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美文 > 色不迷人人自醉什麼意思

色不迷人人自醉什麼意思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酒不是要醉人的,是人貪杯自醉的;女色不是要迷人的,是人貪色自迷的。指貪酒貪色,縱慾傷身,責任全在人不能自控,而不在酒色。

色不迷人人自醉什麼意思1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指人縱酒而自醉,縱慾而自迷,並非酒色本身之過。

錢鍾書《圍城》“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今朝有緣來相會,明日你東我向西。”

這兩句俗語連在一起,往往是告訴世人酒、色都不是好物,希望年輕人要剋制自己的慾望,凡事適可而止。在今天,這兩句詩在大多數時候形容自己的心境,表明自己心情很不錯,陶醉其中。

擴展資料: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爲“新儒林外史”。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羣相。

圍城故事發生於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鴻漸是個從中國南方鄉紳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於家庭壓力與同鄉周家女子訂親。但在其上大學期間,周氏患病早亡。準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寫的唁電感動,資助他出國求學。

色不迷人人自醉什麼意思
  

方鴻漸在歐洲遊學期間,不理學業。爲了給家人一個交待,方於畢業前購買了虛構的“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並隨海外學成的學生回國。在船上與留學生鮑小姐相識並熱戀,但被鮑小姐欺騙感情。同時也遇見了大學同學蘇文紈。

到達上海後,在已故未婚妻父親周先生開辦的銀行任職。此時,方獲得了同學蘇文紈的青睞,又與蘇的表妹唐曉芙一見鍾情,整日周旋於蘇、唐二人之間,期間並結識了追求蘇文紈的趙辛楣。方最終與蘇、唐二人感情終結,蘇嫁與詩人曹元朗,而趙也明白方並非其情敵,從此與方惺惺相惜。方鴻漸逐漸與周家不和。

抗戰開始,方家逃難至上海的租界。在趙辛楣的引薦下,與趙辛楣、孫柔嘉、顧爾謙、李梅亭幾人同赴位於內地的三閭大學任教。由於方鴻漸性格等方面的弱點,陷入了複雜的人際糾紛當中。後與孫柔嘉訂婚,並離開三閭大學回到上海。在趙辛楣的幫助下,方鴻漸在一家報館任職,與孫柔嘉結婚。

婚後,方鴻漸夫婦與方家、孫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並激化。方鴻漸辭職並與孫柔嘉吵翻,逐漸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色不迷人人自醉什麼意思2

在俗語中,關於男男女女的愛情真理有很多,十分真實,如今看來,我們都是受益匪淺,但是由於流傳廣泛,一傳十、十傳百,真正的含義也逐漸變了味道,但是最爲經典的,還是他的真實含義,而且古人有些字的含義,與如今大相徑庭,因此有些俗語也會因爲字面意思,誤導很多人。

比如老話中的那句“色不迷人人自迷”,這句話便被無數人所誤解,而且他的後半句,也被誤解很深,大多數人聽到這句話,都不由自主的會想到“酒不醉人人自醉”這句話,其實它並非是後半句,反而與之沒有絲毫的關係,只是在近現代,錢鍾書在《圍城》中放到了一起,因而讓人們熟知,然而真實的這句話,並非如此。

這句話最早源於清朝時期,有一位叫做黃增的畫家、詩人,在畫壇與詩歌界名氣都很一般,但是在杭州卻赫赫有名,並且編寫了一本《集杭州俗語詩》,其中最著名的一句便是“色不迷人人自迷”,後半句爲“情人眼裏出西施”。

色不迷人人自醉什麼意思 第2張
  

提到“情人眼裏出西施”,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這句話言簡意賅,含義人人皆知,但是他跟“色不迷人人自迷”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如今人們已經很難把這兩句詩聯繫到一起來用,而且“情人眼裏出西施”這句話也更加知名,而“色不迷人人自迷”的真正含義也變味了。

