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中班教案

幼兒園中班教案

來源:時髦谷    閱讀: 4.9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兒園中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 幼兒園中班教案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教案

幼兒園中班教案 1

活動目標

1、學會正確的原地投籃動作。

2、增加幼兒對籃球的興趣。

3、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4、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幼兒籃球架和籃球。

小紅旗若干面。

活動過程

1、自由的玩籃球,讓幼兒喜愛上籃球,說說平時自己都是怎麼玩球的?

2、說說都喜歡什麼體育活動?喜不喜歡籃球?想不想當籃球運動員啊?

3、教師原地投籃,來引起幼兒也想投籃的興趣,你們想不想玩?想不想學投籃啊?

4、籃球運動員投籃都是經過正規的訓練的,我們要學會正確的投籃動作,保證我們自身的安全才可以玩,那你們想不想學原地投籃動作啊?

5、那現在就來和老師一起學,老師做一步動作,大家也要跟着做,有做錯的幼兒,教師要及時糾正指導。

6、學會原地投籃動作後,來試着投投籃,保證孩子們都掌握的情況下,進行遊戲。

7、大家來一起來玩投籃好不好?比比看誰原地投籃,投進去的球最多。

8、每投進去一個發一面小紅旗,最後,算一下誰手裏的小紅旗最多爲勝。

活動結束

小百科:籃球,英文(basketball),起源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是1891年12月21日由詹姆斯

幼兒園中班教案 2

教學目標:

1、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

2、願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微笑》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準備:

1、掛圖,故事磁帶。

2、兩幅表情圖:一幅爲哭泣的表情,一幅爲微笑的表情。

3、空白的圓形卡片,油畫棒等。

重難點:

理解故事情節及內容,瞭解故事的含義,能主動幫助別人,願意給別人帶來快樂。

過程

1、看錶情圖。

教師出示兩幅表情圖,請幼兒說說看了哪幅圖能聯想起快樂的事。

引導幼兒說說爲什麼喜歡微笑的表情。

讓我看看你們甜甜的微笑吧!

2、欣賞故事第一段。

出示掛圖,欣賞故事第一段。爲什麼小蝸牛很着急?

小鳥、大象、小兔爲朋友做了什麼?朋友感到怎麼樣?

小蝸牛能爲朋友做些什麼呢?

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像並講述。

3、完整欣賞故事。

請幼兒邊看掛圖,邊完整欣賞故事。

小蝸牛做了什麼讓朋友感到高興的事?

爲什麼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朋友?

它是怎樣把微笑送給大家的?

朋友們喜歡微笑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大家爲什麼認爲蝸牛了不起?

4、製作“微笑”標誌。

幼兒自制兩枚微笑標誌,即在圓形卡片上畫上微笑的表情。

啓發幼兒將其中一枚“微笑”標誌別在自己胸前,時刻提醒自己爲朋友帶去快樂,另一標誌則送給其他班級的幼兒。

反思:

《微笑》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蝸牛用微笑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爲朋友做事的快樂。

根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在活動開始的第一環節中,我嘗試讓幼兒看圖講話。在實施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的表達能力比較差,另外留給幼兒的時間較少,使得許多幼兒沒有了表演的機會。我班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發展,所以需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爲了避免分散幼兒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在講述故事時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講完後,提問簡單的問題:(1)故事的名稱;(2)有那些角色;(3)小蝸牛做了一件什麼事?

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爲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爲重要。我依據幼兒的生活環境從三個方面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爲大家帶來快樂的:(1)爲爸爸媽媽做什麼;(2)爲小朋友做什麼;(3)爲老師做什麼。依據幼兒思維發展的過程,本環節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的引導幼兒思考、討論,進而得出與幼兒實際生活相關的答案,並使幼兒有了行動的願望,促進幼兒發散思維的發展。解決了本活動的難點達到了教育的目標。

但是從活動開展的情況來看,所設計的環節較侷限,所要體現的閱讀要求並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因此根據這類情況,我試想在設計環節中,需要與目標的制定達成一致,如可以嘗試這樣來調整環節:幼兒在初次閱讀後,就可以安排幼兒表演的內容,幼兒在通過表演後就能積累較多的語言經驗,然後再聽老師完整講述。另外教師在安排幼兒的繪畫活動時,把重點放在幼兒繪畫出快樂的笑臉上,通過這樣的一種調整,就可能會更貼切於目標,更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通過這次活動,我覺得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根據自班幼兒的特點進行教育活動纔會得到最好的效果。在以後的語言教學中,我會繼續發現新的教學模式,並根據這次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調整和改進。

