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年輕父母須警惕養育焦慮

年輕父母須警惕養育焦慮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年輕父母須警惕養育焦慮

年輕父母須警惕養育焦慮,現今生活,許多年輕的父母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會很早就對自家寶寶進行教育,還害怕自己教不好孩子。下面是年輕父母須警惕養育焦慮!

年輕父母須警惕養育焦慮1

我該給孩子多少愛才合適呢?少了,孩子會否變得孤僻、怯懦?多了,孩子會否變得任性、自私?我該讓孩子讀些什麼書,《三字經》、《弟子規》?

孩子讀了會否將它內化成自己的精神氣質,將來一進社會就被人擊倒……時下不少家長經常就在類似這些問題上糾結,以致吃不好,睡不穩,脾氣也變得非常暴躁。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兒童青少年體質與行為研究中心的楊文翰博士後說,這是新手父母非常常見的“養育焦慮症 ”。

而這種症狀,只存在於新手父母身上,焦慮的源 頭在於初為父母的無知。

養育焦慮表現

1、嬰兒哭鬧,我該抱還是不該抱?抱了,會否形成條件反射,嬰兒會以哭鬧來贏得父母的關注?不抱,嬰兒會否變得沒有安全感,日後缺乏自信心?

有的書上說第一次抱,哭一分鐘後抱,第二次抱,哭五分鐘後再抱,以此遞減,慢慢讓嬰兒脫離父 母的懷抱。

有的書上說,嬰兒一哭就應該抱,因為這說明了嬰兒有需求,嬰兒此時的需求都是基本的生理需求,理應得到滿足。哪本書上說的才是對的?

年輕父母須警惕養育焦慮

2、我該給寶寶選擇哪個牌子的奶粉 ?國產系?日韓系?歐美系?哪種適合寶寶腸胃?哪種營養更均衡?一天該吃多少頓合適?

3、我該不該給孩子上興趣班?不上吧,周圍的娃娃都去上,會否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上吧,會否剝奪了孩子的快樂童年?上的話,該讓孩子上什麼興趣班合適?

4、我的養育方式究竟正不正確?我想做到最好,可是我不知道自己現在做的好不好。

老師分析:楊文翰博士後說,受教育程度越是高的父母,子女數量越是少的家庭,焦慮程度越高。

因為父母越容易把自己的期待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卻因為養育經驗不足而缺乏自信。他們唯恐孩子得不到最好的教育,把全部精力都投射到孩子身上,這樣做其實不能給孩子更多的愛和安 全感,卻容易讓養育焦慮綁架孩子。

給家長的建議

楊文翰博士後說,新手家長有養育焦慮是正常的,只是表現輕重而已。怎樣評估家長的焦慮水平在一個可接受的範圍呢?主要是看家長的焦慮是否影響到了親子關係,影響到與孩子的溝通。

不同階段孩子的家長應對養育焦慮,應當採取不同的措施。家長一定要相信自己能養好孩子,也要給孩子足夠的信任,給孩子犯錯誤的空間,而不要過早 地給孩子指導。

事實上,絕大多數孩子正常引導的話,成長過程都不會出現大問題。幫助孩子體驗到成長的成就感時,家長也可以幫助自己減輕養育焦慮。

千萬不能將孩子與別的孩子比,如“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這樣的話給孩子壓力的同時,也給自己壓力。

襁褓階段:這時的父母面臨最多的是餵養方式的問題,如奶粉選擇哪個好,我做的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怎麼辦?

支招:家長要對自己有信心。消除焦慮的做法很多,家長可以先提前瞭解孩子下一年齡段的特徵和發育指標,如一歲時瞭解兩歲的,學習稍微超前點的知識,以便 讓自己對孩子的成長有心理準備。

其次,可以利用社會資源,與比自己孩子年齡大的孩子父母交流,向他們學習較好的經驗。

祖輩方面的經驗也可以作為參考,對孩 子的成長過程有個大概的瞭解。但是要先向祖父母傳遞一個理念:我想自己去探索一個做父母的經驗,畢竟我只能做這一次父母;以免祖父母對養育孩子干涉太多, 要避免隔代教育的弊端。

兒童保健老師、兒童養育老師也是新手父母可以求助的物件,家長應該經常與這些教育者保持互動,以獲取更科學更先進更有針對性的知 識,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教育效能。

年輕父母須警惕養育焦慮 第2張

如每個月兒保或打疫苗時,諮詢醫生相關的養育意見。最好避免求助於市面上一些盈利性的早教機構,因為他們的知識並不系統,常會犯以偏概全的毛病。

幼兒園階段:最常見的養育焦慮是,是否要給孩子報興趣班,孩子在幼兒園出現了不當和反常行為怎麼辦。

支招:和幼兒園的老師多交流,也要堅持自己的育兒原則。別人怎麼說不用管,要確定此時你做的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

至於這時的孩子,是否參加興趣班,問題不大。因為興趣班的技能孩子將來再學也完全能夠跟上,孩子很快就能達到與那些早早參加興趣班的孩子同樣的水平。

小學階段:家長容易碰到的焦慮是孩子偏科了,孩子學習跟不上。

支招: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孩子的各種能力發展存在差異。例如數學能力,有的孩子幼兒園大班就懂十以內的加減法。有的則要到一年級甚至二年級才能理解。

