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詩經裏四季的雅稱

詩經裏四季的雅稱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詩經裏四季的雅稱,看到這個主題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小學生在學習使詩經時也會學習到這些,好的文章少不了修辭的點綴,以下是給大家分享的詩經裏四季的雅稱,大家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詩經裏四季的雅稱1

春季

三春:古人習慣稱農曆正月爲孟春,二月爲仲春,三月爲季春,合稱“三春”。所以,有的詩文中提到的“三春”,其實就是指春天。

孟郊《遊子吟》雲:“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九春:春季3個月共90天,10天一春,故又得“九春”之名。

阮籍《詠懷》雲:“悅懌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青春:春天,草木極青,一派蔥蔥郁郁,因之稱春爲“青春”。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雲:“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

青陽:春天空氣清爽新鮮,陽光溫和明媚,所以春又有“青陽”之美稱。

詩經裏四季的雅稱

夏季

朱明、朱夏:《爾雅·釋天》稱“夏爲朱明”,後人由此引申爲“朱夏”。

《漢書·禮樂志》有“朱明盛長,敷於萬物”句;夏傅鹹賦雲:“應青春而敷藥,逮朱夏而誕英”;宋孔平仲詩云:“中有清風發,能令朱夏寒”。

三夏:古人以農曆四月爲孟夏,五月爲仲夏,六月爲季夏,合而稱之“三夏”。

古樂府《子夜四時歌·夏歌》中有:“情知三夏熱,今日偏獨甚”句。

九夏:夏季三個月共90天,故又稱“九夏”。

陶淵明《榮木》詩序有“日月推遷,已夏九夏”三句。

詩經裏四季的雅稱 第2張

秋季

三秋:古時七月爲孟秋,八月爲仲秋,九月爲季秋,合稱三秋,代指秋天。

唐王勃《滕王閣序》就有“時維九月,序屬三秋”之句。

九秋:整個秋季約爲90天,共分九旬,故秋天有九秋之稱。

晉張協《七命》詩:“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鳴飈。”

金天:古代五行之說,秋屬金,故稱金天或金秋。

詩經裏四季的雅稱 第3張

冬季

三冬:古人以農曆十月爲孟冬,十一月爲仲冬,十二月爲季冬,將三個月合稱“三冬”,代指冬季。

唐代詩人杜甫《遣興五首之二》詩中即有“蟄龍三冬臥,老鶴萬里心。”

九冬:冬季三個月共九十天,於是冬季又別稱“九冬”。

如南朝沈約《夕行聞夜鶴》詩中有云:“九冬負霜雪,六翮飛不任。”

清冬:冬季萬物蕭條,天地間一片清寒,故冬季又有“清冬”之別稱。

唐代詩人皇甫冉《冬夜集賦得寒漏》一詩中的“清冬洛陽客,寒漏建章臺。”

玄冬:“玄”爲黑色,古代以四方爲四季之位,北方冬位,其色黑,故冬季又別稱“玄冬”。

詩經裏四季的雅稱2

春季

陽春:我國南方人民給春天以“陽春”和“陽春三月”的美稱。如李白詩云:“陽春召我以煙景”,正是對春天絕妙的寫照。

三春:昔日農曆以正月爲孟春,二月爲仲春,三月爲季春,合稱“三春”。孟郊就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詩句。

九春:古時的“三春”3個月共90天,10天爲一春,故有“九春”之名。阮籍的筆下就有“悅怪若九春,馨折似秋霜”的.名句。

青春:春天萬物復甦,草木繁茂,生機盎然,一片青綠,因之呼春天爲“青春”。杜甫的絕句“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指此。

詩經裏四季的雅稱 第4張

夏季

朱明:古代稱夏爲“朱明”。《爾雅·釋天》:“夏爲朱明”,注:“氣赤而光明。”《漢書·禮樂志》:“朱明盛長,敷與萬物。”

朱夏:據《爾雅·釋天》曰:“夏爲朱明”,後因稱夏季爲“朱夏”。三國魏曹植《槐賦》曰:“在季春以初茂,踐朱夏而乃繁。”杜甫有詩云:“我有陰江竹,能令朱夏寒。”

長嬴:《爾雅·釋天》:“春爲發生,夏爲長嬴,”也作“長贏”。贏,通盈。謂使草木長盈者爲夏,故稱夏爲長贏。

長夏:《素問六節藏論》:“春勝長夏,長夏勝冬。”注:“長夏者六月也。”也泛指夏季。杜甫有詩云:“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詩經裏四季的雅稱 第5張

秋季

三秋:古時七、八、九月分別稱爲孟秋、仲秋、季秋,簡稱三秋。亦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曆九月。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有:“時爲九月,序屬三秋”之句。

九秋:秋季共90天,簡稱九秋。張協《七命》詩:“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鳴飈。”

金天:按“五行”推演,秋屬金,故稱金天或金秋。唐代陳子昂詩曰:“金天方肅殺,白露始專征。”

金素:謝靈運詩:“述職期闌署,理棹變金素。”李善注:“金素,秋也。秋爲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詩經裏四季的雅稱 第6張

冬季

玄英:《爾雅·釋天》:“冬爲玄英。”

