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意守虛靜類功法

意守虛靜類功法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意守虛靜類功法,將意念集中在身體內的練功,是一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運動,但其講究易守虛靜,很多人都無法意會到這一點。本文講述意守虛靜類功法,希望對想要了解相關知識的人們有幫助

意守虛靜類功法1

即把意念集中於身體內某一部位使之入靜的練功方法。這種方法分爲內視意守、純意念意守、神光意守三種。內視意守即閉目垂簾,用國內視所守之處。如守下丹田者,目珠下轉以視臍下;純意念意守即單純用意念守於某處;神光意守即目光前視後慢慢閉合、目光回收,意念隨之內收,意念與目光合而爲一,這就叫“神光”。若按意守內容還可分爲意守內景法(如守身體某一部位),意守外景法(如花草樹木,雲霞日光)、意守默唸之詞或句法(如佛家捻珠和口誦阿彌陀佛),運用意守法有助於排除雜念,達到入靜,使意氣相合,促進內氣聚集和運行。意守的`要點是似守非守,用意宜淡不宜濃,否則會引起偏差。

意守虛靜類功法

守一法 —— 此法是道家最愛習練的功法之一。所謂守一,就是意守一處,具體練法是:初習本功者一般多取仰臥或側臥式,盤坐或平坐,自然站立或抱腹站立,雙目輕閉、耳不旁聽、摒絕一切雜念,把意念集中於自身某一部位。一般以意守下丹田最爲常用、也可從意守會陰穴或膻中穴等處着手。練功時、以鼻自然呼吸爲主,久練純熟後可改用腹式呼吸。練功姿式也不再限定。當練功練到自身元氣充盛後,一般慢性病皆可在不知不覺中消失,即使偶有不慎患病,也可用意守病處進行自我治療。

守玄白法 —— 此法原載南北朝陶弘景的(真誥。協昌期》,據說系東晉的楊羲所傳。具體練法是:每日清晨至中午時間內,或坐或臥不拘,存想自身泥丸中有黑氣,心中有白氣,臍中有黃氣。三色之氣如雲霧彌散,籠罩全身,隨後想象三色變爲火焰,燒遍全身,使身內外一片通明,最後服氣120口收功。按原功法要求,習本法者須禁食六畜肉、五辛之味,禁絕性生活

意守虛靜類功法2

分行外功療法是一套由數十節動功和靜功聯合組成的導引功法,主要有自我按摩、導引以及虛靜、意守、存想、閉息等方法等,動靜結合、外內兼修,具有理氣活血、培植元氣、疏經活絡、滑利關節、強壯臟腑等功效。本功法原載於清代《壽世傳具》。作者徐文弼,字襄右,號藎山,又號鳴峯,江西豐城人,約生活於康熙乾隆年間。徐氏在氣功養生方面頗有造詣兼通醫道,尤重視按摩導引法。本法乃由徐氏從前人數百種導引方法中精選出17種功法組成,可分可合,簡便易行。其後,潘霨的《衛生要術》轉載本法,而王祖源將此書改編爲《內功圖說》,後者甚爲通行,本法亦得以廣爲流傳。

本功法具體操練方法如下:

一、心功:心功是本法各節功法的基礎。操練者站、坐、臥式隨意,只須冥心絕想,排除雜念,無情無慾,精神內守。

二、身功:爲坐功對身形之要求,須貫穿於本法各節中,盤坐時,一足跟抵住會陰處;平坐時,臀部僅1/2-1/3坐着,外生殖器不得碰着所坐處。凡坐時,上身宜保持端正,含胸拔背,不可倚靠傾斜。坐功畢,不可即起,須緩緩舒放手足,待熱氣稍散方可起身。

意守虛靜類功法 第2張

三、首功:操習者取坐式。⑴兩手掩兩耳,五指置腦後,以食指壓中指上,然後用力滑下彈擊腦後24-36次,使耳中咚咚作響,謂之鳴天鼓。可祛諸風邪氣。⑵兩手向一側扭轉頸項,肩臂隨之而轉,左右交替各十數次。可治脾胃積滯。⑶兩手十指相交叉,抱項後,面上仰,使叉手與頸項用力拮抗。可治肩痛、目昏等症。

四、面功:習者取坐式。以鼻慢慢吸氣,閉氣不息,同時兩手掌對搓至熱,按摩面部,隨面部外形高低上下按摩周到,以口慢慢呼氣,唾口中津液於掌中。再以鼻吸氣,兩手和津液搓熱後,閉氣不息,再摩擦面部數次。久練本節,可便容顏光澤,不生皺斑。

五、耳功:⑴習者取坐式。兩手按兩耳廓,上下摩擦數十次。可增進聽力。⑵習者取平式,伸一足,屈一足。兩手側平舉,兩掌豎立,掌心向外,然後兩手向前如推門狀,同時頭頸向一側後顧,左右交替各7次。可治耳鳴。

六、目功:⑴每睡醒時暫不睜目,用兩拇指背對搓至熱後,揩目14次,以意轉眼珠順逆時針方向各7次,再緊閉雙眼片刻後,突然雙目大睜。可防治目疾。⑵習者坐、臥或站勢隨宜。兩手拇指屈曲,以大拇指第二關節處突解重按兩眉後側穴27次,再以手摩兩目、顴上及旋擦耳朵各30遍,兩手向上,指肚經兩眉中間至額頭,沿髮際摩至腦後,反覆27次。同時,口中有津液即嚥下,次數不論。久練可使耳聰目明。⑶坐、立、臥式隨宜。以鼻慢慢吸氣吸滿後閉氣,同時以手指按兩目內眥,自覺氣通即止,常行此可增進視力。⑷跑坐,兩手按地,用力回頭向一側後視,左右交替各5次。可除胸脅風邪,兼去腎臟邪氣。

