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過年的故事

過年的故事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過年的故事1

春節是一個充滿紅色節日。它也是幸福與團圓日子。春節最熱鬧場面便是吃年夜飯,年夜飯昭示着團圓。大家不論多忙,總在這天聚聚。

過年的故事

大家都圍着大圓桌坐着,一個挨着一個,十分緊湊,因爲人真很多。外婆和阿姨在這天下午就開始忙碌起來:洗菜、折菜、洗魚……過了一個小時,便開始煮。上菜順序,好像並沒有規定,燒好了一樣菜,就端上來。魚、肉是必不可少,而海鮮也總是出現在飯桌上。媽媽說,像她們這裏人桌上沒有海鮮就不叫吃一頓好飯了。桌子很大,菜也很多。坐在左邊人夾不到右邊菜,而坐在右邊人總是夾不到左邊菜。這時,旁邊人就幫忙夾一下。也不顧什麼衛生不衛生。大家吃吃喝喝,也不管什麼禮節,吃得開心就好。男人歸男人坐,女人歸女人坐,小孩麼,就歸小孩坐。男人們大多喝酒,大家都在聊天,說到盡興處,還哈哈大笑起來,真有股把酒言歡感覺;女人有小酌一杯,也不多喝,有就喝些飲料。大家拉拉家常,談些生活小事;小孩呢?大人不讓喝酒,統統都喝飲料,偶爾像大人那樣碰一下杯,然後相視一笑,感覺有趣極了。

吃團圓飯時,就是這樣,熱熱鬧鬧氣氛一直都會瀰漫着。

過年的故事2

新年這幾天氣候很冷,天空一直飄着雪花,但寒冷不能阻隔人們之間的新年祝福。按照我們老家的習俗,三十與大年初一是不出門的,初二就開始出門拜年了。

這天(初二)早上,我對妻子說:“我們去父母家拜年去吧!”,還不等妻子說話,躺在牀上的女兒就急忙答話:“恩,好的!媽媽,我們去吧!我早就想去爺爺奶奶家了!”侍侯女兒吃完早飯,我就帶上新年禮物,領着妻子女兒打車去了鳳凰山。

一路上,女兒都很興奮。看着車窗外路邊的積雪,我在回味着過年的心情。因爲每次過年都遇上妻子做透析的時間,所以我已經有好多年沒有回家陪父母,過一個開心的除夕之夜了。也不知道父母新年過得是否快樂?雖然除夕的當天,女兒已經打過電話給爺爺了,但我也想去看看老人家,陪父母說說知心話,聊聊生活中的事情。

經過40多分鐘的顛簸,我們終於來到了鳳凰山父母的家。下了車,女兒就筆直地往爺爺家跑。見到爺爺,女兒就撲進爺爺的懷抱,“爺爺,新年好!”女兒嬌嫩的話語,好讓爺爺激動!爺爺抱着女兒,一個勁地說:“你怎麼纔來看我啊?我都想死你了!”我與妻子站在一旁,看着他們親密的樣子,我們也很感動!這就是親情的魅力啊!

進了家門,我的媽媽就忙着爲我們煮餃子、剝茶葉蛋,妻子也去廚房幫忙,我則陪着父親與女兒說話。有了女兒的到來,父親也就不怎麼理睬我了,只顧着爲女兒拿這拿那,忙得是不亦樂乎!我也不閒着,既然他們不願意陪我說話,我就自己看電視吧,欣賞新年的快樂氣氛!

日子雖然是一天天地好了,但是聯繫我們的親情也一天天地濃厚了。我們新年來父母家,不是爲了吃點什麼,而就是爲了感受一下平常很難獲得的好心情!什麼是生活的快樂?在喜慶的日子裏,能安心陪陪父母妻子女兒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事情!

今年的初一與西方的情人節恰巧是同一天,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看望父母。因爲在我與妻子的眼裏,只有新年是最重要的。情人節只是一種象徵性的意義,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相愛的人能有一份真誠的愛就可以了,何必在乎什麼情人節呢?有愛的人,天天都在過情人節;如果沒有了愛,即使天天擁有情人節,也是枉然!

在吃飯的時候,我纔有機會與父母說話。在與父親的交談中,知道他老人家近期的身體還很好,我也就放心了。看着父親花白的頭髮,我也很慚愧!因爲平時爲了照顧妻子女兒,我就很少有時間回家探望父母了。好在父母都是很通情達理的人,他們對我的要求就是照顧好妻子女兒,希望我們一生平安幸福!

