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海倫凱勒的故事(集合15篇)

海倫凱勒的故事(集合15篇)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海倫凱勒的故事1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的榜樣能給我們積極的思想、正確的行爲、良好的習慣、完善的人格。樹立了榜樣就等於找到了自己前進的方向。而我們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就是我們應該樹立的一個榜樣。

海倫凱勒的故事(集合15篇)

19世紀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海倫·凱勒,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的一個小城鎮。在她一歲多的時候被紅猩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說不了。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長大。7歲時,家人爲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導師安妮·莎利文。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閱讀,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脣,終於學會了說話。海倫就在這黑暗又寂寞的世界裏,自強不息,用頑強的力量來學習知識。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美國拉德克里夫學院,成爲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作家

讀了《海倫凱勒的故事》我完全進入了她的世界,這個世界給予我的是無比的震撼,我,不,不止是我一個人,是所有的人都應該向海倫學習,學習她那無私奉獻、助人爲樂、精益求精的精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對海倫很合適。

在人生的旅途上,儘管人人盼望歡樂,無人喜歡憂傷,但它們卻像孿生姐妹,永遠在生活的舞臺上相伴共生。我們學習知識也是如此,爲了那眼花繚亂的“數字迷宮”而嘔心瀝血,爲了那令人頭疼的作文而費盡心思。這些表面看來確實很辛苦,然而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們的則是一串快樂的音符。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價,沒有含辛茹苦的耕耘,哪能領會到甜入心田的收穫?知識的海洋原來不是風平浪靜的,要想獲得真知,就必須揚起奮發的風帆,努力拼搏,這一定是很苦的。在它面前,我們是畏難怯步,還是搏擊進取?前者當然不會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更不能領會到學習的樂趣:而後者則會領略到知識的芬芳,迎來“梅花撲鼻香。”的豐碩成果。想一想你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吧,哪一點不是經過辛勤的勞動所獲得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渴望的是獲得知識,付出點代價算得了什麼。當然求知是辛苦的,但我們把心血得來的知識用在建設祖國的大業上,爲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作出貢獻,豈不是非常快樂?

《海倫·凱勒的故事》

剛滿週歲那年,一天傍晚,母親趁太陽西下以前,放了一盆熱水爲海倫凱勒擦洗身子。可是,當母親自浴盆把海倫凱勒抱了起來,放在膝蓋上,正想拿條大毛巾替她包裹身子的時候,海倫凱勒的目光,突然被地板上搖晃不定的樹影給吸引了過去。她好奇地看著,看得很入神,眼珠子動也不動一下,而且還忍不住伸長小手撲了過去,好像非得揪住它不可。

當時,母親雖然已經注意到海倫凱勒的眼神,但是看在母親的眼裏,樹影不過是平常又自然的現象,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所以,她萬萬沒有想到海倫凱勒會使出這麼原勁兒往前傾,結果不小心一溜手,竟讓海倫凱勒滑倒在地,哇哇大哭個不停。母親知道女兒受了驚嚇,飛快地將海倫凱勒摟進懷裏,連哄帶騙了好一陣子,海倫凱勒才安靜了下來。

事隔不久,母親一個人靜靜回想這件事情發生的經過,她發現海倫凱勒的觀察力似乎特別靈敏。通常一個週歲大的嬰兒,應該是懵懵懂懂的,對什麼事情都沒有企圖深入瞭解的傾向,可是海倫凱勒卻別有細膩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體去感受變化的奇妙。當然,跟大人比起來,海倫凱勒的表現並不成熟,如果跟其他的嬰孩相比,可就不能不算特殊了。

而爲人父母的,能幸運地生下一個天賦優異的小孩,當然是得意洋洋囉!每逢親朋好友到家裏做客,不談起女兒也就罷了,一旦話題轉到海倫凱勒身上,母親心滿意足的喜悅,就會自然而然地從言談中流露了出來。

但是這份喜悅到底能持續多久呢?當父母親正興高采烈暢談海倫凱勒美好未來的當兒,海倫凱勒卻莫名其妙生了一場大病,這場大病不但奪走了父母心中的希望,更使海倫凱勒變成一個看不見、也聽不見的小女孩,而且她脾氣更暴躁起來!

可憐的海倫凱勒,該如何去面對一個沒有光線,沒有聲音的世界呢?這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通常教育一個五官健全的孩子,已經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了,更何況海倫凱勒又瞎又聾!也許,父母親他們可以猜測、也可以想像海倫凱勒的心情,但是他們絕對無法體會,就如同海倫凱勒無法體會正常人的生活一樣,他們真的無從體會。

起先,父母親採用實驗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嘗試,雖然他們失敗過無數次,但是日子久了,也摸索出不少要領,他們除了被動地猜想海倫凱勒的比手畫腳,有時也教導海倫凱勒憑藉肢體動作,表達喜怒哀樂。

另外,海倫凱勒也學習運用觸覺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就這樣一點一的累積,,四、五年以後,大凡孩子們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倫凱勒都能以觸摸的方式領略。只是父母親不是殘障教育的專家,所以海倫凱勒學到的肢體語言,只有父母纔看得懂,至於外人可就很難說了。

向來關心女兒的父母親,也一直掛心這個問題,尤其他們想到自己終有年老體衰的一天,到時候要是海倫凱勒仍然不能跟外人溝通,那海倫凱勒往後的遭遇,將是非常悲慘的。於是,在海倫凱勒七歲那年,他們從外地請來一位受過專門訓練的莎利文老師。

莎利文老師跟海倫凱勒很投緣,她們認識沒有幾天就相處融洽,而且海倫凱勒還從莎利文老師那裏學會了認字。

一天,老師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了「水」這個字,海倫凱勒不知怎麼搞的,總是沒法子記下來。老師知道海倫凱勒的困難處在哪兒,她帶著海倫凱勒走到噴水池邊,要海倫凱勒把小手放在噴水孔下,讓清涼的泉水濺溢在海倫凱勒的手上。接著,莎利文老師又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下「水」這個字,從此海倫凱勒就牢牢記住了,再也不會搞不清楚。海倫後來回憶說:“不知怎的,語言的祕密突然被揭開了,我終於知道水就是流過我手心的一種物質。這個喝的字喚醒了我的靈魂,給我以光明、希望、快樂。

不過,莎利文老師認爲,光是懂得認字而說不出話來,仍然不方便溝通。可是,從小又聾又瞎的海倫凱勒,一來聽不見別人說話的聲音,二來看不見別人說話的嘴型,所以,儘管她不是不能說話的啞巴,卻也沒法子說話。

海倫凱勒的故事2

海倫凱勒原來是位健康活潑的小女孩,在19個月大時,因一場急病導致失明、失聰和失語,從此小小的海倫凱勒變得暴躁、任性和孤獨,直到七歲,,她在充滿愛心與耐心、曾經接近失明、當時只有20歲的莎莉文老師費盡心思的引導下,走出了黑暗與孤寂,感受到了語言的神祕,領悟出了知識的神奇。從此,海倫凱勒求知若渴,憑着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將仔細端詳自己的莎莉文老師、親人、朋友,還有環視自己生活的環境;到森林進行一次遠足,放縱一下自己的眼睛;到博物館對世界的歷史與未來、人類進步的奇觀作匆忙一瞥;看看黎明時由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到劇院或電影院享受色彩、優美和動作的完美結合;瀏覽城市中令人敬畏的建築藝術;漫步在大街、公園,瞧瞧萬花筒般五光十色的景象……“我的眼睛不輕易放過一件小事,它爭取密切關注它所看的的每一件事物。”“此後,我摸到每件物品,我的記憶都將鮮明地反應出那件物品是個什麼樣子。”

