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幼兒園說課稿(15篇)

幼兒園說課稿(15篇)

來源:時髦谷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說課稿(15篇)

幼兒園說課稿1

一、設計意圖

各位老師好,我是12級學前8班的xx,今天我帶來的說課內容是大班美術活動《春暖花開》。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綱要》指出幼兒教育目標:"初步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以及對大自然中美的欣賞力。"由於桃花在我們生活中不是很常見,孩子們也缺乏瞭解,於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初步認識桃花,並能學習運用吹畫和棉籤畫的方法來表現桃花的特點,在創作的過程中既能體驗其中的樂趣,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悅,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對美的欣賞能力。

二、活動目標

再說說我的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爲依據,我確定了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瞭解桃樹和桃花的基本特徵。(認知)2.能用吹畫和棉籤畫來表現桃樹和桃花(技能)3.體驗吹畫和棉籤畫的樂趣。(情感)活動的重點:學習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表現桃樹和桃花的基本特徵。

活動的難點:用吹畫的方式吹出樹枝

三、活動準備

爲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做了如下準備:

1.經驗準備:認識桃花,知道桃花的基本樣子。

2.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棕色、粉紅色顏料、棉籤、抹布、範例、紙張等。

四、教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據《綱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①講解法②示範法③範例法等。

五、學法

再來說學法,本次活動以幼兒爲主體,以幼兒發展爲本,幼兒採用的學法主要有:①談話法②操作法③觀察法等。

六、活動過程

爲了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育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激發興趣,導入活動本環節我將以春天爲主題,談話引出課題,如詢問小朋友:"春天到了,花都開了,小朋友們還記得你們看到了哪些花嗎?"2、觀看多媒體課件,瞭解桃花的結構通過播放桃花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桃花的結構、形狀、顏色,並且我會通過提問幼兒桃花的基本特徵來使幼兒更加仔細、專注地觀察圖片。

3、引導幼兒學習吹畫的方法

(1)在本環節中我首先出示範例,引起幼兒對範例的畫法的興趣,再分析範例,讓幼兒瞭解桃花樹的樹幹和樹枝是用棕色顏料吹出來的,花朵是等顏色幹後,再用棉籤蘸粉紅色顏色點上的。

(2)然後示範講述吹畫桃花方法:先滴幾滴黑顏料在作業紙下部適當位置,對着黑顏料往前吹,並稍稍改變吹的方向,可向上、向左或向右吹,慢慢吹出樹枝的形態。吹好樹枝後稍等一等,待幹後用棉籤蘸上粉紅色顏料,在樹枝的適當位置畫出梅花。此時還要提醒幼兒注意畫面乾淨、整潔,畫好後要在抹布上把手擦乾淨。

4、先交代要求,再讓幼兒操作,同時給予適當指導。

幼兒在畫面上練習吹畫桃花。在幼兒操作時,要重點幫助幼兒掌握吹樹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強的幼兒多吹幾棵梅樹,能力弱的幼兒掌握吹的方法。儘量使每個幼兒完成作業,享受成功的快樂。

5、總體評價,結束活動活動最後挑選出幾張幼兒的優秀作品進行點評,再讓幼兒說說自己的創作經驗。

活動延伸讓每個幼兒把桃花貼在牆上組成桃林,供大家欣賞。

七、教學特色

雖然是同一創作內容但是採用了棉籤畫、吹畫這兩種以前沒用過的畫法,讓幼兒瞭解了"桃花"還可用不同的美術形式來表現,拓寬了幼兒的美術創作思維。活動中幼兒能遷移以往的創作經驗舉一反三。

我的說課結束了,謝謝!

幼兒園說課稿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的綜合活動《我學小動物》,此活動選自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小班的主題活動《我喜愛的小動物》。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喜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此活動故事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且遊戲融入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 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

(2)幼兒現狀分析:小班孩子年齡小,獨立性差,常常愛模仿別人,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

(3)活動目標:

主題活動目標:幼兒通過本主題活動,產生對動物的興趣,願意親近小動物,加深對小動物的關愛;能運用各種感官,初步瞭解自己喜歡的幾種動物,並能進行簡單的分類;知道動物是人類朋友。

幼兒對“小動物”認識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還有距離,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

本次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2、培養幼兒大膽地用自然音說話、正確發音並能夠表演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模仿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活動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其滲透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與藝術領域方面的內容,但活動的重點仍以語言領域中的故事爲主,主要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能夠模仿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與動作;難點在於理解故事中的詞彙:輕、響、快、慢,並能用自然音說話、唱歌。

對於突破重點採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讓幼兒自己來通過模仿叫聲、創編動作加深對動物的印象;對於突破難點所採用的方法:注重練習與遊戲的多次重複性,使幼兒反覆感受、反覆體驗,從而理解詞的意義,明白道理。

(二)說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主要以直觀法、談話法、表演遊戲法三個方法爲主。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因此在活動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

1、直觀法包括:操作演示法和示範法。

通過操作演示課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故事、影音課件具有生動、具體、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點,多媒體特有的聲像並茂、動靜結合等優點,使教學成爲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記憶,從而使孩子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正確的示範則是教幼兒掌握語音的基本途徑。通過示範,不僅要求幼兒能正確地感知語音的微小差別,而且還能讓他們掌握髮音的部位和方法,而培養幼兒正確發音又是小班語言教學的重點任務。

2、談話法:由師生相互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所組成。恰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啓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習慣。

3、表演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而表演遊戲是要按照故事中的情節扮演一定的角色,按故事規定的內容進行遊戲,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思想內容。

此外,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練習法、啓發聯想法、賞識激勵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爲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 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爲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和活動性 ,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我做了以下準備:

活動前的準備:

1、課前請家長利用休假日帶幼兒到動物園、動物市場觀察、認識各種小動物。

2、蒐集各種有關動物的故事、圖書、圖片、影碟資料,充實到各區域角。

活動中的準備:

1、故事《唱歌比賽》課件;小動物聲音課件。

2、故事角色中小動物頭飾。

3、幼兒分組呈半圓形分佈坐。

(三)說學法:

1、多種感官參與法。在活動中通過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說一說(嘗試),做一做(練習)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是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表現。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根據綱要中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使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在開始部分着意設計提問"仔細聽一聽,有什麼聲音 "讓幼兒帶着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在欣賞故事中藉助於想多媒體課件生動活潑的畫面、極富感染力的配樂解說,以及我聲情並茂的重複,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想說的願望。然後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遊戲,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模仿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說。多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爲深刻的印象。

2、遊戲體驗法: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表演遊戲的方法,通過遊戲活動,使每個幼兒都有實際體驗,獲得愉快感、輕鬆感與成就感。在遊戲中,幼兒邊遊戲邊練習對話,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四)說活動過程:

1、聽辨聲音,模仿動作。在開始的部分播放聲音課件,讓孩子們傾聽辨別:“你都聽到了誰的聲音”?激發幼兒的興趣,啓發孩子仔細傾聽分辨各種聲音,有意識地讓幼兒模仿所聽到的小動物的動作,給幼兒一個創造性地表達、表現的機會。通過用耳朵、用腦、用手、腳、用身體來體會,內化着自己的理解,爲突破重點做了鋪墊。