隆冬:《晉書·王獻之傳贊》:“觀其字勢,如隆冬枯柯。”

三冬:古代以農曆十月爲孟冬,冬月爲仲冬,臘月爲季冬,簡稱爲“三冬”。唐杜荀鶴《溪居》詩:“不說風霜苦,三冬一草衣。”

九冬:冬季共90天,故云。南朝梁沈約《夕行夜間鶴》詩云:“九冬霜雪苦,六翮飛不住。”

嚴冬:南朝梁簡文帝集《大同冬月庚戌》詩:“是節嚴冬景,寒雲掩落暉。”

詩經裏四季的雅稱3

春天的雅稱

三春 古人習慣稱農曆正月爲孟春,二月爲仲春,三月爲季春,合稱“三春”。所以,有的詩文中提到的“三春”,其實就是指春天。孟郊《遊子吟》雲:“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九春 春季3個月共90天,10天一春,故又得“九春”之名。阮籍《詠懷》雲:“悅懌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青春 春天,草林極青,一派蔥蔥郁郁,因之稱春爲“青春”。杜甫《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雲:“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青陽 春天空氣清爽新鮮,陽光溫和明媚,所以春又有“青陽”之美稱。陳子昂《感遇》雲:“白日每不歸,青陽時暮矣。”

豔陽 春天風光明媚,故又稱“豔陽”。鮑照《學劉公幹體》雲:“豔陽桃李節,皎潔下成妍。”

芳春 春天天氣漸暖,百草萌發,萬木滋長,奇花異草鬥芳菲,於是春有了“芳春”的雅號。陸游《長安有狹邪行》雲:“烈心厲勁秋,麗月艮鮮芳春。”

此外,春天還有“蒼靈”、“陽春”、“陽節”、“昭節”、“淑節”等別稱。

詩經裏四季的雅稱 第7張

夏天的雅稱

在我國古代,夏季有許多雅稱別名,考其淵源,十分有趣。

三夏:古人以農曆四月爲孟夏,五月爲仲夏,六月爲季夏,合而稱之“三夏”。如《樂府詩集?子夜四時歌》的《夏歌》和《冬歌》中就分別有“情如三夏熬,今日偏獨甚”和“懷人重衾寢,故有三夏熱”這樣的詩句。

九夏:夏季3個月共90多天,於是夏季又別稱“九夏”。如晉代陶淵明《榮木》詩序中有“日月推遷,已復九夏”之句。

長夏:本指農曆六月,亦泛指夏季,原因是夏季白天特別長。如唐代杜甫《清江》詩“清江一曲抱春流,長夏江村事事幽”、宋張來《夏日》詩“長夏江村風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明高攀龍《夏日閒居》詩“長夏此靜坐,終日無一言”。

炎夏:夏季天氣炎熱,故又有“炎夏”之稱,如唐代孟浩然《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耆舊》(一作《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舊遊》)詩“歸來當炎夏,耕稼不及春”、元稹《遣興十首》詩:“炎夏火再伏,清商暗迴飆。”

朱夏:《爾雅》稱夏爲“朱夏”。三國時曹植《槐賦》:“在季春以初茂,踐朱夏而乃繁”、唐代杜甫《營屋》詩“我有陰江竹,能令朱夏寒”及《哭韋大夫之晉》詩“城府深朱夏,江湖眇霽天”。

詩經裏四季的雅稱 第8張

秋天的雅稱

三秋:古時人們將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別稱爲孟秋、仲秋、季秋,合稱“三秋”,代指秋天。“三秋”有時亦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曆九月,如唐代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有“時維九月,序屬三秋”之句。

九秋:整個秋季共分爲九旬,故古人有時也用“九秋”來代稱秋天。如晉代詩人張協的《七命》詩曰:“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鳴風飆。”

金秋或“金天”:按五行(水火木金土)推演,秋屬金,故稱“金秋”或“金天”。如唐代詩人王維的《奉和聖制天長節賜宰臣歌應制》一詩中就有這樣的句子:“金天淨兮麗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而唐初另一位詩陳子昂亦有詩曰:“金天方肅殺,白露始專征”(《送著作佐郎崔融等從樑王東征》)。

素秋或素節:古人認爲,秋天的顏色爲五色(青赤白黑黃)中的“白”,故稱。有時指重陽節,有時則泛指秋天。宋朝大文學家歐陽修有詩云:“我來夏雲初,素節今已屆”(《水谷夜行寄蘇子美》)。

詩經裏四季的雅稱 第9張

冬季的雅稱

玄英:唐代魏徵《道觀內柏樹賦》:“涉青陽不增其華,歷玄英不減其翠。”《爾雅·釋天》雲:“冬爲玄英。”

玄序:玄,冬之色;序,季節。用“玄序”稱冬季者,如唐許敬宗《奉和守歲應制》詩:“玉 (王官) 移玄序,金奏賞彤闈。”

北陸:北陸本指太陽冬季所在的方位,後因以稱冬。唐代陳至《薦冰》詩:“禮自春分展,堅從北陸成。”

窮陰:古代以春夏爲陽,秋冬爲陰。冬季是一年中最後一個季節,故稱。白居易的《歲晚旅望》:“向晚蒼蒼南北望,窮陰旅思兩無邊。”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