但這並不代表孩子笨,因為每個孩子發展的階梯都不同,當他的大腦發育到為邏輯思維做好準備的時候,他自然會懂得,家長不用擔心。

家長此時需要培養的是 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與行為能力,陪著孩子一起面對困難,給孩子成長的時間,也給自己成長的時間。

對於高年級的孩子來說,不要把孩子的成績與將來的發展看成 一回事。性格、意志和品質才能決定孩子將來走多遠。

青春期階段:家長最擔心的就是與孩子的溝通出現問題。

支招:家長要了解孩子心理與行為出現變化的原因。不要對孩子過多的干預,更不能一定要孩子按照你的想法行事。否則孩子會壓抑自己的個性,將來出現情緒問題的機會會比別的孩子更多、更嚴重。

年輕父母須警惕養育焦慮2

年輕父母的育兒焦慮該如何緩解?

改革開放的四十年間,中國家庭的親子關係與社會發展同步發生改變。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國家對素質教育的強調,讓中國父母以孩子為中心,在子女身上投注大量時間、精力與金錢;

市場經濟秩序下,育兒責任一步步轉移至父母身上,不管是相對富裕的家庭還是普通的家庭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都不同程度地參與到一場場育兒競賽中,整個社會瀰漫著一種育兒焦慮。

緩解育兒焦慮,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以家庭為中心,政府、社會、個體協同發力,為育兒家庭提供精神或物質上的幫助和支援,有利於減輕年青父母在養育兒童中產生的消極情緒。

年輕父母須警惕養育焦慮 第3張

政府:加強頂層設計,構築健康公平的社會環境

我國現階段亟待解決的家庭育兒成本高、優質教育資源競爭激烈等問題,與年青父母育兒焦慮息息相關。

一方面,政府要不斷完善生育支援政策及配套措施,全方位地減少家庭育兒壓力。以家庭為基本福利單元,推動出臺相關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探索建立育兒補貼制度,減輕家庭育兒成本。

同時,大力發展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構建政府主導、以普惠微型托育機構為主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托育服務體系,為年輕父母解決托育難題。

另一方面,針對年青父母的教育焦慮,政府在重視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要加大對教育的支援與投入力度,著力推進教育改革,採取如強校扶持弱校的“委託管理”、優質資源共享共建的“集團化辦學”等舉措。

豐富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分佈,從根本上打破不健康的教育生態環境,緩解年青父母的教育焦慮情緒。

社群:加強育兒資源整合,提升科學育兒的社會支援能力

社群是連線家庭、社會和政府的橋樑,以社群為平臺,吸納社會多元主體的力量,建設多層次的社會支援模式和渠道可以減輕家庭育兒的壓力。

一方面,社群可針對現階段公益性托育服務較匱乏的情況,利用社群公共服務設施建立兒童課外看護服務中心。

根據社群家庭父母工作的特點,提供半日制和臨時託管服務,最大限度滿足育兒父母工作與家庭的平衡需求。另一方面,加強對年青父母科學育兒的指導。

在社群組建一支具有豐富兒童養育知識和經驗的團隊,針對兒童成長的各個階段,對父母雙方進行知識培訓和能力訓練,幫助家長正確認識科學育兒的重要性,不斷豐富家長在兒童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知識。

年輕父母須警惕養育焦慮 第4張

利用網際網路的多種傳播渠道,開發相應的育兒資源,增強育兒指導服務的實施效果。

家庭:構建家庭友好環境,建設和提高家庭的養育能力

構建家庭友好環境核心就在於通過系列政策設計為兒童照料提供完善的支援服務,促進夫妻共同參與兒童養育。一方面,推進家庭友好育兒環境的營造。

首要倡導父母共育,探索更加靈活多元的福利保障模式,為父母提供更多的育兒時間。

用人單位提供更加友好的彈性上班制度、為爸爸們提供“育兒假”,激勵父親更多地參與到育兒中來,母親接納、鼓勵、享受父親的參與,促進家庭內部的平等互動。

在隔代撫育的家庭中,祖輩與年輕父母之間要加強溝通交流,促進兩代育兒觀念的有機融合,增進代際合作水平,減少育兒過程中的家庭矛盾衝突。

另一方面,建設和提高家庭育兒能力。政府、社群、市場可為育兒家庭提供多元化的托育服務,協助父母養育子女,給予育兒家庭充分的支援,切實增強家庭養育信心和能力。

年輕父母須警惕養育焦慮 第5張

家庭自身則在吸納祖輩育兒經驗的同時,汲取新的育兒觀點,在育兒實踐中不斷反思和總結育兒知識,積極參與和推動完善家庭友好型育兒支援政策的程序。

家長:避免盲從跟風,樹立正確的家庭育兒觀念

年青一代父母對孩子的培育高度重視,總試圖在各類“科學育兒法”中探尋某種育兒法則,卻往往落入“過度教養”的誤區。

家長要從容、理性地對待育兒,一方面,要豐富自身的教養知識,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成長;

同時提高自身的資訊素養,對各類媒體傳播的育兒資訊進行甄別,遵循孩子成長規律進行理智思考,做出獨立、正確的判斷,合理規劃育兒方案。儘量減少外界刺激對自己和孩子的消極影響。

另一方面,父母學會辨別自身需求與孩子需求之間的差異,善於反省和反思,學會覺察和調節自身情緒,適當學習心理學知識進行自我放鬆和減壓。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