2、欣賞故事,瞭解內容。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強化“小雞唱得太輕了,小鴨唱得太響了,小狗唱得太快了,小羊唱得太慢了。”使幼兒對難點有一定的認識。根據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特點,我的提問指向明確,幼兒易於表現,如:“小雞唱得怎麼樣?他是怎樣輕輕唱歌的?怎樣唱纔好聽?”鼓勵幼兒之間相互模仿。

3、表演故事,複習鞏固。《綱要》指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教師和幼兒是構造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小班幼兒基本上是以模仿性遊戲爲主,要在成人的不斷提示啓發下才能展開遊戲。在表演時,我也加入到遊戲中,既擔任着 “兔子裁判員”的職責,又能夠適時指導幼兒表演。在遊戲中,我不時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和體態進行暗示性的幫助,與孩子共同參與,享受快樂。 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反覆感受、反覆體驗,以突破難點。

4、總結評價,適時教育。在總結的過程中,我對每個(組)幼兒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及時肯定、表揚其表現,並且教育幼兒懂得:說話、唱歌聲音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纔是最好聽的聲音。

此活動內容體現了根基性、直接興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動性、整體性與發展性,課程組織遵循了相互作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個體與集體互動,幼兒與環境互動)原理,始終以動靜融合的形式展開:傾聽聲音(靜)——模仿聲音動作(動)——欣賞故事(靜)——表演遊戲(動),符合幼兒身心發育特點,易於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接受。

(五)課件製作:

根據故事內容及幼兒年齡特點,我用Flash軟件製作出多媒體課件,其畫面色彩鮮豔,動物形象生動、可愛、充滿童趣,配樂明快、解說清晰,極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認知活動---1和許多

說活動教材

認識“l”和“許多”是幼兒認識數活動的開始,比較適合於3歲左右的孩子。根據他們年齡小、好玩、好遊戲、有意注意時間短的身心特點,我設計了認知活動“1”和“許多”。只學習“1”和“許多”相對低年齡段孩子而言較抽象和枯燥。但伴隨着遊戲活動,就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既可以滿足幼兒遊戲和好動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數學教育目

標。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我選擇了“小兔採蘑菇”作爲小班幼兒學習區別“1”和“許多”的教材,並幫助他們初步理解“l”和“許多”之間的關係。在整個教材中所涉及的動物形象“小白兔”,孩子們很熟悉,而且其中的活動簡單。比較形象直觀,滿足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性,讓幼兒在遊戲中建立初淺的數概念。

說活動日標

1.活動目標

在生活中孩子們也會常常接觸到“1”和“許多”等這樣的數現象,但對這些數現象模糊不清,不能很準確地理解“l”和“許多”之間的關係,爲了幫助孩子能夠進一步地掌握理解“1”和“許多”,特制定以下兩條目標:

(1)在遊戲中讓幼兒初步感知“l”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2)培養幼兒對數活動的興趣,並學習用語言進行表達。

2.活動重點:在遊戲中讓幼兒認識“l”和“許多”。

3.活動難點:感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分析】本次活動重、難點體現一個“認識”和“感知”的問題,所以把認識“l”和“許多”作爲整個活動的重點,通過讓幼兒根據兔媽媽所給的任務進行認識“l”和“許多”的關係。活動的難點定位在感知“l”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因爲在教育幼兒學習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遵循一個由易到難的規律,在認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感知,體現了幼兒學習數的發展過程,這樣才具有一定的遞進性,讓幼兒知道1個1個和起來就是許多個,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增強了幼兒的數概念。“l”是自然的單位,“許多”是含有兩個以上元素的集合,它們之間有一個量的區別。在目標中還強調了讓幼兒用語言來表達“l”和“許多”兩個量.符合小班幼兒的思維發展要求,也促使幼兒在表達過程中理解“l”和“許多”兩個方面的意義。

說活動準備

1.前期準備:瞭解幼兒的喜好。

2.活動材料準備

(1)兔寶寶和大灰狼的頭飾、籃子及蘑菇若干。

(2)合適的活動場地,爲幼兒提供寬敞的活動空間。

(3)場地佈置如圖:(×表示小兔出發的位置)

說活動延伸

1.活動一:區域活動中提供各種水果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哪種水果是1個,哪種水果是許多個。(教師根據需要可更換圖片的內容)

2.活動二:區域活動中提供小卡片。聽指令找出相應數量的實物卡片:請你找出是l(許多)個物體的卡片。

3.活動三:找找自己身上什麼東西是l,什麼東西是許多,並告訴同伴和老師。 4.活動四:教師帶領幼兒找找教室和室外的物體,什麼是1,什麼是許多。請幼兒回家找找家裏的什麼東西是1個,什麼東西是許多個。

【分析】 起到加強鞏固作用,讓幼兒通過進一步的動手操作和觀察感知“l”和“許多”,加強理解“l”和“許多”的概念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從中也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力。

說活動特色

1.活動情景遊戲化。活動中,老師能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了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遊戲。既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體驗並感知了“1”和“許多”,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

2.活動內容整合性。在活動過程中以小兔採蘑菇爲主題,融人認知(“l”和“許多”)、語言(我拿了……;我採了……)、社會(伯伯借籃子給小兔們,突出關愛)、健康(下蹲、跳等基本動作)等方面。

3.活動自主性。教師以兔媽媽的形象帶領幼兒參與活動,打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界線。活動中沒有強硬的規定,創設較自由的活動空間,讓幼兒輕鬆地學習本領。

幼兒園說課稿3

一、設計意圖

幼兒在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標誌。而且會詢問這個標誌是什麼意思?那個標誌代表什麼?幼兒的這種興趣及好奇。正是我們向幼兒介紹社會,以及社會生活的一個突破口。常用的標誌活動採取了多種多樣的形式,讓幼兒通過找一找,認一認,畫一畫等了解標誌的外形及含義,從而發展幼兒的想想力、創造力,本次活動綜合了社會、藝術、語言等領域的內容,運用了多種手段,從而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難點是: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意。

二、活動目標

通過教材內容和設計意圖,吸取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爲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的需要,按照《綱要》涉及的五大領域教育目標,確定本次教學目標爲:

1、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興,認識常用的標誌,引導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講述對各種標誌理解的含義。

2、在認識常用標誌的基礎上,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合作創造,設計標誌。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三、活動準備:

爲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帶領幼兒到公共場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種標誌,並想辦法通過查詢、查資料等辦法理解標誌的意圖。(可通過照圖片、圖標、網上等辦法收集各種圖標)。

2、教具、學具準備:爲體現學具、教具是幼兒學習的教科書,在本次活動中,要求幼兒,家長,教師共同收集常用標誌的資料作補充。同時爲幼兒提供各色彩紙、彩筆筆等製作用品等。

教具的提供主要有:各種標誌的卡片,有代表性的錄像片斷,如:禁令標誌:禁止通行、禁止進入、禁止鳴喇叭、禁止停車、、警告標誌:注意危險、交叉路口、鐵路道口、、軍人的標誌、電視臺得標誌等

3、心理環境準備:爲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下學習,在幼兒園牆壁上設置一塊展覽版,把幼兒找到的標誌拿到幼兒園放在展覽版上進行展示。

