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教育敘事老師隨筆(9篇)

教育敘事老師隨筆(9篇)

來源:時髦谷    閱讀: 4.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育敘事老師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敘事老師隨筆(9篇)

教育敘事老師隨筆1

叮鈴鈴,上課了,我站在教室門口聽見那熟悉的聲音“課前準備,靜息,安靜……”,我的課,所有老師的課就在這簡單的程序後有條不紊的進行着;課堂上,當我提出問題,總少不了她高高舉起的小手;下課了,我的辦公桌旁也偶爾有她的身影“老師,今天XX可調皮了,我想幫你管管;老師,我們該輪流換座位了;老師,你感冒了吧,多喝水呀……”

此時我念叨的就是我的學生李桂雅,她是一個穩重,踏實,有責任心,善良的女孩,從一年級開始就很懂事,我一眼就能從集體選中她當小班幹部,不辜負我的期望,成長很快,明白學習和管理能力都要靠努力才能獲得。前兩天收到她的短信“李老師好,我不想離開三二班,爸媽讓我轉回老家上學,我會想你的!”看到短信,我頓時心慌,怎麼可以這樣?我得問清楚,可我瞭解她家裏的情況已經沒辦法在鄭州上學,我只是老師無法挽留,只能弱弱地回短信“我會想你的,在老家不要忘記努力學習!”簡單的對白,師生之間的愛彼此都放在心頭。

曾經,我看過很熟悉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其中魏老師的執着讓我感動,一直用在自己的工作中,班裏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的孩子確實讓老師操碎了心,可真的不能放棄,他們還是個孩子,我也告訴學生們:很感謝,我們相聚在一起,老師會把知識都給你們,把愛獻給每個人,我們班級永遠團結,一個都不能少。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用意,每個人都很珍惜每一次集體活動,懂的團結力量大,知道自己在班級裏的重要性,所以我能感受到李桂雅在接受要離開時的心裏掙扎,可是她長大了,不會大聲去哭鬧,而是做個大氣的孩子,體諒父母。

祝願這樣的孩子早些融入到新的集體生活中,努力學習,健康成長!

教育敘事老師隨筆2

週三的第二節是我們二年級的數學課,我像往常一樣開展了我們的教學。首先在講課之前利用一首數字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孩子們在複習數字的同時也學會唱歌,同時音樂對孩子們的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在一首兒歌過後,我就開始了本節課的教學,藉助於PPT,孩子們的聽課積極性非常好。正當我在講課的時候,班裏一個小男孩說:“老師,不好了,不好啦,她把書撕爛了。”

當我走過去的時候纔看到,這個女孩把書放在課桌下邊,地上是她剛剛撕掉的幾張紙。對於孩子的這一舉動,我不是很理解。因爲這還是第一次看到她撕東西。她是一個自閉症女生,平時很少安靜,但是她常常都是自己玩耍,很少影響到上課的學生。對於女孩的這一舉動,我並沒有批評她,因爲搞不懂她的真實想法,一味的批評只會讓孩子情緒更加激動。我安撫着孩子的情緒,同時告訴她這個行爲是不對的,以後不能這樣做。孩子本身的行爲是不對的,但是她畢竟是一個特殊的孩子,也許她並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件事情是錯誤的。所以,不分青紅皁白的批評是沒有效果的。下課之後,女孩的媽媽走進教室,因爲孩子的能力較差,所以媽媽一直陪讀。當媽媽看到地上被撕的書的時候,開始對她吵了起來,甚至拿課本打了女孩。孩子哇哇的大叫起來,一臉迷茫的看着我,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媽媽這樣批評她。孩子的媽媽在我看來,一直是一個溫柔的母親,對女孩也很好,只是不知道爲什麼對這件事情會這麼在意。或許在媽媽的眼裏,課本是很重要的,雖然孩子在課堂上學的東西很少,但是書還是要好好的,這是一個態度問題,從這個方面也說明孩子的媽媽並沒有對孩子放棄,對孩子還是一種很負責任的態度。

