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0到6歲叫什麼階段

0到6歲叫什麼階段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0到6歲叫什麼階段?0-6歲是人生最重要的階段。大腦還在發育,許多重要發展比如像運動、語言、情商和社會性等等,都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下面小編和你說說0到6歲叫什麼階段?

0到6歲叫什麼階段1

年齡劃分

嬰兒期:出生1~12個月。其中,斷臍至出生後28天稱爲新生兒期。6個月~12個月的嬰兒稱爲較大嬰兒。

幼兒期:1~3歲。

學齡前期:3週歲後至6歲入小學前。

學齡期:7歲~12歲。

從這種劃分方式中可以看出,入小學前(即6歲前)的兒童都可以視作學齡前兒童。

中國目前兒童的入學年齡規定爲6歲,所以,3~6歲前的兒童即爲學齡前兒童。一定時期內,學齡前兒童的統計信息,是國家發展幼托事業和安排保健機構的重要依據。

瞭解學齡前兒童的發展特徵,有利於對孩子的教育培養。例如,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爲其選擇學習材料和學習方式,使孩子們通過直接體驗和遊戲的形式進行學習,以獲得最佳的效果。

又如,根據學齡前兒童情感不穩定的特點,家長和幼兒教師可以以理解、耐心和堅定的態度,引導兒童進行大量的社會學習和實踐。總之,學齡前兒童的變化是飛速的,並且是有規律的。認識到這一點,就可以運用適當的方法,爲孩子的發展作好相應的準備。

1、學齡前兒童生長變化速度驚人

在這個短暫的時期裏,兒童學習語言,產生自我意識和在特殊文化背景下的自我環境意識。這一時期兒童的生長髮育是有規律、有順序的。例如,在學走之前必須先學站,學會簡單詞彙之後才能學會使用複雜句子。但是,由於環境與文化的影響,學齡前兒童發展變化的具體時間又是不同的。

營養不良會阻礙身體的發育,缺乏與外界交往會推遲語言的發展。梅雷迪恩在南亞、中亞、東南亞和非洲等地經過研究也發現,經濟條件同樣優越的不同種族兒童相比較,他們的生理髮育差異並不大。疾病、營養不良等所引起的虛弱、倦怠、冷漠等狀態對兒童的成長髮展起着危害作用。

0到6歲叫什麼階段

2、學齡前兒童過認知能力有了全面的發展

由於兒童不僅個性有別,所處的文化環境也各不相同,這方面的跨文化研究還有待深入。斯洛賓曾對英國、芬蘭、前蘇聯等國兒童語言發展作了研究,他指出各種文化環境下的兒童大約都是在開始走路的同時開始說話。3歲時已掌握了1000個詞彙,具備了正確使用語法結構的基本能力。

兒童心理學家埃裏克森用“羞澀和疑成對自由和自主”刻畫學前兒童的性格。他堅持認爲,學前兒童的性格特徵是高度的自信和自負。根據埃裏克森的理論,4—5歲的兒童進入了所謂‘懈怠對創造”的第三發展階段,這是他們獨立行動和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的時期。

S·弗洛伊把學齡前兒童劃分爲“肛門期”(約18個月—3歲)和“生殖器階段”(3—6歲)兩個心理髮展時期。這兩個階段都具有很多情感衝突的可能。弗洛伊德的理論強調,這些衝突如果得不到滿意的解決,將造成兒童的人格障礙,降低他們情感上的正常發展能力。

在認知發展研究上,J·皮亞傑的成果引人注目。皮亞傑認爲,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要經過許多認知發展階段,他們的思維方式與成人不同。學齡前兒童處於前運算時期,往往憑知覺認識事物,而不是靠思維,還不能夠進行逆向思維。

3、學齡前兒童社交能力也有一定的發展

學齡前兒童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只要有可能,便成天玩耍。雖然不同文化背景下兒童玩耍的方式不同,但在玩耍過程中均體現了對周圍成人活動的模仿,而且這些活動能爲孩子提供許多與人和物相互作用的機會。