四、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爲指導,借鑑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及做中學思想。從“尋找標誌――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意――標誌小遊戲――討論設計圖標――製作圖標――”五大塊,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從感知到體驗到創造,使原有的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的聯繫。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從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創造力。

各環節的具體教法、學法及時間分配如下:

第一環節:帶來幼兒觀看展覽版,“請小朋友看看展覽版上都是什麼”?將幼兒引到“標誌的世界”。目的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到該活動中來,此環節在1分鐘以內。

第二環節:運用多種感官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義,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相互談發現。這部分是重點,需8鐘左右。

建構主義理論提示我們,在教學中,要幫助孩子利用情景、協商對話等環境要素,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爲此,我讓孩子在“標誌”情景中,與標誌零距離接觸,通過看、摸、聽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義。“你認識哪些標誌?它有什麼含義?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

第三個環節:標誌小遊戲,加強對標誌認識的環節,需4左右分鐘,教師準備各種標誌的圖片,讓幼兒快速認出是什麼標誌?是什麼意思,看看誰的反應快。這環節是難點。

在遊戲中幼兒對常見標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並保持了濃厚的持續探究的願望,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第四個環節:過渡環節,需1分鐘,討論設計圖標,請幼兒想一想,我們幼兒園什麼地方需要掛上標誌?設計什麼樣的標誌?同時把幼兒引到坐位上。

幼兒園說課稿4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說課稿:新年願望”,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今天,我讓小朋友討論今年的願望是什麼?小朋友紛紛舉起手來,“我的願望是爸爸給我買一輛玩具車子”“我的願望是媽媽給我買一件漂亮的裙子”“我的願望是做一個好寶寶”“我的願望是爸爸給我買個奧特曼”。一會兒小朋友們都說得差不多了。忽然,我看見小潔沒有說願望,我就走過去問她“小潔,你的新年願望是什麼啊?”“我.我。”說了二次,她都沒有說出願望來。難道你沒有願望的嗎?看着她想說又說不出的表情,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於是,我又輕輕的、微笑的問了她一遍“你的願望是什麼?”她看了看我,小聲地說“我的願望是媽媽不要再打我了”面對她的願望,我呆住了。

分析:

小潔是我班一個挺懂事的女孩,她特別喜歡畫畫,她的家長也讓她參加了少年宮的美術班。從孩子的表現和談話中,我瞭解到,她的媽媽對她的要求是很嚴格的。一次小小的差錯就有可能引起一場家庭鬥爭。但從小孩的口裏說出這個願望,我認爲家長的希望與要求太嚴格的,她己經忽視了孩子應有的歡樂,作爲家長,我們不能剝奪孩子的權利。我們老師則應該多與家長聯繫,引導他們指導孩子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以“打”教育,棍棒下面不一定都是天才。

幼兒園說課稿5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班語言欣賞活動《耳朵上的綠星》。

一、說教材。

(一)說設計意圖:

《耳朵上的綠星》這一內容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語言詼諧有趣,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擴展孩子的詞彙量;其二是現在的孩子由於受生活環境限制,缺乏與周圍人相處的經驗,普遍存在對周圍事物缺乏感情的行爲,所以這一內容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因此,我從能力和情感兩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從能力上,a理解故事的情節、內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b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2、從情感上,使幼兒懂得,做事要多爲他人着想,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故事情節、內容,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別人着想,教學難點是請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二、說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小松鼠等角色教具,教學圖片一套,故事課件一套,表演用頭飾若干個。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角色遊戲等教學方法。

爲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

採用直觀法是因爲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圖片、看課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爲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啓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啓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或課件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採用角色遊戲法是因爲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進行角色表演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四、說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等。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出示主要角色,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2、結合圖片,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3、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4、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一、出示小松鼠,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以一個孩子們喜歡的角色吸引了他們的眼球,並且通過一個提問直接進入了課題:今天晚上,小松鼠要上臺表演唱歌,請小朋友幫它出出主意,怎樣才能打扮得很美呢?(請幼兒討論並說說)

二、結合圖片,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此環節我運用了直觀法和提問等方法,把故事進行分段講述。

1、到"小松鼠不摘草,也不採花,他真好。"通過提問:a、小松鼠爲什麼要把自己打扮得很美?b、小松鼠到了哪裏,看到了什麼,他怎麼想?c它爲什麼不用花草打扮自己?d、這件事別誰看到了,它們怎麼說?讓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2、到"小松鼠從來沒有這麼漂亮過。"提問:a、小松鼠怎麼會這麼漂亮?b、小松鼠耳朵上閃亮的綠星是什麼?是從哪兒來的?

3、到結束,提問:小松鼠上臺表演了,爲什麼臺下的觀衆都驚呆了?

三、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此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通過看課件的形式完整欣賞故事,有利於幼兒更形象的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涵。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小松鼠耳朵上的綠星到底是什麼?螢火蟲爲什麼要扮成閃亮的綠星停在小松鼠的耳朵上?揭示出了小松鼠因爲善良美好也得到了螢火蟲的回報,請小朋友談談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對待人和事物,進行思想提升。

四、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提供給幼兒頭飾和佈置簡單的場景,請幼兒自己選擇扮演的角色進行故事表演,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把故事的敘述部分該成簡單的旁白,主要讓幼兒練習角色的對話及表演相應的動作。

這一環節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對話,表達自己的理解,給幼兒提供表現和說話的機會,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各位老師: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能使一個語言活動成功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不當指出,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幼兒園說課稿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我選擇了《老鼠嫁女》這個詼諧、幽默的民間故事作爲教學藍本,孩子們通過《老鼠嫁女》的故事,並借鑑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瞭解我國老百姓結婚過程中的一些基本習俗和喜慶的氣氛,提高孩子們語言表達能力及對社會的認知能力。

2、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精神,幼兒園活動內容應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知識、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因此,根據故事《老鼠嫁女》及本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風格

(2)、認知目標:

通過觀察圖片,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3)、能力目標

嘗試用語言,動作,表情大膽地表現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3、活動準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必要而充分的準備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爲了更好的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我爲活動作了如下準備:

多媒體課件(《老鼠嫁女》動畫片、各形象頭像

二、說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共同交流。要注意培養幼兒傾聽習慣,能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爲此,在活動過程中我主要設計了以下教法:

1、情境教學法

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這是《綱要》的要求。

2、引導啓發法

如何通過看動畫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讓幼兒的語言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和提升呢?我運用了引導啓發法。啓發幼兒有序的說出故事《老鼠嫁女》的內容。如:故事的名字?誰要出嫁?嫁給什麼樣的人?鼠爸爸都去找了誰?最後找誰做女婿?結果怎麼樣?爲什麼會這樣?你認爲鼠爸爸對嗎?

3、模仿體驗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創設條件,讓幼兒根據故事中的人物特點、表情進行模仿,發揮幼兒的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如:鼠爸爸要把女兒嫁給最厲害的人,厲害的人是什麼樣子的?(請幼兒模仿“厲害”一詞)

在遊戲活動中,將表達與動作、表情、幼兒創造結合起來表演。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和表演慾望,在體驗中提升思維和能力。

4、領域滲透法

《綱要》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

三、說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

師:(出示老鼠爸爸的形象)看!這是誰呀?

