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十三陵泰陵是誰的陵墓

十三陵泰陵是誰的陵墓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十三陵泰陵是誰的陵墓,根據不完全統計,從古至今留下了皇上陵寢數以千計,但是留存至今的皇陵屈指可數,其中儲存最爲完整、面積最爲龐大的莫過於北京的明十三陵。以下分享十三陵泰陵是誰的陵墓?

十三陵泰陵是誰的陵墓1

朱佑樘(1470—1505):成化六年(1470)七月三日生於西宮。明憲宗成化皇帝朱見深第三子,母淑妃紀氏。成化十一年(1475)立皇太子,二十三年(1487)九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弘治。弘治皇帝於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初七日卒於乾清宮,年36歲,葬於泰陵。

朱佑樘自幼經歷坎坷,九死一生,所以即位後廉潔而賢明。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在位18年間,吏治清明,任賢使能,抑制官宦,勤於務政,倡導節約,是明代歷史上少有的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史稱“弘治中興”。

陵區附近環境

說到皇帝,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後宮佳麗三千,但也並非所有的皇帝都是這樣的,明朝有一人就是嚴格遵守了一人一世一雙人,一輩子只有妻子一人,他就是明朝的明孝宗——朱佑樘。

朱佑樘是中國封建社會皇帝中唯一一個只有一個女人的皇帝。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罕見地對女色一生淡泊的皇帝,他不僅沒有寵妃,而且沒有冊立過一個妃嬪,只是與皇后張氏過着民間恩愛夫妻式的生活

張皇后興濟(今河北青縣)人,父國子監生張巒,母金氏。明武宗朱厚照生母。成化二十三年(1487)選爲太子妃,是年明孝宗朱佑樘即位,冊立爲皇后。據說張皇后活潑可愛、溫柔賢惠、琴棋書畫無所不通,且在張皇后瞭解了孝宗的身世後,對孝宗也更加體貼入微,恩愛無比。

十三陵泰陵是誰的陵墓

神功聖德碑

泰陵陵事的籌劃是在弘治皇帝去世之後。《明武宗實錄》記載,武宗朱厚照即位後,即着手籌辦孝宗喪事。禮部左侍郎李傑、欽天監監副倪謙和司禮監太監戴義對武宗說:“茂陵西面有個叫施家臺的地方,是個建陵的吉地,大行皇帝的陵寢可以在那營建。”於是,朱厚照命太監扶安、李興、覃觀及禮部右侍郎王華等人前往施家臺看視,最後確定在那裏營建孝宗陵寢。

泰陵陵寢始建於弘治十八年(1505)六月五日,由太監李興、新寧伯譚佑、工部左侍郎李鐩提督工程,五軍都督府及三大營官軍上萬人供役,歷時四月,玄宮落成,於該年十月十九日午刻將弘治皇帝葬入陵內。正德元年(1506)三月二十二日,陵園的地面建築也全部告成。用時10個月,佔地約2.6萬平方米。

陵牆和古樹

雖然動用了大量的人力,也經過仔細的籌劃,但泰陵在修建過程中還是遇到了各種意料不到的情況,據祝允明《九朝野記》和孫緒《無用閒談》記載,泰陵營建中在開挖玄宮金井時,曾有泉水涌出:“水孔如巨杯,仰噴不止”。在古代的風水觀念中,金井出水,被視爲不祥。

泰陵在清康熙時有的建築即已殘壞。《帝陵圖說》記泰陵祾恩門情況,“今左右兩門壞,壘石以塞門”。此後,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陵園建築曾經修葺。2006年3月,政府對泰陵搶修,主要修繕項目爲碑亭遺存、祾恩殿遺存,對現存殘牆做遺址保護;對方城牆體城磚進行剔補,剔補寶城牆及內側登城馬道,修復啞巴院及影壁,疏通寶城以外排水系統等。

泰陵陵宮建築基本仿茂陵建造,平面佈局亦呈前方後圓形狀。整個陵寢建築按《明武宗實錄》記載包括:“金井寶山城、明樓、琉璃照壁各一所,聖號石碑一通,羅城周圍爲丈一百四十有二,一字門三座,香殿一座爲室五,左右廂、紙爐各兩座,宮門一座爲室三,神廚、奉祀房、火房各一所,橋五座,神宮監、神馬房、果園各一所”。

第一進院落以祾恩門爲陵門,院內建祾恩殿(僅存遺址)、左右配殿和神帛爐。第二進院落以陵寢門(琉璃花門)爲前門,內建櫺星門及石供案等。方院之後爲圓形寶城、明樓和墓冢。

泰陵是明十三陵未向公衆開放的一座陵寢,鏽跡斑斑的鐵柵欄大門緊鎖,高大的紅色牆體經歷了時光的磨礪已黯然失色,讓人看着更加感嘆歲月的無情,祾恩殿殘垣斷壁的石階石臺和陵園蒼松翠柏,見證了昔日威嚴和氣派的皇家陵寢。陵園內許多建築都已不復存在,遠遠望去陵區標誌性建築明樓依稀可見。