兒童在2歲時家庭以外的社交因子剛剛形成,這個時期的孩子,據人格塞爾報道,他們雖然喜歡與別的孩子在一起,但又不與他人一道玩耍,獨來獨往,自得其樂,還缺乏與他人平等交往的技巧。總是搶先佔取他們想要的東西。

3歲時兒童開始結交朋友,開始獲得起碼的社交能力。他們喜歡討大人高興,對成年人在社交行爲方面的適當指教往往能作出正面反應。4歲的兒童確實樂意與其他孩子一起玩,玩得很親密、愉快。富有創造力並相互影響。

4、學齡前兒童的育兒教育

學齡前是一個很關鍵的時期,科學家發現,學齡前兒童大腦裏的神經系統是由無數個突觸組成的,兒童在學齡前見到的事物越多,突觸就越發達。這些事物的顏色、形狀、動作等特徵對學齡前兒童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

0到6歲叫什麼階段2

0-6歲的小孩,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對其心理狀態發展趨勢全是極其的寶貴,小孩在幼稚園中常接納的有目地、有方案、有機構的豐富多彩課程內容主題活動(刺激性),與家中中平淡無味的自然環境對比,是絕對不可以同日而語的。0-6歲是小孩基本上全部層面發展趨勢更快階段(關鍵時期)。

特別是在在腦神經中樞體細胞間的聯絡創設層面,只能將少年兒童放置具備豐富多彩刺激性(課程內容主題活動與師幼間及少年兒童間相處)自然環境中,纔可以產生有效及豐富多彩的構造。而合理配置與平穩,腦的作用才強勁極其;而作用的強勁,纔可以讓小孩在課業和工作上如虎添翼,富貴榮華。僅就語言和與人相處醒面的發展趨勢看來,呆在家中一個冬季(最少要三個月),其損害都基本上沒法用萬事萬物能夠考量,且是終身不可避免的。

0到6歲叫什麼階段 第2張

在家中,成年人與小孩間的語言溝通交流,與有老師和同年齡小孩的自然環境對比,是非常簡單和匱乏的。而0-6歲接納性語言刺激性和溝通交流性語言危害,對將來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趨勢尤爲重要。從相處層面看,家中的自然環境只是僅限於成年人與小孩中間的互動交流。而在幼稚園裏,教師和少年兒童間,特別是在是同年齡少年兒童中間的相處,針對諸多的獨生子而言,其共享與協作的質量、自我認同的產生、區塊鏈技術的進行,這些,都對少年兒童發展方向造成重特大的、終身的危害。而這種危害到來越晚,其營造的概率越低,以自我爲中心的更新改造越多艱難。除此之外,對於適齡兒童所設計方案的一切課程內容,只是呆在家中,其損害是不太可能還有機會再能夠填補的。

溫室大棚中的花瓣,是始終都沒法長出能經風雨、傲天穹的參天大樹的,邏輯性上,沒有磨練,怎能健康成長;不可以強健,怎能經風雨長見識。將小孩放到荒漠裏都能存活出來,那纔算是一切爲了孩子。文化教育的作用,往變大說,是讓小孩成材,對社會發展有效和做出貢獻;往變小說,是要擔負家中的種姓氣血傳送,源遠流長。不管哪一種作用,我們期待小孩至少有單獨存活的工作能力,及其隨之自我發展的工作能力。

0到6歲叫什麼階段3

基因對人的影響

基因是一個很神祕的話題,基因是一個人生命的藍圖和計劃。許多科學家一直相信基因是一定的,但我們發現大腦的組織和發展是不斷地對環境有改變的。研究發現,只有四分之一的基因自動上崗工作,比如我們的眼睛是藍色還是黑色的,我們的頭髮是黑色的還是棕色的。這是由基因決定的,而大多數其他基因,就像電腦程序一樣,是處於休眠狀態的,直到某種環境和心理方面的刺激將其激活。基因負責基本線路方案,而後天的經驗負責微調這些鏈接。

最近的生物研究顯示,環境裏的信號,特別是母親的血液裏的荷爾蒙混合物決定了哪些基因從孩子中彰顯出來。沃爾美博士在《未出生兒的命運》中指出,孕婦的`心理和身外世界影響嬰兒的發展,環境不單單影響孩子,還幫助創造嬰兒的基因。我們通常認爲,基因是一個不能改變的絕對的指令,但基因是有許多如果指示的,如果某種情形存在,那麼,基因就會有特別的彰顯,如果,其他情形存在,那同樣的基因就會有不同的彰顯。