下午我們又去了岳父家,岳父是個很隨和的人,他善於與我們相處。我也很喜歡岳父家的氣氛。自從妻子生病後,岳父母一直對我有份歉疚,總是感謝我的辛苦與付出。在閒談中,我對岳父母說,“你們放心吧!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顧好你們的女兒,不會讓她感到半點委屈的!”對我的承諾,岳父母很感動!

家是什麼?在我的眼裏,家就是一種快樂的氣氛。我不會因爲生活的艱難,就對家失去信心與希望。雖然健康快樂離我還有點距離,但我會盡力去做的,爲家人爲親人爭取到幸福的笑容。

新年很快就過去了,迎接我的是漫長的日子。在這些遙遠的時光裏,如果我能用百分之百的熱情,去贏得或許只有百分之一的開心,我也就滿足了!我幸福,因爲我的家人與我在一起;我開心,因爲我的家人理解我做的一切!

過年的故事3

正月初二,姑姑帶着我們幾個小孩去平潭玩。我們首先到達的是平潭縣的將軍山,我們是開車來到山頂的。山下是美麗的湖藍色的大海,看到如此美麗的大海,我們更加迫不及待地想下山去大海那兒了。

我們沒有找到下山通往大海的路,所以決定走下山去。姑姑帶路,我們一個一個跟着。我走了不到幾步,就往山下望了一眼,還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巨大的岩石一個挨着一個,坎坷不平,巨石的縫隙間,生長着令人膽怯的仙人掌。許許多多的巨巖疊在一起,形成幾座連綿起伏的小山丘。我走上一個最高的岩石,稍稍低頭往下看,就看到了下面有一個大坑,長了些帶刺的植物,天知道那裏面還會不會有一些像蛇一樣的可怕動物,這樣的大坑,誰看了都會嚇得直縮脖子。

即使是這樣的危險,我們也依然艱難地前進。與其說是走,還不如說是“爬”,就這樣一路“爬”下來,過了好久,我們終於來到了美麗的大海。

金黃色的沙灘上,鋪着色彩繽紛的貝殼,嵌着大大小小的腳印;碧藍色的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白花花的海浪像個頑皮的小孩,不斷向岸邊跳躍,發出“譁——譁——”的美妙聲音......

我情不自禁地跑向大海,用手舀起冰涼的海水,無色透明,在太陽的照耀下閃着金光。海浪涌上來,又悄悄退回去,在沙灘上留下零零散散的貝殼,我彎下腰拾起一個別致的貝殼。貝殼不大,螺旋形狀,整體呈花白,非常堅硬而且精緻,螺旋的花紋,看起來就像一座小塔,一層又一層,底下大,上頭尖。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進兜裏,繼續玩耍......

過年的故事4

在複雜的心理作用下,我從老家飛來了這個我過了將近一年的地方,一年裏我沒有好朋友,能算上朋友的只有兩三個!

新年即將到來,零星的鞭炮聲勾起了我對故鄉的回憶:門前的梧桐樹,度過春秋的朋友,有一點嘮叨的奶奶,熱鬧的外婆家……一切的一切都在催促我趕快回去,於是---背上書包,說服老媽,跳上飛機,飛向了故鄉。

回到家中,發現一切如故,一年前用過的東西竟還在老地方,一覺醒來彷彿覺得這一年只不過是一場夢罷了,夢醒了,我還在老地方,連奶奶的微笑都凝固似的,一點沒變,這讓我很高興,出外遊子回鄉卻發現一切物是人非的場景一點沒有發生在我身上。新年的前一刻,坐在家中和親人一起倒記時,歡樂的笑聲久久迴盪在老屋上空。

見到朋友的那一刻,內心涌出的是從來沒有的感受,一點喜悅,一點憂傷,擁住她們卻是無比的塌實.很幸運,她們一點沒變,還是那種沒心沒肺的樣子,所以我可以和她們一起瘋笑一起打鬧,不必像在那邊一樣,有人在身邊卻找不到話說.

到了外婆家,還是一樣的熱鬧,表弟還是一樣的調皮,在嘲雜的聲浪中我卻感到無比的寧靜,很安心.坐在公園畫石膏,望着一點點生動起來的小房子,回想自己的一年,什麼都沒做,惶惶忽忽一年又一年,便感到自己是活在夢裏的人,在大家的呵護下永遠不願醒來!

