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抑鬱症孩子不上學

抑鬱症孩子不上學

來源:時髦谷    閱讀: 9.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抑鬱症孩子不上學,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抑鬱症是目前社會最常出現的問題,而且愈發低齡化。很多家長都不願瞭解也不敢面對這個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抑鬱症孩子不上學該怎麼解決吧。

抑鬱症孩子不上學1

我們要知道孩子不上學的深層原因。

孩子不去上學的原因可能是非常複雜的,也有可能是非常簡單的。他不告訴你,有可能是因爲他覺得告訴你也沒用,要麼是你不同意他的想法會批評他,要麼是你同意他的想法,卻幫不到他。另外有可能在此之前你跟他的關係有一些不太愉快的經歷,所以他目前不決定相信你。在你想搞清楚怎麼辦之前,你先來了解一下孩子拒絕上學可能的原因吧。

著名的心理學家,“依戀理論之父”約翰·鮑爾比在“依戀三部曲”《分離》那本書中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論點:學校恐怖症與家庭互動模式有關。並列出了四種與孩子因恐懼拒絕上學直接相關的家庭互動模式。

抑鬱症孩子不上學

第一種:母親或者主要父母,在依戀方面遭受長期的慢性焦慮,因此將孩子“留在”身邊作爲陪伴。

聽起來簡直就是匪夷所思!父母居然會爲了滿足自己的依戀需求,把孩子留在身邊陪伴自己嗎?會的。

這裏我給留在一詞加了引號,意思是說,這種對孩子的依戀並不是大人自身能夠意識到的,更不是故意要把孩子留在身邊不讓他去學校的,而是一種潛意識在作怪。

什麼是潛意識呢?就如同望梅止渴,想到酸梅就流口水。張三欺負過你,你想到張三就生氣。看到張三走過來,你就自然會警覺,內心會有所防範。

父母的很多潛意識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比如:父母自身遭遇過依戀方面的挫折,長期感受不到被愛,也無法去愛別人,他們的情感世界是空洞貧乏的,當有了一個孩子後,就會把情感全都傾注在孩子身上,非常需要通過愛孩子或者得到孩子的愛來填補自己的情感世界。這就顛倒了親子關係——大人需要小孩來愛護。重要的是,這種倒置的關係是隱蔽的,表面上,我們只能聽到了很多“留住”孩子的理由:

有些父母會把孩子的小病看得很嚴重,將孩子“留在”家中靜養;有些爺爺奶奶會把孩子看做比自己的命還重要,寸步不離,依依不捨;有些父母會感覺孩子很無能,什麼都做不了,不能適應學校的生活;等等等。

假如這種模式下的父母覺察到了這個問題,實現了與孩子之間的情感分離,建立起合適的依戀關係和親子界限,那孩子的成長也指日可待了。

遺憾的是,當局者迷啊!很多父母替孩子請假,因爲孩子不去學校,一家人圍着孩子團團轉。讓孩子感受到在家要比在學校優越很多。她在學校裏受到的同學、老師的冷落或者打擊,自尊心完全可以通過在家不去學校而能夠很好地挽回,這種潛意識更加讓她無法面對學校老師和同學。

抑鬱症孩子不上學 第2張

第二種:孩子害怕他在學校的時候,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在父母身上,所以他留在家裏阻止那些事情發生。

這個聽起來很心疼孩子。那家裏有什麼事孩子放不下呢?這些事情可以是真實的經歷,也可以是想象中的`事件。

在我指導的家庭中,有的孩子經歷或想象暴力侵害,擔心自己不在家父母也會有此遭遇;有的父母之間存在巨大沖突,孩子擔心自己不在家父母會離婚;有的孩子目睹死亡事件或者想象死亡事件,擔心自己不在父母會死;有的有家庭暴力,孩子擔心自己不在家媽媽會被爸爸打;父母曾經威脅孩子如果他不聽話,父母就會生病或者死掉,孩子擔心自己不在父母真的會病會死;等等等。

如果父母意識到這個模式,及時調整大人之間的關係,跟孩子建立深入的情感連接,給孩子以確實的承諾和保證,相信能夠逐漸安撫孩子擔憂的心。

但是,不得不說,很遺憾,很多家長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依舊吵得熱火朝天,或者依舊冷戰到底,或者一走了之。我指導的很多單親家庭,大多數是爸爸的問題非常嚴重,而且頑固不化。當然,也有是爸爸已經不在了,媽媽一個人面對孩子。總之,是家庭的各種原因導致孩子的心理問題。

第三種:孩子害怕自己離開家的時候,會有壞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他呆在家裏避免壞事發生。

這真是無奈之舉啊。你可能不理解,現在的孩子備受呵護怎麼會有壞事發生在他身上呢?孩子的內心世界裏,有很多恐懼大人不理解。

孩子曾經被父母威脅要拋棄他,或者經歷過一不留神父母就消失的局面,那他就會擔心自己不在家父母會藉機拋棄他;過度焦慮的父母曾經用很嚴肅的方式告訴孩子,他的某些做法非常不合適,會被人唾棄,那孩子就對學校的社交環境非常恐懼,生怕自己不合適被人唾棄;過度焦慮的父母曾經誇張的強調安全問題,令孩子感覺這個世界很不安全,那他就會不敢離開家去學校;孩子在學校遭受過人際挫折,包括人際衝突和校園霸凌,他會不敢再去面對那樣的環境;等等等。

針對孩子害怕的內容,我們一定要做一些澄清和補救,幫助孩子去面對學校。

抑鬱症孩子不上學 第3張

第四種:父母害怕孩子去學校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在孩子身上,因此讓孩子呆在家裏。