一個人發展最慢的器官就是大腦,大腦也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器官。雖然大腦在母親懷孕期就開始形成,但還沒有發展成熟,嬰兒在出生的時候只有很低的一部分神經系統發育完好,而大部分的神經系統還是初級階段。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大腦有一千個億的神經元,還有大量的膠質細胞構成像蜜蜂窩一樣的形狀來保護和滋養這些神經元,他擁有一生中最多的神經細胞,但是他們之間的鏈接還沒有穩固。新生兒剛剛出生的時候大腦的重量只是成人的四分之一,但到三歲的時候,大腦的重量卻到了成人的百分之九十。孩子出生的時候,大腦的初步藍圖已經設計好了,需要大量的感官經驗來實施。豐富的環境刺激是刺激大腦最有效的辦法,而適合孩子發展的活動會促進一部分神經網絡形成,而使另一部分沒有用到的神經處於停頓狀態。就這樣,每一個神經,通過電話結構和成千上萬的其他神經元細胞一起來構成一體,決定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0到6歲叫什麼階段 第3張

環境對兒童自我構建的影響

孩子具有與生俱來的生命潛能,他們在愛與自由的前提下發展能力。兒童的學習方式和成人完全不同,他們有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他們每天都有很多新的發現,新的經歷,他們忙個不停,就像一個小科學家一樣,一直都在探索。他們的學習方式就像海綿吸水一樣,毫不費力地從周遭環境中吸收大量的信息。外部的印象,聽到的看到的東西,不僅進入他的腦海中,還構成在他的心智裏。他們如飢似渴地觀察周圍的環境,自發地探索周圍的事物。他們在擺弄各種東西的時候,實際上是感官的探索,探索的同時,他們把材料的顏色、形狀、大小、用途、結構等特徵都吸收進來,積累加強他們的心智。

孩子們神奇的吸收性心智,可以吸收大量的信息,然後,又通過敏感期把這些大量的信息內化來發展自己的潛力。所謂敏感期,是指一個生物剛生下來,還在成長的時候,所獲得了一種特別的感覺力,這種感覺是一種短暫的傾向,僅限於取得一種特定的特質,一旦取得這種特殊的特質,這種特殊的感覺就會消失。根據蒙臺梭利的著作,兒童有六大敏感期,分別是:運動動作的敏感期、秩序感的敏感期、細小東西的敏感期、感覺感官知覺敏感期、語言敏感期和社會性敏感期。敏感期是一個人一生中能夠最輕鬆、最容易,並且準確地習得某種能力的特殊時期。如果這段時間沒有按照他們心理轉瞬的傾向去做,他們以後可能永遠失去了習得某種特定能力的這種機會。當孩子處在某個敏感期的時候,他們會重複做一個動作或者專注做一個動作,這種重複的經驗對加強孩子腦的鏈接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因此,父母要預備相應的環境,讓孩子充分地完善每一個活動。

當然,如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漏掉了幾個敏感期,他們仍然會長大,但是,我們成人都痛苦地發現,在我們心理生理和社會關係的發展上,漏掉了許多東西,使得我們動作笨拙,沒有辦法欣賞音樂,沒有色感,對藝術無知,遇到數字就頭大,不善於交際等等。

早期鏈接關係對孩子的影響

蒙臺梭利認爲,0-3歲孩子有精神胚胎期,是他情商和社會性一個形成時期。媽媽和孩子的情感聯結,是孩子情商社會性的開始,關係孩子一生的幸福。母親和孩子之間,一來一往的愛的互動,成爲孩子第一個愛的關係,是孩子一生中一切愛的關係的雛形。母親能夠及時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這種照顧的反覆經歷,逐漸在他心中形成一種安全感,這是他人生自尊心和愛的開始。好的依戀關係幫助孩子塑造積極的大腦,反之,則是消極的大腦。而消極的感覺在小孩自我人格和個性的形成過程中,一次次在裏面印塗,給孩子帶來困惑甚至失調。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