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中元節的風俗

中元節的風俗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元節的風俗,中元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天很多地方都會祭祀死去的親人,很多人對於中元節的習俗並不瞭解,下面就由小編爲大家一起介紹一下關於中元節的風俗的相關內容吧,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元節的風俗1

在古代七月十五被稱爲中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古人置放河燈祈福的日子,也是道士建醮祈禱的日子。其中,關於這個節日,佛教和道教各自有着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着重於爲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節的風俗

道家有三官,天關、地官和水官。謂天官賜福,生辰是正月十五,被稱爲上元節;地官赦罪,生辰是七月十五,被稱爲中元節;水官解厄,生辰是十月十五,被稱爲下元節。

關於這一說法,還有這樣一個傳說故事。相傳,很久以前,道教有個名叫陳子禱的人,他與龍王的女兒結婚後,分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生下了“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個孩子。

這“三官”主管人間的“賜福”、“赦罪”、“解厄”等三大任務。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節”,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時。這一天,“地官”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們的表現,勾勾畫畫,赦罪免刑。

所以,民間在“中元節”這天,其進行的所有祭祀活動,目的就是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希望“地官”赦罪他們的所有罪行。

在佛教看來,它們把七月十五稱之爲“盂蘭盆節”。 據說盂蘭盆可以解先亡倒懸之苦。舉行“盂蘭盆會”是根據西晉竺法護譯的《佛說盂蘭盆經》而抄見歷代祖先的佛事。

據說,佛陀弟子中,有一個神通第一的尊者叫目蓮,他非常惦念過世的母親,就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着吃不飽的生活

目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

目蓮雖有神通,身爲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衆,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

中元節與清明節、寒衣節並稱爲中國三大鬼節,也是道教和佛教的重要節日。民間諺語有云:七月半,鬼亂竄。說的是這段時間人間的陰氣加重,陰間的鬼魂被放到陽間來接受祭拜。

於是,在全部不同的地方,都流傳下了不同的風俗和禁忌。在這一天,不僅要祭祀祖先,還要賑濟孤魂野鬼,來祈求未來生活的美好平順。

民間主要的風俗活動有:放河燈,祭祖,燒街衣,祈豐收,蒸麪羊,吃鴨子等。其中主要禁忌有:忌買鞋,忌說鬼,忌夜遊,忌游泳,忌偷吃祭品,忌晚上拍照,忌把玩冥紙,忌亂吹口哨,忌披頭散髮,忌牀邊掛風鈴等。

關於中元節的習俗,全國各個地方均有不同。比如河北省泊頭市、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山西省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與中元節屠羊賽神。河南省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等等,不一而足。

中元節的風俗2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爲七月半、七月十四(另一說七月十五 )祭祖節,佛教稱爲盂蘭盆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民間選擇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道教的中元節與佛教的盂蘭盆節設在七月十五日。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爲“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佛教則稱七月半爲“盂蘭盆節”。一定意義上,七月半祭祖節歸屬民間世俗,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2010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