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時尚熱點 > 中國傳統的情人節

中國傳統的情人節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傳統的情人節,情人節對於情侶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節日。在世界上有很多個情人節,不僅有西方傳統的情人節,還有中國的情人節,下面一起來了解中國傳統的情人節。

中國傳統的情人節1

中國情人節,是指中國本土關於愛情的節日。對於中國情人節,大致有三種說法:一個是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即農曆正月十五);二是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三是七夕節(七姐誕,農曆七月初七)。元宵節、上巳節、七夕節是古代女子最感興趣的節日。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只有到了元宵節和上巳節,纔可以出來,甚至和男友幽會談情;七夕更傾向於是一個女子的專屬節日,其內涵不但包括乞情,更包括乞巧、乞福,在古代七夕與愛情關係不大,於近代才成爲象徵愛情的節日。

節日內涵

元宵

元宵節,又稱燈節、上元節、元夜等。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中國人素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藉着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爲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中國傳統的情人節

上巳

上巳節的歷史由來已久,在上古時代上巳節在一些地方已成爲大規模的民俗節日,春和景明,人們走出家門,集於水邊,舉行清除不祥的祓除儀式。魏晉以後,由於當時社會中崇尚自然、縱情山水的風尚,對人們而言,上巳節祓除的意義大大減弱,而迎春賞遊之意越發濃郁。西晉《夏仲御別傳》形容上巳時的洛陽“男則朱服耀路,女則錦綺粲爛”。上巳節的節期定在了陰曆三月三日。 在古代,上巳節的主要活動之一就是男女相會,即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情人節”。《詩經·鄭風·溱洧》有云:‘溱與洧,瀏其清矣。士與女,殷其盈矣。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將謔,贈之以勺藥。周禮有定,未出嫁的女子是要呆在閨閣之中的(也就是閨中女子),所以一年就只有幾天出門時間,(雖然這是禮節,不是硬性規定,但是誰會去追求不守禮教的人。)元宵看燈,三月初三外出踏青。所以三月初三就成了單身男女們相遇相識的日子。

七夕

七夕節起始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衆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其實,七夕節並不是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源自星宿(婺女星)崇拜,婺女星後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又稱“七姐”、“七孃媽”等。七夕節是女子的節日,織女被視爲紡織女神,也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織女的誕辰。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七夕節乞巧是向七姐(織女星)祈求心靈手巧,希望婚姻幸福,家庭美滿。舊時代靚女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爲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爲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中國傳統的情人節2

對於中國情人節,目前大致有三種說法:除了七夕節,還有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即正月十五)、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被稱爲中國的三大傳統情人節。

1、七夕節

七夕節又稱七姐誕、乞巧節等,是女子的專有節日。“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遠古時代,人們通過星象觀測給予織女星無限想象。七姐便是以織女星爲原型,相傳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古代女子便在農曆七月七日夜向七姐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故稱爲“乞巧”。所以七夕是真正的女兒節。

中國傳統的情人節 第2張

後來由於牛郎織女在七夕鵲橋相會的傳說,賦予了七夕節以情人節的含義。人們把牛郎織女的艱難愛情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作爲嚮往、歌頌的榜樣,並在七夕祈禱愛情美滿、家庭幸福,所以七夕節充滿了浪漫的氣息。表達了人們對愛情的“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以及夫妻雙方恪守對愛的承諾。

如今,七夕節被現代人賦予了更多內涵。商家推出的各種活動吸引了年輕人,消費成爲節日主調。七夕作爲傳統文化,在濃郁的商業氛圍之中,以及繁多洋節衝擊之下,頑強生存並適應時代。七夕變成了人們觀念中的“中國情人節”,玫瑰和巧克力漸漸成爲七夕節的新符號。

2、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在古代,平常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都是“三步不出閨門”,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

元宵燈節期間,未婚男女可以藉着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爲自己物色對象,同時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在唐代古詩中,就有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歐陽修的這首《生查子·元夕》,幾乎成了千古絕唱。特別是那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柔情密意溢於言表。

3、上巳節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詩經 鄭風 溱洧》:““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這首經典的愛情詩說的就是上巳節時青年男女趁祓除時相愛之事,即男女表達愛慕之情,三月三比起西方的情人節還要早上一千多年。

唐代時,上巳節已成爲一年中的三大節日之一,這天人們除了祓禊外,還有春遊踏青、臨水宴飲。杜甫詩句“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將上巳節的男女自由戀愛的綺麗風情描繪得淋漓盡致。宋朝以後,三月上巳風俗漸漸衰銷,最終聲匿跡微。如今三月三裏浪漫的情愛、美好的願景已蕩然無存。如今,上巳節在不少地區尚有餘韻可尋,2014年“壯族三月三”申遺成功,成爲壯族的情人節。

中國傳統的情人節3

中國的三大傳統情人節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

有一些人把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或七夕稱作“中國的情人節”,在漢代,七夕的慶祝已經很普遍了,但傳統上慶祝七夕的內容與情侶約會之類的活動無關,只是乞巧、許願的節日。後來由於牛郎織女在七夕鵲橋相會的傳說賦予了七夕節以情人節的含義。近年中國年輕人又以慶祝西洋情人節的方式慶祝七夕,內容上與傳統習俗並無關係。

中國傳統的情人節 第3張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

元宵節在習俗上比較近似情人節,在唐代古詩中,就有描寫元宵節的詩句。在宋代,朱淑真(一說爲歐陽修所作)的生查子寫道:“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

在一些少數民族依然流行的節日上巳節(又稱三月三)更符合情人節的內容。上巳節本來是青年男女踏青、社交、結交異性的節日,漢之前更有野合的習俗,後來禮教興起,野合的習俗消失,但當時男女交往還是比後世自由,年輕男女依然會在當天到郊外踏青遊玩。到南宋時理學興起,禮教變得森嚴,上巳節就在漢民族文化中式微了。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