這三天對於海倫凱勒真的是奢望。而我們已經擁有了三千多天的光明,讓我們反省一下,我們是否都充分利用這天賦的五官和四肢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活的美好了嗎?“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

的確,我們太幸運了,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從今天起一定抓緊每一分一秒,不要讓光陰虛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倫凱勒那樣,不埋怨、不放棄,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奮發學習,以微笑面對厄運,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以傑出的成就顯示生命的價值!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這麼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爲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爲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創造這一奇蹟,全靠一顆不屈不饒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該書中,海倫回憶從出生到現在的生命歷程,因爲童年已久遠,至於哪些是事實,哪些是作者的幻覺想象,海輪自己也分不清楚了。爲避免冗長乏味,海輪只把最有價值的一些情節作了一些陳述。該書分爲五大章節,分別爲:一、張開心靈的眼睛。二、信心與希望。三、走出黑暗與寂靜。四、春風化雨—莎莉文老師的故事。五、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前四章寫了海倫童年往事,第五章是海倫幻想着她擁有三天的光明,她用這三天的光明去看這一輩子想看的事物。

讀了這本書讓我真切的感覺到視覺的重要性。失明的海倫給了我一個提示—對能夠充分利用天賦視覺的我一個忠告:善用我的眼睛吧,猶如明天我將遭到失明的災難,同樣的方法我也要應用於其它的感官。聆聽樂曲的妙音、鳥兒的歌唱,管絃樂隊的雄渾。而鏗鏘有力的曲調猶如明天我將遭到耳聾的厄運。撫摸每一件我想要撫摸的物品,猶如明天我的視覺將要衰退,嗅聞所有鮮花的芳香,品嚐每一口佳餚,猶如明天我再不能嗅聞品嚐。珍惜!珍惜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海倫凱勒的故事3

《海倫凱勒》真是一個感動人心的故事。

這篇文章講述了海倫一生的坎坷。在海倫一歲半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使她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從此,小海倫與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但她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莎利文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她學會了用手指“說話”,並且還掌握了五個國家文字。經過不懈努力,24歲的海倫又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是赫赫有名的哈佛大學。從那以後,她用生命的全部力量,爲殘疾人造福。

一個聾盲人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功是何等令人驚訝!如果海倫屈服於不幸的命運,那麼她將成爲一個既可憐而又愚昧的寄生者。然而她不但沒有向命運低頭,而且她以驚人的爆發力,頑強的生命力,走完了人生的道路,爲人類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海倫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給予人們極大的鼓舞,使那些浪費時間的人十分後悔。這使我懂得一個道理: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虛度光陰,應該珍惜美好的時光,珍惜美好的生活。

海倫凱勒的故事4

這一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去讀海倫凱勒她那一生的故事,當我讀完時我才發現這裏寫的故事令人感人肺腑。

故事講述了美國的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一生的命運。在小海倫才18個月時,一場濡染的病使她喪失了視覺,聽覺以及說話唱歌的本領。但她沒有向命運屈服,勇敢的站了起來。在她的細心的教海倫。她會用手指說話,而且還會寫五種文字。24歲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得克利學院。她把所有的精神都投入了盲人世界。一個盲人有這麼多的成就這令人何等驚訝!

海倫凱勒都已經是個盲女孩子,可是對命運的折磨永不屈服。她以驚人的暴發力,頑強的意志力。走完了人的一生。她爲我們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她曾說過一句話——健全的人往往會對眼前的一切毫無意義,不會去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是啊許多人對生命毫無意義的浪費時間,浪費光陰。海倫凱勒卻能夠這樣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我們也要海倫凱勒的精神,好好學習,好好利用我們的生命,珍惜時光。不讓時間白白浪費,讓我們一起珍惜時間吧!

海倫凱勒的故事5

讀完《我生活的故事》這本書,我覺得海倫·凱勒很堅強。她有着那種對生命的熱愛,對光明和自由的渴望與追求,令我感動。她客服困難、超越自我的勇氣和毅力,令我震撼。

雖然她看不見,但她的世界陽光燦爛、色彩紛呈;她也聽不見,但她的世界充滿着美妙與和諧之音。

當我們還只有一歲半時,海倫她卻變成了一個又聾又盲又啞的嬰兒,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可後來她卻變成一個通曉五種語言、知識淵博的學者。她創造了多麼驚人的奇蹟!她說:“我的降生是很簡單而又普通的,無異於其他的小生命。”

書中說,當她在大學學習時,許多教材都沒有盲文的版本,要靠別人把書的內容拼寫在她的手上,因此她預習功課的時間要比別人都多。然而當她花費時間預習時,別的同學卻在外面嬉戲玩耍,這使她忍受不了。但是她卻剋制了這種想法,她得振作精神,把那些不平一笑置之。因爲一個人要得到真才實學,就要獨自攀登奇山險峯。既然沒有一條到達頂峯的平坦大道,她就得走自己的迂迴曲折的小路。

她有着比我們都惡劣的條件,失去光明,失去聽覺,失去與人交流的能力,但她仍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幫助,慢慢走向大學。她面臨老天對她如此不公平的待遇,卻依舊能走出黑暗,勇敢面對人生,她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而我們也要學着她,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

她在最後說到:“我,一個盲人,向你們有視力的人提一個忠告:想到你明天可能會變成盲人,你就會好好使用你的眼睛。這樣的辦法也可能適用於別的器官。想到你明天可能變成聾人,你就會更好地去聆聽聲響、鳥兒歌唱和管絃樂隊鏗鏘的旋律……

海倫是我們心中的楷模…她是一位堅強的女孩!

海倫凱勒的故事6

塔斯甘比亞鎮出生,一段美麗人生的初始篇章,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滿帶着對生命的欣喜和歡愉。

1880年6月27日,在美國南部的亞拉巴馬州的塔斯甘比亞鎮,海倫凱勒降生了,開始了她的人生旅程。嶄新生命的flJ現對於海倫的家人來說是歡喜雀躍的,家人對這個小生命更是十分疼惜。

這個來自瑞典的家族,在艱難的移民過程中練就的那種堅忍不拔的品格,更是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海倫的祖先自從在塔斯甘比亞鎮買了土地後,整個家族就在那裏定居下來。

海倫凱勒的祖父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由於地處偏僻,祖父每年都要特地從塔斯甘比亞鎮騎馬到760英里外的費城,購置家裏和農場所需的用品、農具、 肥料和種子等。在早年的時候,每次祖父往赴費城的途中,都會寫家書回來,而這些報平安的信件中,對西部沿途的景觀,以及旅途中所遭遇的人、事、物都有清楚 且生動的描述。家人都很喜歡反覆翻看祖父留下的書信,就好像是在看一本歷險小說,百讀不厭。

現在回想,似乎這種堅韌不拔和執著的寶貴品格在海倫身上得到了全然體現。

海倫的父親,亞瑟凱勒,曾在部隊任上尉,嚴格中又帶着對孩子的無限疼愛;母親凱蒂亞當斯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溫柔而又賢惠。海倫的到來給這個家庭帶來了難以言喻的歡樂。

在種種美好的設想和期待中,海倫開始了她短暫而又美好的孩提時代。

是的.最初的十九個月是充滿着光明和顏色的。

在那段有色彩的日子,房子旁邊的小花園是小海倫最喜歡的地方。沿着小徑去尋找花開的芬芳,是海倫最爲開心的事情了。這裏有爬在地上的卷鬚藤和低垂的茉 莉.還有一種叫做蝴蝶荷的十分罕見的花。它那容易掉落的花瓣很像蝴蝶的翅膀,還不時發出一陣陣甜絲絲的氣味,讓海倫一直珍藏在記憶深處。但最美麗的還是那 些薔薇花。它到處攀爬,一長串一長串地倒掛在陽臺上,散發着芳香,絲毫沒有塵土之氣。每當清晨,它身上朝露未乾,摸上去是何等柔軟、何等高潔,使人陶醉不 已。海倫時常在這裏流連忘返。

