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熊孩子愛打人聰明媽媽醬紫做

熊孩子愛打人聰明媽媽醬紫做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熊孩子愛打人聰明媽媽醬紫做,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孩子是最重要的,將現在出現的問題解決好,孩子纔有可能發展得更好,培養的能力,熊孩子愛打人聰明媽媽醬紫做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熊孩子愛打人聰明媽媽醬紫做1

這個世界有兩種孩子,一種是自己家的孩子,另一種便是別人家的孩子。

好多媽媽吐槽,孩子越大越熊了,以前只是頑皮愛搞破壞,如今對象不是物品了,轉爲人。看到小夥伴比較老實,就愛打他欺負他,腫麼破?

@哈哈熊:今天寶貝在幼兒園又因爲跟小朋友搶玩具把別的小朋友給打了,還把他給打哭,小朋友媽媽都來投訴。

@我是小乖:我家那小崽子更鬱悶,不僅愛打人,還愛咬人,不知道哪裏學來的?!

@dudu媽:你們說的是男孩子吧,我家那個女娃也是這樣,做不成一個安靜的女子不說,學人家打人是要變成小太妹的節奏嗎?好憂傷。

可能有些家長還會沾沾自喜,說這樣總比被人欺負的強啊。其實,這樣真的好嗎?孩子很容易被其他小朋友貼上“兇惡”、“厲害”、“壞孩子”的標籤,很可能在幼兒園裏失去同伴,甚至被孤立,久而久之對孩子的心理髮育會產生負面影響。

那麼,遇到愛打人的熊孩子,有時候會一個頭兩個大,教育不聽,打也不是,究竟如何教育他呢?

熊孩子愛打人聰明媽媽醬紫做

第一招、分析孩子打人的原因

事出必有因。3~6歲之間的幼兒大多都處於‘自我’的階段,與人的溝通能力較差,想要某件東西或者不想將自己的東西分享給他人時就會以肢體動作來代替,從而產生攻擊性行爲。有些家長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打罵孩子,嚇唬孩子,你造嗎,一邊說着“不許打人”一邊打孩子,這會讓孩子怎麼想?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杜絕“以暴制暴”,既然不允許孩子打人,自己也不能打孩子。

正確的做法:詢問孩子爲何打人,讓孩子說出事情的原由,然後再跟孩子好好講道理,不要一味地使用暴力,因爲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父母越是暴力對待孩子,其叛逆心理就越強,反抗父母的決心就更大。所以,孩子犯錯父母應先找原因,再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第二招、教孩子正確管理情緒

如果孩子以打人作爲宣泄情緒的方法,那麼這顯然是不對的。你要好好跟他講道理,告訴他這樣做是不應該的,不是好孩子的做法,然後引導他通過一些正當的方式去管理情緒。

正確的做法:父母應該教孩子發泄的正確方式,比如向父母或朋友、老師傾述自己心中的不愉快;到空曠的地方大喊;可以給寶寶看一些關於管理情緒的繪本,例如《生氣湯》《菲菲生氣了》等等,讓他能寓教於樂,在學習中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樣遠遠比打罵他來得更有效哦。

第三招、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中夫妻的作風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關係越好越和睦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必然是溫和的,反之,在暴力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就會有攻擊性行爲。

正確做法:父母要爲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以身作則,絕不要用暴力解決問題,對孩子給予更多積極的關注和尊重,鼓勵孩子的正確行爲,能讓孩子更願意傾聽、學習和改變。一旦發現孩子打人一定要及時阻止,並好好教導孩子,避免極端教育方式助長孩子的叛逆心理。

第四招、多關注孩子陪伴孩子

有時候孩子犯錯只是爲了引起父母的注意,並不是真的想要打人。如果是這樣,那麼就說明父母就要好好反思自己,是不是缺乏對孩子的關愛,平時對他忽視不理,導致孩子產生這種負面的想法。

正確做法:不管工作再忙,家長們都要多多陪伴孩子,關心孩子,不要讓他覺得孤獨,要給予他更多的關愛,填滿他內心的空缺,不然壞情緒影響了孩子。

【小結】

孩子的行爲,其實都是對家庭教育的反饋。一個良好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其性格會更加正面,待人處事更加成熟。當孩子出現打人的情況,父母要多關注孩子,瞭解原因,對症處理,才能讓孩子糾正錯誤。

