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精選畢業典禮演講稿4篇

精選畢業典禮演講稿4篇

來源:時髦谷    閱讀: 8.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當下社會,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你所見過的演講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畢業典禮演講稿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畢業典禮演講稿4篇

畢業典禮演講稿 篇1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xxxx屆的全體師生歡聚一堂,在禮堂舉行隆重的畢業典禮,同時共同見證同學們跨入成人的行列。值此,我謹代表學校,向圓滿完成高中學業的全體畢業生表示熱烈地祝賀!向三年以來爲同學們成長傾注了辛勤汗水的所有教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時,也向一直以來理解並支持學校工作的各位學生家長表示衷心的感謝。

作爲校長,作爲一個有幸陪伴大家走過水晶般璀璨時光的長輩和老師,此時此刻我是幸福的。對於學校來說,正是因爲同學們的到來,才使八中的校園充滿朝氣和希望,使我們老師的工作充滿挑戰和創造。同學們,你們的勤奮學習帶給老師成功的喜悅,你們的活力帶給老師工作的激情,你們逐漸教會老師如何懂你們、欣賞你們,用你們喜歡的方式去愛你們。我相信,你們高中三年的青春詩篇與成長軌跡,都將被永遠珍藏在我們每一位老師的心裏,鐫刻在八中的歷史中。

同學們,青春是最美好的遇見。遇見了青澀魯莽,也遇見了責任擔當;遇見了奇葩重口味,也遇見了小清新天然萌;遇見了流言蜚語,也遇見了正能量;遇見了躁動不羈,也遇見了勤奮刻苦;遇見了撕心裂肺的逃離衝動,也遇見了渴望留下的依依不捨。我想這一切都是極好的,因爲這裏有故事有生活,有恨也有愛,有你更有我。同學們這一切都是因爲我們交集在了八中,我們成爲了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請將愛、包容、奔競不息的八中精神浸淫在我們每個人的血液之中,帶上老師的鼓勵、帶上豐碩的成績、帶上健碩的體魄走向新徵程! 同學們,八中雖然55歲了,但她和你們一樣,還是八九點鐘的太陽,正值青春年少。五十幾年風雨兼程,一代又一代八中人奔競不息,辛苦耕耘,爲社會培養出了像世界級經濟專家,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總經理章肖明,美國杜邦公司亞太區總裁許京懷博士,浙江萬馬集團總裁潘水苗。還有上海市百佳優秀大學生,就讀於同濟大學的金偉清同學,多次立新功的一號消防戰士朱燈文同學,及許許多多像楊嘉燦同學那樣以八中爲傲在各大學、各行、各業揮灑青春熱血的祖國棟樑!

在你們即將告別母校的時刻,作爲你們的校長,我還想對大家說,八中永遠是你們的家,這個家無論何時都會爲你敞開。希望你們常回家看看,看看母校美麗的校園,聽聽老師親切的嘮叨,敘敘自己純真的情懷。母校會永遠關注着你們,母校會永遠惦記着你們,母校也會永遠地祝福着你們。

最後,衷心祝願同學們夢想成真、前程似錦;老師們萬事如意、事業有成;各位家長身體健康、一切順利。也在此祝願八中繼往開來、燦爛輝煌。

祝全體高三同學高考成功!

畢業典禮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同學們:

大家好!

在座的各位同學,今天,我首先要改改對你們的稱呼,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因爲你們將要進入社會,將要走向不同的工作崗位,我代表學院向圓滿完成學業的 名專科生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時光如梭,轉眼間,同學們馬上就要畢業了。四年前,你們懷着對大學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對科學知識的強烈渴望踏入華東交通大學,在這片美麗的校區上留下了你們最珍貴的青春的足跡。當你們再次回首大學生活時,你們一定會記得當年第一次遠離家鄉躊躇滿志地踏入大學時的那份可愛與稚氣,一定會記得軍訓時烈日下的辛苦與汗水,一定會記得同學們初次聚餐時的激動與甜蜜,一定會記得初次見到孔目湖畔美麗夕陽時的驚歎,一定會記得那些爲你們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們,還有沐浴着晨光早讀的校園每一個角落。同學們,在華東交大的四年裏,有太多太多的人和太多太多的事值得你們回憶!

