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民族的服裝特點

民族的服裝特點

來源:時髦谷    閱讀: 5.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民族的服裝特點,民族服飾是指各民族本身文化中獨有特色的服飾,也可以稱爲地方服飾或民俗服飾,在一些民族國家的城市生活中,人們在日常的時間雖然多以西裝打扮爲主,下面來看看民族的服裝特點。

民族的服裝特點1

1、蒙古族 (měng gǔ zú)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遊牧民族。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以瑪瑙、珍珠、金銀製成。

2、回族 (huí zú)

回族是回民族的簡稱。回族服飾的主要標誌在頭部。男子們都喜愛戴白色的圓帽,回族婦女常戴蓋頭。

3、苗族 (miáo zú)

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服飾以奪目的色彩、繁複的銀飾品裝飾和耐人尋味的文化內涵著稱於世。

4、傣族 (dǎi zú)

傣族服飾充分體現其地理特點,淡雅美觀,既講究實用,又有很強的裝飾意味,女飾追求輕盈、秀麗,服裝的色彩極爲出色。

5、傈僳族 (lì sù zú)

傈僳族定居在滇西怒江地區。傈僳族的服飾很有特點,婦女穿繡花上衣,麻布裙,喜歡戴紅白料珠、珊瑚、貝殼等飾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掛箭包。

6、藏族 (zàng zú)

藏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西藏。藏族服飾的最基本特徵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長靴、編髮、金銀珠玉飾品等。

7、壯族 (zhuàng zú)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壯族婦女擅長紡織和刺繡,所織的壯布和壯錦均以圖案精美和色彩豔麗著稱,風格別緻的“蠟染”也爲人們所稱道。

民族的服裝特點
  

8、朝鮮族 (cháo xiǎn zú)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朝鮮族人比較喜歡素白色服裝,以示清潔、乾淨、樸素、大方,故朝鮮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稱,自稱“白衣同胞”。

9、高山族 (gāo shān zú)

臺灣高山族傳統服飾色彩鮮豔,以紅、黃、黑三種顏色爲主,其中男子的服裝有腰裙、套裙、挑繡羽冠、長袍等,女子有短衣長裙、圍裙、膝褲等,除服裝外,還有許多飾物,如冠飾、臂飾、腳飾等,以鮮花製成花環,在盛裝舞蹈時,直接戴在頭上,非常漂亮。

10、納西族 (nà xī zú)

“披星戴月”的納西族婦女以勤勞能幹,賢德善良而著稱。服飾中最具特點的是身後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並排釘着七個直徑爲二寸左右的繡花圓布圈,每圈中有一對垂穗。

11、布朗族 (bù lǎng zú)

布朗族穿着簡樸,婦女的服飾與傣族相似,上着緊身無領短衣,下穿紅、綠紋或黑色筒裙,頭挽髮髻並纏大包頭。男子穿對襟無領短衣和黑色寬大長褲,用黑布或白布包頭。

12、阿昌族 (ā chāng zú)

阿昌族婦女的服飾有年齡和婚否之別。未婚少女多着各色大襟或對襟上衣、黑色長褲,外系圍腰,頭戴黑色包頭。已婚婦女一般穿藍黑色對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綁腿,喜用黑布纏出類似尖頂帽狀的.高包頭,包頭頂端還垂掛四五個五彩小繡球,頗具特色。

13、怒族 (nù zú)

怒族服飾的風格古樸素雅,婦女穿右開襟上衣,長及腳踝的裙子,套黑色或紅色的坎肩;年青姑娘喜歡在裙外繫有彩色花邊的圍腰,已婚婦女的衣裙上都繡有花邊。婦女頭部及胸部多用珊瑚、瑪瑙、貝殼、料珠、成串的銀幣裝飾,戴鋼質大耳環垂於肩部。

14、鄂溫克族 (è wēn kè zú)

鄂溫克族服飾的原料主要爲獸皮。大毛上衣斜對襟、衣袖肥大,束長腰帶。短皮上衣、羔皮襖,是婚嫁或節日禮服。無論男女,衣邊、衣領等處都用布或羔皮製作的裝飾品鑲邊,穿用時束上腰帶。喜愛藍、黑色的衣服。

15、鄂倫春族 (è lún chūn zú)