海倫在年幼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了與常人不同之處。好奇心、倔強還有聰慧.這些鮮明的個性特徵在年幼的海 倫身上已經出現。剛滿週歲的時候她學會了走路.當母親把海倫從浴盆中抱起來放在膝上的時候,她會突然溜下來.開始自己一步步地、搖擺不定地朝着前方走去。 六個月的時候,她學會了幾個簡單的詞彙.生命的種種詞彙也是在那個時候注入的。知識點:美國

位於北美洲,和北太平洋、北大西洋交接,在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間。美國國內共有50個州.領土總面:織爲世界第三大。

華盛頓,爲美國首都,是爲紀念美國開國元勳喬治華盛頓而命名的。

紐約,爲美國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不僅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難以言說的不幸

若是生活可以這樣持續下去該是一個多麼完美的故事啊!但是,命運總是充滿着坎坷和磨難,生活對海倫是苛刻的。突如其來的一場高燒,讓海倫的生活從此開始變得不同尋常。

急性胃充血以及腦充血,讓海倫一直高燒不退。全家人陷入了焦慮之中。高燒退去,以爲一切的病痛會隨着消失,醫生和家人都很開心。但是病魔並沒有輕易地退卻,海倫的世界從此陷入一個無聲又無色的狀態,又回到了嬰兒般的初始,沒有人知曉,等待她的會是一個更大的磨難。

聽不到任何聲音,恐懼襲上心頭,海倫記得在高燒退後,看到家人的脣角在動。卻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怕,海倫蜷縮在角落,躲開陽光,躲開人羣,終於有一天眼睛也開始迷糊。眼睛乾枯熾熱、疼痛怕光,逐漸不聽使喚了,睜開眼,卻是漆黑一片,沒有了野薔薇的色澤,沒有了藤蔓植物的綠色,混沌一片,無聲,無色,孤獨,冷清,黑暗。

在她的世界裏,失去了聲音和光明。

美好的東西開始成爲記憶.回憶的時候是甜蜜的,但是現實卻是異常殘酷的。日漸長大的海倫急迫地想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但是侷限的幾個手勢已經不能很好 地表達她的內心。在和家人之間的溝通出現障礙時。她唯一的發泄方式便是讓自己沉淪在焦躁的情緒中,海倫開始變得焦躁不安,變得脾氣反覆無常。憤怒而又無法 言表,她瘋狂地用肢體語言表達,吼叫、哭鬧、踢打,似乎只有這些纔是最好的表達方式.直到無力。

海倫的生活纔剛剛開始,時間往後推, 記憶也開始被稀釋掉了。在生病後的幾個月裏,她什麼也記不得了,隱約記得她常常在母親的膝上坐着,或者是緊緊地拉着母親的裙襬,跟着母親四處忙碌。最初的 感覺是來自觸摸,海倫只能用手去觸摸各種東西,來分辨它們的用途,或者根據別人的動作推斷髮生了什麼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海倫是多麼希望能夠和別人交流 啊.她盡力地表達着自己的感情:搖頭,點頭,想吃麪包的時候就用切面包、塗奶油的動作來表示,感覺到冷的時候就用縮脖子和做發抖的樣子來表示。這時,母親 總會盡力地去讀懂女兒的想法,儘量和孩子做些簡單的交流,這是在安妮小姐還沒有到來時的情形。

在母親的一些簡單教導中,海倫明白了生 活上的一些事情。5歲的時候,她學會了把洗好的衣服疊好收起來,把洗衣店送回來的衣服分類,挑出自己的。感覺到母親在梳妝打扮,她就知道會有聚會,便央求 母親帶着自己一起去。見面時候的親切握手,離別時候的揮手,這些簡單的動作是多麼有意義啊,海倫很努力地記着。

曾經有一次,家裏即將 有重要的客人來訪,從門的開啓,海倫感覺到了他們的到來,於是就跑到房間,學母親的樣子梳妝打扮,往頭上抹油,在臉上擦粉,把面紗用髮夾固定在頭髮上,再 讓面紗垂下來輕輕地蓋在臉上,然後,再挑出一條美麗的裙子。隨後,她就像模像樣地跑去樓下接待客人了。

當時海倫依然覺得自己是正常的。

童年的記憶

隨着時間的推移,海倫開始發現她和別人的不同之處。她發現母親和別人交流的時候是用嘴巴說話,可是當她極力地張開嘴巴想發出些聲音,他人卻根本無法瞭解她的意思。他們之間的交流是用嘴巴的,而不是像海倫一樣地用手比劃。

海倫開始發脾氣了,她知道了自己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她開始用踢打身邊東西的方式來宣泄自己身體、心理上的不滿意,開始爲了一些小事而無理取鬧,即使心裏知道這樣是不對的。但是急躁的情緒控制她的時候,她卻在這樣的情緒面前無能爲力。

那個時候,能夠和黑暗中的海倫交流的只有兩個夥伴,一個是廚師的女兒――瑪莎華盛頓,另外一個是一隻名叫貝利的老獵狗。

瑪莎.華盛頓,是個很乖巧的女孩子,很容易就知道海倫的手勢想要表達的意思。每次吩咐她做的事情,她都能夠很好地完成,是的,她明白小海倫需要自己的安 撫。於是,在和海倫的交流中她總是盡力地去領會她所要表達的意思。自然,也正是在這樣的交流中她們才萌生了一種深厚的情意。

海倫和瑪莎華盛頓的很多時光都是在廚房裏度過的,她們在廚房裏揉麪團,做冰淇淋或者是喂喂火雞,不然就是爲了幾個點心而爭吵不休。她們是愉悅而又天真的一對小女孩。

這又是一次她們倆的愉快經歷,因爲受到一隻大火雞的啓發,它把海倫手上的番茄給搶走了。不久,海倫和瑪莎兩個人就把廚娘剛烤好的餅給偷走了,躲在柴堆裏 很快樂地全部吃光,不料卻吃壞了肚子,吐得一塌糊塗。但正是這次充滿冒險精神的旅行,使海倫感覺新鮮不已。她們還喜歡去隱祕的地方尋找珍珠鳥。這個時候海 倫會把雙手合成圓形放在地上,瑪莎就會明白海倫的意思,她想要去尋找珍珠鳥的蛋了,於是,兩個人很快樂地前往附近的山林。要是有幸得到了蛋,海倫則會用手 勢告訴她,要小心拿着蛋,一摔跤就會打碎的。兩個小女孩樂呵呵地在童年的穀倉、乳牛場裏嬉戲玩耍着,這裏簡直就成了她們的天堂。

海倫童年的另一個玩伴是隻老獵狗,貝利。

它很懶惰,喜歡躺在暖爐旁睡覺;也不夠聰明,海倫盡力教它手語,但是它根本不懂海倫在做什麼。儘管海倫顯示出了她的極大耐心,但是很多時候,貝利總是無 精打采地爬起來,伸伸懶腰,嗅一嗅暖爐,然後又在另一端躺下,一點也不理會她的指揮。這讓海倫覺得很是自討沒趣.只好又去廚房找瑪莎玩。