通過觀察,瞭解形象特點

幼:老鼠爸爸

師:今天老鼠爸爸家在辦一件大喜事,他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世界上最厲害的人,那你們覺得誰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呢?

幼:(大膽想象,自由回答)

師:那到底是不是和你們說的一樣呢?我們來聽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兒》

2、聽故事《老鼠嫁女》,引導幼兒自由表達,理解故事內容。

(1)你們想知道今天是誰結婚嗎?那請你們認真聽故事,聽完後你就會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播放多媒體動畫《老鼠嫁女》的故事)

(2)逐一播放多媒體動畫《老鼠嫁女》片段,理解相關內容:故事中誰要嫁女?要嫁給什麼樣的人?它找了誰?最後怎麼樣?(通過幼兒看動畫片,引導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培養幼兒的語言思維能力)。

(3)體驗故事:鼠爸爸要把女兒嫁給最厲害的人,“厲害”是什麼樣子的?(鼓勵幼兒能大膽的用語言、表情、動作表演)。

(4)、你認爲老鼠找“厲害”的貓做新郎對嗎?爲什麼?

老師小結:老鼠找貓做新郎真可笑呀。

(4)表演故事:播放課件《老鼠嫁女》。自由模仿課件內容進行故事表演。

3、角色表演:老師準備些相關的頭飾,我想請小朋友們戴着這些頭飾來表演這個故事的,你拿到的是太陽那麼你就是太陽,拿到的是大風那麼你就是大風,拿到什麼你就扮作什麼,怎麼表演呢,聽好要求,對話的時候輪到誰說就誰說,不是對話的地方就由老師講,會講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師一起講,明白了嗎?那我們來試一試。

幼兒園說課稿7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每個人離不開它,正因爲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觸並認識了它,可以說,幼兒天生就愛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現象。小番茄也是小朋友們早已認識並喜愛的水果。我還採用了鹽用輔助材料,讓幼兒觀察物體在清水和鹽水兩種不同狀態的奇妙現象,《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選擇了小番茄在清水和鹽水的不同的奇特現象,作爲幼兒科學教育內容,在活動中我還爲幼兒提供了簡單而可操作的材料,用小番茄做兩個不同的實驗,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仔細觀察運用實驗得真知的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了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2、目標定位:在新《綱要》中指出,五大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番茄在鹽水中能浮起來。

(2)、學習用猜測、實驗、觀察、比較的方法進行驗證,進一步感知番茄在清水和鹽水中的不同。

(3)、知道要真實地記錄自己看見的東西。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知道小番茄在兩種水裏的沉浮現象。

(2)、教學難點;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4、活動準備:

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我做了如下準備:

透明塑料瓶(紅色、藍色)、番茄、鹽、記錄表

二、說教法:

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1、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自主建構過程,採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師通過敏銳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2、演示法:對於此活動中使用的記錄卡,幼兒並未見過,因此,教師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過教師的講解演示,可以讓幼兒直接瞭解記錄卡的使用方法,減少了幼兒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三、說學法:

《綱要》中指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幼兒的具體學法有:

1、操作法:這是此次活動中,幼兒學習活動的主要方法。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要爲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因此,我爲幼兒準備了有趣的材料,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小番茄在兩種水裏的祕密。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實驗帶來的樂趣!

2、記錄法;讓幼兒將探索結果記錄下來,爲幼兒的討論、交流活動提供依據。

3、體驗交流法:在探索活動結束後,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探討、交流,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體現了師生互動,幼兒與幼兒的互動。

四、活動流程:

1、猜測活動

“今天,我們要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我這裏有一個番茄和一瓶水,猜猜看如果把番茄放在水裏,番茄會怎樣?”

(出示實驗的材料,直接揭示課題並質疑,一下子激起了幼兒的興趣,他們衆說紛紜,表達自己的觀點。)

2、記錄活動

介紹表格“小問號表示什麼,小手錶示什麼”

探索記錄方法“我們可以用什麼符號記錄下來”

“請你們先猜一猜,把你猜的結果記錄在藍色瓶子的旁邊。再把動手實驗的結果記錄在小手標記旁邊的藍色瓶子裏。”

3、操作活動

“請你們去做實驗,仔細觀察一下小番茄放在清水裏會怎麼樣”

這個環節的分組操作活動是此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爲幼兒提供了有趣、可操作的材料,並引導幼兒進行小組討論實驗結果,既提高了幼兒間的交流,又提升了幼兒在實驗中興趣。在此環節中,教師更多的是採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辦法。

“將你們實驗的結果記錄在記錄板上,和你的好朋友說說你的實驗結果。”

引導幼兒用“我發現小番茄在清水裏會沉到水底”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表,“你猜的是怎樣,結果又是怎樣呢?”

通過比較讓幼兒明白猜想和結果不一定是一致的。

4、猜測活動

“現在再給你們一杯清水,還有一小杯鹽,怎樣讓清水變成鹽水呢?”

(教師示範製作鹽水,這裏沒有直接出示鹽水,而讓幼兒自己來製作鹽水,給幼兒一個運用生活經驗的機會,並且可以觀察到鹽溶解的過程。)

“請你們猜猜看將小番茄放在鹽水將會怎麼樣,將你們猜想的結果記錄下來。”

5、操作活動

幼兒操作,先將清水變成鹽水。

“請你們去做實驗,然後把結果記錄在記錄板上。”

6、交流總結活動

總結實驗的結論:小番茄在清水裏會沉到水底,小番茄在鹽水裏會浮在水面上。

7、總結,遷移

出示兩瓶水:一瓶鹽水,一瓶清水

猜猜看哪瓶是鹽水,那瓶是清水,可以用什麼方法知道?

8、延伸活動

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東西放在清水裏沉下去,放在鹽水裏卻會浮起來?請你們回家後試一試,再把你發現的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在這裏,活動還沒有結束更教師讓幼兒帶着問題繼續探索着使幼兒的興趣持續下去,並尋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幼兒園說課稿8

一.說教材分析

童話故事《會動的房子》是幼兒園中班語言教育活動上的一個動聽的故事。說的是一隻粗心的小松鼠卻有這樣一端美妙的經歷。作品把我們帶進了有風、海浪聲、馬蹄聲的大自然交響曲中,而這只是因爲粗心的小松鼠把房子造在了烏龜的背上,故事充滿諧趣,卻又合情合理,結尾處才解決了一開始便出現的懸念。

小烏龜和小松鼠走過的路,展示了博大美妙的自然界,以及其間無窮的樂趣,充分地讓幼兒體味到生活的美。故事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擬人化的表達方式,便於讓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和結構。通過欣賞、表演、遊戲、續編等方式,發展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和教材的重點、難點,設置以下教育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作品中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和主題,感受作品中清新的畫面。

2、培養幼兒愛動腦筋和大膽想像、創造的習慣。

3、要求幼兒掌握象聲詞並能用語言正確描述出聲響。

教學重點: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和主題,感受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難點:本次活動的教學難點是記住故事中的對話並運用豐富多彩的語言表演故事。