而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大家只是被字面意思所誤解了,這裏的“色”字,並非我們表面看到的意思,而是指的真心相愛的人,它與“情人眼裏出西施”幾乎一致,是說真心相愛的人,儘管不迷人,但是對方卻會認爲很迷人,無論是哪一點,都會感到認同,被對方深深的迷住。

同時這句話,也主要是展現癡情的人,能夠一心愛上對方,也就是我們理解的情人眼裏出西施,但是在如今,含義已經變了味兒,普遍認爲這句話是指人們自己欺騙自己,儘管不迷人,卻爲了掩蓋現實,自欺欺人,而且還加上了一句“酒不醉人人自醉”,描述人們在人生失意的時候,頹廢的生活樣子,有些落寞的感覺。

從最初的.描寫專情的男男女女,到如今大相徑庭的含義,很多俗話最初的意思其實都被字面意思所誤解,而當我們看到真正的含義後,纔會恍然大悟,這也正是有些俗語逐漸的被人們所遺忘的原因。

因爲很多人看不懂真實含義,而且字面意思又有些難以苟同,所以會很難流傳開來,但是這些古人所留下的老話,是經歷了成千上百年的洗練,對我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幫助,是不能遺忘的傳統文化精華!

色不迷人人自醉什麼意思3

“酒不醉人人自醉”確實是一句俗語,而且從目前的資料來看,比“色不迷人人自迷”出現得更早。還記得《水滸傳》中的魯智深嗎?他三拳打死鎮關西,逃到代州雁門縣後得到趙員外的幫助,推薦他去五臺山文殊禪院爲僧。可是魯智深依舊惹是生非,破壞佛門清淨,就在這第四回中出現了一首長詩,其中說道:

酒中賢聖得人傳,人負邦家因酒覆。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自醉。

在這裏“酒不醉人人自醉”是全詩的最後一句,前面是“解嘲破惑有常言”,與“色不迷人人自迷”沒什麼關係。

那麼,“色不迷人人自迷”是從何而來的呢?在清朝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黃增的人,出生於雍正二年,是一位著名的.畫家和詩人。他主要活躍在乾隆年間,雖然名氣不大,但是有一首《集杭州俗語詩》非常出名: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裏出西施。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

這句詩只有四句,前三句很有名氣,第四句則是用了“唐伯虎三笑點秋香”的典故。全詩有兩個意思,前兩句說的一個道理,那就是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互相吸引,是完全沒有道理可言的。即使沒有沉魚落雁之貌,但在戀人眼中就是如同西施一樣的美麗。後兩句是說人與人的緣分是天定的,如果有緣即使遠在千里也有見面的一天,因爲偶爾的一笑就爲之癡迷。

色不迷人人自醉什麼意思 第3張
  

在此處,“色不迷人人自迷”是第一句,它的後面緊跟着是“情人眼裏出西施”,也與“酒不醉人人自醉”沒有什麼關係。然而,這一首詩的題目就可以看出,它是當時就存在的俗語,必然不是黃增第一個寫出來的。而且,在已發現的書中,兩句確實聯繫在一起,比如在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十四和沈鯨《雙珠記》一十出都曾經直接寫出: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但它們都是作爲勸勉的俗語,並非單獨成詩。

在清朝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鄒弢的學者,在光緒年間出版的《狐狸緣全傳》中就寫將這兩句寫成詩道:

茶亦醉人何須酒,書自香我何須花。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

在這裏,雖然“酒不醉人人自醉”後面跟着的是“花不迷人人自迷”,顯然已經和“色不迷人人自迷”只有一字之差了。後來,錢鍾書老先生在大名鼎鼎的《圍城》中就寫道: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今朝有緣來相會,明日你東我向西。

在此前,這兩句俗語連在一起,往往是告訴世人酒、色都不是好物,希望年輕人要剋制自己的慾望,凡事適可而止。在今天,這兩句詩在大多數時候形容自己的心境,表明自己心情很不錯,陶醉其中。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