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時尚熱點 > 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

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

來源:時髦谷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臨近春節,按照慣例,銀行會藉助節日順勢而爲推出春節專屬理財產品吸引投資者購入,。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

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1

最近,很多投資者已經開始在做春節期間的理財規劃了,既包括剛剛到手的年終獎,也可能包括假期間的閒置資金,針對這部分投資者的需求,最近,不少金融機構都推出了專屬的理財產品。

節前理財需求大 銀行推出多款春節專屬理財產品

記者從北京多家銀行了解到,近期有不少消費者到銀行來諮詢跨春節週期的理財產品。記者從中國理財網上查詢近期在售的理財產品發現,新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明顯高於此前發行的同期限理財產品。

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

中信銀行財富管理部理財產品經理 朱敏佳:春節前歷來是各家單位發放年終獎的高峯期,各家銀行也會在此期間推出各類的專屬理財產品。兩年期的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多數在4%-5.5%之間,三年期的業績比較基準多數在5%-6%之間。

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 第2張

業內人士介紹,今年消費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產品說明裏,以往的預期收益率變成了業績比較基準。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 曾剛:資管新規下,所有的產品是不能有剛性兌付的,給出的業績比較基準只是投資參考,而不是作爲最終收益率的保障。實際的收益率仍然是以產品真正到期日的淨值決定,在進行產品選擇時,我們也不能只看業績比較基準來選擇產品。

專家:2022年理財產品收益或將進一步下行

近期央行先後下調中期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以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業內人士表示,在市場利率下行通道中,2022年理財產品的收益或將持續下行。

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 第3張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 曾剛:在2022年穩增長大的政策背景下,宏觀經濟政策會保持相對積極的狀態,總量上會保持整個金融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充裕。我們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人民銀行還有降準和降息的空間,這對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會造成影響,意味着整個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未來仍有進一步下行的空間。

同時,專家也表示,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收益走勢也有很大差異,在資本市場有好的回報的前提下,投資股票的理財產品,收益會相對高一些,但同時這類理財產品的風險也相對較高,投資者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適合的產品。

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 第4張

興業銀行北京分行投資顧問 單曉燕:我們建議投資者,特別是偏保守一些的投資者,儘早配置一些像保險、定期存款、國債這一類資產,儘量選擇期限長一些的,這樣能夠鎖定中長期比較穩健的收益,從而應對利率下行。

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2

臨近春節,按照慣例,銀行會藉助節日順勢而爲推出春節專屬理財產品。不過,1月26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節前夕,節前理財推銷普遍處於“啞火”狀態,部分銀行春節“特供”理財產品難覓蹤影,僅有少數銀行發售相關產品。

春節“特供”理財難覓蹤影

春節將至,銀行以往會通過定製專屬理財產品吸引投資者購入,不過今年的春節專享理財產品卻鮮少“露頭”。1月26日,北京商報記者查詢中國理財網發現,多數大中型銀行及理財子公司春節專屬理財產品都處於“啞火”狀態。目前僅有新疆銀行一家銀行推出的春節專享理財產品在售;預售列表中的春節專屬理財產品也只有7款,分別由河北銀行、廊坊銀行、浙江禾城農商行推出,另有2款恆豐銀行、寧銀理財推出的春節專屬理財產品處於存續狀態。

線上產品“寥寥無幾”,線下情況如何?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地區部分銀行網點發現,目前各大銀行推出的春節專屬理財產品較爲稀少。一位國有大行客戶經理表示,“今年我行沒有春節‘特供’理財產品,2021年有,那時‘資管新規’還沒有正式實施,理財產品收益相對來說比較穩定,春節推出的理財產品一般收益會高一些,‘資管新規’實施後都是淨值型理財產品,收益都是波動的,只能分析大概趨勢”。

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 第5張

更有一位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坦言,“春節理財只是宣傳‘噱頭’,”他解釋稱,以往春節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會比同類產品高几個百分點,但現在理財產品都是淨值型,收益都是波動的,還要結合市場情況來看。

除鮮有銀行推出春節“特供”理財產品外,對代銷的新春專享理財產品銀行客戶經理也較少主動推薦。一位國有大行工作人員表示,現在理財產品都是淨值型表示方式,收益都是根據市場變化的,什麼時候購買都可以。

談及春節理財推銷“啞火”、難覓蹤影的原因,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認爲,理財產品向淨值化轉型之後,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不代表實際收益率,即使春節特供理財產品比其他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略高一點,也不代表其實際收益率要更高,這使得節日特供理財產品失去了原本的優勢,發行意義不大。