當童年的零星迴憶開始拼湊在一起的時候,一切都變得那樣妙不可言。即使是一片黑暗的世界。也讓人回味無窮。

孩提時代的海倫總是那樣的調皮,會做出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讓大家震驚一番。

一次,海倫不小心把水濺到了圍裙上,她來到了臥室暖爐的餘火邊,想把它烘乾,但是又嫌太慢,於是就把裙子放在了暖爐上面。突然,火一下子着了起來,燃着 了圍裙,燃着了她身上的衣服,海倫嚇壞了,緊張地大聲叫了起來。幸虧有人趕緊跑來了,用一牀被子裹住了海倫,算是把她救了出來。這樣的鬧劇在海倫年幼的時 候是經常上演的。一次,在她知道了鑰匙的用途之後,居然把母親鎖在了儲藏室裏……

海倫的童年滿是這樣的小把戲,她總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給予別人認識她、重視她的途徑。知識惹:火雞

火雞,美洲特產,爲肉用家禽。火雞的名字在英文中叫“土耳其”,原因是歐洲人覺得它的樣子像土耳其人的服裝:身黑頭紅。烤火雞是美國人的一道大菜,在重要節日中必不可少,如感恩節。知識待你:珍珠鳥

鳥類的一種,因羽毛上有形似珍珠的斑點而得名。

一個新的希望

家人對海倫是疼愛有加的。

父親很擅長講故事.經常在厚厚的報紙中探出頭和海倫親暱地打着招呼。但遺憾的是,海倫再也沒有機會聽到了,父親慈祥而安靜的臉正在腦海中漸漸淡卻,逐漸 被黑色替代。父親還是個種植高手,摘到最先成熟的葡萄和草莓後,當他把這些可口的美食放在海倫的嘴邊時,疼愛之情是溢於言表的。他常常在瓜果和林中漫步, 撫摸着海倫,牽着她的小手。

母親是溫暖的。很多時候海倫就在母親身邊尋求這種關愛,這個慈愛的女人給予了海倫無盡的慰藉。當她帶有母 性溫度的手掌在海倫頭上撫摸的時候.海倫會把所有的疲憊、不安都暫時忘記掉。可是,海倫的日子還有很長很長。當她的壞情緒使她發脾氣的頻率逐漸增強的時 候,母親才發現自己束手無策了.面對這個又盲又聾又啞的孩子,她真的不知所措。

在海倫的小妹妹出生之前,一切都是和諧的,海倫也滿心 以爲她得到了父母全部的愛。等到她5歲的時候,家裏的成員發生了變化。此時,他們舉家搬到了一個更大的房子,而家裏又多了一個人,母親又生了一個小妹妹, 叫米珠麗。妹妹的出現讓海倫心裏感到了極度的不平衡。妹妹也可以坐在母親的膝蓋上,也可以很輕易地得到母親的關心和愛護,什麼事情都不是海倫可以一個人獨 自享受的了。她開始憤恨,甚至有些嫉妒。

這時的海倫已經又盲又聾,處於雙重孤獨之中,已經不能領略親熱的語言和憐愛的行爲以及夥伴之間所產生的感情。後來,直到懂事之後,享受到了’友愛的幸福,米珠麗和海倫之間才變得心心相印,手拉着手到處遊逛。

總要給海倫的出路設計點什麼,父母開始想爲這個受苦的孩子做點什麼。然而在他們居住的小鎮附近沒有聾啞學校,而且也沒有人願意到這樣偏遠的地方來教育這 個又聾又啞的小女孩,一切似乎都變得很渺茫了。像海倫這樣的人還能夠受到教育嗎?父母爲孩子的前途問題憂心忡忡。還是母親有心,她在閱讀狄更斯的《美國札 記》時看到了一些希望。

狄更斯在《美國札記》一書中提到一個又聾又盲又啞的少女――蘿拉,經由郝博士的教導,學有所成。然而,當母親 得知那位發明教育盲聾人方法的郝博士已經逝世多年,他的方法也許已經失傳時,苦惱極了。郝博士是否有傳人?如果有,他們願意到亞拉巴馬州這個偏遠的小鎮來 教海倫嗎?雖然有很多的疑問,但是抱着試一試的心情他們還是決定遠赴異地求醫,希望可以緩解小海倫的痛苦。

旅行的途中是美好的。一路 上的新鮮事讓海倫在許久的自我關閉中得到了釋放,火車上的旅人、貝殼串、剪子、臨時用毛巾做的大娃娃,都成了她的玩具……在眼科診所裏,結果是讓人沮喪 的,醫生仍然表示對此無能爲力。所幸的是,他們給了海倫父母一個提示,說或者可以去華盛頓找亞歷山大貝爾博士,他也許會給你們提供有關聾啞兒童學校以及 師資的資料。這一家人輾轉開始了另一段旅程。父母仍是滿心焦慮,不知道這次前行對海倫是不是一個很好的轉機。但是看到海倫一路的歡喜雀躍,他們仍是一心前 往。

華盛頓,亞歷山大貝爾博士,溫和又慈祥。海倫對此是有感覺的,撥弄着他給的懷錶,她心裏感到的是觸動帶來的欣喜,以及生命的溫存和理解。

這次旅行是海倫的一個轉折點,從黑暗到光明,從孤獨到溫情,併爲她開啓了求知的一扇大門。

柏金斯學校,是《美國札記》中郝博士爲盲、聾、啞人孜孜不倦工作的地方,在經過了亞歷山大貝爾博士的介紹後,父親寫信給這所學校的校長,希望可以找到一位啓蒙老師。幾個星期以後,他們就等到了回信,等到了一個新的希望。

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海倫的人生也開始了一個新的篇章!知識點:狄更斯

英國十九世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至今仍然享譽全世界。其代表作品有《大衛科波菲爾》《荒涼山莊》《艱難時世》《小杜麗》《雙城記》和《遠大前程》等。知識點:亞歷山大貝爾士

貝爾博士是電話的發明者。1876年,貝爾博士通過自己新發明的電話對正在另一個房間裏工作的助手華特遜先生說:“華特遜,我有事,請你過來一下,”華特遜突然聽到這句話,當場嚇了一大跳。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啓用電。活。

貝爾博士還發明瞭對講機、感應天秤等許多東西,他還曾致力於鋪設海底電纜,失敗過不知多少次,最後終於夢想成真。

貝爾博士還是位致力於聾啞教育的大慈善家。他將發明電話得到的錢用做聾啞者的獎學金,英國聾啞教育促進會就是他創立的。

貝爾博士與海倫的交往時間最爲長久,感情也最好,他始終是海倫的一位至親至愛的好朋友。他經常鼓勵海倫說:“世界上的事情無所謂難易,只要你用心去學習,一定可以瞭解的。”海倫就是在貝爾博士的指引下,一生自學不輟。

海倫凱勒的故事7

海倫·凱勒七歲那一年,家裏爲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蘇利文老師。蘇利文在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瞭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脣,終於學會說話了。

蘇利文老師爲了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裏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一摸剛出生的小豬,也到河邊去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海倫凱勒的故事8

剛滿週歲那年,一天傍晚,母親趁太陽西下以前,放了一盆熱水爲海倫凱勒擦洗身子。可是,當母親自浴盆把海倫凱勒抱了起來,放在膝蓋上,正想拿條大毛巾替她包裹身子的時候,海倫凱勒的目光,突然被地板上搖晃不定的樹影給吸引了過去。她好奇地看著,看得很入神,眼珠子動也不動一下,而且還忍不住伸長小手撲了過去,好像非得揪住它不可。

當時,母親雖然已經注意到海倫凱勒的眼神,但是看在母親的眼裏,樹影不過是平常又自然的現象,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所以,她萬萬沒有想到海倫凱勒會使出這麼原勁兒往前傾,結果不小心一溜手,竟讓海倫凱勒滑倒在地,哇哇大哭個不停。母親知道女兒受了驚嚇,飛快地將海倫凱勒摟進懷裏,連哄帶騙了好一陣子,海倫凱勒才安靜了下來。