十三陵泰陵是誰的陵墓2

泰陵營建雖然只有10來個月的時間,但卻不是一帆風順。祝允明《九朝野記》和孫緒《無用閒談》曾記載,泰陵營建中在開挖玄宮金井時,曾有泉水涌出,“水孔如巨杯,仰噴不止”。吏部主事楊子器親眼看到,如實上奏朝廷。在古代的風水觀念中,金井出水,被視爲不祥。這樣一來,泰陵非改址不可。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歷代帝王大都十分重視選擇陵地,據說,天壽山間明堂廣大,羣山似封若閉,中間水土深厚,明成祖就降旨圈地80裏,做陵區禁地,將它改名爲天壽山。

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故稱十三陵)、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兩位太監。

泰陵的歸屬者

其中,泰陵是明十三陵中第六座陵寢,位於筆架山東南麓,這裏又稱“施家臺”,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敬皇帝朱佑樘(年號弘治)及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泰陵墓主是孝宗朱佑樘,憲宗三子。孝宗朱佑樘的年號是弘治;諡號則是敬皇帝。此人於1470年七月三日生,十一年十一月八日立爲皇太子,二十三年(1487)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弘治。

育有2子,3女。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七日去世,終年36歲。諡“建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十月十九日葬於泰陵。朱佑樘是在明代中不設妃嬪的皇帝。孝康皇后張氏,成化二十年八月八日去世,合葬泰陵。

孝宗在位期間,勤於理政,選用賢臣,當時被任用的徐漙、劉建、李東陽、謝遷、王恕、馬文升等人,都是正直忠誠的大臣,在弘治一朝發揮了較大作用。孝宗常召閣臣至文華殿,讓大家共議大臣的章奏,寫出批詞後,自己再批改頒發。所以,閣臣李東陽高興地說:“天順以來,30餘年間,皇帝召見大臣,都只問上一二句話,而現在卻是反覆詢問,討論詳明,真是前所未有啊!”

弘治十三年(1500年),大學士劉健上奏說,晚朝散歸後,天色已黑,各處送來的文件往往積壓內閣,來不及處理,如有四方災情,各邊報警等事務,就有耽擱的可能。於是,孝宗特定除早、晚朝外,每日兩次在平臺召見有關大臣議事。從此出現了“平臺召見”這一新的朝參方式。

十三陵泰陵是誰的陵墓 第2張

由於孝宗一朝,削弱了太監亂政的現象,採取了一些發展經濟、挽救危機的治國措施,緩和了社會矛盾,出現了一個較爲穩定的時期,史稱其時爲“弘治中興”。

然而,孝宗的“中興盛世”,不但短暫,而且孝宗的魄力也遠不及明初幾帝爲大。例如,太監李廣,曾用符籙禱祀等左道之術蠱惑孝宗,又假傳聖旨,授傳奉官,接納賄賂,擅奪民田,大興土木建造府第,還引來萬泉山水環繞四周。御史張縉、給中葉紳交章論劾,孝宗卻置之不問。後李廣懼罪自殺。

又如,後家張氏,橫行霸道,孝宗命司禮監官蕭敬及侍郎屠勳前往查處,他們秉公辦事,觸怒了張家,張皇后便大發雷霆。孝宗不對後家裁抑,卻只是委屈其間,從中和稀泥。由於孝宗處事優柔,不能果斷地懲治豪強,弘治年間,王公、勳戚侵吞民田的情況仍比較嚴重。據弘治二年(1489年)統計,順天府的各項莊田總數達332座,佔地33000餘傾。

這樣一來,泰陵非改址不可。當時的督工太監李興,爲武宗所寵信,勢焰薰灼,不可一世。他見有人對他主管的修陵事提出了意見,十分氣惱。工部左侍郎李釒遂 ,希望陵寢儘快工成,也認爲楊子器多言。

他們偷偷命人堵住泉眼,上疏說楊子器“誹謗狂妄”,武宗不問青紅皁白,下令將楊子器關進了錦衣衛大獄。其他知情官員見狀再也不敢提這件事,更不敢爲楊子器分辨求情。恰巧,這時有個新被起用的知縣,莆田人邱泰,來到京城

見京城對這件事議論紛紛,就上疏說:“子器比奏甚有益,蓋泰陵有水,通國皆雲。使此時不言,萬一梓宮葬後有言者,欲開則泄氣,不開則抱恨終天。今視水有無,此疑可釋。”武宗覺得有理,命司禮監太監蕭敬押解楊子器前往泰陵,一同察看驗證。

楊子器料到李興、李釒遂 會堵住泉眼,自己此去凶多吉少,早晨臨行時賦詩一首:禁鼓元聲曉色遲,午門西畔立多時。楚人抱璞云何泣,杞國憂天竟是癡。羣議已公須首實,衆言不發但心知。

殷勤爲問山陵使,誰與朝廷決大疑。他自比戰國時代向楚王進獻美玉的卞和,認爲自己做了杞人憂天的傻事兒。現在,不知朝中誰能爲自己雪清這不白之冤。衆官員也爲楊子器擔心,怕他慘遭李興毒手。