對於孩子把書撕了的這一問題,我覺得我們老師和家長都不能單方面看待這個問題,一味地批評沒有效果,一味地溫柔對待孩子或許也起不到作用。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或許她的這一行爲只是她想要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也不願意惹老師生氣,讓家長批評自己,但是他們找不到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還需要我們去理解,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這樣的事情就不會你再發生。

教育敘事老師隨筆3

這學期學校廣播站招小廣播員,班裏許多學生躍躍欲試,可各班推薦參選名額只有一個,怎麼辦?好吧,我們也來比一比,先來個班內熱身賽。

利用下午的語文課,我組織報名的同學進行了朗讀比賽,產生了前三強,三人可以說各有優勢、不相上下。雖然我替第三名惋惜,但無可奈何只有捨去。前兩名並列,報誰呢,這可又讓我犯難了!

這時,下課鈴響起,明早就是各班報人選的最後時間了,我腦子一熱,說:“乾脆,你們倆剪刀石頭布!”兩個小姑娘對望一眼,笑嘻嘻地錘了起來。一局定輸贏,可輸了的琳琳不開心了,不好意思的說:“老師,你不是說學校廣播員選拔要比讀、寫兩方面嗎?我們還沒比賽寫作呢?”對呀,琳琳的話提醒了我,的確是我的方法不妥。“這樣吧,月月,琳琳說得對,你們今天回家各自準備一篇廣播稿,就寫我們學校剛舉行過的拔河比賽。只當是參加學校比賽事先做了個準備。”

第二天一大早,兩篇廣播稿擺在了我眼前,兩個小姑娘都很積極。月月的稿子不錯,言簡意賅,琳琳的稿子更勝一籌,更像廣播稿。我讓兩人也互看了稿子,並給兩人進行了講評和修改,月月表現得很服氣。於是,我推薦了琳琳,更棒的是,我把情況彙報後,又爲月月也爭取了一個機會。

令我欣慰的是,在學校的廣播員評選活動中,兩人都當選了,並且琳琳取得了寫作第一名、朗讀第二名、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還當選爲廣播站站長!如果按當時剪刀石頭布的結果,琳琳就不一定有一展長才的機會了,我慶幸我的知錯能改。看來,再小的事也不能怕麻煩啊!

教育敘事老師隨筆4

又到週五。小雨點點,一天也沒消停。

當下午放學鈴聲響起的時候,老師們,同學們,飛也似的,衝進綿綿細雨中。車流,人羣,各色的小花傘,或慢或快,緩緩流向各自溫暖的家。

靜靜的辦公室裏,只剩下我一個人,坐在辦公桌前,從緊張忙碌的一週到突然間的鬆弛,調頻進行中,還沒緩過神來呢。

不知何時,飛進來一個孩子,大概是交作業的吧。我頭也沒擡,依然如故。“x老師,再見!放學了,早點回家噢!”“再見!”我隨口禮貌性地回了兩個字。這一聲問候喚醒了我,猛然擡頭,只看到一個女孩蹦跳着遠去的背影,像一隻快活的小蝴蝶,消失在視線中。望望對桌,一本翻開的作業靜靜躺着。咦,這女孩,應該是四年級的吧,她居然能叫出我的名字。我不認識她,可她認識我,真是有趣。

外面,小雨滴滴答答,飄在涼風中,落在草葉上。我仍在發呆,那一聲輕輕的問候,一句淡淡的囑咐,久久地在耳畔迴響,清脆,甜美,溫馨,感動!

教育敘事老師隨筆5

昨天早上第三節課我在班裏面看着學生上自習,我一邊整理批改作業一邊觀察下面學生的動靜。有這樣一個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見他把課本放在桌子上,小腦袋稍微貼着書本,一臉陽光的左顧右說,第一次看到我提醒了他。待到我第二次擡起頭的時候發現他依舊如此,這時我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並沒有說話。離下課還有大約兩分鐘的時候,我囑咐旁邊的同學把批改後的作業分發給其他的同學。沒想到我又看到了小涵還維持着剛剛上課時的模樣,桌子上僅有一本課本,小臉趴在課本上一臉明媚的與小組內的其他同學說這話,一節課的時間手裏居然連支筆都沒有,整整說了一節課!想到這裏頓時我內心的小火苗就被點燃了!

