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職場 > 諾貝爾獎和生涯設計的關係

諾貝爾獎和生涯設計的關係

來源:時髦谷    閱讀: 6.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不明確時,不妨主動向傑出人士請教

諾貝爾獎和生涯設計的關係

所謂生涯設計,即一個人確定自己一生的理想目標,並根據這一目標來進行相關努力。但是對許多青年來說,確定一生應做什麼,往往並非易事。那麼就可主動向傑出人士請教。害怕受到拒絕是最容易產生的心理。對此,請看一下羅曼·羅蘭如何爲大家樹立榜樣。

羅曼·羅蘭22歲時,總覺得自己富有文學藝術的素質,傾向於選擇文學事業,可是照世俗的理解,文學事業又有什麼用處呢?他決定給文學大師托爾斯泰寫封信,尋求指點。

在寫這封信時,他只是抱着試一試的想法,做好了收不到回信的準備。沒想到幾個星期以後,他收到托爾斯泰長達38頁的親筆回信。在信中,托爾斯泰向這位從沒見面的異國青年,談了選擇個人道路的原則。這封信使羅曼·羅蘭下定決心從事文學事業,終於成爲世界著名作家,並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二、根據自己的長處決定終身職業

當你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思考,對自己興趣,以及思維、知識結構等方面的長短處有所認識,就不妨揚長避短,按長項來進行“生涯定位”。如愛因斯坦的思考方式偏向直覺,就沒有選擇數學而是選擇更需要直覺的理論物理,作爲事業的主攻方向。

三、在創造前沿選擇突破點

生涯設計還要結合外在的需求來考慮。最容易出成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到創造前沿去“淘金”。在前沿地帶,往往彙集了最優秀人士的思想精華和創造新成果,同時也會暴露許多需要解決的新問題。此時,你若能發現哪些是重要但別人忽略或研究不透的問題,並把解決它們作爲突破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次,美籍華人李政道很偶然地得知非線性方程有一種叫孤子的解。他找來所有關於孤子的資料仔細分析,專門挑剔別人有哪些弱點。果然有一大發現:所有文獻都是研究一維空間的孤子。而在物理學中,有廣泛意義的是三維空間。於是,他圍繞這點研究,僅僅幾個月,就找到了一種新的孤子理論,用來處理三維空間的亞原子問題。事後,他高興地說:“在這個領域裏,我從一無所知,一下子趕到別人前面去了。”李政道成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四、學會“心靈解套”

青年時期是一個可塑性強的時期,往往有許多潛能,卻被自己以各種理由忽略和否定。假如一個人能幹什麼,卻總認爲“我不行”,那就說明他有一個“心靈之套”,需要通過各種方式解除。

讓·多塞的父親是一個出色醫生,他認爲兒子也能當一個好醫生。但是,讓·多塞認爲自己對行醫有心理障礙,根本不是這塊料,他爲此還捱過父親一巴掌。但後來,一位叫埃迪的醫生常給他講有趣的醫學知識,講醫學上的科學探索和重大發現,講醫生們如何救死扶傷,講自己在病人康復之後感到的快樂。漸漸地,讓·多塞對醫學從感興趣發展到了熱愛,他逐漸發揮出自己在這方面的才能。1980年,他榮獲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五、永遠都自命不凡

這是所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共性。值得指出的是,這份自命不凡,並不是認爲自己天生就高人一等,而是不管自己有何弱點和缺陷,還是堅信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夠取得非凡成就。

羅莎琳·蘇斯曼·雅洛在10多歲時,讀了《居里夫人傳》,便認定居里夫人的路,就是自己要走的路。這一想法,在周圍人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在她高中畢業時,母親希望她當小學教師;大學畢業時,父親希望她去當中學教師。但是她說:“居里夫人也是女人,她做出了許多男人做不到的事,我相信自己也能像她那樣度過一生。”而且,她還保證:自己不僅要成爲一個居里夫人那樣的大科學家,也要成爲一個好妻子、好母親。最終她實現了諾言,不僅成爲1977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獲得者,而且還是有名的賢妻良母。

六、看準了就要走到底

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向黑體輻射問題猛攻,多次失敗仍不死心。但他的老師約裏卻灰心了,勸告他說:“物理學是一門已完成了的科學,因此你繼續研究這個問題,是不會有多大成果的。”

雖然普朗克很敬愛老師,但他並不贊同老師的觀點。因此,他仍然繼續研究。1900年,他發表了用“能量子”概念導出黑體輻射的公式的論文。1918年,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