幼兒園中班教案 3

設計思路:這個活動來源於我在馬路邊的子主題中的一個點:“小明上學”

在設計“小明家到幼兒園的路線圖” 時,我把教材上的圖進行了改編,設計成不同長短的三條路,引導幼兒通過觀察來發現到一個地方可以有不同的路線,以及路程的遠近。而設計第三個環節的目的則是讓幼兒的在行動中加以驗證前面得出的結論。我們前面開展過“老鴨的店不見了嗎?”“問路”等活動,對幼兒園的一些地方也都觀察過並用標誌式的方法記錄、繪畫過。另外,我們開展過“我是小司機”的活動,就是按標誌提示學司機開車,幼兒對看標誌有一定的經驗,也很感興趣,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就設計了看標記找路的環節,但是增加了幼兒的合作,這一方面是爲了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也是爲了讓能力差的幼兒能在能力強的幼兒帶動下完成任務,獲得成功的體驗。通過這個環節幼兒能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感知到:到一個地方可以有不同的路線,以及路程的遠近。獲得更直接的經驗。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試試中發現到達一個地方可以有不同的路,並能比較路的遠近。

2、嘗試和同伴合作按標記找到目的地,體驗找路的樂趣。

活動準備: 線路圖一張,小明圖片一張;三個信封裏面有找路的要求,分別有出發地點和終點及紅、藍、綠線路圖。

活動流程:

一、問題導入

介紹小明。引導幼兒打招呼。

小明最近搬了新家,他第一天7點出發去上學,可是當他到幼兒園時,卻遲到了。

第二天他也是7點去上學,當他到幼兒園時沒有遲到,正好。

第三天小明還是7點去上學,可是當他到幼兒園時還很早,小朋友們還沒有來呢。請你們猜猜這時怎麼回事呢?

幼兒自由討論。

二、觀察討論

老師出示線路圖

看看圖上有什麼?從小明家到幼兒園可以怎麼走?一共有幾條路?

小明第一天上學走了哪條路?

第二天走了哪條路?第三天走了哪條路?你是怎麼知道的?

老師把小明三天走的路線用不同的顏色的箭頭表示出來,第一天是紅色的線;第二天是藍色的線;第三天是綠色的線。比較三條路的長短。

教師總結:原來到同一個地方可以走不同的路,只不過有的路遠,花的時間多;有的路近,我們花少的時間就可以到了。

三、感知體驗

今天我們也來試試不同的路能不能到同一個地方。

1、 看,這是什麼地方?(幼兒園的動物房)

這就是我們要到的地方。老師這裏有三張線路圖,按裏面的線路走就能到達動物房。

2、 請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到老師這裏領線路圖。

提出要求:只能走,不能跑;要按線路圖走;要一組上小朋友同時到。

3、幼兒分組按線路圖的指示從不同的路線到達動物房。

4、比較哪組先到,哪組最後一個到,找找原因:爲什麼從同一個地方出發到同一個地方會有的先到,有的慢到?

感受不同路線的遠近。

四、延伸活動

我們還可以試試從幼兒園的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有哪些路,哪條路近,哪條路遠,可以記錄下來,做成地圖貼在幼兒園裏,這樣可以幫助其他的老師和小朋友快點到達他們要去的地方。

幼兒園中班教案 4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學念兒歌《傘》。

2.瞭解傘的形狀、用途、構造。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各種傘

活動過程:

1.欣賞和理解兒歌《傘》

教師朗誦兒歌。

蘑菇娃娃(荷花姑娘)的傘是什麼?馬路上什麼時候開滿五顏六色的傘?

幼兒學念兒歌《傘》。

2.討論:傘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傘,請幼兒觀察並說說傘是什麼形狀,有哪些部分?請幼兒找找形狀像傘的東西(蘑菇、涼亭等)。

教師小結傘的外形和結構:傘是由柄、傘布、支撐傘布的金屬條組成的。

你覺得傘有什麼用?你會用傘做什麼?

