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6歲兒童心理與行爲特徵

6歲兒童心理與行爲特徵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6歲兒童心理與行爲特徵。孩子是媽媽們的心尖,家長需要格外的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這樣才能健全孩子的人格。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瞭解6歲兒童心理與行爲特徵的相關內容。

6歲兒童心理與行爲特徵1

6歲的孩子是最難應付的了。從4歲-5歲可以看出孩子有顯著的進步;但是從5歲-6歲很多大人懷疑他們好像停止了成長似的。

孩子的成長過程宛如一座山,有小坡、也有大坡,而6歲的孩子就處在大坡的年齡,這對他們而言是個混亂期。一旦超越這種混亂期就會步入另一個轉折點,在到7歲之前應該會變成一個較規矩的家庭教育優秀作文選寫作指導">小學生。這是因爲“小學”的新生活會發生很大的作用;但相反的,孩子與父母爲了適應這個新的生活都會經歷各種困難。

人們眼中的6歲兒通常是粗魯而忙碌的。不論做什麼事他們總是全力以赴,甚至有人阻撓他們玩遊戲時,他們還會毫不客氣地把對方趕走;因此有很多母親會生氣地說:“這個家就好像是小孩子個人的一樣。”

6歲兒童心理與行爲特徵

6歲兒對別人的態度也顯得傲慢無禮,5歲時的溫柔似乎已經完全消失了。所以有些母親不禁又搖頭說:“這孩子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但是孩子高興的時候還是很聽話的,並非一直都難以應付。另外,他們與同伴之間的糾紛會急劇增加,也因此容易受到大孩子的排斥及比他年幼小孩子的畏懼。而且6歲兒的感覺很敏感,一點芝麻小事就耿耿於懷或產生不安的傾向。常會在白天因恐懼和不安而啼哭。因此很多小孩會因過於緊張和疲倦體重減輕很多,不論父母如何注意6歲兒,他還是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地方。

善變的天使

6歲兒的心情常被稱爲“晴時多雲偶陣雨”,前一刻還高高興興的,這會兒又馬上因爲一點芝麻小事而發脾氣,尤其是被責備時情緒更爲激動。

比如妹妹分到的蛋糕比他的大;正在專心堆積木時,被父親的大衣不小心碰倒;或者叫媽媽時,媽媽未能即刻出現等,都是他發脾氣的原因。

這時候大人可能會考慮以權威來糾正他們,但是這麼做,對一個正在發脾氣的小孩是不太有效的,因爲他們根本聽不進別人的話。要使孩子平靜下來必須視兒童的個性而定,沒有一定的方法。例如比較內向的孩子讓他獨處一會兒即能恢復平靜;相反的,有些小孩一獨處反而更鬧得不要收拾,大人最好設法瞭解他們的個性與當時的心情。不過,不論是哪一類型的小孩,在他發脾氣時恐怕沒人可應付得了的。

重要的是,等他們的脾氣平息下來以後,一定要讓他們反省自己爲何如此?如何才能防止?他發脾氣時周遭的人有多難過……。大多數的6歲兒脾氣一旦發過後,只要心平氣和的告訴他,他都能承認並存有改過之心。

不過,儘管經常反省,6歲兒仍然有善變的情形而且產生極端的變化。比如,有時非常疼愛家中飼養的小狗,有時又把它扔在地上又踢又喊地說:“我要殺死你!”那是因爲他們對自己的心情和行動缺乏控制能力,這上點和兩歲兒的情形有點相似。

父母發覺孩子有這種極端情緒變化時,不妨故意和他多說話,比如:“你很會照顧這條狗。”“它好像比較喜歡你而不喜歡媽媽哦!”像這樣稱讚加上幽默的口吻進行交談,比較能緩和他的情緒。

此外在幼兒園裏待了3個年頭的小孩子,由於太熟悉園內的氣氛,剛入學時的那股新鮮感已削減,很多孩子就開始覺得無聊而把上學當作是一項苦差事。

這種“幼兒園的倦怠”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一般而言,體力和智力能在一定的水準以上、生活態度也早熟、進入幼兒園社交性能順利發展的孩子,愈會產生這種倦怠感。另一種情況是想到幼兒園的同伴都已進入小學,只剩他一個人仍上幼兒園時,也容易有倦怠感產生。