鄂倫春族均着寬肥大袍。因過去主要從事遊獵,服飾多以鹿、狍、犴皮製作。領口、袖口、襟邊、大袍開衩處均有刺繡、補花等裝飾,常用雲紋、鹿角紋等。戴犴皮帽,女帽頂用氈子,上縫各種裝飾和彩穗;姑娘戴綴有珠子、貝殼、釦子等裝飾的頭帶。

民族的服裝特點2

1、蒙古族 (měng gǔ zú)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 過着“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譽爲“草原驕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 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爲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 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2、回族 (huí zú)

回族是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並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 族。

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爲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 把開齋節定爲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miáo zú)

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製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於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

苗族過 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 日以苗年最爲隆重。

4、傣族 (dǎi zú

傣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於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爲“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 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

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 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民族的服裝特點 第2張
  

5、傈僳族 (lì sù zú)

傈僳族在唐代稱爲“慄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

1985年6月11日,建立 雲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穫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 “刀杆節”扣人心絃,據說上刀杆是爲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6、藏族 (zàng zú)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爲“博”,生活在這裏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 人口中,藏族佔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

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 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爲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7、壯族 (zhuàng zú)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儂”、“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

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 來改爲“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 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於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竈等等。

8、朝鮮族 (cháo xiǎn zú)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和遼寧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

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 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 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確定爲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gāo shān zú)

高山族是臺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羣。“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戰爭勝利後,中國對臺灣省民族的總稱。

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 素有“森林寶庫” 的美譽。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穫節”等,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 盛大的節日。

10、納西族 (nà xī zú)

納西族原遊牧在青海省黃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輾轉南遷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帶,並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納西族。

“納”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爲 人。麗江納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靈,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萬物皆由神靈主宰。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的“轉山節” 祭祀獅子山,就是人們敬拜自然實體的公共祭祀慶典。

民族的服裝特點3

1.藏族生活在高原雪域上的民族藏族,中國及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們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服飾~古銅色的皮膚,是高原陽光曬下的痕跡淳樸笑容的背後是雪山、藍天、白雲的聖潔

丹巴美人主要聚居地:西藏、青海,以及四川阿壩、甘孜、木裏、甘肅甘南、雲南迪慶等藏族自治州。(川西是中國第二大西藏)文化習俗:有自己的'藏曆、藏服、藏戲、藏醫等。

2.滿族中國第三大少數民族

滿族,中國的四大族羣之一

僅次於壯族和回族的第三大少數民族

滿族是出了名的美女多

比如娛樂圈的關之琳、王麗坤、關曉彤等

都是滿族人

主要聚居地:中國東北及華北地區,以散居爲主,其中居住在遼寧的人口最多。服飾:旗裝、旗頭、馬蹄底鞋。

3.朝鮮族說朝鮮語、使用朝鮮文朝鮮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絕大多數朝鮮族人依然使用朝鮮語和朝鮮文還有自己的特色服飾

@Kisig EO主要聚居地:主要分佈在東北三省,特別是吉林省,吉林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區。

4.赫哲族中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赫哲族,一個逐漸消失的魚皮部落目前大約5000人左右它是一個以捕魚狩獵爲生的民族是我國所有少數民族中唯一以捕魚爲主要謀生手段的民族

民族的服裝特點 第3張
  

主要聚居地:黑龍江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少數散居於附近縣的一些村鎮,代表地:街津口。

5.達斡爾族契丹人的後裔達斡[wò]爾族是個古老的中國少數民族元代以前叫“契丹”,明代至今用了“達斡爾”他們以馬爲伴、驍勇善戰,能歌善舞狩獵業是達斡爾族最古老最重要的生產活動之一

@郭偉忠達斡爾服裝受蒙古族和滿族影響較大男子穿大襟皮袍,外加長袍用白布包頭,戴草帽,着皮靴婦女穿長袍,不束腰帶,不穿短衣,顏色以藍爲主

主要聚居地:黑龍江、內蒙古、新疆等地。

6.鄂倫春族興安嶺上的獵神鄂倫春族是世居我國東北部地區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因爲鄂倫春民族世代遊獵於大興安嶺世人譽爲“興安嶺上的獵神”

主要聚居地:大興安嶺山林地帶。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