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冬至的簡介100字

冬至的簡介100字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冬至的簡介100字,在我國各地關於冬至的習俗都有很多不一樣的,民間素有“冬至大似年”的說法,冬至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一個節氣,以下分享冬至的簡介100字。

冬至的簡介100字1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於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

冬至爲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最重要的節氣之一。冬至前是大雪(12月7-9日交節),冬至後是小寒(翌年1月4-6日交節),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節。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的來歷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爲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採用“平氣法”(即平均時間法)劃分節氣。

“平氣法”用測影確定黃河流域的日短至作爲冬至日,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稱爲“中氣”,再把相鄰“中氣”之間的日期等分,稱爲“節氣”;平均每月有一個“中氣”與一個“節氣”,統稱爲“二十四節氣”。

冬至節日習俗吃什麼

南方

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南方沿海不少地區有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家家戶戶把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等。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冬至的簡介100字

廣東人冬至吃燒臘與姜飯,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潮汕一帶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客家人認爲,冬至時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爲習俗。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從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在四川卻是冬至吃羊肉湯,羊肉是冬日可謂冬日滋補之首。湖南湖北一帶,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飯。

在南方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冬至團(冬至丸),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菜、果、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實際上,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北方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麪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習俗。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要吃餃子也因爲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着“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冬至的簡介100字2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說法。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後,太陽又逐漸北移。

一些地方還把冬至作爲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冬至的由來簡介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求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爲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爲“亞歲”或“小年”。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的來歷故事簡短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人們認爲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

關於冬至,有一種古老的說法。《易經·復·象辭》:“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

冬至的簡介100字 第2張

漢代班固《白虎通義》,其《誅伐》篇說:“冬至所以休兵不舉事,閉關商旅不行何?此日陽氣微弱,王者承天理物,故率天下靜,不復行役,扶助微氣,成萬物也。”

《初學記》引《五經通義》:“冬至陽氣萌生,陰陽交精,始成萬物,氣微在下不可動泄。”

所以,古人眼中的冬至宜靜不宜動,這就是過節了。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飢唐、宋時期廠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人們認爲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爲“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爲“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冬至節氣的由來

關於冬至的來歷,還有一個與漢高祖劉邦有關的傳說。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民間傳說,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哈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很多地方還有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的習俗,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而在江南水鄉,有冬至惡人變疫鬼的傳說。江南水鄉民間傳說,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

後來人們發現,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至今,江南一些地方還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冬至的傳說故事

故事講冬至節時門扉上的糯米圓:很久很久以前,兩個窮苦人討飯來到閩南小鎮,女兒要留在這裏做奴婢。

離別之際,父女倆討來糯米圓,父親對女兒說:“今日離別,就像糯米圓分成兩半,咱們就每人屍半把它吃下吧。待日後團圓時,再吃圓子。”

父親走了,這夭正是冬至。女兒盼望等着父親,又到冬至,她對家主說:

“大家都吃圓子,門神也該敬敬。”

說着,就搓了兩個又大又圓的糯米圓,粘在大門上。她想,父親不會忘記離別時的相約,若是看到門上的圓子,會來接她的。

花開花落,女兒每到冬至都要在大門上粘兩枚糯米圓。周圍的人們說,糯米圓象徵着團圓和吉利,也學着裝點自家的門。由近及遠,傳爲閩南、潮汕和臺灣的冬至風俗。

冬至的簡介100字3

從冬至開始白晝漸長,民間說“過了冬,一天長一蔥”是以中午門前的日影爲測標,所以又稱這天爲“長至”。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22日14時08分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

冬至這天,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因此,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過了冬至,白天開始一天天增長、夜晚一天天縮短。而由於所處位置不同,我國南北城市白晝時長的最大差距達到2個多小時。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所以“冬至”又叫“日短至”。

冬至”與“交九”

“冬至”節氣,民間又稱“交九”(“入九”、“數九”)。所謂“數九”,即從“交九”(“冬至”)日開始算起,每九天爲一個單元,謂之一“九”。“交九”之日爲“一九”或初九頭一天。第二個九天叫做“二九”。以此類推……,當數到九個“九”完了,剛好八十一天,即爲“出九”。從“交九”(“冬至”)之日起,我國北方地區即進入“數九寒天”的嚴冬時序,冰天雪地的寒冷天氣也就開始。直到“出九”日後,天氣才逐漸暖和,春暖花開。

關於“數九”習俗的起源,民俗專家介紹說,至少在南北朝時就已經流行。樑代宗懍《荊楚歲時記》中寫道:“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爲寒盡”。我國勞動人民經歷了數千年與風雪嚴寒的搏鬥,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創造出許多記敘“數九”期間天氣寒暖變化規律的“消寒數九歌”,也稱“九九歌”。它生動形象地記錄了“冬至”到來年“春分”之間的氣候、物候變化情況,也表述了農事活動的一定規律。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凌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的簡介100字 第3張

其實這首“九九歌”,所反映的是黃河流域及華北地區的氣候特點和規律。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距離遙遠,溫差相差較大。真正反映北方地區氣候特點和規律的,還有另一首“九九歌”,即:“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凍死貓狗;五九六九嚴寒不走;七九河開河不開;八九雁來雁不來;九九加一九河開雁來春花開”。照這樣算來,南北方的節氣溫差,大致相差十天左右。

與“九九歌”相映成趣的,民間還流傳着多種“九九消寒圖”,也稱“九九圖”。有“九格消寒圖”、“魚形消寒圖”、“泉紋消寒圖”等。華北和東北地區最常見的是“梅花消寒圖”。就是先畫一枝不染色的素梅花,共畫出八十一個花瓣(表示自“數九”開始,九個“九”供八十一天)。自“數九”之日起,每天染一個花瓣兒。如,陰天染花瓣的上部;晴天染花瓣的下部;颳風染花瓣的左邊;下雨染花瓣的右邊,下雪染花瓣的中間。等到八十一個瓣兒染完了,春天也就到了。這份“梅花消寒圖”,它既是“入九”到“出九”的日曆表,同時又是一份精美的裝飾品。

現代人生活中,由於有了方便的各種“日曆”,用不着再唱“九九歌”、畫“九九圖”了,傳統的“數九”觀念和習俗,也就單薄了許多。不過,一些偏遠的地區或在一些老年人中,當時令進入“數九”日後,他們仍唱“九九歌”,畫“九九圖”。這除了生活習俗的差異而外,也可能是一種懷舊吧。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餃。” 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爲經典。張仲景有句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爲良相,亦當爲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爲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 “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