在這難以忘懷的四年裏,學校伴隨着你們一起成長!

在這難以忘懷的四年裏,你們的出色表現也給學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你們即將告別母校,踏上新的人生征程,書寫新的人生篇章。這個充滿機遇、挑戰和變革的時代賦予了你們無限的可能,你們要學會在變革的交織和激盪中思考、歷練和完善自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成就自己的`人生夢想。在這個莊嚴神聖的時刻,作爲你們的師長,在你們即將踏入社會之際,以自己的經驗給你們幾點建議,望與你們共勉:

第一,希望同學們心胸開闊,志存高遠。

諸葛亮曾曰:“夫學須志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同學們都是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強大力量,希望同學們能夠像諸葛孔明一樣,要有開闊的心胸、堅強的意志和榮辱不驚的態度,堅持把做人、做事和做學問結合起來,堅持把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祖國發展和民族進步緊密結合起來,明確肩上的責任與使命,不斷塑造和完善自己的人格,以積極豁達的人生態度,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新天地,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第二,希望同學們不斷學習、求實創新。

中國有句俗語“活到老,學到老”,大學生活的結束,並不是學習的終結,而是新的學習生活的開始。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學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繁重和迫切。同學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永葆學習的熱情,努力在實踐中探索新的知識,在學習中獲取前進的力量。在學習和繼承的同時,還必須緊密結合實踐,勇於求實,敢於創新,在廣闊的社會實踐中創造輝煌人生

第三,希望同學們正視挫折、勇於挑戰。

張海迪說過:“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戰勝它。戰勝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挫折是一種寶貴的受教育機會,你們要在挫折中使自己深刻而豐富,在挫折中使自己奮起而成熟,這樣挫折就變成了人生財富。我知道有一些同學,就業的情況可能與自己的期望值差距比較大。大家一定要堅信: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希望同學們不要氣餒,要耐得住寂寞,要經受得住磨練,保持積極健康的情緒,正確對待人生的不如意,做一個敢於擔當社會責任、勇於挑戰、百折不撓的生活強者,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第四,希望同學們心繫母校、常回家看看。

同學們畢業了,就是學校的校友。校友是學校的名片,更是學校的財富。校友的成就是學校辦學成就的最好體現。目前,我校正處於建設高水平大學的關鍵時期。希望大家離開母校之後,繼續關心母校的建設和發展,爲把華東交通大學建設成高水平大學貢獻力量。華東交大永遠是同學們的故鄉和精神家園,離開學校後,母校仍將支持和關心你們,無論你們身在何方,母校都願意分享你們的成功和快樂!同學們,有空的時候,常回家看看!

最後,預祝同學們一路順風,前程似錦,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畢業典禮演講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地舉行XX中學20xx屆高中畢業典禮,這是一次青春的慶典,更是一場人生的盛事。對於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來說,今天是個好日子,也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這裏,我代表全校教職員工,對圓滿完成了高中學業、即將畢業離校的全體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對爲了本屆學生的健康成長,三年來默默奉獻、辛勤耕耘,傾注了熱情和智慧,奉獻了心血和汗水的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光陰似箭,往事如昨。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三年的時間、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就這樣匆匆地翻過。三年前的典禮叫開學,今天的典禮卻已是畢業。高中三年緊張而有意義的學習生活即將結束,在這所歷史悠久、傳統優良的校園裏,在良好校風的薰陶下,你們在廬中這個大家庭裏,集體陶鎔,砥礪切磋。在老師們的耐心指導下,同學們勤奮、刻苦、進取、向上,從少年走向成年,從幼稚走向成熟。

三年來,你們矢志不渝,發憤攻讀,遨遊學海,攀登書山,在前進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步步堅實的腳印:新生入學時的軍訓、高一年級廣播體操比賽、高二年級男子籃球賽、一年一度的校秋季田徑運動會、每天上午的大課間操等活動,充分展現了你們朝氣蓬勃、青春靚麗的風采,錘鍊了你們敢於拼搏、精誠合作的團結精神;校園文化藝術節、元旦書畫攝影展、元旦聯歡會、各種社團活動以及演講、辯論、寫作等各種比賽,爲你們提供了盡情展現各種才藝的舞臺,培養了你們審美的素養、自信的力量。在這裏你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鍛鍊了生活的能力,學會了讀書的方法,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同學們,你們是幸運的,因爲你們是XX中學新校園迎來的第一屆學生。高中三年,你們目睹了母校的進步與發展,你們見證了母校所取得的優異成績,並與母校一道開始了新的跨越。在這即將離別的時刻,我希望同學們能珍惜高中三年美好的時光,把母校一磚一石,一草一木留在你們美好的記憶中,作爲人生最珍貴的收藏。