事隔不久,母親一個人靜靜回想這件事情發生的經過,她發現海倫凱勒的觀察力似乎特別靈敏。通常一個週歲大

的嬰兒,應該是懵懵懂懂的,對什麼事情都沒有企圖深入瞭解的傾向,可是海倫凱勒卻別有細膩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體去感受變化的奇妙。當然,跟大人比起來,海倫凱勒的表現並不成熟,如果跟其他的嬰孩相比,可就不能不算特殊了。

而爲人父母的,能幸運地生下一個天賦優異的小孩,當然是得意洋洋羅!每逢親朋好友到家裏做客,不談起女兒也就罷了,一旦話題轉到海倫凱勒身上,母親心滿意足的喜悅,就會自然而然地從言談中流露了出來。

但是這份喜悅到底能持續多久呢?當父母親正興高鳥烈暢談海倫凱勒美好未來的當兒,海倫凱勒卻莫名其妙生了一場大病,這場大病不但奪走了父母心中的希望,更使海倫凱勒變成一個看不見、也聽不見的小女孩。

可憐的海倫凱勒,該如何去面對一個沒有光線,沒有聲音的世界呢?這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通常教育一個五官健全的孩子,已經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了,更何況海倫凱勒又瞎又聾!也許,父母親他們可以猜測、也可以想像海倫凱勒的心情,但是他們絕對無法體會,就如同海倫凱勒無法體會正常人的生活一樣,他們真的無從體會。

起先,父母親採用實驗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嘗試,雖然他們失敗過無數次,但是日子久了,也摸索出不少要領,他們除了被動地猜想海倫凱勒的比手畫腳,有時也教導海倫凱勒憑藉肢體動作,表達喜怒哀樂。

另外,海倫凱勒也學習運用觸覺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就這樣一點一的累積,四、五年以後,大凡孩子們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倫凱勒都能以觸摸的方式領略。只是父母親不是殘障教育的專家,所以海倫凱勒學到的肢體語言,只有父母纔看得懂,至於外人可就很難說了。

向來關心女兒的父母親,也一直掛心這個問題,尤其他們想到自己終有年老體衰的一天,到時候要是海倫凱勒仍然不能跟外人溝通,那海倫凱勒往後的遭遇,將是非常悲慘的。於是,在海倫凱勒七歲那年,他們從外地請來一位受過專門訓練的蘇利文老師。

蘇利文老師跟海倫凱勒很投緣,她們認識沒有幾天就相處融洽,而且海倫凱勒還從蘇利文老師那裏學會了認字。

一天,老師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了「水」這個字,海倫凱勒不知怎麼搞的,總是沒法子記下來。老師知道海倫凱勒的困難處在哪兒,她帶著海倫凱勒走到噴水池邊,要海倫凱勒把小手放在噴水孔下,讓清涼的泉水濺溢在海倫凱勒的手上。接著,蘇利文老師又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下「水」這個字,從此海倫凱勒就牢牢記住了,再也不會搞不清楚。

不過,蘇利文老師認爲,光是懂得認字而說不出話來,仍然不方便溝通。可是,從小又聾又瞎的海倫凱勒,一來聽不見別人說話的聲音,二來看不見別人說話的嘴型,所以,儘管她不是不能說話的啞巴,卻也沒法子說話。

爲了克服這個困難,蘇利文老師替海倫凱勒找了一位專家,教導她利用雙手去感受別人說話時嘴型的變化,以及鼻腔吸氣、吐氣的不同,來學習發音。當然,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過,海倫凱勒還是做到了。 盲人作家海倫凱勒,除了突破官能障礙學會說話,更奉獻自己的一生,四處爲殘障人士演講,鼓勵他們肯定自己,立志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海倫凱勒這份愛心,不但給予殘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國人士正視殘障福利,紛紛設立服務機構,輔助他們健康快樂的過生活。

海倫凱勒的故事9

1、霍金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後在班級裏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爲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衆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2、貝多芬

原來,隨着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在十三四歲時,霍金髮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爲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爲何在這裏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貝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祖籍荷蘭(亦說波蘭),出生於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了音樂才能,八歲開始登臺演出。1792年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有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曲》、《暴風雨》、《熱情》等等。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時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裏,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爲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啓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爲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闢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爲“樂聖”。

3、生平

貝多芬於1770年12月16日誕生於德國波恩。父親是該地宮廷唱詩班的男高音歌手,喜怒無常、嗜酒如命;母親是一個廚師,心地善良、性情溫柔。艱辛的生活剝奪了貝多芬上學的權利,他自幼表現出的音樂天賦,使他的父親產生了要他成爲音樂神童的願望,成爲他的搖錢樹。他不惜打罵,迫使貝多芬從4歲起就整天沒完沒了的練習羽管鍵琴和小提琴。7歲時貝多芬首次登臺,獲得巨大的成功,被人們稱爲第二個莫扎特。此後拜師於風琴師尼福,開始學習作曲。11歲發表第一首作品《鋼琴變奏曲》。13歲參加宮廷樂隊,任風琴師和古鋼琴師。1787年到維也納開始跟隨莫扎特、海頓等人學習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獲得勝利後,一個光明的前途在貝多芬的面前展開。可是三四年來,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貝多芬發現自己耳朵變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沒有比失聰更可怕的了。因而人們可以在他的早期鋼琴奏鳴曲的慢板樂章中理解到這種令人心碎的痛苦。

貝多芬無時不充滿着一顆火熱的心,可是他的熱情是非常不幸的,他總是交替地經歷着希望和熱情、失望和反抗,這無疑成了他的靈感源泉。1801年,貝多芬愛上了朱列塔?圭恰迪爾,他把《月光奏鳴曲》獻給她。但是風騷幼稚自私的奇麗愛太不理解他崇高的靈魂。1803年與伽侖堡伯爵結婚,這是令人絕望的時刻,他曾寫下遺書。

1803年他從灰暗中走出來,寫出了明朗樂觀的《第二交響曲》。之後更多更好的音樂在他的筆下源源不斷的涌現。《第三交響曲》(英雄)、《第五交響曲》(命運)、《第六交響曲》(田園),還有優美動聽、洋溢着歡樂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絢麗多彩的鋼琴協奏曲和奏鳴曲。

1823年,貝多芬完成了最後一部鉅作《第九交響曲》(合唱)。這部作品創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1826年12月貝多芬患重感冒,導致肺水腫。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終於嚥下最後一口氣,原因是肝臟病。在他臨終前突然風雪交加,雷聲隆隆,似乎連上天也爲這位偉大音樂家的去世而哀悼!貝多芬的葬禮非常隆重,有兩萬多人自動跟隨靈柩出殯,而他的墓旁則是舒伯特的墳墓。。終生未婚。29日出殯,送葬者有兩萬人,遺體葬於聖麥斯公墓。

作曲家只在人世間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主要作品有交響樂9部;管絃樂幾十首(《愛格蒙特序曲》最爲著名);鋼琴協奏曲5首,小提琴協奏曲一首;其他協奏曲5首;鋼琴奏鳴曲32首(熱情、月光、悲愴、黎明、暴風雨等最爲著名);室內樂80首;歌劇1部《弗德里奧》;另有神劇1部;彌撒曲2首等等.

