,一按鍵,就能傳送照片那有多好。

出生於巴黎的卡恩當時已經是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分量的軟件公司的創業人之一,當她的妻子被推進醫院待產室後,他利用等待的空隙時間,開始把自己的設想付諸實施。他悄悄地去無線電器材公司買了一些焊絲,然後將自己的數碼相機和手機連接起來。幾個小時之後,他利用這個非凡的“即興創作”爲剛誕生的女兒蘇菲拍了照片。這樣世界上第一架帶照相機的手機問世了。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就是他的女兒的生日——1997年6月11日。

此後,卡恩把這一切整合爲一個系統,起名爲PictureMail。併爲此成立了一家叫做LightSurf的公司,在北美推出了第一個移動傳輸圖片的解決方案。他的這個創意催生了帶照相手機行業的誕生和發展。

發明家故事15

愛迪生的科學發明

1877年秋天的一個早晨,愛迪生從美國一個叫梅羅國的地方,來到紐約一家雜誌修改部辦公室。他留意翼翼地捧着一個奇形怪狀的小東西。這小東西上方有一根長長的金屬槓,一端有一個大點的輪子,另一端有個小把手。愛迪生把搖手搖轉,然後把一小張錫紙裹上圓筒,再裝上一根小針,對着圓筒唱了一句嬰兒催眠歌。動作完畢,機器又重新轉動起來,它竟一字不漏地把催眠歌重新唱了出來。形容當時在場的人的第一個感想,僅僅說驚異是不夠的了。人們大樂不支,所有修改部的人都互相大聲傳告,說愛迪生帶來了一架會說話的怪物。在短時刻內,市內各家報館的新聞記者象潮水般地涌來,都爭着要看一看這個在世界上最新奇的機器,一時把報館擠得水泄不通

這一發明一經傳出,激起當時社會急速而巨大的狂熱達數月之久。鐵路特開專車去參觀。許多人開始不堅信這個發明,疑心他是先在裏面藏個什麼會說話的東西騙人的。有個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對着收音盤背誦聖經中的一串專門名詞,當這些名詞一字不漏地從機器中重複發出來時,他們才堅信這東西沒有半點虛假。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架留聲機問世時的情景。人們在讚歎之餘,都稱發明者愛迪生是個"妖魔"。其實,"妖魔"這個雅號遠不是從留聲機這一件發明纔有的,而是伴隨他的整個生命的。正因他的發明創造實在太多了。電燈、電話、電影、電報機、發電機、蓄電池、打字機、磁鐵礦分離機、壓力錶等等,都是他的發明。據不完全統計,自從他發明第一臺自動數票機的1869年至1910年,他一共領得1328種發明專利權,約計在此時期,每11天他就有一個發明。正正因這樣,他被人們稱爲"妖魔"是理所當然的了。

但是,這個"妖魔"人物的真正魔力究竟出自哪裏呢?他自我這樣說:"一分靈感,九十九分血汗"。"頑強的毅力、驚人的勤奮,正是他真正的“魔力”所在。"

湯姆斯?愛迪生,生於1847年美國的渥海渥州。他只念過三個月的小學。學校老師說他"愚呆",親友們也都這樣稱呼他。而他的母親並不堅信這一點,親自做他的教師,引導他去讀一些書。不到12歲,他就讀完了不少難讀的書,他的父親還引導他攻讀過牛頓原理。家庭的教育和影響,使他從小就養成了勤奮的精神和驚人的毅力。

愛迪生很鍾愛科學。他很小就在自我家的地窖裏,儲存了幾百個各種試驗用的瓶子,建起了一個小實驗室。他把平時省吃儉用的錢,全部花在購買化學用品和化學儀器上。但光靠這個錢是不能滿足試驗需要的、於是,他就到火車上當賣報童。他每一天清晨登車,晚上9時後回家,搞完試驗常常到深夜才能休息。之後,他發現火車上行李車廂中有一間吸菸室未用,他就把家中地窖裏的試驗品搬到這上來,堅持做化學試驗。在那裏,他還學習並領悟使用陳設在這兒的一臺印字機,並能用電報號碼記錄當地新聞,辦了一份報紙。這份報紙大受歡迎,銷路可觀,此時他才12歲。有一天,火車搖晃,行李滑下來,把他試驗用的一支磷杆摔到地下,車廂立即着火。火被趕到現場的人撲滅了,但是車長卻打聾了他的耳朵,造成終身殘廢。車長還把他的"四輪實驗室"和"旅行印刷房"裏的東西統統踢到車下。

困難和挫折沒有影響愛迪生搞科學實驗的決心,他又在家中建起了試驗室。遭電打、燒燬衣服,在試驗中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他的臉部被硝酸燒得不成模樣了。既使這樣他也從不灰心。愛迪生最早所作的發奮,大大有助於他以後的發明創造。但是,和其他偉大的發明家一樣,愛迪生所走過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他當過夜班電報生。在書攤和圖書館消磨很多精力。但由於幾次失業,最後不得不到紐約投奔兄弟姐妹。

愛迪生不辭千辛萬苦來到了紐約。這個時候,他口袋裏連一個小錢也沒有。他餓急了,只好向人討了點茶水喝,這是他到紐約後的第一頓飯。在那裏,他好久才找到兄弟姐妹,但他的兄弟姐妹也處在失業之中。飢因交加的愛迪生,容儀拙陋,衣着襤褸,被人看不起。之後,他被允許夜宿在一家電池室裏。剛好室內設置一臺發佈市價的通信機器,在他到來的第三天早上,這部機器出了故障,由於他留心鑽研,很快幫忙人家修好了這臺機器,而被留下來,這才找到了工作。從這以後,他奮發發奮,與人合作改革,市價通信機而嶄露頭角。不久,他開設了一個生產這種通信機的小工廠,逐步走上了科學研究的道路。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