熊孩子愛打人聰明媽媽醬紫做2

孩子們爲什麼會打人?——分年齡詳解孩子打人背後的常規心理機制

其實,當孩子第一次揚起手,做出“打人”的動作時,背後的心理原因並不複雜。

0~1歲(不會說話之前)打人,小手的新遊戲

孩子在沒有發展語言之前的打人,尤其集中在孩子1歲左右,他們在用“打人”跟父母交流。他發現,這是一項好玩的新遊戲呢。

此時,寶寶手部動作已經可以支配得很好了。並且他開始注意到他的小手打了父母,可以引起父母的各種反應,比如面部表情的變化,或驚訝,或生氣……總之,他的小手可以控制父母的情緒了。他對於這種關聯很好奇,也樂此不疲地一遍一遍去印證,彷彿在說:“瞧!我的小手作用可真大!這個遊戲太有趣了。”

1~2歲高興,不高興都用打人來表達

這個階段,很多孩子打人是在表現一種情緒。此時孩子要表達的情緒不一定都是負面的,也可能是興奮的情緒。“手舞足蹈”就是說的這種情況。孩子高興的時候,就是如此。此時,孩子還沒有任何邊界的概念,手部力量也還沒有發展好,沒有輕重,所以他們就會失控打到人。而一般來說,家長也的確會認爲,孩子打人了。

當然,也有的時候,孩子的這種“打”,有可能也是在表達一種憤怒的情緒。當孩子的很多需求沒有得到父母滿足或者回應的時候,或想做的事情被父母拒絕的時候,他就會主動發出“打”的行爲。

1~2歲力量的感受強化了打人行爲

孩子2歲左右,一般會有一個“愛打人”的高峯期,男孩子尤其明顯。男孩子天生具有一種激素叫睾丸激素,睾丸激素的分泌就會使得男孩的力量、速度、爆發力等,都會比女孩子強。

此外,孩子此時用打人來解決問題,被打孩子的哭泣,以及周圍人的強烈指責和過分關注,都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攻擊性行爲的“威力”。這種感受到自己的“威力”所帶來的成就感和力量感會促使他以後遇到類似情況還會繼續用武力解決。

3歲以後模仿父母以暴制暴

很多時候,孩子打人被固化,實際上是父母造成的。很多時候,父母在教養的過程中並沒有太在意,經常會用恐嚇性的語言來嚇唬孩子,比如常對孩子說:“你再不乖,我就打你。”於是,孩子就學到了用打人來表達憤怒,表達不滿,讓別人聽話。於是,孩子在模仿中習得了“打人”的行爲。

熊孩子愛打人聰明媽媽醬紫做 第2張

3歲以後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

3歲的寶寶跟別的小朋友有了更多的交往。3歲以上的寶寶在幼兒園裏也常常通過打人的方式解決問題,並且遭到其他小朋友家長的投訴,或者老師的種種不滿。這樣的寶寶往往是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導致用“打人”解決。比如,豆豆沒有經過西西的允許就拿走了西西的玩具,西西還沒有學會用語言表達,他上前去搶回自己的玩具,但是豆豆力氣大,西西搶不過,一巴掌就打過去了。如果豆豆學會了一些社交小策略,懂得語言的力量,就能夠不需要藉助打人來解決問題了。

3歲以後打人,孩子想要關注的信號

有研究表明,親子關係良好的家庭,孩子的攻擊性行爲會較少。而父母如果關注孩子較少,孩子的暴力行爲會較多。因此,很多3~6歲的孩子的打人行爲與很多消極行爲一樣,成爲孩子引起父母關注的手段之一。

很多時候,由於父母的關注不夠,孩子會極度地渴望父母能夠跟他在一起,去看見他,去感受到他的存在,哪怕用消極行爲,甚至打人行爲引起父母的負面關注也在所不惜。因此,父母特別需要關注孩子心理上的需求和情緒上的變化,尤其需要多關注孩子的積極行爲,不要等到孩子出現消極行爲時再去關注他。

孩子打人怎麼辦?——5個小策略,分年齡段幫助父母應對孩子打人問題

清楚了孩子打人背後的心理原因,那麼具備的應對辦法也就有了!