教師小結傘的用途:傘可以遮風、遮雨、遮陽光,保護我們,下雨的時候應該打傘,太陽很大的時候也可以打傘。

兒歌:《傘》

樹林裏,蘑菇娃娃,撐着胖胖的傘;池塘裏,荷花姑娘,撐着綠綠的傘;下雨啦,馬路上,開滿五顏六色的傘。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思考和解決問題,他們遇到問題積極用各種方法去解決,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活動中我們讓幼兒先觀察後動手,這樣孩子的觀察意識增強了。在活動不斷深入的同時,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有了明顯提高。

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們充分地利用了家長資源,家長們的配合帶給我們很大的信心。家長也通過活動認識到他們的參與價值。

活動中我力圖讓環境成爲幼兒的老師。將幼兒帶來的各種傘和圖片佈置在教室中,讓幼兒瞭解傘的款式、種類;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製作,他們無時不與環境互動,環境成爲默默無聞的老師。但我也發現,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探索問題的深度不夠,在探索大自然中的傘時,孩子們對蘑菇感興趣,而我沒有抓住這個機會深入研究。這些是我以後的主題活動中應注意的。

幼兒園中班教案 5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感受樹木與人類相互依存的關係。

2、體驗種樹的快樂,萌發愛護樹木,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3、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樹,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有關故事的課件。

2、幼兒每人一棵小樹苗。

3、音樂錄音。平衡木(小橋),四盆沙。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一棵樹》,感受故事中小動物愛護大樹的情感。

1、出示圖片,講述:春天到了,小熊在自己的花園旁種了一棵小樹苗,小樹苗嫩嫩的,綠綠的。

提問:你猜它會是一棵什麼樹呢?

幼兒猜測,說出自己的想法。

2、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講完故事後提問:

這一棵樹到底是什麼樹呀?

小猴猜這是一棵什麼樹,爲什麼,他做了什麼事呢?

小松鼠猜這是一棵什麼樹,爲什麼,他做了什麼事呢?

小象猜這是一棵什麼樹,爲什麼,他做了什麼事呢?

小熊爲什麼要種一棵傘樹呢?它又爲什麼要感謝小猴、小松鼠、小象呢?

二、組織幼兒討論,瞭解大自然與人類的關係。

1、提問:小熊種的傘樹可以讓小夥伴們在樹下乘涼,小夥伴們還猜想樹木可以結果子給他們吃,那樹木還有什麼好處呢?

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樹木的圖片,讓幼兒欣賞,使幼兒瞭解樹木能美化城市,使空氣新鮮,並減弱噪聲,在沙漠地區防止沙化,可以造成各種工具,還可以給動物們安家等。

2、討論:我們小朋友應該怎麼樣愛護樹木,保護它們呢?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講述,如給小樹澆水,不搖小樹苗,給樹拔草等,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3、觀察比較什麼行爲是愛護樹木的表現。

出示愛護樹木和損壞綠化的圖片,請幼兒討論哪些行爲是對的,哪些是錯的,並試着說出理由。教師在愛護樹木的圖片上出示五角星。

三、遊戲“種樹”。

1、師:因爲種樹有那麼多的好處,所以我們國家規定3月12日是植樹節,(出示植樹節的標誌。)每年的這一天,大家都要去種樹,今天正好是植樹節,我們小朋友一起去種一棵樹,給大自然增添更多的綠色,好嗎?

2、講解遊戲規則。

每人一棵小樹苗,自己選擇高矮合適的小橋走過去,把小樹苗種到對面的盆裏。提醒幼兒過小橋時,能排好隊,有秩序地走過小橋,種好樹後,還可以給小樹苗澆點水,看一看別的小朋友種的小樹,還可以數一數每個盆裏種了幾棵小樹苗。

遊戲開始,播放錄音《愛護小樹苗》。

3、圍着小樹苗跳舞。

師:小樹苗種好了,你們開心嗎?我們一起圍着小樹苗來唱歌,跳舞好嗎?

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跳舞,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瞭解成人是怎麼樣保護樹木的。

收集一些圖片,教師和幼兒一起邊看邊講述:如給樹澆水,噴藥水,施肥,修剪樹枝。冬天要給樹綁上稻草,樹幹上刷白水,夏天給樹擋住太陽。對傾斜的樹木,要用架子支撐等。

幼兒園中班教案 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徵。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3、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瞭解梯形的特徵。

2、活動難點:認識不同擺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活動室內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佈置出圖形王國形象。

2、教師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長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各種圖形。

3、幼兒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圖畫若干張(空白沒塗色的)

活動過程:

一、感知梯形的特徵

1、情景:(出示請柬)小朋友們,你們瞧,這是什麼呀?是圖形王國的國王給老師送來的請柬,說圖形王國要舉行聚會,邀請我們中1班的小朋友去參加,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老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

2、通過尋找,讓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徵教師帶領幼兒邊走邊觀察圖形,引導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引出梯形。

提問:這是什麼圖形呀?它是正方形嗎?是長方形嗎?

二、觀察瞭解梯形的特徵

1、出示梯形寶寶,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跟什麼圖形象呢?