“小涵,拿着你的假期作業過來!”我怒聲說道。只見他緩緩地從抽屜裏拿着自己的習題冊向我走來,剛剛的明媚燦爛的笑臉一掃而光。我快速地翻看着他的習題冊,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假期佈置的習題居然沒有寫,甚至以前佈置的作業也沒有寫完,此時我心裏的那把火是越燒越旺,“就這還說了一節課的話,你怎麼不趕緊寫作業?”我厲聲說道。而小涵一聲不吭。

“小涵,之前你一直說自己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爲老師管理不嚴格!可是你爲什麼不嚴格要求自己呢?連作業都不完成你成績能提高嗎?”

“不能!”

“你不能只依賴老師嚴格要求,要自己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把成績提上去。”我的語氣漸漸緩了寫下來,“你聽清楚沒有?”

“聽清楚了!”小涵弱弱地回答道。

“既然你一直認爲老師對你要求不嚴格,那麼從今天開始,老師就對你嚴加管教。去辦公室給你的媽媽打電話,我需要和她談一談!”說完之後小涵竟立在原地無動於衷。“愣在那裏幹什麼,快點!”我催促道,看着他還是不做任何反應,只是眉頭緊鎖,我心裏頭那把火“噌”的一下又燒起來了!這時下課鈴響了,我拉起他的手就要往辦公室走,可卻沒曾料想他用手拽着樓梯扶手怎麼也不肯下樓。

“老師,再給我一次機會吧!”小涵眉頭緊鎖,淚光閃爍。“我以後再也不會這樣了,老師你就原諒我這一次吧!”看着他那後悔的小模樣,原本態度堅決的我有了一絲鬆動,“給你一次機會,就能夠改正嗎?”“是的,老師,我再也不敢了。”他哭着說道。“好,我就給你一次機會,作業什麼時候補完?”“今天!”“今天能補完嗎?”“能!”“好,那老師就給你一次機會,看你表現,回去吧!”說完我站在遠處,看着他回到教室後方才轉身下樓,腦海中還回放着剛纔的情景。不知道明天又會是一番什麼情景。

而今天檢查他的作業還是沒有寫完,哎……這孩子一個勁兒地向我說對不起,請老師再給我最後一次機會……看着他那副模樣,耳邊縈繞他請求饒恕的話,我的腦袋混沌一片……

孩子,作業沒有完成,你不必向老師說對不起,因爲你對不起的是你自己;你也不必請求老師的寬恕,你應該徵求自我寬恕。一個人的成長如果完全依賴於外界的監督督促,那麼這種成長算不得是真正意義上的成長,就像“雞蛋從外部打開是食物,從內部打開是生長”所說的那樣,從自己身上去尋找進步的源泉吧!

所以,請不要再跟老師說對不起!

教育敘事老師隨筆6

今天上午,我所任教的三年級進行了一場數學考試。站在講臺上,看着孩子們低着腦袋,專心致志地答題,我由衷地欣慰,再望向講桌旁邊那張空蕩蕩的桌子,我不禁有些憂慮:小楠已經有兩天沒來上課了。

昨天我已詢問過她的班主任,說是生病請假了,但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已經兩天了,該不會很嚴重吧?

小楠是一個學習認真、踏實,又很懂事的小女孩,她的數學成績也一向名列前茅。前幾日,我還見到她在校園裏生龍活虎地踢毽子,與同學嬉戲;上次放學時,她還笑着向我揮手告別……怎麼忽然病了呢?到底是什麼病呢?