今天,我們在這裏爲同學們舉行高中畢業典禮。畢業,意味着站在新的起點;證書,意味着肩負了新的責任;離開,意味着準備新的起航。同學們,當現實的校園在你們眼中漸漸成爲遠去的風景時,我希望廬中精神的校園在你們的心中永存,並伴隨你們的人生旅途不斷成長。希望大家在今後的人生中,堅持求是、求真,堅持奮鬥、創新,把母校優良的校風、學風傳承下去,並不斷髮揚光大。

同學們,再過幾天,你們將告別這長於斯、夢於斯的校園,踏上新的征程,廬江中學將成爲你們的母校,成爲你們魂牽夢繞的精神家園。在你們即將離別母校、走向新的人生征途時,我們還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面對生活,面對曾經給予我們愛的人們:、

同學們,感恩父母吧,“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用這人世間厚重的愛,用自己的臂膀爲你們撐起了一片藍天,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感恩老師吧,那一根根白髮,昭示着青春無悔;那一道道皺紋,編織成知識的經緯;那一支支粉筆,描繪出七色彩虹;那一雙雙手臂,舉起的是學生,奉獻的是自己。感恩社會吧,在我們學校,有許許多多愛心的陽光溫暖着莘莘學子,華藏獎學金、孝廉獎學金、洪梅英才獎學金、萬佳助學金、大地熊英才獎學金等諸多獎學金、助學金陪伴着同學們成長。真情常在,大愛無疆,讓我們常懷感恩之心,用真情回報社會,讓愛充滿人間。

同學們,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對我們高三畢業生來說,是知識的收穫,學業的彙報,也是志向的選擇,理想的播種。“十年寒窗苦,今朝凌雲志”,今天距高考還有四天,我殷切希望大家在這關鍵時期能保持鎮定,堅定信心,張弛有度,樹立必勝的信念,從容步入考場。掌握知識水平與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水平是高考成功的基礎,是高考成功的硬件。高考中的心態調整水平及發揮程度是高考成功的軟件,起調節作用。可以說,高考既是打知識戰也是打心理戰。越是臨近高考,調整好心態的作用就越突出、越關鍵。考試時的心理狀況制約着考試水平的發揮,心態好就能正常發揮甚至超常發揮。

此外,對高考的成敗要有正確認識。首先,高考是國家選拔性考試,是人生走向成功旅途中的一個路標,成績只是一個相對衡量標準,一次考試的成功並不代表人生的成功,人生最後的成功不是取決於一次高考,實現自身的價值要看一個人的整體素質,特別是創新的思維方式和責任意識,這兩個寶貴的品質是很難通過考試來衡量的。只要同學們盡了最大的努力,家長、老師都能理解你們。

同學們,最後願你們用汗水澆灌智慧,用知識豐富內涵,用嚴謹鑄就高峯,用實力書寫燦爛。祝同學們在今年的高考中發揮最佳狀態,考出最理想的成績,考取最理想的學校,以此報答母校和社會,把驕傲奉獻給父母和師長。畢業的歌聲已經響起,新的航程即將起航,祝你們乘風破浪,滄海揚帆,自強不息,一路順風,勝利到達成功的彼岸,創造出更加光輝的業績。

畢業典禮演講稿 篇4

七月的高等教育,關注兩件大事:高考與就業。七月北京最開心的中學校長是誰,要等高考以後才能揭曉。要問七月北京最高興的大學校長是誰,恐怕我應該是其中一個。(掌聲)因爲,今年大學畢業一次就業率統計數字已有透露,北郵研究生100%,全市第一;(掌聲)本科生96%,全市並列第一;(掌聲)高等職業技術大專生90%,還是北京市第一。(熱烈掌聲)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一部分畢業生離校以後繼續尋找自己稱心如意的工作是很正常的,據我瞭解,劍橋大學的一次就業率通常爲70%。但這並不是說,一所大學可以不關心畢業生的就業。恰恰相反,北郵一直將畢業生的就業當成是自己辦學的靈魂。

