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澳大利亞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

澳大利亞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

來源:時髦谷    閱讀: 9.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澳大利亞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澳大利亞的生物氾濫是比較嚴重,對於這次超5千萬只紅蟹遷徙,其實也不是什麼怪事,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上演這一幕,澳大利亞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

澳大利亞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1

據《每日郵報》11月17日報道,澳大利亞超過5000萬隻紅蟹近日從叢林遷徙到聖誕島,所到之處滿眼紅色,畫面壯觀。

澳大利亞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

視頻中,紅蟹成羣結隊地穿過道路、橋樑、岩石和溪流,以便及時到達目的地進行繁殖。當地人和遊客都會在這個時期去拍攝紅蟹遷徙的壯觀畫面,這被認爲是地球上規模最大的動物遷徙之一。

聖誕島上的工作人員提前花了幾個月時間爲紅蟹遷徙做準備,他們建造了螃蟹橋和臨時屏障,以確保螃蟹的安全。聖誕島的入侵物種項目專家譚雅·德託博士稱他們可以預測紅蟹的遷徙路線,但每年都會略有變化。德託博士還稱自2005年以來,該地區從未見過這麼多遷徙的紅蟹。

澳大利亞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2

在世界範圍之中,螃蟹的品種非常多,人類已知的品種都高達約4700種,而我國也是螃蟹的主要分佈區之一,但是被大家所食用的——其實主要就四種螃蟹,分別爲三疣梭子蟹、遠海梭子蟹、青蟹、中華絨螯蟹。而我國主要生產的螃蟹,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閘蟹”,它的學名就是叫“中華絨螯蟹”,主要在我國長江區域進行量產。

當然,大閘蟹的價格也比較貴,最便宜的都是幾十元一個,所以算是“菜中貴品”了。不過話說回來,基本都是人工養殖的,而野生的大閘蟹基本上看不到,要是在野外看到大閘蟹,早就成爲了大家的“盤中餐”了。從入侵物種小龍蝦都知道,根本是供不應求,價格還貴,大閘蟹在一定程度上——美味程度超過了小龍蝦,所以根本在野外看不到,這也纔有了人工養殖的問題

但是,這裏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螃蟹都可以吃,並且吃了還可能中毒,所以大家對螃蟹的認識需要提升。這不,一則關於“澳大利亞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所到之處滿眼紅色”的消息引發了大家的熱議,的確,這就是上千萬只螃蟹,所以很多人看到這個視頻之後,都在熱議,能不能吃,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情況。

澳大利亞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 第2張

超5000萬隻紅蟹大遷徙

一說到澳大利亞,我們都會想到什麼駱駝氾濫,野豬氾濫等消息。的確,澳大利亞的生物氾濫是比較嚴重,這可能跟當地的生態系統存在關係,並且很多物種也是外來物種,所以出現了氾濫情況也是正常情況的,而對於這次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其實也不是什麼怪事,在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上演這一幕,並且也被稱之爲地球上規模最大的動物遷徙之一。

澳大利亞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 第3張

的確有點多,超過5000萬隻紅蟹遷徙,所以也引發了不少的人去拍攝紅蟹遷徙的`壯觀畫面。並且,爲了紅螃蟹的遷徙,當地也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爲其建造了螃蟹橋和臨時屏障,以確保螃蟹的安全。根據澳大利亞德託博士表示,今年的數量在之前變化很大,是自2005年以來,也就是16年一遇,該地區從未見過這麼多遷徙的紅蟹。

所以,的確可能又在出現氾濫的情況了,太多了,紅蟹成羣結隊地穿過道路、橋樑、岩石和溪流,整個區域都是紅色的,所以相當震撼。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也就是因爲紅蟹太多了,所以無意之中,每年被碾死的紅蟹也有上百萬只。而且每年出現的紅蟹還有增多趨勢,然而整體的數量沒有減少,所以我們說有可能又會在澳洲氾濫。

澳大利亞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3

每年當聖誕島迎來雨季時,數百萬只聖誕島紅蟹就會展開數天的大遷徙,它們從較高的雨林高原向印度洋的海灘進發,在海灘邊上挖好洞以後就開始繁衍後代。

澳大利亞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 第4張

對於當地的居民來說,他們已經習以爲常。因爲大量的螃蟹佔據了公路和各個地區,當地的居民出門都成了麻煩。

一年一度的紅蟹大遷徙,也成了當地的奇景。

當地的居民只能清掃路面,將這些“障礙物”排除。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種畫面的時候都震驚不已。

數百萬,密密麻麻蜂擁而來。每年被車軋死的紅蟹就有100萬隻!

但是這麼多年來數量一隻沒有減少……

因爲……這玩意兒不能吃啊。

據悉,紅蟹體內有一種特殊的毒性蟻酸,食用了會致人腸道粘膜損壞~

澳大利亞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 第5張

每到這段時間,交通比任何時候都要混亂。到處都能看見紅螃蟹,有的至進入到人們的家裏和學校的教室裏。

這種情況當地人都司空見慣了

不過也有些特殊的,

比如此前還有雪地袋鼠大遷徙

連本地人都沒見過!

澳大利亞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 第6張

袋鼠在風雪中狂奔~

澳大利亞超5000萬隻紅蟹遷徙 第7張

還有更可怕的蜘蛛雨

蜘蛛恐懼症及密集恐懼症患者

能被當場送走……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