2、比較長方形與梯形的異同點(出示正方形)那他們是不是一樣的呢?引導幼兒去比較相同點: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不同點:正方形,四條邊都是一樣長的,四個角也是一樣大的。梯形,一條邊短,一條邊長,兩條邊平平的,旁邊兩條邊斜斜的。你覺得它的斜邊像什麼?

3、小結:這種形狀的圖形,名字叫——梯形。

4、梯形寶寶可調皮了,它一會兒翻跟斗,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教師演示)這樣還是不是梯形呀?

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不管它們怎麼放,都是梯形。

5、認識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聽說梯形寶寶還有許多兄弟姐妹呢,你們看看,它們是不是也叫梯形,(出示直角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只有一條邊是可以當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出示等腰梯形)提問:這個圖形它的兩條斜邊是一樣長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小結:梯形寶寶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組操作,讓幼兒鞏固瞭解梯形的基本特徵

1、圖形國王還想考考小朋友們,我們有沒有信心接受考驗呀?

塗色:讓小朋友在很多圖形中找出梯形,並塗上漂亮的顏色。折一折、剪一剪:讓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長方形進行折、剪出梯形來。裝飾梯形:從很多圖形中將梯形找出來,進行裝飾(如梯形餅乾、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樓梯、梯形花盆、)(教師巡迴指導)

2、反饋:共同檢驗小朋友的操作、通過尋找梯形,加深對梯形的認識。國王說,我們小朋友這麼能幹,都通過了他的考驗,所以請我們去參觀圖形娃娃們的表演,你們開心嗎?那就出發吧!

1、讓幼兒在活動室能張貼的圖片造型中找找、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裏?

2、鼓勵全體小朋友尋找,跟同伴或老師們說說梯形寶寶藏在哪裏?

活動結束:

結束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爲了表揚小朋友今天的表現,國王決定將這些圖形造型送給我們,小朋友們高興嗎?那我們一起將它們帶回我們的活動室吧!

反思:

對於梯形,大多數孩子都對它有着感性的認識。這節課我結合幼兒的這種感性認識,設計了找圖形、剪圖形和畫圖形等環節。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強化這種感性認識,同時,通過比較,通過老師的點撥,把這種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整節課由“找圖形”導入,學生在找的過程中,能體驗到一種親身參與,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找圖形的過程中,讓幼兒把梯形和其他圖形分開來,這樣很大程度上結合了幼兒對梯形的感性認識。在找圖形之後,我沒有讓幼兒直接拿材料出來剪,而是讓他們把梯形和長方形重疊起來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認識梯形的一些特徵,這樣更強化了幼兒的感性認識。

在剪梯形環節中,讓幼兒拿一張圖形紙把它剪剪,讓它變成梯形。這個過程充分激發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對梯形基本特徵的認識能力。幼兒剪梯形雖然有的剪的不是很到位,浪費了些時間,但我認爲這很真實,這是他們很寶貴的一個自主探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自己就獲得了對梯形特徵的直接經驗。

在畫圖形的環節中,讓幼兒在很多圖形中選出是梯形的給予塗色,進一步加深對梯形的判斷和認識。

當然,在設計問題這塊上,我做的還很不夠,很多問題問的比較隨意,並且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性與引導性,這點還需在今後的教學中,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

幼兒園中班教案 7

活動目標

1.欣賞松樹顏色、形狀,感受冬天松樹的美。

2.嘗試用多種方法表現松樹的特徵,並用小雪花裝飾背景。

3.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大、中、小不一的綠色正方形

綠色長方形若干張、黑色的細長方形若干

淡、深綠油畫棒、白色油畫棒若干

剪刀、固體膠若干、記號筆

藍色彩紙幼兒人手一張

松樹課件、黑色KT版製作的冬天的場景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選現在是什麼季節?冬天裏有什麼?冬天除了雪花很美,還有哪些樹也很美?(聖誕樹)

師:聖誕樹也叫松樹。松樹是什麼形狀的?上面的三角形和下面的三角形一樣嗎?

師:今天松樹也來到了我們班,它想參加一個冬天的舞會,想請小朋友們幫它打扮的美一點。

2.欣賞圖片

圖一

師:這是什麼?

師:松樹看上去像什麼?(三角形)三角形的松樹還像什麼?

師:這些松樹一樣嗎?哪裏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近,有的遠)

師:天空中下起了大雪,松樹會變成什麼樣呢?

圖二

師:松樹穿上了白白的衣服,給你的感覺怎麼樣?

3.欣賞教師的範畫

師:我帶了一些松樹的照片,看看它們是怎麼打扮的?