.說教學方法:從幼兒興趣出發,運用多媒體教學和爲幼兒製作的可操作的教具,形象生動,幼兒可以自己邊操作邊講述故事,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積極的說、大膽表演,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通過運用觀察法、提問法、討論法多種方法,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和主題的理解。

.說學法指導:利用課件,讓幼兒通過欣賞、提問、討論,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運用操作教具,進一步提高幼兒興趣,練習對話,加深對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和主題的理解,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幼兒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大膽說、大膽想像,可以分組進行表演,讓每位幼兒都有表現的機會。在區域活動裏,幼兒運用多種材料,各種遊戲方法,在輕鬆的環境裏,來表現自己,使幼兒的綜合能力都得到提高。通過欣賞、講述、討論 、表演、及操作活動,激起幼兒續編故事的願望,引導

幼兒大膽想像,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說教學程序:

(一) 課題導入:提出問題:“房子會動嗎”?但是,小松鼠卻蓋了一間會動的房子,你們想知道是怎麼一會事嗎?引出故事。

(二) 活動展開

利用課件,講述故事,通過提問:房子爲什麼會動?他們到過哪些地方?聽到了什麼聲音?一系列的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引導幼兒正確使用象聲詞。幼兒討論:故事說的是什麼樣的小松鼠和烏龜?教育幼兒做事情要仔細認真,不能粗心大意,要學習烏龜樂於幫助別人的好品質。幼兒利用操作教具,(一隻方便麪碗做的小烏龜、紙盒做的小房子和烏龜或卡片),一邊操作一邊學習對話,加深對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和主題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表演故事。表演時,幼兒可以分組進行,讓每個幼兒都有表演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說、大膽想像。

(三) 活動延伸:

爲幼兒準備多種材料,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引導幼兒開展區域活動。

美工區——繪畫:他們又去哪了?…….. 以會動的房子又來到哪兒啦爲題讓幼兒續編故事,教師啓發幼兒大膽想像,積極動腦。引導幼兒續編烏龜還會帶小松鼠到哪去,它們還會聽到什麼聲音。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自己想像中畫面內容。並運用象聲詞編進自己的故事裏,看誰編出的故事最新奇好聽。

表演區——表演遊戲:會動的房子

幼兒通過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生動逼真地表演、使用道具、佈置環境,促進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

結構區——幼兒利用各種類型的積塑材料動手拼插各種不同的房子。

評價活動:幼兒區域活動時,教師要多運用鼓勵的語言,讓幼兒充分發揮積極性,使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提高。

幼兒園說課稿9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秋天的雨》是一首非常優美動聽的散文詩,依據散文內容製作的課件,色彩豔麗、形象生動,充滿了詩情畫意,既可以讓幼兒欣賞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同時,又能激發幼兒動手描繪秋天景色的興趣,因此,散文詩《秋天的雨》適合大班幼兒教學活動。

(二)、幼兒情況分析大班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好,但對事物的理解能力較弱,爲了更好的讓幼兒學會用散文詩中的優美語句來回答問題,更好的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表演能力、藝術鑑賞能力,我設計了這節活動課。

(三)、活動目標依據《綱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特制訂以下活動目標:

1、從不同角度去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滿喜悅的豐收季節。

2、能細心傾聽,初步理解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

3、理解並掌握詞彙:“五彩繽紛”、“溫柔”、能大膽用肢體語言表現相應的動作。

4、識字:雨、歌、秋天、落葉。

(四)、活動重點、難點

依據《綱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因此,此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是:

熟悉散文內容,感受散文詩中的優美語句,理解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豐富詞彙,培養幼兒的藝術鑑賞能力。

(五)、活動準備爲了更好的實現活動目標,在課前準備中,我讓幼兒到戶外近距離觀看雨景,使幼兒對雨有一定的感性認識,而後,爲了更好的.讓幼兒理解散文,使之感受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我製作了多媒體課件。

二、說設計

(一)教法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表演法、討論法來進行教學,通過直觀教學法視聽結合欣賞,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散文的內容,通過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的優美語句,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表演法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通過通過討論法讓幼兒更好的體會作品的意境,培養幼兒的想像力、思維能力及合作精神。

(二)學法爲了讓幼兒能輕鬆獲得知識,達到教學目標。根據“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原則,整個過程採用”集體教學,分組討論的學法,讓幼兒通過聽聽、看看、講講、議議等形式來學習、理解散文詩。

幼兒園說課稿10

一、設計意圖:

各位老師好,我是12級學前8班的xx,今天我帶來的說課內容是大班幼兒的一個以飲食與營養爲主題的活動,題目叫《健康的吃》。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小孩子大多數都喜歡吃零食,特別是對色彩鮮豔的食品情有獨鍾。然而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巧克力等非健康食品以及電視裏的“垃圾食品”廣告對孩子們的影響,不禁讓人們在選擇食品的時候更添許多愁!而《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放在工作的首位。”生命健康直接地就與吃有着很大的關係。爲了讓孩子正確的選擇食品,達到營養均衡,保證幼兒的身心健康,我結合“色素”“垃圾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設計了此次《健康的吃》活動。

二、活動目標

再說說我的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爲依據,我確定了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這三條目標是:

1、瞭解食物天然色素與人工色素對人的健康的影響。(認知)

2、發揮自己的想象利用好看食品的形狀及顏色進行構圖。(技能)

3、對健康食品產生興趣。(情感)活動的重點:喚起幼兒對健康食品的興趣。

活動的難點:對色素的認識。色素是使有機體具有各種不同顏色的物質,如紅花具有的紅色素,紫花具有的紫色素等。某些色素在生理過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如血液中的血色素能輸送氧氣,植物體中的綠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

三、活動準備

爲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做了如下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瞭解一些有關色素作用的相關知識

2、物質準備:泡沫墊每人一塊、電腦內存圖片。

(一組是誘人的奧爾良烤翅圖片,一組是西瓜、西紅柿、大蒜的圖片。)、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圓盤、毛巾若干。彩色糖、烤麪包、各種形狀的餅乾、小麻花、海苔、果醬、山查片、楊桃、聖女果、橘子等。

四、教法

下面說教法:《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本次活動中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①談話法

②操作法

③遊戲法等幾種方法相結合,動靜相結合。

五、學法

再來說學法,本次活動以幼兒爲主體,以幼兒發展爲本,幼兒採用的學法主要有:

①討論評議法

②操作法

③感知體驗法

六、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四個環節

(1)激發興趣,引出主題

(2)選擇食品,表述想法

(3)現場創作

(4)展示作品

1、觀看圖片,激發興趣,引出主題通過兩組圖片的展示,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詢問幼兒喜歡吃圖片上的哪些東西,瞭解孩子們的真實想法,引出色素對人的健康的影響。

2、通過交流,讓幼兒再次選擇自己喜歡的食品,並說出理由。

該環節爲孩子們創造了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在該環節中孩子們可以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想法,並在交流中學習禮貌地傾聽,爲目標2的達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時通過孩子們的語言交流,教師還可以瞭解孩子們對事物的認識掌握程度,對目標1的達成與否有着衡量的作用。