七、口功:⑴一般練功中以閉口爲主(以口吐氣除外)。⑵睡眠時,亦須閉口,以使真氣不致自口逸失,邪氣不致從口而入。⑶晨起,須開口微呵出濁氣數口,並以鼻吸清氣而咽之。⑷凡當口中焦乾,口苦舌澀,嚥下無津,或吞嚥疼痛,不能進食等熱證,宜大張口,呵氣十數次,並鳴天鼓(見“首功”)9次,以舌攪口腔,生津而咽之,再呵氣、咽津,反覆進行,直至喉中津液清潤、熱退髒涼而止。⑸當口中津液冷淡無味,心頭自覺水汪汪等髒寒之證,宜吹氣以散寒溫髒,直至口中和而有味、寒散髒暖而止。

八、舌功:端坐,舌抵上齶,候津液生,再以舌攪口腔至津液滿口,鼓漱36次,分作3口緩緩順下,嚥下時喉中須汩汩有聲,並意想嚥下之津液灌溉五臟。

九、齒功:⑴經常叩齒,每次叩36遍。可安神固齒。⑵凡小便時,須閉口咬緊牙齒。可除齒痛。

十、鼻功:⑴取坐式,以兩手拇指背對搓至熱,然後揩鼻上36次。具有潤肺之功效。⑵兩目輕閉,微露一線光,注視鼻尖,呼吸自然,排除雜念,一心數呼吸之出入。⑶每晚睡前,俯臥,不用枕,屈膝,兩小腿倒豎,足心向上,以鼻吸清氣4次,又以鼻出氣4次,出氣時迅速而有力,出氣末又微微回吸。可治身熱、背痛症。

十一、手功:操習者取坐或立式。⑴兩手十指相交叉,上舉過頭頂,再下按項後,凡24次。可除胸膈邪氣。⑵一手直伸向前,另一手屈向後,如挽硬弓狀,左右交替進行數次。可除臂腋邪氣。⑶兩手握拳分別捶擊臂膊及腰腿,又反手捶背,左右各處皆捶36次。⑷兩手握固(拇指屈於掌心,餘四指蓋握其上,如嬰兒握拳狀),屈肘向後拉牽,頭頸隨肘後拉向左右交替扭轉,左右各作7次。可治身上火丹疙瘩瘡。⑸兩手握拳,左右交替用力衝拳各7次。可除心胸風邪。

十二、足功:⑴正坐,兩腿伸直,俯身低頭,兩手用力扳足底,作12次。⑵高坐垂足,兩足跟相併,足尖扭向外,再將兩腿內扭,使兩腳足尖相觸,兩腳跟分開,一外一內爲1次,共行24次。⑶盤坐,以一手握腳趾,另一手擦腳心涌泉穴區至熱後,再轉動腳趾數次,左右交替進行。可除溼氣,令步履輕捷。⑷一足跪坐,兩手向後按支撐,另一足用力伸縮,左右交替各7次。可治股膝腫脹。⑸兩手握固,左足前踏,同時左手前握右手後襬;右足前踏,同時右手前擺,左手後襬,如此徐徐而行進數十步。可除兩肩邪氣。

十三、肩功:⑴坐或立式,兩肩連手作前後向轉動,可先左轉,後右轉,亦可左右同時轉。兩側各轉24轉。⑵坐或立式,調息守神,以左手擦臍部14遍,右手擦同樣遍數,再先左後右擦脅各14遍。然後以肩連手臂擺搖7次,嚥氣下入丹田,握固兩手,屈足側臥。可防治夢遺。

十四、背功:立式,兩手按立平面,縮身曲背,拱脊向上挺舉13次。可除心肝邪氣。

十五、腹功:⑴兩手相疊按摩腹部,以臍爲中心,先順時針方向由小至大轉圈摩,再逆時針方向由大至小轉摩。同時緩緩行進百步而止。⑵坐、臥或立式,閉目,以鼻慢慢吸氣,吸滿後閉氣不息,同時存想丹田之火從下而上燒遍全身,然後開目緩緩吐氣。

十六、腰功:(1)坐或立式,兩手握固,拄撐於兩脅,雙肩搖擺24次。可除腰脅痛。(2)坐式,兩手對擦至熱,以鼻吸清氣,慢慢以鼻出氣,同時以熱手摩擦背下軟腰精門處,左右各數十次。

注意事項

1、本法各節導引動作操練時,應用力適度,動作幅度宜由小漸大,不可用拙力。2、本法各節中,凡需閉氣之項目,高血壓、青光眼、腦動脈硬化及肝硬化等患者慎用。3、本法一般不宜於飽食後即練,至少須在飯後半小時之後進行。[按語]本法各節操練簡便易行,可靈活運用。全套功法治病範圍廣泛,療效確實。實際上,本法是由衆多氣功療法中加以節選重編而成。各節既是一個整體,又各具獨立性,既照顧到全身各部,又不致過於繁複。具體運用時可合可分,靈活方便,頗爲實用。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