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父母都想要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什麼,這樣纔會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是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很單純的,下面小編分享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1

一起聊天法:想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父母們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和孩子聊天。沒錯這也是最直接的方法。父母可以找一些恰當的藉口,每每和孩子聊上幾句,用一些話語技巧套到孩子內心的想法。然後幫助孩子一起解決面對。

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一起玩耍法:其實孩子的內心世界很簡單。在他們玩耍,玩玩具的時候內心想法和做法都會有體現的。這個時候父母注意觀察一下孩子,然後和孩子一起玩。讓孩子更親近自己,那麼自然而然孩子在玩的時候有想法都會告訴你的。

鼓勵孩子法:這裏說的鼓勵是父母可以和孩子商量,問詢孩子最近有什麼喜歡的東西,然後拿過來,可以以此來給孩子鼓勵,鼓勵孩子講出心裏真實的想法。我想這樣做,孩子不但很喜歡父母,而且也會很樂意講出自己的心裏話,從而讓我們做父母的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第2張

意見交換法:每個孩子其實都是一個“小大人”。他們也會有自己的空間,也有不想讓父母知道的事情。除非父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拿出來和他們交換。這也就是古話說的“你想了解別人,別人也一定想了解你”孩子和父母同樣不例外。所以意見交換,讓雙方公平的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吧!

諮詢玩伴法:孩子都是很稚嫩的,和誰玩的好,就會和誰說心裏話。所以作爲父母應該利用這一點去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不管是鄰居家的玩伴也好,還是自家的兄弟姐妹也罷。都可以去諮詢的。而且這個方法很見效。

換位思考法:作爲大人的我們不僅要和朋友換位思考,也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的孩提時代,也可以看看關於孩子的電視或者電影。相信對父母都會有一定的啓發。從而做好孩子的好玩伴。

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2

怎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這個學期,我們班一下子增加了8名全託的孩子,其中有6名是從其他幼兒園轉來的新生。面對全新的環境、全新的生活,孩子們的心理、情感、人際交往許多方面不可避免地產生種種不適。

幼兒的心理情緒反應最爲強烈的是放學到晚睡這一段時間,看着身邊的小夥伴一個個被家長接走,全託幼兒想家想爸爸、媽媽的情緒在那一刻被強烈勾起,有的扁着雙脣想哭,有的撅着小嘴表示心裏生氣,有的一聲不響,傷神失望,在他們要離開活動室到餐廳用晚餐時,有三名幼兒每天必哭。

看着淚眼迷濛的小眼睛,我不能夠哄騙孩子或趁他們不注意就下班走開,那隻會增加他們對新環境、新老師的不信任,變得更緊張、焦慮。我要讓他們接受、願意親近值夜班的鄭老師和陳老師。

“鄭老師和陳老師在這裏陪着你們吃飯,吃完飯還帶你們做好玩的遊戲,我現在去給你們買東西。”

“老師,你一定不要騙我,買了東西一定要回來看我。”

我擔心“回家”的字眼會刺激孩子。我告訴孩子,我去買東西,路很遠,要很晚才能回得來,而且我也“不”回家,我在樓上跟中班的大哥哥們住大牀,你們在一樓住小牀,等你們長大了,我帶你們一起到樓上住大牀。孩子們相信了,心安了。第二天我給孩子送上小禮物以表示安慰、鼓勵和愛。

週五,孩子們盼來了回家的日子,顯得特別高興而乖巧。這些天鬧得不輕的嘉豪湊近我的耳根說:“老師,今天我回家了,如果晚上你想我就打電話給我吧。”

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第3張

“今天晚上我也回家,我不要想你。”我故意逗笑。

“那你什麼時候想就打吧,不過我沒有手機,你打給我爸爸說找我,就可以聽到我的聲音了,我回家做好多禮物送給你。”

我慢慢走進了孩子的心裏,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和愛,使孩子喜歡並且適應新的環境,在新的集體生活裏學習情感態度和行動上的自立。這是我專業道路上一次深刻的體驗和進步。

關愛學生,用心去交流

沒有愛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師對學生懷有愛心,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誨,由此可見,“親師”是“信道”的前提。“親”的程度越深,師生心理距離越近,交流的渠道就會越暢通,心理疏導工作就越容易取得成果。

平等對待學生,尊重學生人格

教師教育的對象是人。由於遺傳、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不同,學生的身心發展存在着個別差異,例如,身體素質,發育情況,認知能力,意識傾向,興趣愛好以及他們的才能等,都各不相同。教師應注意學生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

"軟""硬"兼施,巧治學生心病

所謂"軟""硬"兼施,即"耐心"與"嚴厲"相結合。"耐心"一直被教育工作者奉爲"法寶",在具體工作中也都努力去將它付諸實踐。而"嚴厲"卻往往被視爲"粗暴"的別稱,因此,許多老師把"耐心"與"嚴厲"尖銳地對立起來,認爲水火不相容。其實,他們完全可以有機的統一起來,並且可以巧妙地根治學生的心病。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