3、好吃的圖畫,用各種顏色的糖果製作圖畫我們吃的很多糖果等常會加入色素和香料,給人以一種美好的感受。而這些色素和香料實際上是不必要的,有的很可能會讓人得病。通過這一環節讓孩子在操作的過程中去感知色素,並試者去判斷它是人工的還是天然的,有利於難點的突破。

此外,該環節具有很好的操作趣味,孩子們對這種全新的創作一定會很感興趣。食品的豐富多樣,色彩的視覺效果以及形狀的多樣化,一定會爲孩子們的創作帶來不一樣的效果。藝術源自生活,這些貼近孩子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帶給孩子非常生動、形象的審美體驗,更好地激發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

4、展示作品讓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可以使他們體驗到創作和與同伴一起欣賞作品的樂趣,以達到放鬆情緒的目的。

七、活動特色

這次活動的特色在於設計的問題幾乎都是開放性的,沒有統一的答案,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創設了一個寬鬆的環境,可以讓孩子張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的討論探索,滿足了大班幼兒自主表現的慾望和需求。在每一個環節中努力做到點撥適宜,使幼兒專注傾聽、積極參與、大膽講述、熱烈討論。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爲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鍊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說課稿11

一、說學習學要分析

我園目前正在開展《幼兒園音樂節奏活動生活化的實踐》課題,在大班,我們主要以音樂欣賞爲切入口開展音樂活動,小、中班我們主要以音樂遊戲爲突破口進行一些探索。此次結合大班《我想飛》的主題活動,我們設計了這節音樂欣賞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欣賞音樂,使幼兒體會音樂帶來的感受美,制定了此目標。

1、欣賞歌曲柔美的旋律和美妙的童聲。

2、通過語言描述、傾聽音樂以及身體動作的參與,體驗歌曲和諧、舒緩的意境。

3、樂意參與音樂欣賞活動,感受想象的愉悅

三、說重難點活動重點--欣賞歌曲

感受歌曲的旋律,說出歌曲是柔和還是歡快等等。

活動難點:--體會歌曲的帶給自己的感受,根據歌曲身體自由加入動作。

四、說教法:

引導法,提問法,欣賞法,延伸法五、說過程《蟲兒飛》這首歌曲的旋律和意境非常優美,裏面的童聲合唱給人感覺比較舒緩、柔和。這節活動我們主要分四個環節進行。

幼兒園說課稿12

各位領導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小班的音樂活動《大雨小雨》,下面我將分:說活動背景、說教法學法、說活動過程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活動背景:

春天不知不覺已來臨,大自然到處洋溢着一片春的氣息,我班也隨着春天的來臨開展了《春天的童話》主題活動,在活動中幼兒感受到了春天美麗的大自然,也知道春天是個多雨時節,而下雨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時下正是春雨綿綿的季節,幼兒也異常喜愛雨天,他們常常興奮地談論着。我抓住這一季節特徵,利用這一自然資源,引導幼兒有意識地去觀察、感受、瞭解雨。

《綱要》中指出:教師要培養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活動,因此,我就生成了音樂活動《大雨小雨》。由於小班幼兒年齡小,他們必須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下雨天,他們常常愛往雨中跑:接着雨滴、踩着水坑等等。對雨是興趣昂然、情有獨鍾。我們便可利用幼兒這個興趣點,又發生在幼兒周邊的生活經驗開展有益的教育活動,從而真正體現《綱要》中提出的將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爲此,我制定了活動目標:

1、感受和表現聲音的大、小。學習用不同的演奏鈴鼓的方法,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的節奏和音色。

2、根據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節奏,探索鈴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3、在教師的眼神和動作的幫助下,不演奏時能控制住鈴鼓,使其不發出聲音。根據活動目標及幼兒實際,我把重點定位於:感受和表現聲音的大、小,學習用不同的演奏鈴鼓的方法表現大雨、小雨的不同的節奏和音色。難點:根據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節奏探索鈴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爲了使活動能更好地開展,我作了充分的準備:

1、教學掛圖《大雨和小雨》。

2、將座位排成一個圓圈。每人一個鈴鼓。

二、說教法學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我精選了以下教法:情境法,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提問法,結合圖片引導幼兒有目的、仔細觀察,讓幼兒將生活經驗和所見聯繫,解決難點。示範法,解決難點,用富於情感、較誇張的示範榜樣來誘導幼兒模仿。

本次活動中,我以幼兒爲主體,創造各種條件讓幼兒參加表現活動,精選的學法有:聽唱法,幼兒通過聽來感受樂曲的不同音色和節奏,鍛鍊幼兒的自學能力及音樂鑑賞能力。觀察發現法,是解決個別幼兒差異的好方法,讓幼兒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看法,體現《綱要》中創設寬鬆、自由、愉快環境,激發師幼互動,利於幼兒想象。表演體驗法,幼兒在把握音樂形象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個性,大膽想象表演,能直接而充分地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便於實現“因勢利導,因人施教”。這些方法我將在說活動過程中詳細體現出來。

三、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針對教學目標,對每個環節作了精心設計,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使技能訓練滲透於藝術感受中,貫穿在音樂實踐裏。

1.設置談話,回憶導入。

活動一開始,我設置談話引導幼兒回憶有關下雨的經驗。由於幼兒喜歡雨,只有他們感興趣的,才能激發真正的學習動機。因此,我這樣導入:小朋友,你們見過下雨嗎?大雨是什麼樣子的?小雨又是什麼樣子的?

2.欣賞歌曲,感受意境。

這是活動的重點,我引導幼兒在感受大雨、小雨的不同音色及節奏後用動作來表現出來:小朋友說得真好,大雨的聲音是大大的,哪個小朋友願意來用動作來把大雨表現出來?我鼓勵幼兒在欣賞歌曲後和同伴討論並表演出來,幼兒通過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知道了大雨的聲音大大的,可以用拍手等動作表示。接着用同樣的方法理解小雨的音色及節奏。

3.視聽結合,學唱歌曲。

爲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歌詞,我利用圖片用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引起幼兒對歌曲的興趣:剛纔小朋友聽到老師唱了《大雨和小雨》,誰來告訴老師大雨的聲音是怎樣的呢?幼兒根據自己所聽到的回答:嘩啦――譁――啦,小雨的聲音是:嘀――嘀――嗒――嗒――嘀――嘀――嗒――嗒。由於幼兒存在個別差異,揮發的話語有完整、不完整之分的,我就鼓勵幼兒說完整話,當幼兒說出一句,我就以誇張的示範節奏朗讀出來,讓幼兒加深印象,從而模仿,等幼兒全部說出後,再完整節奏朗讀。於是,我再引導幼兒:大雨和小雨的聲音不一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我一邊唱一邊請幼兒配上動作。

4.出示鈴鼓,模仿音色。

這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鼓勵幼兒充分發揮其想象力,用鈴鼓來演奏大雨、小雨的聲音。我是這樣導入的:小朋友看,這是什麼?怎樣演奏它,發出的聲音像下大雨呢?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把鈴鼓搖起來,這樣發出的聲音就像下大雨的聲音了,於是,我讓幼兒一起空手練習演奏大雨的聲音,並提出要求:我們在唱到嘩啦嘩啦時,才用鈴鼓把下大雨的聲音演奏出來,開始兩個小節和最後一小節是不用演奏的。用同樣的方法讓幼兒探索演奏小雨的聲音。(用手碰鈴鼓,發出的聲音就像下小雨的聲音)。接着我請幼兒用鈴鼓完整演奏歌曲的節奏。爲了激發幼兒學習的更高興趣,我將幼兒分成大雨和小雨組。在老師動作的暗示下,讓幼兒學習準確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和“小雨”。

以上是我對《大雨小雨》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及粗淺認識,我想一節好的音樂活動應該體現“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也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薰陶下,不斷探索,不斷成長。其中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謝謝!