當然有時候幼兒園本身沒有規化豐富的保育課程,而只是以類似的內容重複教育,這也是令幼兒厭煩的原因。

而父母的立場又不能說:“既然討厭就不要去上學好了。”在這些情形的累積之下,使孩子的倦怠感更強烈,終有一天會轉變爲憎恨上學。

因此,不要只要求孩子勉強着去上學,應該仔細查找原因到底出在哪裏,以便更進一步擬定解決對策。

如果因爲能力強而覺得幼兒園裏太無聊了,也可以拜託老師給他服務的機會,比如幫老師整理薄子、換花瓶的水、照顧小班的兒童等,儘量動腦筋使之扮演不會無聊的角色。

此外,偶爾讓他提早放學,帶他到外面走一走,使生活有一些變化也會有效果的,像帶他到動物園、博物館、公園、植物園都很好。

另一方面,大人一旦預知孩子會有這種倦怠感,在兩年的幼兒園生活後也可以考慮轉到其他的幼兒園。

精力充沛的孩子讓他學點課外的東西,對改變心情、消除緊張也有效果。

相處有多麼不易

家中有6歲兒的父母,必須不斷地告訴自己:“這只是孩子的過渡期……”否則大人可能會比6歲兒更常發脾氣。

接着就要把眼光放遠一點,不妨安慰自己:“他會漸漸成長爲可愛的孩子。”並想象7歲兒善解人意的模樣,或者回想他以前5歲時乖巧溫柔的模樣。

不要動不動就去研究6歲兒的行動,應以寬大的胸襟;當然也不要對6歲兒所說的話太耿耿於懷,儘量以幽默的方式去解釋,以保持愉快的心情。

不管是多令人生氣的事,如果講一次就讓6歲兒領悟或立刻改悔,這很可能完全無效;大人一旦忍不住發脾氣地說:“一定要給你一點教訓!”他們就會斜視大人,進而採取對立的態度。這時候,孩子完全不會考慮到大人生氣的目的是在教育,而只是一味地與大人的態度、言語和感情對立。

父母應該避免與孩子造成對立的局面,多找機會與他們交談、勾通,必須要忍耐孩子耍脾氣的肚量。

母親與孩子的相處方式

6歲幼兒很容易與母親引起爭執,但是他們對母親愛的要求卻仍相當強烈,即使有弟妹也想一個人獨佔母親,並希望母親照他的意思來做。前一刻才說:“我最愛媽媽。”這會兒不高興馬上又翻臉說:“媽媽最壞,我討厭媽媽!”這是因爲他們對母親的渴望落空後的心態。

只有在母親處於需要同情的情況下,比如生病、受傷或遺失了貴重東西時,6歲兒纔會坦率地顯示其令人訝異的同情心。因此,與其命令他:“快點做!”不如告訴他:“啊!媽媽好累哦!所以才忘了叫你趕快做這件事!”這樣更能引起他的同情心,以致順利達成目的。

由此可知母親與6歲兒應該隨時保持從容的心理及幽默感。對於母親的命令會問:“爲什麼?”“爲什麼一定要這麼做?”以表示反抗的態度,這也是這個階段的特徵。因此,這個時候唯有以溫柔的態度來處理,纔不致於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另外,對弟妹的嫉妒也是造成問題的起因,母親不要以爲他比5歲的時候懂事了,反而應同情他的心理,抽空陪陪他玩以前常玩的遊戲,使他回憶過去的歲月來獲得滿足。

而且,如果凡事不以他爲優先他也會不高興,因此母親對於他的細微表現也應該誇讚一下,使他有成就感。

6歲的兒童已進入學齡期,開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學校生活。而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的發展水平能否適應學校正規、有系統的學習?此時的教育重點放在哪裏?都是家長應該預先考慮的問題。