海倫凱勒的故事10

海倫·凱勒有一本書,你們看過嗎?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勤奮好學的故事》。這本書裏面記載着許多名人刻苦學習的故事,我就講一下里面其中的一個:海倫·凱勒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她是美國的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弄得她雙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聽覺。當海倫七歲時,她的父母爲她請來了一位教師,幫助她學習。可是,海倫看不見,也聽不見,怎麼學呢?所以這位教師想了一個辦法:先拿一個洋娃娃給她玩,然後在她的手心上,寫上洋娃娃這個詞兒,這樣海倫就知道了什麼叫洋娃娃了。因此,海倫很快就喜歡上這種學習的方法。

從此以後,海倫就用這個辦法學習,她一個一個地記,日積月累,她學會了不少的詞。你可以想想,海倫作爲一個又聾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樣的困難啊?但她不怕困難,以驚人的毅力在學習、在生活,終於成爲一個舉世聞名的作家。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好多了,不必再 “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刺股懸梁”的做法,但古人那種勤奮好學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好好學習,而且我們都是健康人,比海倫·凱勒強多了,只要我們學會不怕困難,不半途而廢,刻苦學習,立志成才,就一定會成功。

(三)海倫凱勒的故事

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著名的聾盲女作家、教育家。她出生後十九從此雙目失明,並有聾啞之疾,但以驚人毅力學完小學到大學全部課程。她通曉英、法、德、拉丁、希臘等5種語言,出版了《樂觀》、《走向光明》、《我的生活》等14部著作。有的被譯成50餘種文字,風靡5大洲。1965年,當她85歲高齡時被選爲“世界十大女性”之一。

海倫·凱勒於1880年出生,一九六八年逝世,活了八十八歲,經歷了兩個世紀。她出生後十九個月便患了一場猩紅熱,重病奪去了她的聽力和視力,變成又聾又瞎,同時嘴巴也發不出聲了。看來這麼一個五官三廢的一歲半的幼兒一輩子也沒有什麼希望了。可是世界上也真有奇蹟,後來由於她的頑強不屈,刻苦奮鬥和她的老師安妮·蘇利文小姐教導有方,當然還由於她有出衆的天賦,因此她從七歲開始受教育,經過了幾年的努力,終於學會了讀書和說話。她學懂的文字有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之多,而且知識淵博。她從二十四歲大學畢業後到她逝世這六十多年的期間,她的主要職務是寫作和講演,她跑遍美國各地,周遊世界各國,全心全意爲聾盲人的教育和福利事業貢獻一生,曾受到許多國家的政府、人民和高等院校的讚揚和嘉獎。一九五九年聯合國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

1904年,也就是海倫24歲的那年,她以優等成績通過了大學畢業考試。

海倫大學畢業之後,投身於爲聾盲人服務的事業,她跑遍全國爲聾盲人學校的籌建募集基金。同時她筆不停揮地從事寫作。還在大學時代她就寫作了著名的《我的生活故事》。以後她陸續寫出了《我生活的世界》、《石牆之歌》、《走出黑暗》、《我的老師安妮·蘇利文·麥西》、《樂觀》、《海倫·凱勒在蘇格蘭》、《海倫·凱勒:她的社會主義年代》等十四部著作。書中提到的《倘若我能看見三天》是海倫給《大西洋月刊》寫的一篇散文。

海倫的一生經歷豐富,除了見於她本人的著作之外,別人研究她的著作數以百計。 美國曾出版過著名的傳記作家約瑟夫·拉希的一部八百多頁的鉅著《海倫和老師》,材料最豐富,圖片也很多。拉希把老師與學生寫在一本書裏是很有道理的。安妮當海倫的老師達五十年之久,和海倫結成不解之緣,贏得了“海倫的另一半”的美名。馬克·吐溫稱讚這師徒二人“組成了一個完美無缺的整體”。海倫自己也說:“要是沒有老師,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麼。”

海倫的故事帶有十分的傳奇色彩,它振顫着人的心靈,故事中包含着人性中最美好的品格和對生活的渴望、生命力的頑強。使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將不可能變爲可能,什麼是創造奇蹟,什麼是平凡中孕育偉大。

(四)海倫凱勒的故事讀後感

暑假裏,我讀了《海倫凱勒的故事》的一本書。書中寫了主人公海倫凱勒出生不到兩年,就喪失了視力與聽力,生活在不折不扣的黑暗與寂靜中,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莫的世界裏,她敢於同命運相抗爭, 自強不息,用頑強的毅力學習知識。經過努力奮鬥,成爲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並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讚揚和尊敬。

書中特別令我敬佩的是海倫凱勒她那堅強意志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從海倫的故事中,我懂了只有努力進取,付出了你纔會有收穫。以前我在學習的時候,一遇到困難,就退縮了,被困難所嚇倒了.讀了海倫的故事深受感撼,從今往後在學習上,生活上,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都會去竭盡全力解決,迎困難而上,征服困難.

作爲一個聾盲人,海倫卻做了很多正常人都完成的事,她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是我們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

【附】海倫凱勒的讀書名言

1、人生最大的災難,不在於過去的創傷,而在於把未來放棄。

2、我的身體雖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就讓我的心超脫我的軀體走向人羣,沉浸在喜悅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

3、我的任務是練習,練習,不斷地練習。失敗和疲勞常常將我絆倒,但一想到再堅持一會兒就能讓我所愛的.人看到我的進步,我就有了勇氣。

4、我用整個身心來感受世界萬物,一刻也閒不住。我的生命充滿了活力,就像那些朝生夕死的小昆蟲,把一生擠到一天之內,生命或是一種大膽的冒險,或是一無是處。

5、我們分明是不一樣,能看得見的人和看不見的人互相不一樣。不是感覺不一樣,而是使用感覺的方法不一樣。只是爲了找到超越感覺的智慧而展開的想象力和勇氣不一樣而已。

6、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着,要靠心靈去感受。

7、弱者坐待時機;強者製造時機。

8、殘忍的命運擋住了入口,我會不甘願地質問命運爲何作這樣專橫的宣判,因爲我的心尚未馴服,仍是狂熱的;但刻薄無情的話到口裏,我的舌頭卻沒有說出來,像還未落下的淚,又流回我的心中。

9、世界上最好和最美的東西時看不倒也摸不到的……它們只能被心靈感受到。

10、因爲在我生活的漫長黑夜裏,我讀過的書以及別人讀給我聽的書,已經變成一座偉大光明的燈塔,向我揭示出人類生活和人類精神的最深泉源。

11、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

12、有時我想,要是人們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這就可能顯出生命的價值。

13、面對光明,陰影就在我們身後。

14、僅僅靠觸覺就能感受到這麼多的幸福,那麼,如果能看見,我會發現多少更美好的東西啊!

15、死亡只是從這個房間搬遷大那個房間,可是我可能跟別的人不太一樣,因爲我在那個新的房間就可以用眼睛看到東西了。

16、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

17、我努力求取知識,目的在於希望日後能使用,爲社會貢獻一點力量。

18、只要朝着陽光,便不會看見陰影。

19、我身上的所有原子都是振動儀。通過房屋到處感覺到的振動,我能猜出每天都在發生什麼事情。

20、像明天就要失去那樣去利用你的眼睛。

21、無論處於什麼環境,都要不斷努力。

22、愛是摸不着的,但你卻能感到她帶來的甜蜜。

23、只要是真正有益於社會的事情,而又是我能做的,我都將全力以赴。

24、對於凌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就好似生命的主宰。

25、信心是命運的主宰。

26、不懷希望,不論什麼事情都做不出來。

27、忘卻自我中有着快樂。——因而,我要努力把別人眼中的光明當作我的太陽,把別人耳中的音樂當作我的樂曲,把別人脣上的微笑當作我的幸福。

28、我只看我擁有,不看我沒有的。

29、對於凌駕於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是命運的主宰。

海倫凱勒的故事11

暑假裏,我讀了《海倫凱勒的故事》的一本書。書中寫了主人公海倫凱勒出生不到兩年,就喪失了視力與聽力,生活在不折不扣的黑暗與寂靜中,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莫的世界裏,她敢於同命運相抗爭, 自強不息,用頑強的毅力學習知識。經過努力奮鬥,成爲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並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讚揚和尊敬。

