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讀了一本好書的收穫

讀了一本好書的收穫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讀了一本好書的收穫,有哪些書目是被人追捧的,又有哪些書目是非常的暢銷。當我們讀到一本好書受到啓發時,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一起來看看讀了一本好書的收穫!

讀了一本好書的收穫

讀了一本好書的收穫1

我喜歡讀兩類書:關於英雄的,關於親情的。英雄的書讓我熱血沸騰,蕩氣迴腸,但隨着時間的流逝會慢慢淡忘;親情的書讓我忘掉浮躁,氣靜心平,慢慢感受愛的潺潺溪流,那種滴水穿石的感覺是永遠也難以忘懷的。

《英格蘭,十六歲的天空》是母女倆用親情和心智完成的一本好書。它真切、動情,把母親對女兒的愛淋漓盡致地展示給讀者;它坦率、樸實,把女兒對母親的情不加任何修飾地傾瀉於筆端。從女兒的出生到英格蘭留學,母女倆告訴我們的是一片美麗動人的碧海藍天。這裏面有深沉醉人的母愛,有觀念衝撞的“母女戰a爭”,有母親不厭其煩的“嘮叨”,有女兒天真無邪的童趣,有母親對女兒綿長而深情的思念,也有女兒在成長中對母愛漸漸的理解。

從時間上說,這本書是一位優秀的中國女孩子成長過程中一步一步走過的足跡——從起初的歪歪扭扭,到逐漸的堅實而平穩;從起初的'少不更事,到展翅在英格蘭蔚藍的天空,一路走來歡暢而輕快。同時,母親在女兒成長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從哺育女兒成長過程中一位嚴厲的母親,到成爲女兒最好的知心朋友……所有的一切都娓娓道來,其中的殷殷親情感人至深。這本書最感人的地方在於它的真實,不浮華、不造作,只有母女倆心靈交融的款款深情。看着《寫給女兒》、《我和我的小太陽》、《我的媽媽》、《我最想說的一句話》、《至真的感受》等章節,任何一位有過做母親體驗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

人世間最美好不過的莫過於親情,任何煊燁奪目的光環在親情面前都會黯然失色。所以,讀這本書時需要慢慢地感覺,感覺其中讓人無限回味和淚流滿面的親情。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天下母親對自己的孩子都有着寬厚而深情的愛,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以怎樣的一種方式愛孩子,使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長,這是很多母親都關心的問題和努力要尋找的答案。《英格蘭,十六歲的天空》通過母親眼裏女兒的成長記錄,給予了我們很多這方面的思考。沁彥是個優秀的女孩子,在她的成長過程中既有與母親和諧融洽的一面,也有矛盾和對立的一面。小時候,母愛是母女關係的主體,母親只要不停地釋放愛就足夠了。這種愛主要體現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和事無鉅細的安排。而隨着女兒的逐漸長大,她的思維逐漸走向成熟獨立,這種關懷和安排有時就會和女兒的想法發生衝突。女兒長大了,想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想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而在媽媽眼裏,女兒是永遠長不大的——這就形成了代溝。要做一位好母親,就要隨着孩子的成長,自己也要不斷成長和學習,不斷調整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角色和位置。這本書中的母親正是這樣一位不斷反思自己,不斷認識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應該扮演一個怎樣角色的母親。她要求自己“多和孩子談心、溝通、引導,多點鼓勵、少點壓力和說教”,女兒也因此和媽媽更親密更融洽了。這是我們天下母親都願意和高興看到的事。隨着孩子的成長,大人往往會出現和孩子一樣的煩惱。理解他們,有時比關心他們更重要。我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目光看待孩子,應該更多地給予他們鼓勵,平等地對待他們,平等地和他們交流,這些可能比生活上的體貼入微更重要。

教育要以人爲本,我們從《英格蘭,十六歲的天空》中看到了一個自信自強的、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而又有時代精神風貌的女孩子,也看到了一個溫情、細膩、博愛和有寬闊胸懷的高尚母親。相信,讀過這本書的每一位讀者,都會有同樣的感受。

讀了一本好書的收穫2

《回到教育的原點》一書中,竇桂梅老師在打造團隊、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的方式上,提出了主題教學模式,即組成教師“專題學習”共同體。學校要想真正地發展,必須建立學科團隊,依託於學科教研與課程開發,教師方能形成自覺發展的專業發展共同體。其中策略之一就是“共讀一本書”。

對所有學校來說,教師都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專業素養已成爲制約教師職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就是發展的機遇。竇桂梅老師就是從這一問題出發,把問題專題化、項目化、課程化,組成一個共同學習的團隊,摒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教研方式,通過學習共同體的專題閱讀研究,讓老師與兒童共同分享閱讀經驗,都能獲得良好的根部滋養。

以2007年爲例,竇桂梅老師組織教師共讀《西遊記》的主題系列活動。爲什麼讀這本書?竇老師的解釋:爲了以讀促教。小學語文教材中只是選取了書中的幾個章回,如《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猴王出世》等。於是她們力圖通過閱讀整本《西遊記》尋找到源頭活水,從原著中準確的提取出“教學價值”。圍繞原著,又組織教師讀了《四百年<西遊記>學術史》、《<西遊記>與民俗文化》等相關書籍以及上百篇評論。爲了讓研究更加深入,還讀了《文學理論》和《文學概論》等相關文藝理論書籍。讀名著,讓老師和學生一道融入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中,最後收穫的不僅僅是一兩節好課,更有看不見的薰陶與浸染。“沒有被厚重的經典名著洗禮過的人無法擁有細膩的心靈”。正是這樣有計劃、有目的的培養機制,有力促進了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

能夠認識到開展讀書活動、建設書香校園,無疑是我們農村小學從實際出發打造學校特色、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爲學生人生奠基的明智選擇。但對照竇桂梅老師的做法,我們的讀書活動目前只是停留在一個初級階段,就是爲讀書而讀書、就是浮在表象上的讀書。讀書沒有和教書很好的結合,讀書沒有和培養學生做人很好的結合,讀書沒有和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很好的結合。竇桂梅老師“共讀一本書”的做法給了我們很大的啓示:開展領導共讀一本書活動、教師共讀一本書活動、學生共讀一本書活動。以讀促教(促進教師教書、專業素養提高),以讀促學(促進學生學習、養成教育),以讀促建(促進書香校園建設)。無獨有偶,期初領導計劃交流彙報會上,維武主任在彙報工作中也提到了開展領導共讀一本書活動,並且力薦了王宏甲創作的《新教育風暴》一書,令人欣慰,說明我們的領導、老師也都在思考讀書問題、都在想工作。於是,共識在領導會上達成:本學期開展共讀一本書活動(讀書的數量底線,提倡多讀):領導帶頭,共讀《新教育風暴》一書,教師先以教研組爲單位共讀一本書(學校推薦、組內選擇),學生共讀一本書(分年組進行)。學期中、學期末要分別開展座談會、寫讀書心得、讀書知識競賽等進行檢查驗收,以期達到最佳效果,由此推動讀書活動持續健康開展,從“積跬步”出發,向“至千里”前進!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