範畫一:提供同樣大的正方形,對摺成三角形後,進行層次組合拼貼成松樹

師:你知道這張用了什麼方法嗎?這些三角形一樣大嗎?松樹的上面和下面一樣大嗎?怎麼辦呢?(最上面是一個三角形,中間是兩個,下面是三個,最後拼貼成三角形的松樹)

範畫二:畫好大小不一的松樹,然後用白色的蠟筆沿着松樹畫一圈,用小雪花裝飾。

師:這幅用了什麼方法?先畫什麼?再畫什麼?(先用白色蠟筆把松樹畫下來,再用綠色蠟筆塗滿)

範畫三:提供不同大小的正方形紙,對摺成三角形後拼貼成松樹

師:這幅用了什麼方法?這些三角形一樣嗎?像什麼?

範畫四:長方形的紙,對摺後,用記號筆沿着折起的地方開始繪畫,邊畫邊說:

師:你猜這幅用了什麼方法?一起檢測一下你的猜測吧!(教師邊示範,邊講述:記號筆寶寶可勇敢了,這麼冷的天它還是想到戶戶滑滑梯,看它怎麼滑的:從上面往下滑,慢慢的,呀,有點冷,休息一會吧,再繼續滑遠一點,又冷了,再休息一會會,繼續滑,滑的遠一點哦。呀,它聽到媽媽在叫它回家吃飯呢,蠟筆寶寶趕緊走回家。)

師:剪刀寶寶真調皮,它也想滑滑梯,快看,它是怎麼滑的?

4.介紹操作材料,幼兒分組操作

5.講評

師:你最喜歡那片松樹呢?

調整與反思:

1.教師示範新的操作方法時繪畫的工作由原來的“記號筆”調整爲“白蠟筆”,既清晰,又符合主題。

2. 課件中的圖片比較多,可以直接選兩張特徵明顯,具有代表性的。

3. 導入環節不夠自然,創設故事的情境導入,會更生動。

4. 四種操作方法選其三。其中“用相等的三角形拼貼松樹”,難度較大,更適合中班年齡段幼兒的認知。

5. 在欣賞課件、繪畫的過程中添加柔美的背景音樂

幼兒園中班教案 8

在實際生活中幼兒亂放物品的現象屢見不鮮,通過故事引導幼兒養成做事認真、有條理的良好生活習慣是非常有效的。良好的生活行爲習慣對孩子們來說不僅是小學階段而且是一生都需要具有的。在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之際,爲了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儘快適應小學的生活,進行本次活動,引導幼兒從中領悟正確的行爲要求――做事有條理才能快又好。由於幼兒用書中圖畫較多,不方便閱讀,我就在網上搜索了相關的三幅圖片,每幅圖片中都有醒目的'時種。大班幼兒已認識了時種,他們在觀察時種能一下子被吸引。當出示幻燈片,提問:“這是什麼時間?你怎麼知道的?莎莎在幹什麼?這時媽媽說什麼了?莎莎又是怎樣做的?媽媽爲什麼又叫她?誰來說說莎莎現在應該怎樣做?”讓幼兒觀察圖中的文字時,幼兒認識其中的張、的、莎。對慌字幼兒還不認識,我沒有立即告訴幼兒,給幼兒留一個迷。在觀察和認識時間時,幼兒說出是六點半,再討論莎莎此時應該做什麼,而莎莎又是怎麼做的?幼兒能清楚地表達出來。

第兩幅圖出示時,問幼兒:“莎莎起牀了在幹什麼?一開始她就找到了嗎?爲什麼?她的襪子在哪裏?莎莎找到了襪子又在找什麼?在哪找到的,莎莎是怎樣找的?”在這裏,我讓幼兒模仿了莎莎的動作及媽媽着急的語氣,讓幼兒體驗到了莎莎的慌張和媽媽的生氣。接下來讓幼兒想像:“莎莎慌慌張張的穿好了襪子和鞋,她準備好要上學去了嗎?爲什麼?那莎莎的書包應該什麼時候整理?”“整理好書包,現在莎莎可以上學去了嗎?她還有什麼沒準備?媽媽是怎麼說的?爲什麼沒有時間吃早飯?”“莎莎帶上早飯和媽媽出門了,她還有什麼事情沒做?莎莎到了學校會怎麼樣?小學生能遲到嗎?爲什麼?”然後告訴幼兒,剛纔我們講的是一個故事,問幼兒故事的名稱。因爲有了前面的鋪墊,幼兒不加思索地說出故事的名稱:《慌慌張張的莎莎》.

