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父母容易誤解孩子的細節有哪些

父母容易誤解孩子的細節有哪些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容易誤解孩子的細節有哪些,若非孩子發出委屈的聲音使我們瞭解真相,家長甚至不知道自己曾誤解了孩子。有時候,誤解與真相往往一線之差,那麼父母容易誤解孩子的細節有哪些?

父母容易誤解孩子的細節有哪些1

其實我不笨——

媽媽一直希望芹芹成長爲一個斯文乖巧的小淑女,但芹芹偏偏像個男孩子一樣大大咧咧,喜歡跑跳攀爬。爲了薰陶芹芹的性情氣質,媽媽把芹芹送去學習鋼琴。面對枯燥晦澀的五線譜和單調重複練習,芹芹常常心不在焉,一學期下來沒彈好幾首曲子,視唱水平也在班裏排名倒數,愁得媽媽逢人便說:“我家閨女怎麼總不如人呢?”

其實芹芹並不笨,只是媽媽沒有根據她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值有時並不合理正確,芹芹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應該多安排運動、舞蹈等動態內容以消耗其多餘精力,而媽媽卻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這種抑制孩子天性的做法必然導致芹芹無法適應、表現失常,造成媽媽誤以爲孩子“很笨”的結果。

父母容易誤解孩子的細節有哪些

家教提示:當孩子的表現與我們的期望不符時,切勿急着埋怨、憤怒、傷心,更不要輕率地給孩子下定論,細心觀察孩子的性格特點,及時調整自己的期望值,有助於避免誤解的發生。

其實我不壞——

明明和表妹在一起玩得正歡,在跑跳追逐中,明明不小心把表妹撞倒在地,正想上前扶起她時,被奶奶看到了,奶奶不由分說責備明明說:“你怎麼能欺負妹妹!快點向人家道歉!”明明連忙解釋: “我是不小心的!”奶奶揚手作勢要打:“還頂嘴?這孩子現在越變越壞了!”明明“哇”地一聲哭了:“奶奶就是偏心……”

這是家庭中典型常見的誤解案例,明明雖然確有失誤,但這種犯錯並非出於本意,而且也主動補救了,奶奶不但沒有問清情況,還不聽解釋,僅憑主觀判斷就給明明貼上了負面標籤,給孩子心靈造成了傷害。家教中,最忌缺乏耐心和分析,一見孩子失誤就憑經驗給他定性,誤解也就由此產生了。

家教提示:孩子闖禍後先別急着斥責,多考慮幾種可能性:是不是孩子能力有限所以弄砸了事情?是不是孩子渴望探索纔不小心造成破壞?是不是我沒有分析和傾聽就妄下定論呢?三思而後行,有助於避免誤解。

父母容易誤解孩子的細節有哪些2

1、成績不好有原因

媽媽一直希望芹芹成長爲一個斯文乖巧的`小淑女,但芹芹偏偏像個男孩子一樣大大咧咧,喜歡跑跳攀爬。爲了薰陶芹芹的性情氣質,媽媽把芹芹送去學習鋼琴,面對枯燥晦澀的五線譜和單調重複練習,芹芹常常心不在焉,一學期下來沒彈好幾首曲子,視唱水平也在班裏排名倒數,愁得媽媽逢人便說:“我家閨女怎麼總不如人呢?”

2、需要自理也需要依戀

甜甜爸媽十分重視培養她的自理能力,從不讓甜甜粘着自己。在甜甜很小的時候,就讓她自己吃飯、穿衣,甚至爲了培養女兒的獨立性,把她送到全託的幼兒園鍛鍊。同事都說,甜甜是個自理的好孩子。

家教提示:粘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階段,他們從對父母的依戀中感受親情,認識世界。經過了這一階段,孩子才能逐漸建立起健全人格。從心理髮育上說,孩子很需要被重視,這與他們的自理能力並不矛盾。

3、他不是欺負人

明明和表妹在一起玩得正歡,在跑跳追逐中,明明不小心把表妹撞倒在地,正想上前扶起她時,被奶奶看到了,奶奶不由分說責備明明說:“你怎麼能欺負妹妹!快點向人家道歉!”明明連忙解釋:“我是不小心的!”奶奶揚手作勢要打:“還頂嘴?這孩子現在越變越壞了!”明明“哇”地一聲哭了:“奶奶就是偏心……”

父母容易誤解孩子的細節有哪些 第2張

4、重複不僅是爲記憶

藝可媽覺得很奇怪:給藝可講的《灰姑娘》故事,孩子聽了多少次也沒聽煩,每晚,藝可總是纏着媽媽講《灰姑娘》的故事,從不間斷。媽媽表示:媽媽知道你記住了,不用再讀了。但藝可還是不罷休。