其實,泰陵金井即使沒有出水,但從“風水”的角度看,該陵所見位置的確存在不少不合於“吉壤”條件的地方。如樑份在《帝陵圖說》中就曾這樣評論泰陵的風水:“山顛巨石,土山戴之。而靈域之脈實生其下,蓋天壽山外之山。淆然雜亂,地氣不正,穴結無情,非可爲弓劍之所也。

況乎黑嶺南障,一無所見於前。賢莊,灰嶺之水出其左,錐石之水出發其右,二水雖合,環繞南流,流而散也。……則皇堂之地不可言,概可知矣!”談 遷在《國榷》中也說:“泰陵臨溪水,直流若干裏,制又卑隘,識者知其地之不吉矣。”

被毀壞的泰陵

不過,泰陵在清康熙時有的建築即已殘壞。《帝陵圖說》記泰陵祾恩門情況,“今左右兩門壞,壘石以塞門”。此後,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陵園建築曾經修葺,修葺情況除三座門由琉璃花門改建成磚砌冰盤檐式門樓外,餘同茂陵。其現狀較茂陵殘壞最爲嚴重。

從這裏可以看出,在當時,無論是選址還是構造,明十三陵都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特點,它不僅考慮了天時、地利,還綜合了人和。所以,從風水的'角度上來說,這是一塊凝聚了天地靈氣與人間氣息的寶地。然而,明十三陵雖然是一塊風水寶地,但是,它卻阻止不了明朝走向衰亡的腳步。

十三陵泰陵是誰的陵墓3

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景區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神路。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西北50km處的昌平區境內,是明朝13位皇帝陵墓的總稱。陵區佔地面積80km2,是當今世界上保存較完整的陵墓建築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

十三陵的營建始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止於清朝初年,歷時200餘年。依陵寢營建時間的先後順序依次爲:長陵(永樂皇帝陵)、獻陵(洪熙皇帝陵)、景陵(宣德皇帝陵)、裕陵(正統皇帝(即天順皇帝)陵)、茂陵(成化皇帝陵)、泰陵(弘治皇帝陵)、康陵(正德皇帝陵)、永陵(嘉靖皇帝陵)、昭陵(隆慶皇帝陵)、定陵(萬曆皇帝陵)、慶陵(泰昌皇帝陵)

德陵(天啓皇帝陵)、思陵(崇禎皇帝陵)。陵區內除葬有13位皇帝外,還葬有23位皇后、1位皇貴妃以及數十名殉葬的宮人。此外,陵區內還建有7座妃墳園寢(東井、西井、萬貴妃墳、悼陵、四妃二太子墳、賢妃墳、鄭貴妃墳及二李、劉、週四妃墳)和1座太監陪葬墓(王承恩墓),以及爲帝后謁陵服務的行宮、苑囿等各式建築。

在陵域周圍的10個天然山口(東山口、中山口、榨子口、西山口、德勝口、雁子口、錐石口、賢莊口、灰嶺口、老君堂口)處修築了城垣、攔馬牆等防禦設施,以保陵區安全。

十三陵泰陵是誰的陵墓 第3張

明代皇陵的營建分爲卜選陵址、擬定規制、備料施工等幾個步驟。卜選陵址是陵寢營建的首要環節。一般先由卜選官員即朝中一、二品官員率風水堪輿人員依據風水理論,“外觀山形,內察地脈”,經實地勘察後,選出一處或數處“風水吉壤”,上奏皇帝,必要時還要畫出圖樣,貼上說明,最後由皇帝裁定。

成祖朱棣稱帝后即有從南京遷都北京的打算。明永樂六年(1408年),朱棣命令禮部尚書趙羾帶領江西術士廖均卿等人來到北京附近踏勘陵地。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在昌平境內的黃土山找到了萬年吉壤。朱棣遂封黃土山爲天壽山,降旨圈地方圓80裏作爲陵區禁地。

明十三陵陵寢佈局不是按照《周禮》左昭右穆的方式,而是以尊者居於主脈,卑者居於從脈(餘脈)的佈局排列的。長陵是十三陵的首陵,位於天壽山主峯中部,其他各陵分列其左右。

十三陵中長陵最大,永陵、定陵次之,思陵最小。陵寢建造方式可分爲三種:一是皇帝生前所建陵,規模大且裝飾華麗(如長陵、永陵、定陵);二是由嗣帝所建陵,因有先皇“從儉建陵”的遺詔或受葬期、國力的影響,規模小且比較簡樸(如獻陵、景陵);三是皇帝生前未來得及建陵,改朝換代後由下一朝代營建(如思陵)。

明十三陵以規模宏偉壯觀、陵園體系完整、佈局莊嚴和諧、景色優美靜謐、風格典雅古樸著稱於世。1957年被列爲北京市第一批重點古建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被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十三陵和八達嶺作爲一個完整的風景名勝區又被列爲全國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2003年7月3日,明十三陵作爲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經聯合國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