部分節前理財“一元起購”

自2019年開始,在利率水平處於下行趨勢的背景下,理財產品收益率受到壓制“節節敗退”,銀行對節日特供理財產品的發行意願就明顯不足。那麼標明春節理財字樣的產品情況又如何?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當前銀行發行的新春專享理財產品大多爲固定收益類。例如,某家農商行推出的喜迎新春理財產品,爲固收非保本浮動收益類,於1月21日起購,1月28日起息,起購金額爲1萬元,投資期限爲189天,業績比較基準在3.25%-3.45%之間。

部分銀行推出或代銷的新春專享理財產品還降低了投資門檻,實現“一元起購”。北京商報記者查詢一家國有大行手機App發現,目前該行代銷旗下理財子公司一款中等風險的新春專享理財產品,於1月19日開始銷售,1月26日起息,該款產品起購金額爲1元,業績比較基準爲4.45%,投資期限爲371天。

而從整個理財市場來看,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理財子公司存續的產品起購門檻較低,起購金額爲一元及以下的產品佔比達40.54%。對於理財產品投資門檻降低的原因,普益標準分析認爲,淨值化轉型前,產品多爲剛性兌付,銀行往往通過劃分不同的起購門檻區分產品收益高低,起購金額與產品收益有較大相關性。然而,隨着理財產品淨值化,剛性兌付不再,產品收益只由產品自身淨值決定,因此發行機構無需再對起購金額進行劃分,爲拓展更多的客戶羣體,擴大客戶規模,銀行理財的投資門檻顯著降低。

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 第6張

一般情況下,節日特供產品收益率略高於普通理財產品,但在淨值化全面轉型的背景下,這一吸引力也不復存在。一位發售春節專享理財產品的農商行客戶經理直言,2022年以後全都是淨值型理財,非保本浮動收益,春節專享理財產品利率不會有太大的變動,若是短期爲了資金流動可以考慮理財,長期穩健增值可以考慮存款保險類產品。

在調查過程中北京商報記者還注意到,部分銀行會將近期推出或代銷的理財產品作爲節前特供理財產品推銷。一位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該行雖不會在宣傳口徑上直接寫春節理財,但該行代銷的一款理財子公司產品仍是當作節前特供理財推出的。該款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爲4.35%,中低風險,100元起購,認購期爲1月24日至27日,1月28日起息,投資期限爲14個月。

需考慮產品收益與風險

2022年,“資管新規”三年過渡期收官,從2022年1月1日,理財市場打破剛性兌付,實現產品真淨值化全面轉型,投資者必須根據產品情況和自身實際,來選擇是否能夠承擔相應風險的產品,在淨值化的趨勢下,節日理財產品是否還值得購買?購買時又應該注意什麼?劉銀平建議,對投資者來說,不能光憑表面上較高的業績比較基準就去購買一款節日理財產品,還要綜合考慮產品風險、流動性等多方面因素,包括業績比較基準多高、產品資金實際投資方向是什麼、歷史淨值波動大不大等。

普益標準研究員鄭哲涵則建議,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時,一方面應注意各類資產的流動性及配置比例,適當提高低風險等級、短期限理財產品的配置比重;另一方面也應在購買理財產品時看清合同條款具體內容,以免造成決策失誤。對於穩健型投資者,可考慮風險等級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純債基金,以及國債、定期存單等理財產品。

1月20日,全面降息落地,1年期LPR利率爲3.7%,5年期以上爲4.6%,相較上月利率分別下調10基點和5基點。而在此前的1月17日,逆回購利率和MLF利率均相繼下降10個基點。受央行降息、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等政策影響,未來理財產品收益率走勢將如何?

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 第7張

劉銀平分析指出,監管仍在引導市場利率下行,短期內固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不會有明顯變動,但是中長期收益率可能會小幅下降;對於配置了一定比例權益類資產的混合類、權益類理財產品來說,收益波動相對較大,證券市場的大幅波動會影響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產品收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中低風險的固收類理財產品,產品淨值波動相對較小,實際收益率可能不會偏離業績比較基準太多。

“過去預期收益型產品在季末、年末等流動性緊張時期收益率會高於平時,但是淨值型產品不會受這種因素影響,過去一年淨值型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波動不大,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無需考慮買入時點問題,但不同產品的淨值波動差異可能會較大。”劉銀平說道。

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3

臨近春節,正值各家銀行“開門紅”活動期間,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固收產品……每家銀行都推出了種類繁多的產品。理財形式越來越多,“開門紅”遇上年終獎,會碰擦出怎樣的火花呢?記者通過走訪發現,不少市民表示,因爲春節期間需要用錢,此時理財更看重“靈活”這個特點。