再讓幼兒討論:晚上莎莎脫下來的襪子和鞋都放在哪裏?爲什麼要那樣放?她爲什麼花了那麼長時間才找到呢?如果你是莎莎,你會怎麼做?最後師幼共同小結:每天睡覺前應該把第二天需要的東西都整理好、準備好,需要的時候一找就能找到。

最後一環節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續編故事。提問:誰來告訴莎莎,以後應該怎麼做,上學時纔不會慌慌張張呢?幼兒很快得出以後莎莎要把自己的物品都提前備好、整理好,她就不還會東翻西找,慌慌張張嗎?那她會是一個什麼樣的莎莎?

接下來讓幼兒和我一起邊做動作邊講述變得做事有條理的莎莎。幼兒邊講述邊表演動作,活動也帶給以後的生活經驗:養成做事認真、有條理的良好生活習慣。同時有個幼兒還表達出了媽媽快樂的心情,媽媽高興地抱了抱莎莎。真的感謝孩子的天真爛漫。讓活動在孩子們的擁抱中得到昇華。

總之,本節次活動利用了多種形式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參與活動,充分體現出幼兒的主體性。通過課件及視頻儀運用,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採用跟進式提問,充分激活幼兒的思維,環環緊扣,層層遞進,使幼兒充分理解故事內容。創設情境,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讓幼兒對整理書包、衣物進行討論:這些東西應該什麼時候整理纔不會慌慌張張?爲下一步的續編做了一個自然的過渡。

最後的續編是一個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的小結,老師給幼兒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放手讓幼兒大膽講述的莎莎是怎樣做事情的,同時讓幼兒明確了方向,知道今後我上學要怎樣做,怎樣整理自己的物品。

幼兒園中班教案 9

圖形遊戲

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各種圖形的特徵。

2、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幼兒空間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圖形

2.趣味練習:各種各樣的形狀

3.大的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各一個,小箱子一個(裏面放圖形若干,紙做的小鳥一隻),

3.每人一套幾何圖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半圓形,圓形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起興趣 今天我帶來了幾位圖形寶寶,這些圖形寶寶可真有趣,它們會變魔術,變成另外一個圖形寶寶呢。

二、複習鞏固幾何圖形

1.課件

請小朋友看看有哪些圖形,並說說。

2.教師從小箱子摸出圓形,請幼兒猜猜圓形會變成什麼?有幾個?

3.請兩位幼兒上來從小箱子裏分別摸出正方形、三角形,並猜猜分別會變成什麼?

4.教師出示小鳥,請幼兒說說這隻小鳥是用哪些圖形拼成的?

三、遊戲“圖形變變變”

1.請你們來試試用兩個三角形寶寶能拼成什麼圖形?

(教師觀察幼兒拼的結果,並在黑板上演示給大家看)

2.我們來比賽,用四個三角形寶寶拼一個正方形,看誰拼得最快。

四、幼兒操作活動

請你們用小筐裏的幾何圖形,給小鳥造一間漂亮的小房子,小房子旁邊要有樹,

比比誰設計的小房子最漂亮。

五、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並說說自己設計的房子用了哪些圖形?

幼兒園中班教案 10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轉印的方法畫出倒影。

2、能用水粉畫出風景,並根據自己的想象大膽添畫、表現水中的相關情景。

3、樂意與人交流,體驗印畫的樂趣,產生完成作品的成就感。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願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水粉色、圖畫紙、毛筆、抹布、套袖、塑料袋背心。

活動過程

1、出示風景圖片,請幼兒欣賞。導入活動名稱。師:“小朋友,你看到這些圖片,感覺是怎樣的?”“你從圖片中都看到了什麼?水中有什麼?”引導幼兒比較觀察並說出倒影的特點。

2、出示範例,引導幼兒欣賞並討論:“老師也畫了一幅有倒影的圖畫。”“倒影是怎樣畫出來的呢?”

3、教師演示做畫布驟與印畫方法並提要求:

①先將畫紙短邊對短邊摺好。注意要壓平。

②輕輕將紙展開,豎着放好,在折線以上的畫紙上用毛筆蘸水粉顏料畫出風景。注意換色時要換筆,別弄髒畫面,

③將另一半紙由下向上對摺過來,將畫好的風景印畫上去。注意用你的掌心按下去,不要揉搓。

④大膽想象,添畫水中的情景。

4、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在水中添畫水波紋、小蝌蚪、小魚、小鴨子等。指導能力一般的幼兒認真印畫,完成作品。教師隨機評價幼兒的作畫過程。

5、幼兒交流展示,互相評價作品。

6、教師小結。

幼兒園中班教案 11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種花遊戲,練習彈跳的鑽爬的動作。

2、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3、通過這次遊戲促進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4、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活動重點:

鞏固彈跳、鑽爬能力。

活動準備:

小兔頭飾若干 花的道具 山洞等障礙物。

活動過程:

一、活動準備,自由練習彈跳動作

1、聽音樂,師幼一起做熱身運動。

小兔子們,今天天氣真不錯!跟媽媽一起出去玩一玩吧!