忙活了一個上午,我早把這些憂慮拋在了腦後。中午休息時,忽然有學生交過來一份試卷,說是小楠媽媽送過來的。原來小楠家就在學校附近,中午有學生將試卷帶給她,她寫完後,便立刻託學生交到了辦公室。

打開這份試卷,我便愕然發現試卷上的字跡相當潦草,書寫得歪歪扭扭,字體也忽大忽小,簡直不堪入目,和之前小楠的書寫相差萬里。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忙到班級裏,又問了幾個學生:原來小楠前兩天不小心摔着右胳膊了。作業寫成這樣,想必情況一定比較嚴重,幸好小楠家離學校很近,趁中午休息,我可以和幾個學生一起去看看小楠,順便把這張卷子給小楠講評一下。

當我說出想法後,熱心善良的孩子們都不再吵鬧玩耍,一個個都嚷嚷着要去看看小楠。我們三年級愛心隊伍便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終於,我們見到了小楠,只見小楠正站在院子裏,披着一件黑色的大襖,右臂裹在棉服裏面。小楠看到了我們,興奮中又有些羞澀,當我拿出那張書寫潦草的試卷時,小楠的臉更紅了。

這時她的母親過來了,她的母親非常感動,一邊感謝我們師生掛念,一邊忙解釋道:原來是小楠坐電動車時,不小心摔了下來,右臂輕微骨折,沒辦法寫字,父母又擔心她在學校再被磕着碰着,便讓她留在家裏安心養傷。而今天小楠堅持要寫這份數學試卷,她便咬牙用左手一筆一劃地寫字,寫完後又讓母親立刻把試卷交給了我……

“這孩子,在家裏一聽到上課鈴聲就急的不得了,一直問我‘媽,我到底什麼時候能好啊?’……這孩子讓你也費心了……”小楠的母親向我敘說着小楠的近況。

我摸着小楠的腦袋:“胳膊疼嗎?”小楠笑着搖了搖頭:“不疼。”看着孩子乾淨的笑臉,那裹在厚厚衣服下瘦小而又堅強的身影,想到她那份堅持用左手完成這份試卷的毅力及對學習的渴望和努力認真的態度,我的心裏彷彿是重重一擊:孩子,好樣的!你更讓老師感動啊。

望着手裏的這份試卷,我突然覺得它上面的字跡是那麼地整潔、美觀……

教育敘事老師隨筆7

開學至今,我一直試着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發勺子、分碗、倒垃圾、搬凳子等等。培養幼兒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他們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我總是讓能力強、善表達、聰明伶俐的孩子做事,而很少請調皮的和默默無語的孩子做。這一次,我依舊請表現好的小朋友倒垃圾,忽然,看到性格內向的蓉蓉輕聲對我說:“徐老師,我也想倒垃圾。”我看了她一眼說:“每次吃飯最慢,上課從不舉手,老師只讓表現好的孩子去?”我生硬的口吻,嚴肅的眼神,使蓉蓉那純淨的眼睛充滿了畏懼,繼而蒙上了一層薄薄的水霧。

吃飯時,蓉蓉的神情,總在我腦海裏出現,我感到自己錯了。於是,我把蓉蓉叫到身邊,誇獎她是一個能幹的女孩,以後一定請她倒垃圾,她點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後來,蓉蓉倒了一個星期的垃圾,特興奮,還把這件事告訴爸爸媽媽,還說自己長大了,會幫老師做事情了。我發現,蓉蓉比以前大膽活潑多了,上課偶爾也會舉手發言了。

現在想起來,真切地體會到不應該拒絕孩子想表現自己的請求。特別是對那些不善言談,看起來似乎是不夠聰明的孩子,我應該讓他們從心裏感到老師是信任他們的,認爲他們是有能力的,我還應該努力創造條件,給他們充分表現的機會。

教育敘事老師隨筆8

真的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嗎?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似乎成了個性化閱讀的一個標籤。於是,很多老師奉這句話爲聖旨,把它理解爲想怎樣解讀就怎樣解讀。當然,這一舶來名言與我國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確不謀而和,它打破了傳統思維定勢,把學生從“標準化”、“一元化”的文本解讀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這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要了解這句話的含義,我們首先必須知道哈姆雷特這個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筆下的一個悲劇人物。他是一個極其軟弱的人,也是一個英雄的復仇者。莎士比亞有意造成一種“清醒與瘋狂、僞裝與真實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顯示人物的複雜性格。對於這樣一個人物,讀者自然會讀出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認爲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負復仇重擔而又躊躇,是由於他本身軟弱的關係;魏爾德爾認爲哈姆雷特的躊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麥王子的軟弱性上,而是客觀情勢妨礙了實現復仇的計劃;弗洛伊德則認爲戀母情結是哈姆雷特久而未決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本真的都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嗎?