6歲兒童的腦重已達成人腦重的90%(而6歲時體重只達成人體重的1/3)。大腦不僅在形態上發育迅速,其功能也日趨成熟,這就爲將來的學習生活奠定了堅實的身體基礎。

6歲兒童心理過程的發展

在思維方面: 有些6歲兒童已經具備了歸類的能力。比如同樣的一個問題:“什麼是貓。”3~4歲的兒童因爲一般都是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來概括其外部特點,所以他會說“貓很小,有黑色花斑。”這是指他看見過的某隻貓。而5歲左右的兒童的回答:“貓會抓老鼠。”能憑藉貓的某些特徵進行概括。只有6歲的兒童會說:“貓渾身長着毛、有鬍子,喜歡吃魚,會抓老鼠。” 這個例子說明兒童到了學齡前期的晚期,兒童的思維已由初期的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不僅考慮到了事物的外部特徵,而且能認識其內部特徵和內在聯繫並進行概括,這爲入學後語言、文字的學習做了準備。 觀察、注意、記憶: 3、4歲左右的兒童的注意、識記都缺乏自覺性、目的性,因而表現以無意注意及無意識記爲主。在教育的影響下兒童逐漸能夠按照成人指導的活動和任務來有意識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動。到了5~6歲時逐漸發展了有意注意、有意識記和有目的、有組織的觀察能力,這些能力均有益於入學後的學習。

語官: 6歲兒童約能掌握3500個詞彙,量詞的正確使用率顯著高於5歲兒童,副詞的應用不但更經常也更多樣化、更準確,能恰當地使用“根本”、“簡直”、“大概”、“永遠”等副詞,使語言的感情色彩更鮮明。對代詞、助詞的運用比以前更爲得當。由於詞彙和句子的質量有顯著提高,在講述事情時內容更豐富、句法更正確、語言更連貫、層次也更清楚。此時能把1套3~5張的圖片。按情節順序做出正確排列並進行有頭有尾的敘述,使聽者能領會。出聲的自言自語開始減少,逐漸向內部言語(無聲言語)過渡。有些6歲兒童能夠初步掌握一些簡單的書面言語。開始識字。

認知: 數概念: 大部分6歲兒童能掌握20以內的數概念,能按成人的要求從一羣物體中取出20個。能將1~10的阿拉伯數字依正確順序排列起來並開始能夠不依靠實物運用數字做10以內的加減運算。 時間知覺:對一週的時序基本都能掌握,在辨別”今天”、”明天”、”昨天”的基礎上,開始延伸到能辨別”後天”、”前天”、””大前天”。最難掌握的是認識鐘點,只有很少數的6歲兒童認識鐘錶,會報出時間。

空間知覺: 大多數6歲兒童能以自我爲中心。正確地把自己的左右方位和詞聯繫起來。從而產生最初的左右概念,但常常只限於自身的方位。而不能辨別對面人的左右方位。

社會性發展: 6歲兒童的遊戲更有計劃性,喜歡用簡單的工具,如滑輪、橫杆等來玩建築性遊戲,也開始玩用言語推理的遊戲(猜謎語);能自己選擇朋友,當小夥伴出現困難時,會加以安慰並給予幫助會明確表達自己的情感,如:憤怒、快樂及愛等,而在遊戲中發生的爭執,一般都能用遊戲規則來解決,不需成人監督。 6歲兒童開始能在成人的`幫助下擬定一個目標去實行,如制定一個“每晚不需提醒就刷牙”的目標,然後自己畫個圖表。每天做到後就打個鉤,定期檢查。父母應對兒童按目標執行的行爲給以鼓勵。

生活自理: 6歲兒童除了基本上能夠生活自理外,還能在家中及幼兒園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能夠獨自去鄰居家及旁邊的商店;懂得過馬路時先看紅綠燈及兩邊,要走斑馬線;認識男女洗手間的標誌,選擇正確入口;坐車會主動繫上安全帶。 每個兒童在即將上學時會表露出興奮和嚮往的情緒,但其中又會夾雜着一絲對陌生環境的不安。如何幫助和引導兒童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是每一位一年級教師和家長的社會責任,因爲從以遊戲爲主導活動的幼兒園到以學習爲主導活動的小學,對6歲的兒童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轉折,老師和家長都應以最大的愛心和耐心,引導兒童順利進入家庭教育優秀作文選寫作指導">小學生的角色。帶領他開始在教師的教導下,從事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掌握知識技能和行爲規範的活動。

6歲兒童心理與行爲特徵2

兒童心理健康標誌

一是智力符合常態。心理健康的兒童智力是正常的,多數孩子的智商在65~115分之間。他們能夠適應一定的學習生活,與周圍環境取得平衡。天才兒童的記憶力極強,對事物觀察細緻,想象力豐富,才智超羣,有獨立的、獨創的、機敏的、充滿活力的人格特徵。智力低下的兒童社會適應能力差,常常不能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與學習,心理壓力大,需要特殊的教育和護理。