新年回家得到的惆悵卻多於快樂,還有對Ag的思念!

像大姐姐的汪,甜蜜到有一點像戀人的Ag,暴力的title,我想我的快樂只在老家的那個夢裏,在這個學校,我是得不到友誼的,至少得不到我想要的那種!

過完年回家,又要開學了,我又要回到噩夢中,但我相信隨着時間流逝,只存在於老家的那個好夢終會來臨!

過年的故事5

過年的時候,跟着爸爸媽媽一起走親訪友,一位大哥哥買了些煙花,晚飯後我們一起到小區的小廣場放煙花。這是我第一次放煙花,開心極了。

我們準備了兩種煙花。一種稍大些,要擺在地面上放。如墨的夜空被一道火線點亮,“嘭嘭嘭”的響聲打破了寧靜的夜晚。一個個小火球接二連三地飛向天空,一會兒像一隻開屏的孔雀,一會兒象金黃色盛開的菊花,一會又像許多黃綠色的熒火蟲。煙花在空中盡情綻放,照亮了頭頂的天空和我們開心的笑臉。煙花落下時就像降落傘,消失在夜空中。

還有一種可以拿在手上放的小煙花,細細長長的。我拿着小煙花,在空中揮來揮去,像夜空中的閃電;又拿着煙花在畫圈圈,煙花不停的變幻着色彩。

放煙花是過年時讓我難以忘記的'美好回憶,煙花裏帶着濃濃的年味。

過年的故事6

相傳,遠古時候玉皇大帝爲了一統天下,特派竈神菩薩長駐人間瞭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稟。有年夏曆冬月二十三日,竈神菩薩向玉帝回稟道:“人間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得是粗茶淡飯。每日辛勤勞動,從不歇息,長此下去。

我擔心庶民們會因過度疲勞累壞身體,不能生產,必將影響貢獻。”玉帝聞奏,即命羣臣共商良策、大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師下凡,給百姓們吃些人藥,叫他們慢慢地發起病來,自然就會休息。”玉帝准奏,使命衲陀祖師下照此辦理。

夏曆臘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師就偷偷在百姓們的飯鍋裏丟下了瘋人藥、藥一下鍋就變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顆顆,百姓們吃了,果真慢慢地“瘋”了起來:女的縫新衣、繡花鞋,男的殺豬、宰羊,都不想下地幹活。過了臘月二十四日,瘋人藥藥性大發。人們就東家情人吃飯,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臘月三十日中午,百姓們都拿出各種好吃的食物,圍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來。從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僅光吃好的,而日穿紅着綠到處玩耍。有的畫着花臉,敲鑼打鼓四處遊街;有的邀邀約約帶着禮品,八方去拜年。

正月十三日,竈神菩薩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們全瘋了!光吃光耍,一樣活不幹,這樣下去,如何得了。”玉帝聞奏,十分驚詫,即命羣臣再議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瘋病,可令藥王菩薩設法。”玉帝准奏,即令藥王菩薩下凡治理。

正月十四日晚,藥王菩薩就將百姓的夜餐變成了湯元,裏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劑,百姓們吃了,第二天早上瘋病全好了,家家照舊男耕女織,恢復了往常的勞動。

過年的故事7

我這個人有時喜歡安靜,有是喜歡吵鬧(樂鬧)。我最喜歡在春節時鬧,最喜歡過新年,人們在過年時,貼春聯,看春節聯歡晚會,放鞭炮,放煙花,吃火鍋……新年真熱鬧!

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一家人準時地圍在電視機前,目不轉睛,精神集中,口裏不時地跟着哼着,手裏不時地跟着舞動着。晚會的節目豐富多彩,有相聲、小品、唱歌、跳舞、魔術……每一個節目都博得大家的稱讚,喝彩,笑聲。晚會接近尾聲,主持人高呼:十、九、八……二、一當、當、當……零點的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開始了。我們共同祝福新年好,我許下了願望,希望在新的一年裏,我的成績能提高。