大學畢業生,或工作,或攻讀更高的學位,都應該算是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在此以前,你們是小學-中學-大學,宿舍-教室-食堂簡單的學校生活模式,畢業以後你們面臨的第一個人生課題是:適應社會。

“社會”是個很複雜、很難定義的概念,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來開展“適應社會”這樣的討論。正如大家學習了十幾年數學,不一定說得清“數”的概念。

社會是一個區域,它有自己的地理、氣候、食品和自然資源。只有適應社會自然條件的人得以生存。社會是一個人羣,分爲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職務或者說不同的階層,一個沒有對社會作出過勞動貢獻的人,社會不會接受他,不允許他依靠救濟賴以生活。社會是一個系統,有它嚴格的遊戲規劃:法律、規制、章程,社會不能原諒甚至要制裁違背系統遊戲規則的個人。社會人羣間的聯絡溝通靠語言,不能理解、不能使用社會羣體語言的個人實際上與社會處於一種絕緣的狀態。社會有一套傳統:它的歷史、文化、意識形態,不尊重社會傳統的個人會顯得與社會格格不入。

走向社會的大學畢業生必須明白,社會不會再象老師那樣,欣賞你的天真清純。社會將會關心但不會遷就你這樣一個年青的新成員,社會要求你遵守規則,社會期望你勞動、貢獻。社會與自然一樣奉行一條法則:適者生存。

社會的經濟在發展,資金的投向一年年在轉、學術研究的熱點一年年在變,新的學科、新的崗位不斷涌現,舊的技術、舊的行業逐慚淡出。所謂適應社會,要求年青的大學畢業生調整自我的專業方向和就業選擇,讓自己的才華和特長與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諧地合上節拍。

如果說,大學填志願或多或少還有你家長的“強迫”,班主任的“誤導”,抑或自己高考分數的“無奈”,那末,到社會,所有的選擇都是你自己一個人決策。誠然,朋友可以建議,老師可以指點,但是風險要由你一個人承擔。

我至今記得領取國際駕駛執照時受到提醒的一句話,“駕照不證明你的開車技術,它只說明你學會了怎樣在馬路上安全地學習駕駛”。在今天頒發畢業證的典禮上,我們不妨也採用相同的邏輯來這樣說,大學畢業,並不意味着你已經掌握了從業的全部本領,它只證明你具備了要適應社會的觀念,掌握了學習的手段,也懂得了在關鍵時候要作出正確的選擇。

前不久,我陪同劉淇市長會見美國客人,其中一位紐約大學石溪分校教授鄧越凡,他是在卡斯比計劃中由國內幾所著名學府的物理系學生中選派赴美攻讀物理博士的,畢業後發現在美國並不好找工作,於是立即轉向計算機,幾經努力,進入計算機學科,再加上刻苦工作,終於在並行計算方面頗有造詣,成就斐然。在北郵,作過第二次選擇的教授也不少,電信學院顧婉儀教授本科學習物理、信息學院楊義先教授本科學習數學、雷振明教授本科學習地質,經管學院呂廷傑、闞凱力教授本科分別學習無線電工程和電氣工程。理學轉工學、理工轉管理、學術轉行政、學校轉企業,這樣的例子其實屢見不鮮,其中的實質內涵只有一個:適應社會、適應時代。

James Martin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造出一個詞彙叫“知識爆炸”,他說大學畢業生知識的半衰期已經縮短爲五年。現在的世界,即使你念到碩士、博士,在大學裏攻讀了六七年、十來年,也不等於有了一勞永逸的保險。一張大學文憑其?"吃"不了多少年。如果要問我高等教育在二十世紀有過什麼新的創造發明,我想首推就應當是"繼續教育"的理念。只有堅持不斷更新知識,充實自己,永遠進步的大學畢業生纔可能成爲適應社會、適應時代的精英人才。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