書中特別令我敬佩的是海倫凱勒她那堅強意志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從海倫的故事中,我懂了只有努力進取,付出了你纔會有收穫。以前我在學習的時候,一遇到困難,就退縮了,被困難所嚇倒了。讀了海倫的故事深受感撼,從今往後在學習上,生活上,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都會去竭盡全力解決,迎困難而上,征服困難。

作爲一個聾盲人,海倫卻做了很多正常人都完成的事,她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好的榜樣,是我們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

海倫凱勒的故事12

【海倫凱勒簡介】

海倫·凱勒,美國社會教育家。從小因病成爲集盲、聾、啞三種痛苦於一身的殘疾人。但在父母和一位優秀啓蒙老師的幫助下,她憑着堅強卓絕的毅力戰勝了常人難以想象的障礙,學會寫字和表達思想,並接受教育,最終成爲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受舉世敬佩。

【海倫凱勒的故事】

海倫·凱勒出生於美國亞拉巴馬州北部的塔斯坎比亞小鎮,他的父親凱特·凱勒上校出身於美國南方的一個名門望族,是《北亞拉巴馬人報》的老闆和主編,同時也是塔斯坎比亞的知名人士。

海倫·凱勒的母親也出生在一個顯赫的家族裏,他比凱特·凱勒上校小二十歲,是他的第二個妻子,她的母親是當地有名的美人。

1882年2月的一天,年僅兩歲的小海倫·凱勒突然病倒了,這把凱特·凱勒夫婦急得要命,他們立即把小海倫·凱勒送到了醫院裏。在醫院裏,小海倫·凱勒仍然是高燒不退,後來經過醫生診斷,小海倫·凱勒患上了“猩紅熱”病,這種病很可能危及生命。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海倫·凱勒的生命保住了,但是她卻成了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小姑娘。一天天長大的小海倫·凱勒很想走路,但是每當她邁開步子準備走的時候,卻總是被碰得鼻青臉腫。

媽媽便每天帶着小海倫·凱勒熟悉家裏每一件傢俱所放的位置,一個月下來以後,小海倫·凱勒便能在家裏自如地走來走去了。

5歲時,小海倫·凱勒不僅能知道家裏傢俱放的位置,而且她還知道自己每一件衣服所放的位置,因爲她的衣服她都習慣地自己把它摺疊好放好。海倫·凱勒是一個好強的孩子,儘管她不能聽、不能看、也不能說,但是她渴望能跟人們交流,所以她常常用手勢和父母親交流,可是,有時父母不懂她的意思,好強的小海倫·凱勒便傷心地大哭。

後來父母親給小海倫·凱勒請來了一位教聾啞孩子非常有經驗的安妮·莎莉文小姐。第一次見面,安妮·莎莉文便給小海倫·凱勒帶來了一個布娃娃,小海倫·凱勒抱着布娃娃高興極了,莎莉文看着高興的小海倫·凱勒,便把她的手拿過來,寫了“娃娃”這個單詞。但小海倫·凱勒不明白是什麼意思,莎莉文便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地讓他摸布娃娃,然後再在她的手心上寫這個單詞。

在莎莉文教海倫·凱勒“水”這個詞的時候,她也採取了這種方法。她先讓海倫·凱勒的手摸着水,感覺到水的樣子,然後再在她的手心上寫水這個單詞,這時,海倫·凱勒終於明白了水這個單詞的含義,於是她拉着莎莉文讓她拼寫桌子、椅子、牀、衣服等等自己身邊的一樣一樣的物品。

除此之外,莎莉文還常常帶着小海倫·凱勒到花園裏去認識花、樹。小草、小鳥等具有生命的東西,這樣一來使得小海倫·凱勒對學習非常的感興趣了。莎莉文開始教她盲文,海倫·凱勒開始閱讀盲文書。由於莎莉文很少閱讀這種文字,所以她要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才能趕上海倫·凱勒。

1888年5月26日,不願滿足的海倫·凱勒考上了莎莉文的母校珀金斯學院,開始了正規的學習,這時莎莉文仍然陪着海倫·凱勒讀書。

莎莉文小姐是一個很有經驗的熱心人,她認爲像海倫·凱勒這樣的孩子是能夠正常發音的,於是她便讓海倫·凱勒用手摸着她的臉,讓海倫·凱勒感覺她在說話時舌頭和嘴以及臉部的運動,然後讓海倫·凱勒模仿着她發音。很快海倫·凱勒就學會了6個單詞,經過莎莉文小姐的啓發,海倫·凱勒開始學習說話。當然這對於一個10歲的孩子來說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海倫·凱勒卻是經過每天的練習和堅持,最後終於能夠完整地說話了。

接下來她又以驚人的毅力學習了法語、英語、德語、希臘語、拉丁文等五種語言。她還靠着頑強的毅力學習了代數、幾何、物理課程,這些課程都是老師在上面講,莎莉文在下面在海倫·凱勒的手心上拼寫學習的內容。在此期間,她一邊學習,一邊用打字機作文和翻譯。1896年6月29日,海倫參加了哈佛大學雷德克利夫學院的初試。經過她的努力終於考上了哈佛大學。這一消息震動了紐約。

1897年,哈佛大學的盲人學生海倫·凱勒完成了數十萬字的自傳體長篇小說《我生活的故事》一書。小說出版後,在美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海倫也因此而贏得了全世界的尊崇。

【海倫凱勒的愛情故事】

無聲的愛靜靜綻放

1880年6月,海倫·凱勒出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塔斯比亞城,其父亞瑟·凱勒上尉是當地軍隊的最高長官。失聰與失明後,家人給她找了一位叫安妮·莎莉文的老師。她不僅教會了海倫識字,還教她利用雙手去感受別人說話時嘴型的變化以及鼻腔吸氣、吐氣的不同,以此來識別語言發音。在莎莉文的輔助下,18歲的海倫考入劍橋女子學院,隨後進入哈佛大學,從此一生致力於教育、慈善、文學事業。

1916年,36歲的海倫還是單身,愛情對於她來說是個陌生的詞語,她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哪個男人會真心愛上她。

這年夏天,海倫的祕書波麗·托馬斯請假去蘇格蘭探親。莎莉文的身體也不太好,不能時刻陪在她的身旁,海倫不得不聘請一位臨時祕書,幫助她完成日常工作。就這樣,彼得·費根走入了她的生命。

那天傍晚,海倫和莎莉文老師坐在門廊上,等待着從波士頓趕來的彼得。

突然,海倫感覺到莎莉文老師握着她的手有了細微的變化。“他來了,他的頭髮顏色很深,手指很長,一隻手拿着棕色筆記本,另一隻手夾着煙,正在四處張望。”莎莉文老師在海倫的手中寫下對彼得的第一印象。掌心寫字,是她們交流的方式。海倫雖然看不到彼得,卻仍然能夠感受到他的氣息在慢慢逼近。

“他穿着白色襯衣,將夾克隨意地搭在肩上,他的眼睛是棕色的……”莎莉文老師繼續在海倫手中寫道。海倫的腦海中慢慢浮現出了彼得的輪廓。

“他帥嗎?”海倫緊張地問莎莉文老師。

“感謝上帝讓你看不到他,他帥得令人不敢正視。”一句玩笑把海倫逗笑了。海倫有點兒緊張地捋了捋頭髮,坐直了身子——她總希望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彼得的氣息更近了,海倫感到陽光慢慢籠罩了她,還帶着綠草和雨水的清新味道。她站起身,彼得禮貌地同她握手。