大地成煙花和鞭炮聲的世界。哦,那幸福之花開在天上,開在地上,也開在人們的心裏……啊!那煙花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爭奇鬥豔,把新年的夜空點綴成美麗的空中花園。這裏的紅牡丹剛剛飛上天,那裏的穿天猴又急着跳上天。看,那邊的閃電雷,果然名不虛傳。它以閃電般的速度飛上天,又以雷鳴般的響聲爆炸了。瞧,這邊這個金龍狂舞也不甘示弱,彎彎曲曲地飛上天,以龍吟一般的聲音爆炸了。最精彩的非那邊的搖錢樹莫屬了,只見它一炸開,裏面就立刻閃出火花,越閃越大,慢慢現出一個樹形,一朵朵金色的火花從樹上擺落下來,噢,發財嘍,發財嘍……人們望着搖錢樹歡呼雀躍。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的出現在廣闊的天空中,有的像天女散花,一簇簇,一羣羣地衝上天空;有的像秋菊,月季花,萬紫千紅,千姿百態;有的紅似血,恰似紅梅;有的白如玉,酷似雪蓮……五光十色的禮花把天空照映得如同白晝。望着天空撒下的滴滴金雨,地面開出的朵朵銀花,我們拍着手跳着,笑着……我們的笑臉映着火光,顯得更加可愛。

我喜歡新年,因爲新年真熱鬧;我喜歡元宵節,因爲元宵節真熱鬧;我喜歡中秋節,因爲中秋節真熱鬧;我喜歡……

總而言之,我就是喜歡熱鬧。

過年的故事8

守歲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居住在深山密林裏面,人們管它們叫“年”。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365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出沒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口來煞,稱作“年關”。

人們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滅爐火,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

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

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過年的故事9

“過年啦!過年啦!”我們這些個小屁孩叫道,過年最開心的還是我們,吃年夜飯、穿新衣服、放鞭炮,還有紅包呢!

大年三十晚上,我們開始吃年夜飯了,媽媽、爸爸,還有表哥把菜端了上來,菜的香味真的太有吸引力了,我都忍不住想嚐嚐,誰知道媽媽看穿了我的心思,便說:“盈盈你可不能動這些菜哦,要打家都到齊了才能吃年夜飯!”“哦”我心不在焉的應着。終於大家都到齊了,一看,哇!好豐盛啊!看着滿桌的大魚大肉,我滿心歡笑的和大家吃了起來,外婆說:“祝盈盈鯉魚跳龍門!”說着便把魚肉夾道了我碗裏,我對媽媽說:“你太瘦了,要增肥,那麼這豬肉便非你莫屬了!”說完便夾進了媽媽的碗裏,這句話引的大家哈哈大笑!

吃完飯後,我、哥哥、爸爸便到院子裏放起了鞭炮,爸爸還有哥哥走過去點火,膽小如鼠的我,只有躲在後面看了,一點着,爸爸和哥哥連忙躲開,只聽到“噼裏啪啦”的響聲嚇我一跳,然後我們又來訪煙花,可真漂亮啊!

放晚鞭炮、煙花,接下來就是看春晚了,在看晚會的時候,外婆手裏拿着紅包,她遞給我一個,我甜甜的說:“謝謝外婆!”我打開一看,哇!二百元,我真開心啊!

我這樣三十晚上就這樣快樂的度過了!

過年的故事10

又是一年新年到,我國民間叫過大年。這是我國曆史最悠久、活動內容最豐富、禮儀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因爲新年裏親人要團聚,離家的孩子會不遠千里回到父母的身邊。

此時,車站內外的千萬張面孔,或興奮或焦灼,都在訴說着回家的渴望。哪怕千里迢迢,縱使一票難求,也擋不住一往無前的身軀,去圓心中一年的牽掛。

每年新年,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過年就是要和親人在一起,沒有親人的地方,只是我們棲息的房屋而不是可以讓我們有歸屬感的家。

爲了回家,我們可以披星戴月到車站排隊買票;爲了回家,我們可以忍受車站、車廂裏的擁擠混亂,不怕長途旅行導致的身心疲憊;爲了回家,我們捨得花費平時不捨得花的錢高價買票和爲親友購置新年禮物。雖然,新年在家待的時間可能還沒有來回路上耗去的時間多,可是畢竟是和父母妻兒在一起辭舊迎新了,也就了無遺憾了。和父母妻兒一起過年,縱然辛苦,也很幸福。

在家和工作的城市之間如候鳥一樣飛來飛去,恐怕是快速城市化的這個時代我們這一代人乃至幾代人無法逃避的宿命。儘管城市需要我們,卻沒有敞開心扉完全歡迎、接納我們。儘管我們爲之奉獻青春和激情,卻依然有嚴格的戶籍制度把我們阻攔在城外;儘管我們也期待能把父母都接進城市過一個特別的新年,卻發現狹小的蝸居根本無力爲他們安放一張牀。在這樣的城市裏,每到過年,就會讓我們感到陌生和孤獨,每到過年就會想要快速地逃離。