說課的內容

如果選用“七說”的說課模式,則從以下七個方面展開:

1、說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時確定的本節課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對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教學目標須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三類。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並密切聯繫學生情況,同時儘量緊扣現實生活。

2、說教材重點和難點:教材重點是教材內容表現出來的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繫或本質。教師在教學中應弄清一般教學和重點突出的部分,其確定的依據主要從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教學目標等方面來說明。教學難點是由教材內容本身和學生特徵所決定的,因此教學難點確定的依據要從造成學生難以理解的原因來分析。學生難懂的原因從教材內容來看,一是內容較深、抽象性強,對學生的想象能力要求偏高;二是綜合性較強,需要具備的基礎知識廣泛;三是分散性較大,對學生的歸納能力要求偏高。從學生來看,一是年齡和心理特徵;二是原有知識基礎。

3、說教法:

說教法,是指說教學方法,即說怎樣教的問題。

教法的選用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特徵、教學內容的特點等來確定。一節課選用的教法一般以1—2種爲主,1—2種爲輔。教法不宜過多,否則就成了教法的展示課,同時學生在一節課有限的時間內也難以適應。

說課時先概括地說教法的類別,再具體闡述選用的理由,然後在說教學程序時穿插進去具體介紹怎樣運用。

4、說學法:

學法是指學生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方法。說課中說的學法,嚴格意義上講,實際上是指學法的指導,就學習的方法而言,它包括學習的態度、法則、程序、手段等等。教師可根據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的實際情況,在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這三種學習模式的大前提下具體進行學法指導,並在說課時解釋清楚進行某些學法指導的做法和原因。

5、說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具體選用了哪些教教具,採取了什麼樣的組織形式,通過哪些評價方式來激勵和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等等。對於選用的教學手段,都需要說清楚其目的性何在。

6、說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直接影響學生對課堂活動的參與度,應該以激勵爲主。教學評價有針對學生羣體的評價,也有針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其主要方式有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等等,最常見的是教師評價。教師評價通常又有語言評價、行爲評價、軟件評價、制度評價(操行)等方式。說教學評價時,既要說明採用的何種評價方式,也要簡單介紹其操作辦法,並着重解釋其好處。

7、說精彩教學片段:(在無教學課件的情況下)

所謂精彩教學片段,即是指說課教師就所設想的一節課,將在場的同事當成學生,即興展示自認爲設計最精彩的一個教學環節。教師對精彩教學片段的展示應該以組織性或者敘述性的語言爲主,不僅要演示這個片段中的教師活動,更要說清楚學生的活動,同時闡明自己認爲這個片段精彩的原因是什麼。

或着7、說教學程序:(在有教學課件的情況下)即教師利用教學課件或其它輔助教學用具、媒體,向同行展示自己的教學過程。在敘說教學程序時,需將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的目的解釋清楚,並說明整體設計的好處和理由是什麼。

幼兒園說課稿13

一、課題及設計意圖

今天的課題是《學習3的組成》,本課是在前面學習了2以內數的組成之後,進一步學習數的組成知識。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已具有初步的計算能力,爲了更進一步地提高他們這種能力,爲進入小學學習做好準備,我在設計《3的組成》時,注重從感知入手,由具體到抽象,由易到難,通過豐富多彩的數學問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達到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二、教學目標分析

1、讓幼兒通過有趣的遊戲活動來學習3的組成,知道3有2種分法和掌握數分合的規律。

2、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同伴之間的協助能力。

三、教學要點

1、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學習3的組成知道3有2種分法。

2、教學難點:本課的難點是掌握數分合的規律,知道一個數,求另一個數。

四、教法

採用嘗試發現、綜合對比、總結歸納、直觀演示等形式,指導幼兒完成一個個具體的學習任務而開展課堂教學。

五、學法

以引導幼兒自主探究學習,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練一練,以練爲主,以親自實踐、積極動腦、動手來學習新知。

六、說教學過程

按照心理學常識,幼兒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就能自覺地排除內外主客觀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把學習當成愉快的事。因此,上課一開始進行復習時,就設計了"你的火車幾點開"的遊戲。(點出複習題)在這種刺激下,幼兒的興趣一下子就能調動起來。這是爲學習3的組成做好鋪墊。

在新課學習中,通過遊戲"我們都是好朋友",激發幼兒學習新知的慾望,引導幼兒感知、探索3的組成。請3個幼兒爲一組,手拉手邊念兒歌邊走動:"你拉我,我拉你,我們都是好朋友,你蹲下我站起。"兒歌唸完,有的幼兒蹲下,有的幼兒站起,請一個幼兒在黑板上用分合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後繼續遊戲,引導幼兒把每一次遊戲的情況記錄下來。

然後教師引導幼兒小結遊戲的情況,把3的分法列出來,引導幼兒發現幾組分法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知道分合的交換規律。把3的幾種分法用綜合式的方式記錄,引導幼兒發現兩邊的數字排列規律。發現數量關係,

最後,遊戲"當啄木鳥醫生"以蘋果樹生病,請小朋友扮演啄木鳥醫生爲果樹治病爲引子,請幼兒把兩個分半的蘋果合在一起,要求兩半個蘋果身上的數字合起來是3。遊戲"鞋子配對"把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比賽,每組幼兒兩個兩個排在一起。遊戲開始,每組一對幼兒合作找到一對鞋子,要求兩個鞋子上的數字合起來是3。看看哪一組找得又快又對。

通過遊戲的形式,來感知複習3的組成;通過提高練習,讓學有餘力的幼兒嚐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說課稿14

9月1日上午,太原市五一路小學的校園裏格外熱鬧,因爲今天還有今年新入學的孩子們到校報到。爲了給大家一個不一樣的歡迎儀式,學校特意在課間操時間進行了升旗儀式和開學典禮。開學典禮上一年級新生家長代表的講話讓學生們個個聽得專注,而高年級的歡迎儀式也讓孩子們興奮不已。“我是小學生,我光榮,我驕傲;我是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在五一路小學一年七班,它就是我的第二個家,我們一起加油!”伴隨着學生們的宣誓,學生們的第一課開始了。

下課之後先上廁所後玩耍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好!首先允許我做自我介紹,我是你們的語文老師,也是你們的班主任,還是你們的大朋友,很高興認識你們,非常歡迎你們來到五一路小學,從今天起你們就是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了,祝賀你們。”伴隨着班主任老師的自我介紹,五一路小學一年級七班的第一課開始了。

