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關於立春的傳說故事

關於立春的傳說故事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立春的傳說故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風和日暖,鳥語花香;春也意味着萬物生長,農家播種。那麼,以下分享關於立春的傳說故事

關於立春的傳說故事1

傳說,在明朝年間,有個知府,在上任的頭一年的春天,氣候非常寒冷,而且時間也冷得很長,雖說立春已有個把月了,花草樹木都未看見發芽。

知府心想這不是一個好兆頭,他急於想見到樹草花木發的芽。於是,他立即下令,要百姓去尋找發了芽的樹枝送到知府裏。如誰送得早,就有獎賞。

次日,便有一個姓吳的和一個姓周的兩個人,找到了幾枝發了芽的楊木,送到了知府的衙門。知府見了,心裏自然大喜,認爲是送來了吉祥。吳、周兩人得到了知府的重賞。知府又要他們兩人明年更早些來報春。

關於立春的傳說故事

恰巧,第二年因冬季比較暖和,正月初一立春,周、吳兩人手持發了芽的楊柳,各入還拿了一面小鑼半邊特製的鼓,一齊來到知府衙門報春。他們一邊敲鑼,一邊唱起自己編的一些好聽的吉利奉承話。知府格外高興,又給了周、吳二人雙倍的獎賞。這樣一來,周、吳受賞的消息傳到了其他老百姓那裏。

來年,其他百姓也仿照着周、吳二人的樣,成羣結隊地上衙門報春。知府見到這樣多的百姓都來了,他再也不拿出自己的銀錢賞給百姓。知府便對大衆說:“報春是件大喜事,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回大地早,是萬民之福。你們可以拜吳、週二人爲師,到各地村莊的鄉親們家裏去報春。本府從今後,在立春時節辦個盛大的迎春大會,與民同樂。”自從那時候起,各地都形成了打春的風俗。

關於立春的傳說故事2

關於立春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的立春前,當人們準備熱熱鬧鬧迎接立春時,不料,瘟疫四起,使得所有人都傳染上了一種說不出的疾病。這種病很怪,那模樣真像喝醉了酒似的,個個都是頭重腳輕,連擡擡手的力氣也沒有。

立春前一天,一個老道打扮的人來到了一個村莊。他見村莊裏靜得聽不到雞鳴狗叫,更不見有人走動,覺得奇怪萬分。他來到了村邊的一戶人家敲門,道人連呼幾聲沒人應,後來他看到一箇中年人,連忙上前打聽,中年人擡了一下眼皮,合着眼用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地說:“全村人都得了一種像我這樣的病。”

關於立春的傳說故事 第2張

道人一連闖了幾家,情形都是一樣。道人也莫名其妙。於是,他來到村東頭的一棵古樹下,面南盤坐,挑起單掌,閤眼靜坐,口中唸唸有詞。原來,他向南海的觀世音菩薩祈求醫治瘟疫的方法。約摸過了三個時辰,道人長噓一口,猛然站起來,飛快地跑回觀院,掄鎬便刨,他刨出一袋貯藏的蘿蔔,又飛快地跑到了村莊。這時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從村中一家找到一隻蘆花大公雞,拔下幾根雞毛,紮在了地上。

道人閤眼祈告着,腦海中又出現了靜坐時與觀音菩薩對話的場面:觀音菩薩告訴他,等地氣通時,讓鄉人百姓每人啃吃幾口蘿蔔,瘟疫便可自動解開。過了約莫有一袋煙的功夫,紮在地上的雞毛突然動了起來,道人驚喜萬分,他喊着:“地氣通了,地氣通了。”奔向了村莊的每家每戶,讓人們啃吃蘿蔔。結果,還真靈驗,人們吃了蘿蔔之後,全都好了。

人們紛紛給道人跪下,謝他的救命之恩。道人說:“大夥請起,別謝我,應該感謝觀音菩薩。不過,大夥現在應該去救別人。我的觀院裏還有許多蘿蔔,大夥帶着快去鄰近村莊救人吧!”鄉人聽後,帶着蘿蔔奔向了十里八村。

瘟疫解了,人們又過上了平靜安樂的生活。但是人們不會忘記那位道人,更不會忘記讓他們從苦難中解脫出來的蘿蔔。從此,鄉人便在立春這天啃吃幾片蘿蔔,以求平安。“咬春”的習俗也就形成了,持續至今。

關於立春的傳說故事3

“春節”爲什麼不在“立春”

立春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首,古代民間都是在“立春”這一天過節,相當於現代的“春節”,而把農曆正月初一稱爲“元旦”,在1920年之前,中國的春節就是從立春這天開始算的。

1920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他在將“元旦”調到公曆1月1日後,並沒有動“春節”,因爲春節的存在對農業生產相當重要,具有標誌性意義。但兩年後,“春節”也被移到了農曆一月一日。

民國三年(公元1920年)一月二十一日,時任內務總長的朱啓鈐致時任大總統的袁世凱《定四季節假呈》:“擬請定,陰曆元旦爲春節,端午爲夏節,中秋爲秋節,冬至爲冬節……”,這份“四季節假呈”很快獲得袁世凱批准,於次年(1920年)起開始實行。因爲“春節”移植給以前的元旦,持續了兩千多年的立春節慶活動逐步消失,立春變身爲普通的節氣。

有人怪袁世凱和朱啓鈐把中國重要的“春節”搞亂了,實際上袁世凱的初衷是想保留傳統的節日風俗,這在《定四季節假呈》中說得很清楚:“乘時布令,當循世界之大同,而通俗宜民,應從社會之習慣。”

關於立春的傳說故事 第3張

新的春節安排頒行後,民間很快流行起“過春節”,以前的“歲節”徹底變成了“年節”,自此,夏曆歲首稱春節的做法就一直相沿至今,我國從那時開始決定使用公曆的算法,並從曆法上正式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爲“春節”,把公曆1月1日定爲“元旦”,也就是“公曆新年”。

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曆年從正月初一開始沒有爭議,但是人們使用的農曆生肖年從何時開始卻一直有爭議,目前多數人都認爲“立春”節氣是農曆生肖年的`開始,因爲在中國古代曆法中,十二生肖的計算與天干地支有很大關係,所以在“論天干地支、計算二十四節氣”的情況下,“立春”節氣應該是新生肖的開始。

其實公曆與農曆的時間是相差較大的,一般相差一個月左右或以上。我國現在的歷法通常是雙軌制,即是既採用公曆紀年,也延用農曆紀年。而從生產生活與民俗文化等方面來看,農曆紀年更能反映天象與農時,更利於播種收穫,更符合國人習慣。

而在民間頗爲流行的命理風水理論中,農曆紀年更是用來判斷人生運勢的重要依據,比如人們排出的生辰八字就都是農曆的干支時間,正是根據這些干支的生克關係,才能判斷人的運勢如何。

由上可知,每年的公曆1月1號,只是公曆的交接,表示進入了公曆的新年,但它不是農曆的交接,農曆的春節,也不是進入新一年的標誌,農曆的交接,是按立春來計算的,只有每年公曆2月4號左右到來的立春節氣,纔是新舊農曆年份的分界,至此農曆年份才進行交接。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