回到家,全家要在過年的前一夜團聚,吃豐盛的團圓飯。還要相互爲家人守歲、祈福。

回到家,必須完成醞釀了一年的禮儀:上墳,祭祖,總要告慰先人,一年了,沒有愧對他們在另一個世界的期盼。今天的努力一定是想讓墳頭的蒿草一年一年長得更旺。

訪親,串友。把互相聆聽的故事,訴說給對方,讓他鄉和故鄉兩個世界的天地接軌,不一樣的生活習慣,來自同樣的對生活的感恩。

看看兒時池塘着生了亂草,欲釣無處下浮子。幾近荒蕪的農田,缺少了冬雪,來年豐收可有?父母畢竟老了,幹不動了,盤算着今年再添上一臺什麼樣的農機,今年在土地上種上什麼樣的經濟作物。

看看村頭村裏鋪就的水泥路,許多的曲折和坎坷,被水泥路拉直整平。故鄉像個待嫁的姑娘,羞答答地裝點着自己的摸樣。村裏婦女、老人和兒童是現代鄉村一座最美麗感人的畫廊。

一年的心事需要和愛人交待,一年的收穫必須和家人分享,一年的不安份的思想定然重新過濾。

看着拔地而起的山村新樓,錯落有致,不覺還要想把自己的小家如何像城市的小區一樣做一個全方位的規劃。空巢只能是暫時的,總有一天,新農村的家園裏囤積起多年漂泊的夢幻。

還要重新思考和審慎城市文明,可以肯定地說,城市文明不只是高樓大廈、柏油馬路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城市文明還需要人文關懷,要每個生活在其中的人都能找到家,而不是時時處處把自己當成過客。讓闔家團圓不再是隻有新年才能圓的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年,給了我們一個巨大的幸福和安慰。然而爲了生活,我們必須把幸福縮小,把奮鬥放大。

爲了一個夢幻,我們不得不再次離鄉,向遠方的城市,發出我們誠摯的呼喚。我們用巧手正在裁剪都市的繁華,一定會有一天,那繁華最精彩的部分應該是我們未來的故鄉。

過年的故事11

大年三十,鞭炮響起,笑臉迎春,祝福開始。

“哈,哈……,過年了,過年了。”聽着外面不知“愁”爲何物純真童聲。“喂,是你嗎?哈,新年到了,祝你新年快樂,牛年大吉。”“嗯,謝謝,也祝你新年快樂。”聽着電話傳遞朋友之間最忠誠祝福語言。“好,說好了,明天一定要來,咱老朋友聚一聚,把你灌醉了住我家。”“什麼?”“哈……”聽着分別已久朋友打算借過年之喜氣來瘋狂地玩樂,我心裏充滿了幸福和滿足。

一家人坐在一起,不用太多語言,不用太多禮節,僅用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把愛傳遞。

想着大年三十前幾天,家家都忙不可開交,購物,洗衣,掃房……爲就是送走過去迎接新開始。雖然疲憊但卻壓不住心中歡喜,那一張張有些滄桑臉上此時卻洋溢着對未來生活嚮往。

落葉歸根,大雁南飛,遊子終要回家。因爲家永遠都是人們心中牽掛。

常年在外居住父母帶着我們回到了久別故鄉。奶奶爺爺都已白髮蒼蒼卻相互扶持着在門口張望。兒女們回來讓老人臉上多了些許快樂,少了一絲落寞;多了幸福深情,少了一絲悲哀;多了過年動力,少了一絲無奈。