1歲之前對策1:提供更多供寶寶手部發展的遊戲和玩具

如果發現不到1歲的小寶貝總愛用手抓、掐人,請別隨意給孩子貼標籤。一方面,當孩子有“打人”動作時,輕輕握住孩子的小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逗逗他玩。

父母可以多給孩子提供一些可供手部探索的玩具和小遊戲,比如和寶寶一起玩手指謠等。如果孩子正要打你,你可以拉起孩子的小手,玩個遊戲,同時配兒歌:“爸爸看、媽媽瞧,寶寶的'小手在這裏;爸爸看、媽媽瞧,寶寶小手不見了……”孩子的注意力會被新遊戲和新兒歌所吸引,他同時也學會了:小手除了打人,還可以做點別的事情。

1~2歲對策2:宣泄情緒,可以有很多選擇

1歲以後,孩子的自我意識快速發展,希望自己做主。但同時,也開始遭遇大量的限制——包括自身能力的侷限,以及大人的各種設限。因此,他們開始更頻繁地出現負面情緒。如果發現你的孩子帶着情緒地“打人”,別反應過大,或者大怒。孩子只是還沒學會用別的方式去發泄自己的情緒而已。

此時,可以告訴孩子,發泄情緒的辦法有很多。比如,他可以畫一些讓自己感到開心的圖畫或者畫一些能夠宣泄憤怒的線條,或者捏捏橡皮泥來緩解他的挫折感或攻擊欲,還可以在生氣時撕廢紙,或是摔打小沙袋宣泄憤怒,或者大聲唱歌……

總之,要讓孩子明白,情緒的宣泄不是隻有打人這一種方式,很多辦法都可以幫助他緩解和平復情緒。

1~2歲對策3:增加運動量,消耗多餘精力

攻擊性行爲與能量的大量存積也有很大關係。因此不妨多給孩子一些正面積極的獲得力量感的通道。比如,通過遊戲和運動的方式,關注孩子正面積極的行爲,讓寶寶獲得積極的成就感和力量感。

這樣,孩子一方面在運動中學習,一方面也在運動中宣泄心中的一些過多的能量。父母可以給孩子增加一些運動量,讓他做更多的活動——不只是體力上的活動,動腦的活動或遊戲也可以消耗能量。只要父母真的和孩子動起來,孩子玩得盡興了,你會發現,孩子的專注力和情緒穩定狀態,會持續得更久。

3歲以上對策4:父母做個好榜樣

若孩子頻繁出現打人行爲,父母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教養方式。我們是不是在生活中滲透過一些壞榜樣呢?

很多時候,父母在遇到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情緒很難穩定,甚至會不知不覺地自動選擇嘮叨式的批評指責以及武力解決問題。

從現在開始,父母做個好榜樣吧。比如,孩子把媽媽剛打掃好的房間弄得很髒,媽媽如果特別生氣,可以告訴寶寶現在自己情緒有點激動,需要自己單獨待一會兒。

等情緒平復後,可以告訴孩子:“媽媽覺得自己的勞動沒有被珍惜和尊重,有些難過。”並邀請孩子一起打掃房間。打掃完房間,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怎樣在家裏玩可以不用把房間弄髒,比如劃出界線,孩子自己的房間可以自己做主,隨意玩耍,但是客廳等公共空間需要維護清潔等等。

這樣孩子就會學會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先處理情緒,然後平靜客觀地處理問題。

3歲以上對策5:解決問題可以有很多選擇

3歲的孩子可以溝通了,這個時候孩子打人,父母要明確告訴孩子:“寶貝,這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與此同時,我們還要讓孩子知道,當你說他不對,或當你阻止了他的一項行爲時他還有其他的選擇。比如告訴他:“寶貝,你不能去打小朋友,你可以和他交換玩具玩或輪流玩。”父母需要不斷地跟孩子重複,幫孩子建立新的行爲方式。即跟孩子去溝通:一個事情,我們不通過打的方式,而是通過別的方式能不能行?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案,並且把每一種方案的後果都告訴孩子。

3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有很好的邏輯思維了。他們是可以分析事情的,也可以懂得結果爲何,以及他們喜不喜歡那個結果。

所以,父母需要引導孩子一步一步去分析。最終讓孩子明白,打人的確是一種解決辦法,一些情況下它能解決問題。但是它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也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更多時候,我們都可以採取更爲有利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和內容,避免孩子模仿電視中的不當行爲

心理學上的研究已經表明,看電視的確會造成孩子的攻擊傾向增強。所以,如果孩子3歲多了,仍然頻繁有打人行爲,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你把孩子單獨丟在電視機前面的時間是否過長?另外,我們需要對孩子所看內容做篩選。孩子們都愛看動畫片,但動畫片裏的很多東西,帶給孩子的刺激並不太好。譬如《熊出沒》,這類動畫片並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而孩子沒有分辨能力,他只會模仿。因此,最好不要讓孩子看此類節目。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