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十三陵是誰的墓地

十三陵是誰的墓地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十三陵是誰的墓地,在歷史當中,有很多英雄,他們開創了一個一個的新潮代,其中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下面分享十三陵是誰的墓地。

十三陵是誰的墓地1

一、明十三陵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個封建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距離北京約50公里,總面積120餘平方公里。自永樂七年(1409年)五月始作長陵,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

明十三陵是中國曆代帝王陵寢建築中保存得比較好的一處。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羣,建築雄偉,體系完整,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現在開放的有定陵、昭陵、長陵、神道。其中只有定陵有地宮開放,這也是明十三陵最值得遊覽的陵墓。

二、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秦陵四周分佈着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蹟”中的兵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現了2000多年前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寶貴財富。這裏出土的一千多個士兵陶俑,形象各不相同,神態生動,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上的一顆明珠。

十三陵是誰的墓地

三、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又稱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於寧夏銀川市西,西傍賀蘭山,東臨銀川平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一處西夏文化遺址。

1988年西夏王陵被國務院公佈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被世人譽爲“神祕的奇蹟”“東方金字塔”。爲了讓海內外人士瞭解西夏曆史,探究西夏文化的奧祕,着力開發了以三號陵爲中心的遊覽區,相繼建設了西夏博物館、西夏史話藝術館,西夏碑林等能夠展現西夏深厚歷史文化的景點,它是人們領略西夏文化、尋古探幽的旅遊勝地。

四、明蜀王陵

自古有“北有十三陵,南有蜀王陵”之說,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十陵街道考古發現了十多座明蜀王家族的墓葬勝蹟,以僖王陵爲代表的蜀王陵墓葬羣擁有富麗堂皇的地宮建築、巧奪天工的精美雕刻,被專家譽爲“中國古代陵墓中最精美的地下宮殿”。

明蜀王陵以僖王陵爲中心散佈10餘座明代蜀府諸王及王妃墓葬,形成了一處類似北京十三陵的著名王陵墓葬羣勝蹟。明蜀王陵的發現,對於瞭解明代藩王陵寢制度以及建築、雕刻藝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五、清東陵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市境內,西距北京市區125公里,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佈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羣,是河北省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東陵的建築恢宏、壯觀、精美,有580多單體建築組成的龐大古建築羣,有中國現存面闊最寬的石牌坊,五間六柱十一樓的仿木結構巧奪天工,中國保存最完整的長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隨山勢起伏極富藝術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宮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歎爲觀止,班禪大師讚譽爲“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寶庫”。

十三陵是誰的墓地2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腳下。東,西,北四面環山。風景區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每個墳墓都是獨立的。每個墳墓都建在一座山前。長陵是明十三陵之首明成祖朱棣之墓,也是明代最大的帝王陵墓。每個墓是一個獨立的單位,陵寢規格大同小異。每個墳墓都建在一座山前。

墳墓之間的距離只有半公里,多的八公里。除了位於西南角的.思陵,其餘的都呈扇形排列在長陵周圍。在中國傳統風水學理論的指導下,明十三陵從選址到規劃設計,十分注重陵墓建築與自然山河水草的和諧統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

明朝是漢族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公元1368年起,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稱帝並建立了大明王朝,到崇禎皇帝公元1644年三月在景山上吊自盡,歷時276年。有16位皇帝。除朱元璋葬於南京中山的明孝陵。

十三陵是誰的墓地 第2張

朱允文在"靖難"戰役中失蹤;朱祁鈺在奪門之變後被葬於玉泉山外,其餘十三位皇帝被埋葬在昌平天壽山,故被稱爲"十三陵"。先後建造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和一個太監陵墓。這裏除埋葬13位皇帝外,還有23位皇后,2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和一位太監。它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

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任皇帝熹宗朱由校和張皇后的聯合墓葬。建德陵時,由於崇禎皇帝朱由檢(明熹宗朱由校之弟)剛剛登基,明朝正面臨着嚴峻的政治和經濟危機,所以財政,物力和人力上遇到了巨大的困難 。首先,國庫緊缺,資金不足。

當時,負責公墓建設的工部尚書薛鳳翔曾請求發放帑銀百萬兩,但崇禎皇帝在募集資金後只湊夠了五十萬兩白銀,並反覆"叮嚀告誡,以期速成"。根據計劃,將使用200萬兩白銀建造。爲了不影響建築工期,後來在朝大臣紛紛捐款贊助陵工,才使這座墓地卻勉強建成了。

十三陵是誰的墓地3

長陵是十三陵的第一個陵,略陰沉的天氣下,松柏簇擁的紅牆琉璃瓦還是很有氣勢的,這裏是明朝皇帝朱棣,也就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和他的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也是十三陵中建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陵墓。

“前方後圓”的長陵是三進的院落形式,進了陵門就可見四四方方重檐歇山頂的碑亭,掩映在暗綠松柏間,趁着雲層翻滾的天際分外鮮明。

繼續前行至第二進院落是祾恩門,朱漆大門趁着精緻的廊頂彩繪,大氣又宏偉的感覺撲面而來,月臺下的御路石雕雖然歷久經年還是讓人覺得精美無雙,一幅蛟龍出海的波瀾壯闊的景象。

十三陵是誰的墓地 第3張

穿過祾恩門就是宏偉的祾恩殿了,院落兩側擺放了黃綠琉璃打造的神帛爐,小巧玲瓏又很精緻,用來焚燒神帛之類的東西的。

祾恩殿是供奉帝后神位和舉行活動的大殿,也是明代皇陵中保存最完整的,殿內有60根金絲楠木的木柱,其中直徑1米以上的有4根,很是壯觀珍貴,也因此成爲我國保存最完好的金絲楠木大殿。現在這個大殿成了展覽的地方,有很多珍貴的文物展示。

踏進第三進院落就可見一座櫺星門,被視爲王室的象徵,是宮室,陵寢和廟壇之中常見的標誌性建築。

穿過櫺星門,越過石五供,就是方城和明樓了。方城裏有一個平面走向的劵洞,可由此登上明樓,俯瞰長陵的全景,明樓裏立有聖號碑。明樓作爲每座陵墓的標誌,也是中軸線上最高的建築。

自此,就算逛完了這個三進院落的明十三陵長陵了,感覺最大的看點就是祾恩殿了,從我們進入長陵到遊覽完出去,一直是清清靜靜的樣子,遊人很少,加上略帶烏雲的陰天,感覺很適合長陵的氛圍呢,拋開了都市喧囂,感受宏達古建築極其輝煌藝術成就帶來的無限遐想,也是不錯的體驗呢。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