2、請個別幼兒示範,教師糾正幼兒的姿勢。

誰能告訴媽媽,小兔子是怎麼走路的?做的真棒!可是媽媽還需要告訴你怎麼樣跳是最好的?

3、集體練習,要求跳時。

兩腳併攏向前,前掌輕輕落地。

跳時兩腳併攏向前,前掌輕輕落地!跟媽媽一起來學一下。

二、遊戲:“種花”

1、引導幼兒回憶種花的過程。

2、幼兒分成若干組,開展遊戲。

那現在,你們要幫媽媽去種花,好嗎?鮮花是怎麼種出來的?

看看誰能種出美麗的鮮花?

3、第二次遊戲

三、結束活動:

幼兒收拾場地,做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在幼兒健康教育中,我們要充分發揮音樂、美術、舞蹈、語言藝術的作用,把藝術和遊戲緊密結合起來,爲兒童創設遊戲的情境,讓幼兒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遊戲中認識和發展自我的能力,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較好地去適應現實環境。

幼兒健康教育領域尚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充分利用自然環境,探索健康教育的規律,更有效地實施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更加系統化,更爲合理與完善。

小百科:兔的頭部較長,可分爲顏面區(眼以前)和腦,頭頸部顱區(眼以後)。顏面區約佔頭部全長的2/3。

幼兒園中班教案 12

活動目標:

1、仔細聽散文,理解內容,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語言美。

2、萌發幼兒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4、理解散文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準備:

1、配班教師念旁白,大班小朋友表演,背景音樂。

2、動物、太陽等頭飾若干、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師:小朋友們,聽過雷聲、雨聲、風聲嗎?

師:什麼季節你能聽見雷聲、雨聲、風聲,它們有啥不同的表現?

2、我們來聽個故事。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圖“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歌唱夏日的美景。”

3、提問:

(1)太陽像個什麼,掛在什麼地方?

(2)樹葉怎麼了,小草怎麼了,花兒怎樣了?

(3)我們來看看小狗是怎麼做的,小狗的舌頭有什麼作用?

師:對了,因爲他們的舌頭都有自己的用處。

(4)蜘蛛怎麼了?知了呢?螞蟻在幹什麼?小魚、小燕子、蜻蜓它們都在幹什麼?

4、幼兒完整看課件再來欣賞一遍散文詩。

5、教師總結結束。

師:通過欣賞你們知道夏日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自然現象嗎?如果你們去發現的話會怎麼想呢?

反思:

《夏日》講述了夏天利益連貫的奇怪的自然現象。散文的句子優美、散文情節生動、有趣,耐人回味。讓我們體驗了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愉快心情。

以情境式表演引起幼兒興趣,以這種講述的形式,生動地展現了生動的情境。爲幫助幼兒熟悉散文內容,教師設計了層層遞進式的提問,將幼兒的注意導向對市局的表層信息和深層信息的感知和理解,通過生動有趣、層層遞進的散文句子。調動了幼兒討論的積極性。幼兒認知得到了擴展,情感得到了培養,語言的理解力得到了提高。

幼兒園中班教案 13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瞭解“小尾巴”的真正含義。

2、通過表演及學做不同的事情,理解幫助爸爸做事情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3、通過表演活動,感受做事情的快樂,樂意參與各種勞動。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共同建構故事內容

教師和幼兒共同閱讀幼兒用書,共同建構故事。

1、教師講故事至:“好吧!我就來當一次你們的小尾巴”時問:你們猜猜小尾巴是什麼呢?

2、教師講故事至:“用長刷子刷起牆來”時問:你們猜小豬會做什麼呢?

3、教師講故事至:“修修枝葉”時問:你們猜猜小豬會做什麼呢?

4、教師講至:“想在院子裏歇一歇”時問:你們猜小豬會做些什麼呢?

5、教師繼續講故事到結束。

二、幼兒理解“小尾巴”的含義

1、你知道小尾巴是什麼意思嗎?

2、你們願意做小尾巴嗎?

3、你們在家裏會幫爸爸媽媽做什麼樣的事情呢?

