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11歲以下兒童何時能打新冠疫苗

11歲以下兒童何時能打新冠疫苗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1歲以下兒童何時能打新冠疫苗,全球多個國家的未成年羣體接種計劃最低只覆蓋到12歲及以上的青少年,兒童接種的細節及安全性、有效性仍然存疑。11歲以下兒童何時能打新冠疫苗。

11歲以下兒童何時能打新冠疫苗1

隨着德爾塔變異株的廣泛傳播,過往兒童和青少年並非新冠病毒易感者且很少發展到重症的認知正在被打破。

在本輪黑龍江暴發的疫情中,據哈爾濱市巴彥縣長汪育欣介紹,最小確診病例只有12歲;此前福建疫情更是波及了幾所中小學、幼兒園的學生,10歲以下兒童感染者尤引人關注。

事實上,雖然自今年7月起,全國各地陸續啓動了15~17歲及12~14歲未成年人新冠疫苗的接種工作,但眼下的態勢顯然讓12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的新冠疫苗接種需求正變得愈發迫切。

好消息是,最近,康希諾生物的重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以及中國生物的滅活疫苗先後發表了針對6~17歲、3~17歲未成年羣體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臨牀數據。

從初步結果來看,兩款疫苗在相應年齡羣體中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且免疫後水平與成人相比無明顯差異,甚至更高。

更早之前,科興中維的滅活疫苗在臨牀I/II期數據中也呈現了相似結果。

“12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在科學上並沒有障礙,只是等待一個契機”,上海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前主管醫師陶黎納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大多數疫苗是給嬰幼兒接種的,這是一個事實”。

不過,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曹彬曾在《柳葉刀》上發表評論表示,確定疫苗在低齡人羣中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應對兒童進行更長時間的隨訪評估。

知名科普作者莊時利和亦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目前來看,國內臨牀試驗樣本量有限,兒童接種應更加慎重。

11歲以下兒童何時能打新冠疫苗

兒童接種新冠疫苗是否必要?

相比起社會活動可能引發更廣泛傳播的青壯年(18~59歲),以及更易發展爲重症的老年羣體(60歲以上),新冠病毒似乎對未成年羣體的影響並不大。

從去年中國疾控中心發表的`論文來看,早期中國超過4.4萬例患者中,19歲以下患者共有965名,佔比僅2.16%。其中,549名10~19歲患者中有1例死亡,416名0~9歲患者中無人死亡。

但隨着最近全球新冠疫情的發展,尤其是在德爾塔變異株成爲主要傳播病毒後,越來越多的數據正在提示人們警惕新冠病毒在兒童和青少年羣體中的傳播情況。

最近一輪福建暴發的疫情中,莆田市最初篩查出的85例感染者中,10歲以下的兒童共有30名。哈爾濱市巴彥縣在第一輪核酸排查後,發現的感染者最小年齡爲12歲。

據美國兒科學會統計,在9月16日~23日這一週內,全美境內共報告未成年病例20.7萬,佔當週新增病例總數的26.7%。截至9月23日,美國報告的18歲以下病例佔全部病例數的16%,而去年同期這一比例只有10.5%。

同時,雖然該年齡段患者目前住院率及死亡率仍不高,分別只佔整體住院及死亡患者的2.5%、0.08%,但也在走高。

顯然,隨着兒童和青少年的新冠感染率提升及重症、死亡病例的出現,爲該羣體接種新冠疫苗正變得愈發迫切。

此外,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還曾提示,從管控傳染源角度,兒童和青少年也要加強管理,該羣體的新冠疫苗接種是建立羣體免疫屏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1歲以下兒童何時能打新冠疫苗 第2張

“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在成年人獲得免疫保護時讓兒童不接種新冠疫苗,我們不能排除未接種疫苗的兒童成爲病毒庇護所的可能性,因爲大多兒童新冠病例是沒有症狀的”,曹彬在其發表在《柳葉刀》上的評論中寫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多個國家的未成年羣體接種計劃,最低仍只覆蓋到12歲及以上的青少年,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等。即便輝瑞日前宣佈,其與BioNTech合作開發的mRNA疫苗已在2200名5~11歲受試兒童身上驗證了安全性與耐受性,但其相關審批程序纔剛準備推進。

而中國雖然已有科興及中國生物兩款疫苗獲得了3~17歲人羣緊急使用的批准,但到目前爲止,也只是陸續在15~17歲、12~14歲羣體中開展了疫苗接種工作。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於新冠疫苗在該羣體中開展臨牀試驗較晚,兒童接種的細節及安全性、有效性仍然存疑。

“民衆對於兒童感染新冠出現重症的容忍度很低,但同樣,民衆對於兒童接種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的容忍度也可能遠低於成人”,莊時利和表示。

也正因如此,曹彬在前述評論中一邊強調將兒童納入免疫接種範圍的必要性,另一邊也表示,在向低齡兒童推廣新冠疫苗之前,安全性是首要的考慮因素。

安全性和有效性究竟幾何?

