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職場心理我們的生活之殤

職場心理我們的生活之殤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職場心理我們的生活之殤,職場和生活是分開的,但是每個人想要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爲了自己的事業可以一整天都在研究,下面分享職場心理我們的生活之殤,一起看下吧。

職場心理我們的生活之殤1

職場之外你還有自己的生活嗎?

我們之中的每一位,幾乎都在經歷着這一切。身邊也不乏讓我們震撼的見證。我們爲什麼允許職業如此侵佔我們的生活?那一天,在辦公室,肖菲突然聽到羅佳說:“我覺得自己沒有了生活。”這句話讓她一震,驚起一層雞皮疙瘩。肖菲絕沒想到,好強、不服輸、總是幹勁十足的羅佳會說出這句話。而這分感受,竟與自己如此相同。

這相同是由每天中午永遠不定點吃就的午飯、晚上做不完的方案以及在京滬之間打着“飛的”當天往返之類的節奏構成的。這相同也是由她們的角色決定的,她們都是公司的業務骨幹。誰也不知道爲什麼,每天都有無以計數的事情等着做。

“你看公司裏的小姑娘,天天有時間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下班後不是上那兒去玩就是去這兒吃。我的生活裏還剩下些什麼?!”聚會,推掉。電影、書籍,擱置。年假,作廢。而在每一個24小時裏,減掉不充分的睡眠,減掉給孩子和家人所盡的少得不能再少的義務,餘下時間就只有工作。這幾近無邊的責任與付出,最終積累成一種情緒:不快樂!

職場心理我們的生活之殤

都是“都市苦命人”

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這樣的不快樂!他們戲謔地稱自己爲“都市苦命人”。這苦命包括:貸款買了大房子沒時間享受;辦了健身卡沒時間鍛鍊;忍着身體的不適沒時間上醫院;有漂亮的整體廚櫃卻大部分時間在餐館裏胡吃海塞些油膩膩的飯菜。工作像大霧一樣瀰漫在我們的生活中,稍無警覺,就變成了全部。具體可見的是時間的缺失,隱形的卻是另外一些東西。

35歲的鄧妍,剛剛拿下一單漂亮的銷售定單,同事們都對她側目相看。但這興奮,和此前長達3個月的焦慮相比,極其短暫。“有多少次,我都陷在徹底的絕望裏,帶着一定要放棄的念頭上牀,又在第二天起牀時,再給自己打一口氣。但我付出的是什麼呢?”鄧妍付出的,甚至無法與他人道出。那是鏡子裏失去女性潤澤的臉;是一個人拖着疲憊的雙腿打開黑暗房間時的寂寞;是每天早起匆匆喝完中藥出發、晚上再喝完中藥上牀的機械。

“我懷疑自己的生活。這是無趣、枯燥、沒有溫度的生活。”鄧妍甚至認爲,那些掙到的錢,在無人分享快樂或痛苦的狀態裏,毫無意義。心理學認爲,人最深層、最重要的情感訴求就是親密關係,沒有它,工作取得再高的成就,也無法讓自己真正踏實、安定下來。遺憾的是,“我想建立親密關係,但太麻煩了。” 它甚至比在職場上的競技還難。

爲了逃避這無法面對的孤獨,爲了自我價值感的滿足,我們像上癮一樣,愈發將更多的精力投注在職場上。

不被接受的“空”和“閒”

“中國夫婦兩人都得上班,所以他們沒有時間做飯。當晚上他們筋疲力盡回家時,在倒在牀上睡覺前最高效的做飯方式就是加熱速凍餃子。”英國《泰晤士報》在報道投資者對速凍食品行業充滿興趣時如是說。這黑色幽默,表達的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現實。在如此高速的經濟發展中,每個人都認同一件事:不拼命,就被拋棄。但正是如此,職業不僅侵犯着我們的生活,更侵犯着我們的生命。這樣說並非危言聳聽。比這個說法更殘酷的是一樁樁被稱作“過勞死”的命案,以及一個個沒有被稱作“過勞死”卻被病魔奪走生命的年輕人。年初,我們已經看到34歲就告別世間的時尚雜誌編輯、博客名人原曉娟。

現在,湖南衛視的汪涵,這個因幽默而受人喜愛的主持人,消失在大家視野裏近兩個多月,又出現了。他因爲過度勞累,得了肝病(是不是肝硬化?未承認)。一個累成這樣的人,卻還在爲躲不過去的公衆期待、看似不可或缺、很有意義的工作而拼命。他的行爲,和那時術後休養中還堅持寫博客、接受各種採訪的原曉娟有什麼區別?身體已經不得不用停下、不配合的方式給我們警告了,爲什麼我們依然認爲,“閒”和“空”的狀態,是那麼的不能接受、沒有價值感?是誰把這樣的觀念凌駕於生命之上?