然而,同學們並沒有安分下來,第一排仍有小男生的抽泣聲,後排總有奇奇怪怪的聲響。這在做了22年班主任兼語文老師的李冰看來再正常不過。“下面我教大家舉手、起立和坐姿。”在老師李冰的引導下,學生們按小組進行示範和練習。“一要愛護自己的學習用品,包括書本、練習本、鉛筆、橡皮、文具盒等,每天上學前或放學時檢查自己的學習用品有沒有帶齊。二是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課,坐姿端正,積極舉手發言,並做到聲音洪亮、大方得體。三是下課之後馬上先去廁所,去過之後再玩耍,並做到不爭不搶,文明入廁。四要尊敬老師,向所有見面的老師問好,和小朋友之間文明相處,團結友愛。五是遇到不能解決的困難要及時向老師求助,找老師幫忙。六要按時作息,晚上早睡,早上不懶被窩,並認真吃早餐,按時上學,不遲到。七要講究個人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堅持每日刷牙,每週洗澡,特別是要勤剪指甲,衣服要乾淨整潔。八要做一個愛讀書的好孩子,並且注意不隨便亂吃零食,在校園、在班級不亂扔果皮紙屑。九要做到爸爸媽媽不來接送,不得私自走出校園,和小朋友做遊戲時要時刻注意安全。”與此同時,老師李冰宣讀了他們成爲小學生後對自己提出的9項要求。“這9項要求會跟隨他小學6個年頭。”老師李冰稱。

先讓學生喜歡上自己

“初次相見,老師如果能給孩子們留下好印象,那他們就會喜歡她,就願意上她的課;反之,學生就會可能對她產生排斥。”數學老師郭穎告訴記者,“班主任老師在第一節課上已給同學們講了有關學校的紀律和班級的規定,以及安全方面的內容,孩子們對此都已有了一定的瞭解,所以對於第二節的數學課來說,自己會去掉安全教育這一環節,準備着重在‘如何調動孩子們數學學習積極性、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如何掌握好的數學學習方法’這三方面對他們進行引導。”對老師郭穎來講,數學第一課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學生喜歡上自己。“開始上課。”在老師的宣讀下,數學第一課開始了。有了班主任李冰第一課的引導,學生們規矩了許多。“數學課堂上你該如何做?回憶數學課的作業本書寫格式及要求。你喜歡怎樣的數學老師?”接下來,郭穎老師的提問學生們個個很熱情,尤其是第三個問題絕大部分學生選擇舉手,也讓學生和老師有了第一次較爲深入的互動。

郭穎老師講述,這三個方面進行簡單的提問會引導孩子們暢所欲言。由於老師對學習的要求是“敢想、敢說、敢做、敢於動腦思考問題,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敢於嘗試別人沒有用過的做法或方法解決問題,如此學生對自己的要求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如果能真正做到,那真是太不簡單了。同時這些就成了我們數學課堂的規定。其實聊數學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髮言、善於發言的能力。”

幼兒園說課稿15

教材分析:

《小雞吃蟲》這個活動應該是幼兒較爲感興趣的活動。活動的兩個主角取決於幼兒的生活,在平時的區角活動中,我們投放的“小動物餵食”中就有小雞和毛毛蟲,幼兒對這兩個小動物比較熟悉,有一定的知識經驗。而且小雞圓鼓鼓的身體,尖尖嘴巴的形象,深得小朋友的喜愛。小班幼兒對數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能手口一致地點數3以內物體的數量,並按數去出物品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我們年段選擇了這一活動作爲一課三研的教案,是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出發,並考慮的幼兒的生活經驗和愛好。

說活動目標:

結合我對教材的分析,小班幼兒的特點及計算髮展的水平,我設計了以下幾點目標:

1.喜歡參加數學活動,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小班的幼兒寄教於玩,通過玩樂學習到知識經驗,培養幼兒對於數學活動的興趣纔是根本,因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好的助力。

2.樂意用感觀觀察、探索周圍的事物,感知遊戲中3以內的數量。

3.能根據自己身上的數字找到相應數字的籃子和相應數字的小蟲。

說重難點:

我將目標3能根據自己身上的數字找到相應數字的籃子和相應數字的小蟲。作爲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小班的幼兒雖然對數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認識,但按物取數對小班的幼兒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小班幼兒按物點數時,多數幼兒不能把嘴裏數的和手指點的物一致起來,原因在於大多數父母在教孩子數數時,沒有和實物配合起來,所以此次我們準備了籮筐小雞和毛毛蟲,通過與實物的配合突破難點。

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了更好的進行教學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我爲本次教學活動準備了充足的材料:我準備了實物毛毛蟲若干,用以突破重難點。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方式,角色的扮演也使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更高,所以我能準備了小雞頭飾15個;母雞頭飾1個;老師扮演雞媽媽,教師扮演雞寶寶。除此之外爲了讓幼兒有更好的活動環境,和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我們佈置了籬笆和草地,讓幼兒能夠在情境遊戲的過程中積極的學習,使每個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去。

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分爲三大塊內容:

1.教師扮演母雞媽媽,小朋友扮演小雞寶寶導入遊戲情境。

2.小雞練本領,通過教師出示的數字,來按照教師的指令做相應數量的動作。

3.遊戲《小雞找蟲》,按數取物。

4.小雞與雞媽媽一起跳律動結束活動。“理解--感受--體驗”,由淺入深,從理解到感受,使幼兒已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繫,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直觀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讓孩子真正理解、並學會按數取物,我將四大塊內容設計以下環節:

第一大環節教師扮演母雞媽媽,小朋友扮演小雞寶寶,一起唱《小小蛋兒把門開》。次環節角色扮演意在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引起幼兒的注意力。

第二大環節小雞練本領。老師出示數字“1”,請寶寶們看這是數字幾?象什麼?請我的小雞點一下頭。在出示數字“2”,請寶寶們看是數字幾?象什麼?請我的小雞蹲兩下。最後出示數字“3”,請寶寶們看是數字幾?象什麼?請我的小雞拍三下手。讓孩子們邊做動作邊數數,此環節目的是讓幼兒熟悉數字,理解數字相對應的意思。通過雞寶寶練本領初步感受“按數取物”。

第三環節遊戲《小雞找蟲》。爲了更好的遊戲我把他分成了三個小環節:

一、雞媽媽交代遊戲內容及要求:請寶寶們看媽媽身上有一個數字寶寶,它是幾呀?一會媽媽找蟲時要先找到自己的3號籃子,再去找3只小蟲子,找的時候請寶寶和媽媽一樣要邊數邊找。這一環節很重要,只有交代清楚遊戲的內容,幼兒才能正確的遊戲。

二、幼兒操作,小雞找蟲。教師先請寶寶們看清楚自己身上的是數字幾?然後按媽媽的要求去找蟲子吃吧!這裏讓幼兒有一個體驗的過程,只有自己操作了和經歷的事情幼兒的印象纔會深刻。在這裏教師特別要注意鼓勵能力弱的幼兒。之後一個自查、互查和教師查的過程,幫助個別錯誤的幼兒糾正錯誤。

三、一起分享毛毛蟲。教師帶領孩子們一起假裝吃蟲,享受遊戲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激發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最後一環節: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跳舞。此環節收尾,使整個活動畫上了句號,活動環節一環扣一環,整個活動層層遞進。幼兒從中獲取知識經驗。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