6歲兒童心理與行爲特徵 第2張

二是情緒穩定而愉快。心理健康的兒童以積極的情緒表現爲主,充滿了喜悅與歡樂,這樣的情緒有助於提高活動的效率,多會受到父母和鄰居的表揚與稱讚,而積極的情緒得到強化,使孩子進入良性循環。兒童也有喜、怒、哀、樂,健康的孩子也會出現短時間的消極情緒,當消極情緒表現的太過分,太頻繁,如焦慮、恐懼、強迫、抑鬱等情緒的反覆出現,就難以稱心理健康了。

三是意志健全與行爲協調。心理健康的兒童3歲前就有意志的萌芽表現,能初步藉助言語支配自己的行動,出現獨立行動的願望。3歲後,意志中的自覺性、堅持性和自制力得以發展,但總的來說,發展有限。意志不健全的孩子挫折容忍性差、怕困難、做事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控力。在行爲表現上前後矛盾,思維混亂,行爲反應變化無常,爲一點小事就要大發脾氣,或是對強烈的刺激反應淡漠。

四是性格與自我意識良好。性格是人的個性中最本質的表現,而自我意識在性格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的兒童性格相對穩定,開朗、熱情、大方、勇敢。在自我意識上,開始正確認識與評價自己,自尊在發展,尋求獨立性,對自己充滿了信心。而心理不健全的兒童性格發展不良,表現出膽怯、冷漠、孤僻、自卑,缺乏自尊心。

五是人際交往和諧兒童的人際交往關係主要是指他們與父母、教師以及同伴之間的關係,從這些人際交往中可以反映出兒童心理健康狀態。心理健康的孩子樂於與人交往,善於和同伴合作與共享,理解與尊重他人,待人慷慨友善,也容易被別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兒童不能與人合作,對人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縮現象,不能置身於集體,與人格格不入。

6歲兒童心理與行爲特徵3

兒童心理障礙危害

應激反應和適應不良反應。應急反應是在出乎意料的危險或緊張情況下所引起的反應,輕者表現爲情緒緊張、感覺過敏、驚慌失措、疲勞無力等。重者爲抑鬱、恐懼、焦慮、木僵、遺忘及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心悸、多汗、厭食、尿急、顫抖等

輕度心理疾病,即神經症,又稱神經官能症,是大腦機能活動暫時性失調而引起的心理障礙或異常,常見爲神經衰弱、焦慮症、癔症(歇斯底里)、強迫性神經症、恐怖症、抑鬱性神經症。

6歲兒童心理與行爲特徵 第3張

身心疾病,指由心理社會因素誘發的軀體功能紊亂或器質性損害,如併發心臟病、消化道潰瘍、哮喘、甲亢、糖尿病、月經失調、神經性皮炎等。

嚴重精神疾病,兒童患者的心理機能完全瓦解,主要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等。

人格障礙,人格障礙是心理髮育不健全的表現,可延續終身。

兒童心理障礙的原因

第一種原因發生在圍產期。兒童的心理障礙導致出現的原因很多,其中部分原因在圍產期的時候就會出現,若是女性在懷孕期間患傳染病、中毒、營養不良、腹部外傷,還有就是小孩出生的時候出現窒息缺氧、難產、產傷等情況,均是會導致部分兒童出現心理障礙疾病的。

第二種是缺少幼兒園正規教育。相對而言三個幼兒園的幼兒性格上活潑開朗、易合羣、守紀律講禮貌,這樣的孩子一般不會出現什麼嚴重的心理障礙,而一些家居幼兒就會顯得過分害羞、怕見人,一旦到了一個陌生環境中就會變得難以適應,就會導致出現心理障礙疾病。

第三種是家庭環境因素。兒童的心理障礙造成的原因和家庭環境因素是密不可分的,一般情況下不和睦家庭或父母離異兒童性格上自卑、抑鬱、性格古怪、急躁等,從而會使得小兒出現反常心理;教育方法不當也是導致兒童出現心理障礙的主要原因,有的父母對孩子滋愛遷就、百依百順,這就會使得兒童形成驕傲、自私、任性不良性格;另外就是教育方式不一致也是原因。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