我們慢慢認同這一切

奧修說,生命最完滿的存在,是做我們自己。可惜的是,由於對職業所代表的社會價值的高度認同,我們甚至不知道今天的自己,所行所言所擁有的性格,有多少還是出於自己的本性。

當公司高管4年,鄭成嘉在最疲憊、最不愉快的時候,常會不自覺地回想沒做領導時的自己。她曾是那麼自由爽快,愛玩,愛亂開玩笑,敢於仗義執言,最恨逢場作戲。而現在,規則,不,也許是教訓,讓她日益收斂起真實的自己,甚至從着裝上,都能看得出來,休閒、風格化的着裝幾乎不再穿了,一律由清一色深灰、墨藍的刻板職業裝構成——而這曾是她最恨的。

爲了維護領導的尊嚴,爲了錯綜複雜的關係,爲了一再要求提高的業績,她變得越來越不苛言笑。甚至在與先生的關係裏,她也不自覺地運用着說一不二的強勢風格。不僅是先生,連她都覺得,眼前的這個女強人不是她自己。身在其位,當職業角色作如是要求的時候,我們必須儘快學會接受。但如果對接受沒有警覺,不畫一道界線,這些要求就會侵佔我們的內心。

“當我們對職業要求過度認同,會把職業的價值觀內化到自身,因而波及日常生活中的關係。”中國研究職業枯竭的心理學家許燕教授說,這對關係的傷害可能是無可挽回的 ——而我們每個人,其實都需要從這些對我們至關重要的關係裏獲得支持和能量。

如何設置工作與生活的界線呢?

要搞清楚什麼對你是最重要的。我們來做個遊戲——

拿一張紙,寫下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人生五樣。可以是特別具體的人或事,也可以是形容詞或名詞,隨意。然後,你需要每次拿掉一樣你認爲可以割捨的,即使非常困難,你也要遵守這個規則,到最後,每個人都只剩下一樣。

“記者Consuelo的五樣:兒子、愛情、快樂、健康;書。第一個被拿掉的是書;第二個,愛情;第三個,快樂;第四個,健康;最後留下的,是兒子。”

“攝影師吳西羽的五樣:父母、男朋友、拍片子、住在海邊看書、學畫。一樣一樣拿走,最後留下的,是父母。”

這個遊戲非常有趣,一樣一樣拿掉的`時候其實蠻困難的,都是想要的,爲什麼要拿掉非常重要的其他幾樣?

職場心理我們的生活之殤2

職場心理溝通原則

一、講出來

尤其是坦白的講出來你內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絕對不是批評、責備、抱怨、攻擊。

二、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不攻擊、不說教

批評、責備、抱怨、攻擊這些都是的劊子手,只會使事情惡化。

三、互相尊重

只有給予對方尊重纔有溝通,若對方不尊重你時,你也要適當的請求對方的尊重,否則很難。

四、絕不口出惡言

惡言傷人,就是所謂的“禍從口出”。

五、不說不該說的話

如果說了不該說的話,往往要花費極大的代價來彌補,正是所謂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甚至於還可能造成無可彌補的終生遺憾哩!所以不能夠信口雌黃、口無遮攔,但是完全不說話,有時後也會變得更惡劣。

職場心理我們的生活之殤 第2張

六、情緒中不要,尤其是不能夠做決定

情緒中的常常無好話,既理不清,也講不明,尤其在情緒中,很容易衝動而失去理性,如:吵的不可開交的夫妻、反目成仇的父母子女、對峙已久的上司下屬……尤其是不能夠在情緒中做出情緒性、衝動性的“決定”,這很容易讓事情不可挽回,令人後悔!

七、理性的溝通,不理性不要

不理性只有爭執的份,不會有結果,更不可能有好結果,所以,這種無濟於事。

八、覺知

不只是才需要覺知,一切都需要。如果自己說錯了話、做錯了事,如不想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時,最好的辦法是什麼?!“我錯了”,這就是一種覺知。

九、承認我錯了

承認我錯了是溝通的消毒劑,可解凍、改善與轉化的問題,就一句:我錯了!勾銷了多少人的新仇舊恨,化解掉多少年打不開的死結,讓人豁然開朗,放下武器,重新面對自己,開始重新思考人生,甚至於我是誰?在這浩瀚的宇宙洪流裏,人最在意的就是〝我〞,如果有人不尊重我、打壓我、欺負我或侮辱我時,即使是親如父子,都可能反目成仇,偏淚一點的,離家出走還算什麼,死給你看的例子都屢見不鮮哩!

十、說對不起!

說對不起,不代表我真的做了什麼天大的錯誤或傷天害理的事,而是一種軟化劑,使事情終有“轉圜”的餘地,甚至於還可以創造“天堂”。其實有時候你也真的是大錯特錯,死不認錯就是一件大錯特錯的事。

十一、讓奇蹟發生

如今自己願意互相認錯,就是在替自己與家人創造了天堂與奇蹟,化不可能爲可能。

十二、愛

一切都是愛,愛是最偉大的治療師。

十三、等待轉機

如果沒有轉機,就要等待,急只會治絲益棼,當然,不要空等待成果就會從天下掉下來,還是要你自己去努力,但是努力並不一定會有結果,或捨本逐末,但若不努力時,你將什麼都沒有。

十四、耐心

等待唯一不可少的是耐心,有志者事竟成。

十五、智能

智能使人不執着,而且福至心靈。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