家教提示:重複是孩子學習的一個特點。孩子的智力發展,不是知識在頭腦中的堆積,記住知識本身,而是通過刺激、記憶來促進腦部的發育。孩子的智力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重複作爲力量,當重複到達了一定程度時,新的狀態就會爆發出來。另外,孩子在聽熟悉的事物時,對事物的預見會給他們帶來信心與安全感。

5、孩子能做的其實很多

媽媽在廚房做飯,瑩瑩想幫忙,便拿着自己的玩具小刀跑到廚房切胡蘿蔔,媽媽連忙把瑩瑩趕出廚房:“別礙手礙腳的,自己玩去。”早上出門前,瑩瑩坐在門口的小凳子上自己穿鞋,急性子的媽媽忍不住說:“瞧你這笨手笨腳的樣子,媽媽幫你穿,省得又遲到了!”結果在和別人聊天時,媽媽卻總抱怨說:“瑩瑩可沒用了,在家裏一點忙都幫不上,連個鞋子都不懂自己穿!”

這個案例也許家長們一看就明白問題所在:瑩瑩媽根本沒有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又怎能要求她動手能力強呢?這是很多家長常犯的錯誤。其實孩子並非做不到,早早給孩子貼上“不行”的標籤是一種誤解,雖然她可能暫時還做得不夠好、不夠快,但只要家長給予足夠的耐心和指導,孩子一定會熟練和能幹起來。

家教提示:避免這種誤解最好的方法,就是暫時放下對孩子的不信任和不放心,有時候過度關愛也會阻礙孩子能力的發展。適時放手,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其實孩子比我們想像中更能幹、更優秀。

6、其實孩子並不懶

妮妮剛上幼兒園,媽媽覺得是時候培養一下女兒的自理能力了,便開始着手進行訓練。讓妮妮自己整理玩具,她一股腦塞進箱子裏就完了;讓她自己疊被子,她總是把被子抱起來往牀腳一堆;讓她洗自己的小衣服,沒揉兩下就喊累不肯再洗……急得媽媽一天到晚數落妮妮:“大懶蟲,什麼事兒都不認真做!”

許多家長都會埋怨孩子懶,因爲孩子總是對家務或學習表現出敷衍態度,不求精細,但其實,孩子“貌似懶散”的背後總有着各種各樣的原因,家長們卻沒有去深究。比如情景中妮妮媽給孩子安排的自理訓練就遠遠超出了一個3、4歲孩子的能力範圍,妮妮籠統、粗糙的做法和逃避的態度都是因爲自己力所不及,而非媽媽口中的“懶”和“不認真”。

家教提示:在評判孩子做事前先考量一下,孩子是否有能力將其圓滿完成?我們是否傳授過正確的方法?孩子是否已經具備一定的專注力或耐性?結果的不盡如人意究竟是出於態度懶散還是經驗不足?

7、追求完美不是笨

媽媽叫喬喬把小凳子搬來,喬喬走向凳子準備搬,這時姥姥拿起凳子,遞給喬喬,喬喬大叫着:“不是這樣的。”他把凳子放回原來的地方,再搬起來。姥姥笑到:“這孩子可真笨。”

家教提示:喬喬不是笨,而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完整___期”,即做事情講究完整性。在他們的設想中,事情應該是這樣辦,一旦他們設想好的東西被打斷,便不願接受。這是他們從初步建立計劃做事的意識,到掌握較強的思維能力的一個過渡。這時家長在給予必要的指導時,不妨對孩子的這種行爲寬容一些。這也有利於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8、實施破壞不是錯

洲洲常常損壞家裏的物品,撕毀過爸爸的稿紙,拆散過媽媽的化妝盒,自己的玩具也往往被拆得七零八落。於是,父母對洲洲大聲地指責,試圖阻止他這樣的行爲。

家教提示:其實,孩子在玩弄物品的時候,實際上也是一種學習。孩子的智力發育,需要不斷地信息刺激,他們四處探尋各種事物來滿足他們的這一需求。

從成人的角度看,他是毀壞了一件物品,而實際上孩子從中調動了自己的手、眼、耳等感官,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所以,父母不可輕易阻止孩子的探索過程。對的確不能讓孩子嘗試的事情,也要示範正確的做法,並儘量向孩子說明道理,找出替代的事情給孩子做。如果父母經常粗暴地阻止孩子做事,孩子就會漸漸地失去好奇心,失去了探索的動力。

父母要深入孩子的內心,尊重孩子的想法。瞭解父母容易誤解孩子的細節,在阻止孩子的行爲之前,先仔細考慮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孩子像是一本書的作者,父母越有興趣讀他的作品,他就越有動力將這本書寫得更加精彩。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