那麼,兒童接種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到底如何?從科興中維、中國生物及康希諾生物先後發佈的臨牀早期數據我們可以窺得一二。

最近,康希諾生物剛剛發佈了其重組5型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針對6歲以上健康人羣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臨牀數據。

該試驗共計在江蘇省泰州市入組430名受試者,包括150名6~17歲兒童和青少年,30名18~55歲青壯年及250名56歲以上老年,分別間隔56天接種兩劑疫苗,每次接種後監測不良事件28天。

結果顯示,6~17歲兒童和青少年在接種低劑量該疫苗後,有69%在接種後14天內發生了至少一次不良反應。這一數據聽起來似乎有些嚇人,但其中絕大多數爲注射部位的疼痛、腫脹,以及發熱、頭痛和疲勞等輕度或中度症狀。

11歲以下兒童何時能打新冠疫苗 第3張

康希諾生物重組疫苗臨牀試驗中接種14天內兒童和青少年組出現的不良反應統計

研究期間,6~13歲的受試者中僅報告了1例疑似意外嚴重不良反應,診斷爲胃腸道疾病。

同時研究顯示,兒童和青少年組在接種該疫苗後,可激發同成人一樣顯著的細胞免疫反應,且從兒童和青少年組誘導的IgG抗體及中和抗體顯著高於青壯年組和老人組這一點來看,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引起的免疫應答隨年齡增長而下降。

中國生物則在河南省商丘市先後納入288名、720名3~17歲健康受試者,並將其分爲3~5歲、6~12歲和13~17歲三個年齡組,各組受試者均被隨機分配接受3個劑量水平(每劑2微克、4微克和8微克)三劑疫苗的接種,每劑間隔28天。

結果顯示,受試者的主要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3個年齡組依次有4%、9.1%、7.9%報告)、發熱(3個年齡組分別爲12.7%、5.2%、10.3%),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多爲輕度;低、中、高三個劑量組在全程免疫後28天,IgG抗體與中和抗體的4倍增長率均爲100%,抗體滴度水平均明顯升高。

這也就意味着,整體來看,該疫苗在臨牀中表現出的安全性較好,且能引發針對新冠病毒的強烈免疫反應。

這兩份臨牀數據的發表,對於推進低齡羣體疫苗的接種當然是新的證據。

但不能忽視的是,首先,兩份試驗的臨牀樣本量依然有限,尤其是康希諾生物的低齡組,是否具備統計學意義仍需後續觀察;其次,IgG抗體與中和抗體的滴度並不能簡單和保護率等同起來,有效性仍待確證,且其誘導的免疫持久性也需要進一步研究。

“兒童接種新冠疫苗是大勢所趨”,莊時利和告訴中國新聞週刊,“但仍要十分謹慎,要密切跟蹤大規模接種後的反饋”。

如此看來,國內更低齡羣體的新冠疫苗接種仍有一段路要走,既要尋找更多支撐,又要權衡風險與收益。

11歲以下兒童何時能打新冠疫苗2

9月27日,記者從蕪湖市疾控中心獲悉,蕪湖12週歲以上人羣新冠疫苗接種,已進入收尾階段。根據國家和省安排,預計10月啓動3-11週歲人羣接種。另外,10月也將有條件開展加強針接種。

根據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的統計,截止到9月26日16:30,全市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6211689劑次。其中,12-17週歲人羣399852劑次,累計接種203244人。18週歲及以上常住人口5811837劑次,累計接種2625346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接種工作,70%是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站)的基層醫務工作者完成的。

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相關負責人表示,12週歲以上無禁忌人羣,請儘快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種,這既是權利,也是義務,既是“私事”,更是“公事”。請大家齊心協力築牢羣體免疫的“防火牆”,共同守護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11歲以下兒童何時能打新冠疫苗 第4張

10月份開始,蕪湖新冠疫苗接種將進入新階段。根據國家和省規劃,預計將啓動3-11週歲人羣的接種,或將以學校或街道爲單位做出安排。同時,對於今年3月1日之前完成全程免疫接種的市民,也可能開展加強針接種。此兩項新內容的具體落實,將按照後續省衛健委出臺的方案統一解讀、執行。

我國疫苗接種完成全程的已經超過10億人,接種的人越多,疫苗起到的保護作用越大。超過10億人的全程接種爲我們控制新冠疫情的流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新冠疫苗接種,從個體來說可以防止感染、可以防止發病,更顯著的效果是預防感染後重症和死亡。

從羣體上來說,根據以往的經驗,如果接種率高疫苗的作用就更大。當然現在也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即新冠病毒的變異。

德爾塔病毒變異株傳染性非常強,我們也看到保護效力在個別疫苗當中出現了削弱的情況,這給我們建立羣體免疫帶來了一定挑戰。後續面對這種挑戰,我們要加強病毒監測、加強疾病監測、加強疫苗效果評估,還要不斷完善新冠疫苗的免疫策略,進一步研發更好的疫苗來預防相關的疾病。

在目前我們還不能放鬆警惕性。一方面,德爾塔病毒變異株傳染性非常強;另一方面,老年人、青少年人羣中還有一部分人沒有完成接種,我們建議符合接種條件的人羣儘快接種,只有更多人羣接種了疫苗,它的作用才能夠真正發揮出來。還要考慮12歲以下的人羣,這些人羣還沒有接種疫苗,也應該納入接種考慮範圍。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