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抗日偉人的歷史故事

抗日偉人的歷史故事

來源:時髦谷    閱讀: 7.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抗日偉人的歷史故事,現在的和平年代都是英雄用生命換過來的,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和平年代,那對於這些英雄你們又知道多少,下面小編整理了抗日偉人的歷史故事,歡迎大家借鑑和參考。

抗日偉人的歷史故事1

王二小的抗日故事

“牛兒還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

聽着這首優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會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動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裏人嗎?讓我揭開這個謎吧!他原來與我是同鄉。

王二小原名閻福華,河北省平山縣宅北鄉南滾龍溝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裏人都叫他閻二小。

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個大山坡上放牛,日軍300餘人向南滾龍溝襲來,當日軍兇狠地用刀逼着二小爲他們帶路抓八路時,二小非常清楚《晉察冀日報》報社的工作人員和戰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隱藏着。

抗日偉人的歷史故事

他牽着牛機智地領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轉,從上午9點多轉到了下午3點多。在二道泉山頂,他猛地抱住一個鬼子廝打,想與鬼子跳崖同歸於盡,不料被另一個鬼子用刺刀從背後刺穿了胸膛。

這時埋伏在轎頂山的報社武裝梯隊發起了攻擊,一舉殲滅了這股敵人。

住在兩界蜂的西北戰地服務團記者方冰對此事進行了採訪,並結合他平時採訪的其他故事,與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發表在1942年的《晉察冀日報》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後來,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們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溫那段歷史故事,在緬懷抗日小英雄的同時,一定要不忘國恥,發奮圖強,學好本領,將來報效祖國,振興我中華,不讓歷史重演。

抗日偉人的歷史故事2

1、董存瑞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訓期間,董存瑞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隊參加冀熱察戰役。

隆化縣城是熱河省會承德的拱衛,對方部隊事先在這裏修築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構築的暗堡被稱爲“模範工事”。

1948年5月25日,在龍華縣解放戰役中,董存瑞拿起炸藥袋,左腿受傷,因爲部隊被對方軍隊的橋式黑暗城堡擋住了,所以在橋下衝了過去。

因爲沒有地方可以放置爆炸物,在緊急情況下,董存瑞用他的身體作爲支撐 ,19歲,犧牲時手拿着炸藥包。

抗日偉人的歷史故事 第2張

2、黃繼光

1952年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的第2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必須在天亮前佔領陣地,爲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

聯合國軍設在山頂上的集團火力點,壓制住志願軍反擊部隊不能前進。

營參謀長命令第6連組織爆破組炸掉它。

第6公向敵軍發動了5次指控,未能摧毀敵人的火力點,並且一個接一個的戰友倒下了。

離黎明只有40分鐘的路程。

時間就是生命。

在這個關鍵時刻,站在營地參謀長旁邊的黃繼光走上前來。

他拿出了長期決定性的決議並將其交給了參謀長。

他認真地說:“只要我鬆一口氣並承諾完成任務,就給我任務。”黃繼光在他的決心書中寫道:“堅決完成上級

所有的任務,努力成爲一個英雄,並努力加入黨。

“營地的參謀長轉身思索了一下,堅定地面對黃繼光:”黃繼光,這個任務將移交給您。

我已任命你爲第六和第六班的代理班長,並且必須完成任務。

[3]參謀長立即任命黃繼光爲第六班長。

黃繼光接受任務後,立即提上手 雷,帶領兩名戰士向敵軍的火力點爬去。

他們在照明彈的亮光下巧妙地前進,當離敵軍 火力點只有三四十米時,一名戰士犧牲,另一名戰士負重傷。

黃繼光的'左臂被刺穿,血液像柱子一樣流淌,面對着敵人的猛烈火力,他無所畏懼,忍受着痛苦,繼續向着敵人的火力前進。

當他離敵人的火力八九米遠時,他舉起右手並將手榴彈送給敵人。

然而,由於火力太大,只有一半的炸彈被炸燬。

當部隊襲擊時,剩餘掩體中的機槍突然起火。

志願者的反擊部隊的指控被阻止了。

這時,黃繼光又跌倒了。

這一天即將亮相。

這時,黃繼光周圍沒有彈藥,他的身體多次受傷。

他頑固地爬上了火力點,衝向敵人瘋狂噴出的舌頭的槍口,舉起胸口,伸展雙臂,衝了上去。

剎時,敵軍正在噴吐的火舌熄滅,正在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

黃繼光用年輕的生命爲部隊開闢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高喊着"衝啊!爲黃繼光報仇!"踏着黃繼光爬行過的道路,很快佔領了陣地,全殲守軍兩個營。

抗日偉人的歷史故事3

趙登禹

趙登禹(1898——1937),字舜臣,山東菏澤人。1914年加入馮玉祥的部隊,後任馮的隨身護兵。1926年參加北伐。1933年,任第29軍第37師第109旅旅長,後任第132師師長。

1933年初,日本侵略軍越過山海關,開始侵襲熱河省,在3月4日攻佔了承德後,開始向長城各口發動大舉進攻。10日,日軍逼近喜峯口。趙登禹率部星夜跑步急行軍40華里,在日軍之前抵達喜峯口孩兒嶺,並將敵先頭部隊擊退,在孩兒嶺及口門一線穩定了前沿。爲了有效消滅進攻陣地的敵軍,趙登禹要求部隊待敵進至百米之內,再突然出擊,以手榴彈炸,用大刀砍。由於兩軍混雜,使敵飛機、大炮、坦克無法發揮作用。入夜,趙登禹又利用敵軍警戒疏忽,率部從兩翼迂迴敵人側後,進行包抄襲擊,打得敵人措手不及,死傷甚衆。戰鬥中,趙登禹腿部被炸彈擊傷,但仍裹傷出擊率部衆與敵肉搏相拼。激戰數日,敵人多次攻擊不果,銳氣盡挫,中國軍隊取得喜峯口戰役勝利。喜峯口戰役,共殲滅日軍五六千人,狠狠地打擊了敵軍的囂張氣焰。

抗日偉人的歷史故事 第3張

全面抗戰爆發後,7月下旬,日寇調集數以萬計的日軍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分別向北平、天津以及鄰近各戰略要地大舉進攻。擔任132師師長的趙登禹,率部抗擊日軍入侵,守衛北京城外的南苑。日軍出動40餘架飛機輪番轟炸陣地,並有3000人的機械化部隊從地面發動猛烈攻擊。132師將士在趙登禹的率領下,不畏強敵,奮勇抵抗。日軍將中國軍隊切成數段,分割包圍。部隊孤軍作戰,在敵人炮火和飛機的狂轟濫炸下,損失慘重。趙登禹率部誓死堅守陣地,拼死抗擊。

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致日軍伏擊,壯烈殉國,犧牲時年僅39歲。毛澤東同志曾高度評價趙登禹等國民黨抗日將領,稱讚他們在執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神聖任務中光榮地壯烈地犧牲了”,他們“給了全中國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範”。1937年7月31日南京國民 政府發佈命令,追贈趙登禹爲陸軍上將。1945年後,北平市政府將北溝沿改名爲趙登禹路,以示紀念。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市人民政府對盧溝橋西道口的趙登禹烈士墓進行了多次修繕。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