一大家子人相互祝福,聊着年前種種生活。“兵分五路”,情況各不相同。

媽媽擁着奶奶坐在牀邊,你一句我一句關心着奶奶健康,訴說着一年喜事。奶奶用慈祥眼神,溫暖雙手將愛傳遞。

爸爸拉着爺爺坐在酒桌前,邊喝邊聊。聊一聊今年收穫,說一說今後打算,講一講家鄉新鮮事,愛在酒桌間傳遞。

而我們這些近20歲女娃們,拉着手,看着電視,說說各自衣服,講講各自學習、生活,討論着看過電視節目。姐妹情就在無形中傳遞。

大弟弟們擺一桌屬於他們自己酒席。呵,那個喝勁,那個叫喊勁,讓人聽着可真夠瘋狂,但卻沒有人阻止,因爲那是他們結交更深情誼方式。一年中就瘋狂一次吧。

遊戲是孩子們最愛。幾個小孩圍在一起。你打一回,我玩一次。時不時還不忘自吹一番,那些調皮搗蛋話卻成了歡躍氣氛調味劑。

我靜下心來,看着這一幕幕,心理充滿了幸福。親情是不會因爲距離而被時間沖淡。因爲血緣關係將親情緊緊拉住,不管在哪裏,回到家就永遠是父母們孩子。

發手機短信成爲傳遞祝福重要工具。你傳一個,我發一個。將祝福傳到各地,讓春節多了一份精彩,朋友將祝福給你,你將祝福送給他人,他人將祝福送給朋友……那不會因爲距離而被中斷。一個短信一角錢,一角錢就將無形祝福傳遞,將愛光大。

我春節簡單無奇,雖不轟轟烈烈但依然震撼心扉。因爲我在春節中懂得愛不會因爲距離而被時間沖淡,親情不會因爲距離而變得遙遠,友情不會因爲距離而變得陌生。我懂得了什麼才叫珍貴。

過年的故事12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載歌載舞來迎接這個節日。於是,節前就在門臉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當春姑娘來到門口時,會念一遍寄託新一年美好願望的句子,這一念,好運真的來了。同樣寓意的事情還有掛大紅燈籠和貼“福”字及財神像等,“福”字還必須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離家的孩子這時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裏。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麪,“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了。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竈、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後,春節纔算結束了。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年”是什麼呢?是一種爲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敗,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着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爲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

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爲歲名了。

過年的故事13

貼福字的傳說

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爲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爲紀念馬皇后。

過年的故事14

餃子,又名水餃,原名“嬌耳”,是中國的古老傳統麪食,源於中原宛城,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春節過年吃餃子的故事,我們來看看。

1、春節吃餃子的故事

中國的過年習俗,人們都會聯想到吃餃子。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爲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爲“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裏混着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裏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裏單獨吃。宋代稱子爲“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爲“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爲“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爲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爲“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爲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裏咬着,這樣纔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爲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2、春節吃餃子的習俗

北方年幼餃子 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8] 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按照中國古代記時法,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爲子時。“交子” 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着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爲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着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徵生活富裕。與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餘”。南方還有一些地方過春節講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徵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3、春節吃餃子的寓意

按照古代的習俗,餃子是過年祭祀後食用的食品。過年時,講究守歲時包,辭歲時吃,即到子時吃,此時爲兩年之交、迎新辭舊的時刻,具有特殊意義,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爲“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預示新的一年裏交上好運。 二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 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裏,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四是餃子本身就好吃,民間有“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餃子”的俗話。

過年的故事15

今年過新年,我和爸爸媽媽去爺爺奶奶家。奶奶家在石家莊,我們坐火車去的,火車上人特別多,幸虧我們有先見之明,買了臥鋪。我躺在臥鋪上,吃着零食,喝着飲料,感覺很美。

過新年我玩得特別高興,最有意思的就屬大年三十晚上放炮了。三十晚上,外面到處都是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我們也拿着買好的鞭炮到外面放,已經有許多人開始放鞭炮了,聲音震耳欲聾。我們先放花炮,有的花炮點着後“嗖”地一聲飛到天上,然後在天空中形成各種各樣綻開的花,顏色各異,花從有到無,從無到有,好多啊,看的我的脖子都有點酸了,堂妹在旁邊又蹦又跳,高興地直拍手;有的花炮是地上轉的,轉的時候發出奇怪的聲音,還濺出好多的小點點,各種各樣的顏色,有一個花炮轉到了堂妹的腳邊,嚇得她“哇哇”直叫,一下子鑽到了嬸嬸的懷裏,我還笑她膽子小。

一會兒,我們又放了聲音比較響的鞭炮。叔叔把炮放到一個離我們比較遠的位置,我拿着點着的香走過去,小心翼翼地把炮點燃,就趕緊跑,不一會兒,我就聽到身後“啪”的一聲,炮響了,聲音好大啊,我感到腳下面的地都有點動,堂妹捂着耳朵直往後縮。一會兒,爺爺奶奶也出來看我們放炮了……我們一直放了很長時間的炮,大家都樂得合不攏嘴。

天空真美,炮聲真響,過新年真有意思。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