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家庭 > 家庭情緒哲學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家庭情緒哲學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庭的情緒哲學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什麼是家庭的情緒哲學?家庭情緒哲學有哪些分類?父母們在生活中都在觀察並流露着他們如何看待其他人的情緒,這影響着孩子怎麼評價自己的情緒,成爲家庭的情緒哲學。

家庭情緒哲學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每個家庭皆有獨特的情緒哲學和文化,容易代代相傳

父母的情緒哲學影響孩子怎麼解讀與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感受,也接着會影響下一代。家庭中發生的每一次情緒經驗,都在建構自家的情緒哲學,而每一次的家庭情緒經驗當中,彼此都在內化、深化自己的情緒哲學。較困難處理的情緒問題,有時候不見得在於事情所引發的最原初的情緒(稱初級情緒,primary emotions),而是個人對這個情緒的看法與評價所產生的情緒,稱次級情緒(secondary emotion),例如因爲“我爲這件事情這樣情緒爆發真是不應該”、“你是哥哥,應該要讓着弟弟,爲什麼要覺得委屈?”等等評價情緒的語言,進而形成罪惡感、挫敗、焦慮等情緒,糾結又難解。

覺察自己的家庭情緒哲學,看見僵固、封閉與敵視的態度,從中調節情緒經驗的心理歷程,可以幫助自己及家庭破除惡性情緒結果的魔咒。

家庭情緒哲學分四種類型:教導型、不予理會型、不以爲然型、放任型

教導型情緒哲學的家庭,彼此之間會接納各種情緒的發生與表達,也傾向彼此幫忙解決情緒的困難,父母會設定合宜的情緒表達方式,例如“你可以生氣,也可以表達生氣,但是你生氣的時候用腳去踢牆壁傷害了自己,不要爲情緒去傷害自己”。

不予理會型的家庭情緒哲學是相反的情況,家人彼此之間隱藏各種情緒的表達,特別是負向情緒,彼此間不分享、也不幫忙面對情緒問題,可能說出的語言是:“你會沒事的”、“打起精神來”、“都過去了”等等。

不以爲然型的家庭,也傾向彼此間隱藏負向情緒的表達,甚至更傾向表達對負向情緒的攻擊與批判,小孩只要表現出負向情緒,父母則多以責備、懲罰的方式來處理,家人之間有敵視和攻擊負向情緒的氛圍,可能出現的語言是:“你不應該有那種感覺”、“你可以成熟一點嗎”、“你再這樣我讓你待會不好受”等等。

放任型的家庭情緒哲學,與教導型的家庭類似,家人彼此之間允許並容忍情緒的表達,父母雖然肯定了孩子的情緒抒發和宣泄,但比較不幫忙彼此面對情緒問題,也較不提供孩子如何解決情緒問題的策略和資源,可能出現的語言是:“生氣是正常的”、“沒關係,你這樣發泄一下也好”等等,僅表達包容情緒而缺乏教導情緒宣泄的底線。

有的家庭因地制宜,因情境不同折衷採取以上不同的情緒哲學態度來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例如沒有時間壓力時就採用教導型;無暇顧及全面時,採取暫時放任型或不予理會型;父母非常忙碌的狀態之下情緒較脆弱時,較採取不以爲然型。這些都跟父母的教養風格有關,是一致的呢?還是不穩定的?

教導型情緒哲學的家庭,比其他類型情緒哲學的家庭生活來得健康美滿

能夠接納、關心彼此情緒的夫妻,比較不會離婚,孩子的表現較穩定、專注力較足夠、學業表現較好、適應問題較少,在生理方面,血液中與壓力有關的賀爾蒙相對較低,也較少出現健康問題。

身爲父母,建立正向的家庭情緒哲學,可以開始這麼做:

1、覺察自己的家庭情緒哲學:過去在原生家庭中的情緒經驗,有沒有發現針對家人間某些情緒較習慣以某些方式和語言去處理?別人在表達何種情緒時,自己會特別覺得難以承受?表達負面情緒時,是否覺得有罪惡感?當家人難過、生氣、害怕時,有想隱藏、忽視或是拒絕的想法嗎?等等,這些問題可以幫助整理自己的家庭情緒哲學。

2、同理孩子的初級情緒:當孩子表達或表現負向情緒時,先不以表層的行爲去評價對錯,嘗試換位思考,設想孩子背後的真實心情是什麼,傳達我們能理解他的心情,也可以肯定他願意表達這個情緒,這可以安撫孩子部分的躁動不安。

3、正面、細心迴應孩子的感受和疑問:親密而溝通開放的關係,是建立在彼此對情緒交流的接納度與迴應方式,孩子的需求與情緒被正面細心的看待,能讓他們感覺到被重視、被關注,也能夠提升孩子開放地接納和處理情緒的能力。即使在當孩子問“如果我......,你會愛我嗎?”,回答“想那麼多”、“這還用問”不如“是的,我愛你”、“你就是你,不管如何爸/媽永遠愛你”,能夠安撫孩子的不安和疑惑,正向的迴應也是在表現父母隨時歡迎孩子各種情緒的表達。

4、適時分享和揭露自己的負向情緒:能夠分享負向情緒的父母,他們的孩子也比較能夠面對自己的負向情緒。父母有時候表達:“其實發生那件事情的時候,我也覺得有點可怕”、“其實爸爸現在感覺手足無措,目前還想不到有什麼辦法解決”等等,並不會降低父母的對孩子在教養上的權威感,有時能夠營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同在感。

5、提供處理情緒問題的方法,設立情緒表達的規範:例如:“生氣是正常的情緒,但不要傷害到自己”、“當你覺得心情很糟的時候,讓我/我們知道,一起分擔”、“很緊張的時候請你默數三下,然後深呼吸引導自己能放鬆,心中的批判聲讓它流過”等等,彼此共構對情緒開放與接納的態度,以及情緒表達的底線。

情緒智商包含學習情緒管理的技巧及修煉正向的情緒哲學

講到情緒智商,大部分人能馬上聯想到的都是學習管理和控制情緒的技巧和能力,然而情緒哲學的內涵根深蒂固影響一個人如何看待情緒事件,如果只是知道情緒應該管理,但對負向情緒的看法是抗拒和批判的,易形成與內在深層情緒抽離、解離的情況。覺察自己的家庭情緒哲學,修煉正向的情緒哲學,能夠幫助建立較具支持、令人感到舒適彈性的家庭關係,從爲人子、到爲人父母,這是找回真實自我、療愈關係必修煉的人生功課。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