三、教師與幼兒邊講述邊表演動作

1、教師與幼兒共同講述故事,邊用動作學做不同的事情。

2、幼兒學做不同的事情。

3、玩遊戲:說說做做。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佔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遊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採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於人的感官才能發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

幼兒園中班教案 14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中班的幼兒在各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我發現這些孩子愛做城堡,但孩子們的協調性及靈活性還需發展,爲了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團結協作的能力和發展學生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故開展這項活動。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讓學生動手動腦,促使幼兒的協調性及靈活性的發展。

2,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3,體會集體活動的樂趣

4,鍛鍊幼兒堅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勞的精神。

5,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協調性及靈活性的培養鍛鍊

難點:對個別幼兒 協調性及靈活性培養的指導。

活動準備

沙坑 木質鐵鍬 小桶 小紅旗

活動過程

1,開始

給學生分組,帶學生進入活動場地做準備活動。

2,遊戲

(1),讓學生選地,確定城堡修建的範圍。

(2),讓學生說一說選地的原因。

(3)讓學生動手做城堡,教師巡視觀察學生。

(4)對協調能力差和靈活性不高的幼兒進行指導。

(5)城堡建成,讓幼兒互相觀摩,評一評誰的城堡建的好,說一說自己的城堡問題出在哪裏,並動手重新建造,爭取建造的更好。

3,活動結束

讓孩子們說說對這次活動感受。

教學反思

1,幼兒中班的孩子由於心理特徵的發展,他們的獨立性和有意行爲得到了發展,要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學會交往,更要孩子們在團隊活動中學會團結協作的精神。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1)師生互動的反思:大部分的孩子能安老師的要求去做,有個別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只看熱鬧,不見自己行動。老師對這部分孩子進行個別指導。效果良好。

(2)對自身專業知識的反思:因爲以前都是上小學的課程,最近一年來上幼兒的課程,覺得很多事情無從下手,現在明白有關的理論知識太欠缺了,而且經驗也不夠。需加強有關幼兒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

(3)男孩子做城堡比較快,比較粗糙。一做完無所事事,女孩子做的比較慢,做的比較的仔細。在以後的活動中對男孩子要提高要求。讓男孩子養成踏實,認真的習慣。

(4)在以後的教學中,加強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多觀察學生,多和學生接觸,走進學生的心裏,瞭解學生的心理。

小百科:城堡是歐洲中世紀的一種產物,公元1066年至1400年是興建城堡的鼎盛時期,歐洲貴族爲爭奪土地、糧食、牲畜、人口而不斷爆發戰爭,密集的戰爭導致了貴族們修建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城堡,來守衛自己的領地。

幼兒園中班教案 1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詩歌所表達的濃濃關愛之情,萌發樂於助人的美好情感。

2.引導幼兒用較完整的語句進行表達,培養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

3.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並能有感情的朗誦、複述詩歌。

活動準備

圖片:手套,雪花。

活動進程

一、導入

啓發幼兒討論,相互交流對震災的見聞和感受。下面聽一聽叫丫丫的小朋友是怎樣幫助災區小朋友的。

二、展開

1.出示圖片,創設詩歌情緒。

小明失去了親愛的媽媽,請小朋友們想一想,沒有媽媽的疼愛和陪伴,小明的心情是怎樣的?

(引導幼兒換位思考,體會詩歌角色的內心感受。)

冬天來了,天氣變得越來越冷了。小朋友想一想,小明此時會遇到什麼困難?我們能夠爲她做些什麼?

(啓發幼兒討論,啓發幼兒積極爲幫助他人想辦法)

2.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丫丫小朋友在知道小明的困難後,是怎麼想的呢?

下面,我們來聽聽她的心裏話。

3.通過啓發提問,學習詩歌內容。

提問:(1)寒冷的冬天來了,誰爲丫丫織手套?

(媽媽織了一雙手套)

(2)戴着媽媽織的手套,丫丫手還冷嗎?心裏有什麼感覺?

(就象媽媽的手握着我的手。我的手很溫暖,我的心裏也很溫暖)

(3)他爲什麼請媽媽爲小明織一雙手套?

(小明沒有媽媽,小明也沒有手套)

(4)丫丫小朋友的心願是什麼?

(讓他的手也有,媽媽的手緊緊地握着,他的手很溫暖,她的心裏也很溫暖)

教師就詩歌主要內容進行提問,要求幼兒用詩歌內容進行回答,理解詩歌的前後練習。

4.進一步回憶鞏固,學說詩歌。

5.朗誦詩歌,昇華主題,豐富幼兒助人爲樂的情感。

小結:幫助別人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去快樂,只有奉獻愛心,相互幫助,才能戰勝困難。

提問:我們身邊還有哪些需要幫助的人?大家該怎樣做?

(啓發幼兒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困難羣體,能夠主動關心、幫助他們,從小培養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

三、結束

設計手套,獻出愛心。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