比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一個詭計多端、殘害百姓的妖精形象;《狐狸和烏鴉》中的狐狸就是一個爲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設法吹捧別人的狡猾形象。這些人物形象,並不會引起讀者的獨特體驗。即使是一萬個讀者,他們心中仍然只會有一個“哈姆雷特”。如果我們一定要讓學生去產生獨特的體驗,其結果只會是把學生引入歧途。

還是以上述這兩篇課文爲例,還真有老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讀出了新的“哈姆雷特”。

在教學《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課時,老師讓學生說說對課文中的角色的感受。有學生說:“白骨精雖然它詭計多端,殘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時還不忘記把老母親接來。”對於這樣的理解,老師不是加以否定,還稱讚地說道:“我們從來都說白骨精怎麼怎麼壞,可是經過大家的討論,我們發現,它的身上也有閃光點值得學習呢!”

同樣的故事也在《狐狸和烏鴉》一課上演。在課堂上,正當教師帶領學生對狐狸的卑鄙行爲進行批判時,一個學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倒覺得狐狸很聰明,理由是狐狸善於察言觀色,不斷改變說話的內容,直到烏鴉開口。”對於這樣脫離文本實際的解讀,老師的評價是:“你很聰明,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這樣的理解真是讓人不寒而慄。如果說學生的理解可以原諒,那麼老師的附和卻讓人感到可笑。白骨精的“孝心”是爲了和母親一起分享唐僧肉,這種“孝”是我們生活中所倡導的嗎?狐狸的“聰明”則是用欺騙的手段獲取不正當的利益,這種“聰明”是爲人們所不恥的。他們的這些行爲都是極不道德的。殘害無辜的白骨精,狡猾的狐狸都是反面教材,他們永遠也成不了英雄。如果老師一定要這樣去引導,學生可能會認爲不管採用什麼方法得到的東西與父母一起分享就是“孝”;“聰明”就是不擇手段,只要能達到目的。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好像走入一個誤區,解讀得越新奇似乎就越接近《課程標準》的理念。“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固然不錯,但是大家都不可能迴避這樣一個基本問題:哈姆雷特到底是誰?不管我們讀出多少個千姿百態的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始終只有一個。他就是那個爲父復仇的王子,他就是那個優柔寡斷的王子,這個誰也無法改變。而我們所讀出的“一千個”也都是從這“一個”中發散出來的。這就告訴我們,哈姆雷特的本質是無法改變的。

新課程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但是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必須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前提下進行的。能夠多元解讀固然是好,但是不能牽強附會,脫離實際。作爲教師,當學生理解出多個“哈姆雷特”的時候,我們在給予表揚的同時也要細加分析,這個“哈姆雷特”與文本的價值取向是否一致。如果出現偏差時,教師必須進行正確引導。

在教學《凡卡》一文時,當我講到凡卡的爺爺也過着很苦的生活時,有一位學生卻說:“老師,你講錯了,凡卡的爺爺過的生活很好。”我沒有馬上指責他,而是讓他說出理由。他說:“書中寫到爺爺穿着寬大的羊皮襖,說明爺爺穿得很好;爺爺白天在大廚房地睡覺,而凡卡卻睡在過道里,說明爺爺過得很好。”他的這一番言論,令我始料不及。細細分析似乎有道理。但是我們又不能忽視文本的價值取向。作者契訶夫是要通過凡卡的悲慘遭遇表現沙皇統治下,城鄉人民過着痛苦的生活。如果我們分析出爺爺過得很好,豈不是違背了作者的本意。但是爲了尊重學生,我們有馬上反駁,而是對全班學生講了當時的社會背景,然後組織學生再讀課文,展開討論,從而讓學生認識到當時社會的黑暗,老百姓是不可能有好日子過的。那位學生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自己理解的片面性。

