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讀後感能夠表達我們的所思所感,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查查註解,一篇讀後感的完成也許並不需要多少時間,讀後感是一種能夠盡情抒發感想的文體,參考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你也能寫出自己的感悟。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1

這一本書寫了一個不爲我所知的紅色革命,它給我留下了深刻而不可磨滅的印象,是那些紅軍們用那堅強的意志和那必死的決心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生活

這本書主要記載了美國記者帶着當時無法理解的關於革命與戰爭的無數問題,六月間由北平出發,經過西安,冒了生命危險進入陝甘寧邊區。他達到了目的。他衝破了國民黨以及資本主義世界對中國革命的嚴密的新聞 封鎖。他來到了當時蘇區的臨時首都——保安,和毛澤東同志進行了很長時間關於長征以及他個人故事的討論,同時也從很多戰士的長征經歷。然後經過長途跋涉,他到達了寧夏南部的預旺縣,這已經是和國民黨中央部隊犬牙交錯的前沿陣地了,最後他冒着炮火重新折回保安,保安順利到了西安。在這期間他對戰士的採訪會編成了一本書,便是這本《紅星照耀中國》。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這個美國記者就是埃德加。斯諾,也是這本書的作者。漫長的四個月旅行中,讓一個資產階級報紙的新聞記者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以及革命的戰士們有了真摯的熱烈的感情,而對於在革命與戰爭的激浪中的中國,有了一個全新而又深刻的瞭解。

其實這本書讓我很有觸動,讓我感受到了清末政府統治的腐敗,以及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殘忍與霸道,還有那些偉大的革命先輩鬥爭的艱苦,讓我知道了現在的和諧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以及寶貴。

我們一定要珍惜當下的生活,好好讀書,長大後成爲國家棟梁之才,同時爲偉大而復興的中國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讀完這本書後,我暗下決心一定好好學習,並且要珍惜當下的生活,長大後我要建設祖國報效國家。

我一定要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2

斯諾看見紅星照耀着中國的西北一角,看見紅星照耀着中國大地。

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再一次跟隨作者斯諾走完了漫長的紅色之路。我彷彿真實的看到,中國革命就在眼前發生,中共領袖的高瞻遠矚及準判斷,真實的報道了偉大的長征和構成中國現代歷史重要轉折點的西安事變。

美國曆史學家拉鐵摩爾曾經說過,“當人們在政治上陷入思想苦悶的情況下,埃德爾。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就像火焰一樣,騰空而起,劃破了蒼茫的暮色。”我們常常聽別人提起中國革命事業,卻未曾對此有着更深的瞭解,正是埃德加。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讓我對中國的革命事業及優秀的中國黨領袖都有了不一樣的瞭解。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第2張

最讓我難忘的,是李長龍講述賀龍的片段,一字一句中,塑造出了鮮活立體的人物形象,呈現出了人物真實卻又不同於所聞的樣子。賀龍出生貧苦家庭,同情窮人,國民黨對農民的惡意屠殺,激起了他投身革命事業的決心,賀龍口才很好:“他口才很好,在國民黨中中是有名的。李說賀龍說起話來能叫死人起來打仗”,作者在書中這樣描述。急躁卻又謙虛,英勇無畏又平易近人,這便是作者筆下的賀龍。或許有某種力量使得他們個人的痛苦或勝利成了大家集體的負擔或喜悅,有某種力量消除了個人的差別,使他們真正的忘記了自己的存在,但又發現存在於他們與別人共自由同患難之中。

在革命這條道路中,年輕的戰士們不畏艱險,英勇向前,即使遇上了長征,道路艱險吃皮帶,扒樹皮,也絕不放棄。其間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翻過雪山,走過荒地,行程兩萬五千裏,我不禁驚歎:這簡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奇蹟呀!