臨近春節,靈活理財產品更受歡迎

“我們在去年12月發了年終獎,今年是2月1日春節,我就買了靈活理財,這樣年前能夠到期,錢正好拿出來置辦年貨,然後給家裏的小孩發壓歲錢,這些七七八八的錢算一下,年終獎也不剩多少了。”李小姐說,每年年終獎她都是這麼安排的,因爲過年回家會有不少支出,錢放在卡里又擔心自己“剁手”用完了,既要控制住自己,又要靈活,只能選擇短期靈活理財了,“收益多少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讓自己不亂用。”

上班族張女士也有同樣的想法,“一般來說,我們每年年底都會湊整存錢,但是考慮到過年時候的開銷,會把一年結餘的錢買個靈活的理財,然後年後再進行安排。”張女士表示,年後也正好是一季度,銀行也會推出一些有特色的存款或理財產品。“我都是將錢分散開進行存款的,那樣每年都會有一部分錢到期,然後就能和我們新增加的'存款一起存起來,這樣年復一年,大額資金空閒的時間就比較少。”

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 第8張

“資管新規出臺,長時間的理財會比較擔心,但是短期靈活理財風險應該不會很大,所以我會先買時間較短的靈活理財。”謝先生表示,單位發年終獎不會一次性發完,所以會根據理財產品的時間進行安排,再歸攏到差不多的一個時間段存起來,“我放了一小筆錢在基金賬戶里長期持有,平時的工資、獎金,我還是更傾向於存款。”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不少人會考慮到春節期間需要用錢,所以會買短期理財產品,他提醒道,不要購買期限太短的理財產品,因爲把募集期算進去,實際收益率會被嚴重拉低;如果產品不是很熱門,也就是年後還能買得到,那麼儘量在年前把資金投到其他可以有收益的產品中,年後再取出來買銀行理財。“如果產品的期限只有30天,則實際上資金佔用時間是36天,這樣會拉低產品的實際收益率;其次,短期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本身就要低於中長期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再者就是短期理財產品到期之後,如果你不及時續購,還會再次造成資金站崗問題。”所以他建議選擇時間較短、靈活性較強的理財產品時,要注意不同產品資金到期時間,及時做好計劃安排。

新春活動多,存款理財好時機

隨着春節的臨近,不少銀行都陸續推出新春特別專屬理財產品。“通常遇到大的節日,銀行都會推出一些特色產品,春節是個重要節日,正好又在‘開門紅’期間,所以每年這個時候,我也會看看有沒有合適的產品。”吳阿姨告訴記者,退休前,都會將一年存的錢在新春時節買理財或者存款,因爲利率會比較好,現在退休了,沒有年終獎了,退休金也是“月光”,但是如果遇到存款在年底或者春節時候到期,還是會關注有沒有好的產品,“因爲每次買的時間長短不一樣,所以時間也錯開來了,但是有好的產品肯定要關注的,因爲熱門產品都是一出來就一搶而空的。”

“雖然新年特別產品很好,但是不少銀行都會有特別要求,不同的存款和理財產品要求也不一樣,還是要關注一下細節。”餘阿姨告訴記者,她之前看到一個利率、時間、風險程度都很適合自己要求的產品,但是在發行日發現怎麼也買不了,趕到網點才發現是自己不符合募集要求。“有的產品要求新資金,有的會要求賬戶資金較上月有增長,現在不少產品都會有要求了,買的時候要多看看,不然也是浪費自己感情,耽誤時間。”

多種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推出, 投資需理性 第9張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今年還有點不一樣,2018年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外匯局聯合印發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但在這個政策出臺的時候,很多銀行仍然有一些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存量,所以爲了實現政策的順利過渡,當時監管部門給出了兩年過渡時間,到2020年結束。後來因爲各種原因,這個政策又延續1年時間,到2021年年底結束。

這意味着從2022年1月1日開始,資管新規正式全面落地,以後銀行理財產品將不能保本保息,而是打破剛兌,迴歸本源。“看到這個政策落地之後,很多客戶可能擔心去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會有安全風險,因此應該購買存款還是理財產品,很多人可能猶豫不決。”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實際上資管新規的落地是爲了更加規範銀行的理財產品,讓客戶識別風險,從而保障客戶資金更加安全。從整體來說,即便資管新規出臺了,銀行的理財產品市場也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因爲這些理財資金的投向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運營團隊也沒有太大的變化。“所以至於資管新規落地之後應該購買存款還是理財產品,大家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