我們從任何文本中讀出的“哈姆雷特”都離不開文本的主旨,如果我們偏離了這個主旨,一味地標新立異,其結果只會是得不償失。一篇文章即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他歸根到底還是“哈姆雷特”,永遠是作者心中的“哈姆雷特”。他成不了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也成不了羅琳筆下的哈里波特。“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我們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去解讀文本,方能準確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找準文章的突破口;也只有找準了文章的突破口,纔可能引領學生在語文的天堂裏尋求真知,找到真正的“哈姆雷特”。

教育敘事老師隨筆9

運動會的籃球場角落,一個女生在哭,另一個在旁邊安慰她。我路過時,她正哭的厲害,抽抽搭搭的,忍着不出聲,雙肩不停地抽動。我趕緊問是不是不舒服了。旁邊的女生趕緊對我說,Mary好!然後又說她不是生病,是剛纔參加了跑步比賽,沒有取上名次,心裏難過呢!我伸出手,輕輕拍拍小姑娘的後背,她擡起頭來,紅紅的眼睛裏掛着淚花。

“Mary知道你現在心裏不舒服。”我說。這句話一出口,小姑娘的眼淚就嘩嘩下來了,我趕緊掏出紙巾給她。

“孩子,我想問你,你們班裏報名參加跑步比賽的是不是就只有你們幾個呢?”“是呀!”“是不是大多數人都是觀衆?”“是吧。”“有勇氣參加比賽是不是就說明你比他們要優秀?最起碼,你是在賽場上奔跑的運動員,臺下吶喊助威的人喊的再響,他們還是觀衆,對不對?”

“可是,他們會不會說我跑的慢,笑我給班級丟臉呢?”她留着淚問。“假如現在是你同學上場比賽,沒有得獎,你會嘲笑她嗎?”我問她。“肯定不會。”她回答說。

“Mary相信你不會嘲笑同學,那反過來,同學會嘲笑你嗎?”我繼續問她。

“應該不會。”她說。

“不僅不會,還會以你爲榮呢!因爲大家會覺得你代表班級參賽,不讓你們這個項目空白,代表你們班級勇於參賽的精神呢!”

小姑娘終於擡起頭,不再流淚,說,我明白了,謝謝Mary!

我又拍拍她的肩膀,輕輕抱她一下,在她耳邊說,“孩子,你記住,只要你有勇氣站在跑道上,你就是最棒的。”……

小姑娘因爲沒有贏得比賽而哭泣,這應該是有代表性的一種比賽者的心態吧。有名次的地方就有排名的先後,有競爭的比賽必然有出局之人,看我們從哪個角度來來對待結果了。

青春期的孩子們本來就特別在乎別人對他們的評價,也會給自己的行爲自我評價,不自信的孩子往往對自己的評價比較低,容易陷入自卑的心理之中。比如剛纔的女生,她心裏害怕別人對她的比賽結果做負面的評價,卻沒有想過自己參加比賽的意義和影響,沒有去肯定自己的積極面,造成自己心裏特別難過,傷心掉淚。

這個問題的解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班主任的工作,想想班主任工作的確任重而道遠啊!曾經做過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很清楚集體活動對於每一個孩子和班集體的作用和意義。以前我做班主任,每次運動會結束,我都要開一個總結會,班裏學生只要報名參加學校運動會項目,都會在班會上收到表揚,得到一份班級紀念品;我還會讓學生自己總結運動會參賽的得失,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輸贏,讓每一個孩子都發言,講出自己的看法。在不同觀點的交流和碰撞中,孩子們會更加全面地認識和對待比賽這件事兒,會更深入地理解賽場內外不同的心情,從而更加客觀地對待比賽結果,逐步提高和改變一些偏激的不良想法。

集體活動是班級團結與進步的靈魂,比賽是檢驗班級凝聚力的最好方法,重要的不是比賽的結果,而是過程中的體驗和賽後總結反思的收穫。

我想對每一個參加比賽沒有的名次的孩子說,只要你能夠有勇氣和膽量站在跑道上,你已經很優秀了,你參與的過程比最後的成績更重要。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