“長征精神”還有中國人民的“革命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發揚,憶古思今,多少人像遠征的戰士一樣報效國家,而我們也應該竭盡全力,努力報效祖國。

本書體現了作者“不虛美,不隱惡”的史家記載精神,同時,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着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閃耀全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3

斯諾在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並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爲基礎,完成本書的寫作。作爲一名西方記者, 斯諾所站的是一個公正客觀的角度去描述當時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狀態。除此之外,還表現出了紅軍及其領袖們的精神狀態和思想狀況。這本書可以說是讓人們可以進一步的去了解當時十分神祕的中國的紅色革命。並且,他把自己在紅色區域的所見所聞都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後來彙編爲《紅星照耀中國》。整本書的內容豐富而且生動。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第3張

1936年,中國革命與戰爭最兇猛、最危險的時期,斯諾孤身一人冒險穿越南京國民黨軍隊的新聞 封鎖,長途跋涉來到西貝蘇維埃地區,尋找紅色中國。故事都給人以強烈的真實感。更是讓我對當時的人民、紅軍、等等都有了嶄新的可謂是顛覆性的認識。

在蘇維埃社會一節中,有兩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共產黨在西北所以受到羣衆擁護,其當前的基礎顯然不是各盡其能,各取所需,而是有點象孫逸仙博士的'主張:耕者有其田。”;二是“有一件事可以說明共產黨在人民羣衆中有基礎的,那就是在所有老蘇區裏,警衛工作幾乎全部由農民自己組織起來擔任的。”

如“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總結的那樣,正是由於代表了人民羣衆的利益,農民纔會主動組織起來保衛自己的紅色政權;也正是由於秉承了這樣的理念,共產黨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始終得到中國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支持,不斷推動革命事業向前發展。

在我的認知範圍中,當時的人民一定都受到了思想的禁錮並且十分保守,甚至可能有些木訥。但是事實卻是截然不同的。他們中的許多人也會進行批評和抱怨,這無疑就是他們言語自由開放最直接的證據。大部分農民團結一致,並且看好“蘇維埃”和“紅軍”,以此證明他們思想覺悟是很高的,有共同的追求,有目標,並且堅定不移的支持着自己的信念。對比當今,我們貌似更缺乏精神信念這一塊兒,這是我們所欠缺的地方。

這本書中所描繪的紅色中國,與我們教科書上所學到的是有許多出入的。相比之而言,這本書所講述的內容更加真實、可靠。

說道紅軍,就不得不提軍隊。在斯諾看來,他感受到了紅軍高度的政治覺悟,認爲紅軍是中國唯一的一支從政治上來說是鐵打的軍隊。在真正的紅軍一節中,作者這樣描寫到:“他們向來都同士兵並肩作戰,團長以下都是這樣。一位外國武官這樣說,單單是一件事情就可以說明紅軍擁有極大優勢的敵人的作戰能力。這就是紅軍的軍官們習慣說的:“弟兄們,跟我來!”而不是“弟兄們,向前衝!”。同樣是六個字,差別卻是很大的。第一種是把自己與士兵放在了同一個位置,與士兵們心連心。

提到紅軍,另一個比提的就是長征了。電視裏所演的長征真的是驚心動魄、驚險萬分。紅軍通過各種巧妙的戰術突破敵人的重重圍堵,擺脫危險困境。無論是四度赤水河、勇奪瀘定橋、飛度金沙江等等都顯示了紅軍的有勇有謀。當時,當他們面對一些少數民族的人民時,噹噹地人民對他們聞所未聞,他們仍舊是勇往直前,他們的功績、作爲都幫助他們贏得了少數民族的友誼,甚至是吸引了一部分人來參軍。這足以證明了中國紅軍在人民中的威望和感召力。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是歷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戰略轉移,是一次武裝巡迴宣傳,是一個奇蹟。它體現了共產黨強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裏素質,而這些也僅僅佔了全書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說,紅軍的長征也僅僅佔了中國革命的一小部分。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