這種模式聽起來更加不可思議。其實這種模式是潛意識的,家長不能意識到。

家長一方面會下意識地用各種理由和方式給孩子很高的要求,造成孩子永遠達不到要求的局面,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無能,什麼都做不好,既笨拙又丟人;另一方面又極度擔心孩子沒法堅持完成學業;最終,孩子不敢再去學校了。家長的潛意識覺得“不出所料”,也就是不斷印證自己的推測,而意識層面卻又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

孩子拒絕上學,還可能有別的因素在起作用,比如:孩子覺得學校對於自己的人生來說已經失去意義,卻又要去面對無盡的壓力和挫敗感,自然選擇逃避或者放棄。這到底是“不想去”還是“不敢去”呢?恐怕只有孩子本人說得清楚。

值得慶幸的是:我與很多孩子的班主任聯繫上了,尤其是北京的老師,不愧是爲人師表,教書育人!都能以開放的態度來接受我的指導,而且是通過我的指導,老師改變了對待孩子的方式方法,孩子能夠正常上學了。當然,也有些地方的老師,並不積極接受我的指導,甚至於斷然拒絕與我聯繫。更有甚者就是直接把孩子推回家,拒絕孩子上學。那麼這樣的老師是教育孩子嗎?你只盯着學生的成績,而置孩子的心理健康於不顧,其實,這孩子有很大原因就是這樣的老師害的。

上面提到的四種家庭互動模式,大多數會有一個模式作爲主要因素,同時與別的模式交融在一起,評估起來的確挺複雜的。

假如你發現哪個孩子不去上學,請多一層思考,不要急着下結論。如果不知道如何說服孩子再次面對學校,請及時和我聯繫,也許我能幫助你藉助這個契機,看看家庭互動模式,說不定不僅有利於孩子學會面對挑戰,對整個家庭的發展也會有很大幫助。

生活,總是危機並存的。當它露出猙獰面目的時候,正是我們建設它的機會。

抑鬱症孩子不上學2

如何識別抑鬱症

抑鬱症孩子不上學 第4張

“微笑型”抑鬱:這類患者雖有抑鬱的主觀體驗,但在旁人面前卻總是有說有笑,旁人很難察覺到他是“強顏歡笑”。

“勤勉型”抑鬱:典型的抑鬱症患者往往做事提不起精神、不願動、工作效率低,而有些患者卻表現爲“工作狂”。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終日忙忙碌碌,最怕“閒下來”。

“隱匿型”抑鬱症:以軀體不適爲主,抑鬱情緒卻不明顯。這類患者多輾轉於內、外科求治,做了許多不必要的檢查,有些被誤診。這類患者在我國較爲多見。

上述幾種抑鬱症由於不典型,故容易被忽視或誤診,使病人長期陷於痛苦而不能自拔。故早期識別非常重要。有無抑鬱症 自查也重要。

抑鬱性障礙以情緒低落爲主,對日常活動喪失興趣、無愉快感,精力明顯減退,有無原因的持續疲勞感;言語動作遲鈍或易激怒;自我評價過低,或自責、內疚;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顯著下降;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行爲;失眠,或早醒,或睡眠過多;食慾不振,或體重明顯下降;性慾明顯減退。如果你有上述症狀並持續兩週以上,便可斷定爲抑鬱症。

抑鬱症孩子不上學3

抑鬱症狀的心理保健操

心理保健操主要是通過心理的暗示是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抑鬱症孩子不上學 第5張

1、列表化解操

寫一行大字:我爲什麼心中亂?然後依次寫出:最心煩的事、次要的事、小事。

列好後,自勸自解,要麼遺忘,要麼想想“知足常樂”、“謙讓是人生美德”等話。

2、自尋樂趣操

可以自己養一些小動物,小金魚,來提高生活的樂趣。

3、回憶美景操

舒服地坐臥在沙發或牀上,用那些美好的回憶帶來好心情。

4、無損宣泄操

聽說過“晴雯撕扇”吧,咱們用廢紙就行,同時喊兩句“粗”話也行。

5、自嘲操

洋洋得意或神經過敏時,自嘲一下吧,人在自嘲中頭腦更清醒。

6、“走向混沌”操

把事情看的淡一些,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別再爲小事爭個不休。

抑鬱症養生保健操

放鬆養神操

平躺在牀上、調節呼吸,不要急促或者過於緩慢,先由腳趾開始放鬆,逐漸上移,大腿、腰部、腹部。

胸部、四肢、頸部、最後至頭部。讓身體放鬆,持續大約15分鐘左右。

抑鬱症孩子不上學 第6張

晨氣養心操

晨氣養心操必須早上空腹進行,然後把意識放在自己的丹田之處,按順序吸氣,屏氣將氣留置丹田。

自丹田處上中下循環。保持吸氣,屏氣的順暢,大約15分鐘左右。

抑鬱症給老年人帶來許多痛苦,使他們食不能入口、寢不得安眠,整日被孤獨、鬱悶佔據心靈。

此時老人最需要的是家庭的關懷和照顧,許多老人因爲患了抑鬱症,加之缺少家庭關愛而選擇了自殺。

子女們常說“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孝敬不是口頭表達,真正的關愛、孝敬老人應從心理開始。

抑鬱症的症狀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現爲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鬱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典型患者的抑鬱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患者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嚴重者出現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現幻覺。

2、思維遲緩

患者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自覺“腦子好像是生了鏽的機器”,“腦子像塗了一層糨糊一樣”。

臨牀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