海倫將手指放在他的喉部,感受到他的聲音:“凱勒小姐,很高興見到你。”海倫禮貌地回答道:“見到你我也很高興。”

他的語速有點兒快,海倫“聽”得有些吃力。或許是感受到了海倫的情緒,彼得漸漸放慢了語速,他雖然只有29歲,卻成熟穩重,很注意別人的感受。就這樣,彼得成了海倫的又一個得力助手,他們整日在一起工作。隨着時間的流逝,異樣的情愫在海倫心中慢慢萌發,她每一分每一秒都沉浸在甜蜜的思念中。

不久,莎莉文老師得了肺結核,海倫不得不讓她去波多黎各休養一段時日。送老師走的那天,海倫很忐忑。這是莎莉文老師第一次離開她,從6歲開始,海倫的生命中便時時刻刻都有她的陪伴。離開莎莉文,她將重新陷入孤獨失落的寂靜海洋……

第二天,海倫在給莎莉文的信中寫道:“我們向車站走去時,我突然感到非常孤寂,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懼。”

看到海倫如此傷心,彼得心有不忍,常常想辦法陪她散心。他們有時漫步樹林,感受風的輕撫,有時泛舟湖上,體會陽光的溫馨。當彼得知道海倫喜歡騎自行車時,還特地找來自行車載着她駛過大街小巷……形影不離的陪伴,讓愛情之花在兩人心裏靜靜綻放。

遙不可及的美好婚姻

海倫永遠記得那個早晨。同往常一樣,海倫獨自坐在書房中讀書,突然她感到一陣微風,門似乎被輕輕推開了。彼得的氣息慢慢逼近,海倫伸出手,握着彼得的手。彼得手中有細微的汗,彷彿有話要說。

終於,彼得深吸一口氣,在她手中輕輕地寫下:“海倫,我愛你,嫁給我吧!”

他在向自己求婚嗎?海倫不敢相信,看不見繽紛的色彩、聽不到任何聲音的自己,竟然還有資格得到愛情。

彼得見她沒有迴應,有些着急,繼續在她手中解釋:“我是真的愛你,愛你的善良、智慧和堅強,你是我見過的最美的女孩兒……”

那一刻,海倫想起醫生曾對她說過:“當有人來叩你的心靈之門時,不要遲疑,不要妄自菲薄,不要因爲身有殘疾就拒絕。你雖雙目失明,兩耳失聰,但不是遺傳的,因此不會傳給後代。你有愛的權利。”

海倫終於知道了愛情不可抗拒的偉大力量,她緊緊握住了彼得的手。就這樣,他們祕密相愛了,並開始偷偷籌劃婚禮,暢想着婚後的甜蜜生活。他們向當地政府遞交了結婚申請書,甜蜜而焦急地等待着結婚申請被市政府批准。

一天早上,海倫如同往常一樣起牀。突然門被推開,海倫感受到母親正疾步走向自己。她將什麼東西扔在了桌上,海倫伸手去觸摸,是一張報紙。緊接着,母親怒氣衝衝地在她手中寫道:“你結婚的事爲什麼我們都不知道?”

母親從來沒有這麼憤怒過。情急之下,海倫否認了結婚這件事。那是她第一次對母親撒謊。

原來,波士頓的一名記者得到了小道消息,知道海倫將和臨時助手彼得結婚,便用了整個頭版來報道這件事,還將他們的結婚申請書刊登在最顯眼的位置。

“你不可以和他結婚,你的盛名、榮譽都會被他利用。他不可能真正愛上你,你看,結婚這麼大的事,他竟然沒有告知我和莎莉文老師。”母親的這些話,刺破了海倫心中的幸福泡泡。

母親當即辭退了彼得·費根,還將海倫祕密送往妹妹家。此時,妹妹密爾特蕾特也已聽聞這件事情。海倫以爲身爲同齡人的妹妹一定可以理解自己,可妹妹也認爲年輕的彼得根本不可能照顧好姐姐——誰能相信一個年輕健康的帥氣男子,會真心愛上一個又盲又聾的中年女人呢?

這時,遠在波多黎各的莎莉文老師也寫來了信,和其他人一樣,她並不認爲彼得可以帶給海倫幸福。

那是海倫·凱勒最無助的時刻。和彼得失去聯繫後,她時時刻刻都在想着他。她不知道,彼得那時也在滿世界尋找她。

終於,一封信寄到了海倫手中。是彼得的來信,說他此刻正在離她不遠的薩利波小鎮,想和她私奔,然後兩人祕密領取結婚證。1917年2月12日午夜,他會在她家後院的那棵大樹下等她。

那些凹凸不平的特殊字跡,讓海倫既激動又緊張。她立刻着手收拾行李,細數着時間的緩慢流逝。

到了約定的那天午夜,當所有人都沉睡時,海倫獨自拖着行李悄悄出門,來到了約定地點。彼得還沒有來,四周一片寂靜,但輕柔的風讓她的心裏充滿了甜蜜。

但直到天慢慢變亮,彼得還是沒有出現。海倫欣喜的心,漸漸絕望。

當妹妹在樹下找到她時,海倫已經沒有力氣說話。她開始重新思考母親、妹妹以及莎莉文老師對她的勸阻,在以後的日子裏,她再也沒有提起彼得,並且選擇了終身不嫁。

直到海倫逝世後,妹妹才向媒體披露,那封信件出自媽媽之手,她策劃了一個虛擬的約定,來讓海倫對彼得徹底失望。

海倫所不知道的是,彼得爲了這段愛情終身未娶,一直在波多黎各的一個小鎮上生活着,那是他和海倫曾經約定要相守到老的地方……

(摘自《知音·海外版》)

【海倫凱勒的故事及感悟】

《海倫·凱勒》是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我捧着它,心裏久久不能平靜,又回味無窮。

這篇文章記敘了美國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的一生。她一歲時因病喪失人視覺和聽力,可海倫並沒有向命運屈服。她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了講話。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和畢生精力投入到爲世界盲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

海倫·凱勒,一個殘疾人都爲社會做出了重大貢獻,可我們這些健全的人有時卻在虛度年華。海倫·凱勒的一生讓我們知道要珍惜時光,珍惜這幸福生活。

海倫·凱勒的一生就像史蒂芬霍金一樣。霍金在21歲時患上盧伽雷氏症,使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動。1985年因手術失去說話能力,可他身殘志堅,竟成爲物理學、宇宙學、數學、思想、哲學專家以及作家。寫過《時間簡史》等書。霍金雖是殘疾人,卻提出了黑洞能發射輻射的理論。而這正是因爲他並不是成天虛度光陰,而是去研究宇宙。

而我呢?做事總是拖泥帶水,只想着今天快點過完。記得有一次,我在完成暑假作業時,筆雖在寫,可心飄到了十萬八千里以外了,導致作業質量極差。即使幾次做完了,也就只是在那裏發呆、睡覺、玩電腦,整天昏昏沉沉的,做事也慢慢吞吞的,本來10分鐘就能完成的作業,我卻用了1個小時。做着做着,我就會突然發現,一個上午的作業,我竟然到晚飯時間還沒做完……

海倫·凱勒說過:“假如你的眼睛明天會失明,那你今天要幹什麼?”這讓我感到,我們應該要珍惜時光和現在的幸福生活,不要虛度年華。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自已的人生?海倫·凱勒的一生,就是最好的回答。

海倫凱勒的故事13

1904年6月,海倫以優異的成績從拉德克里夫學院畢業。兩年後,她被任命爲麻薩諸塞州盲人委員會主席,開始了爲盲人服務的社會工作。她每天都接待來訪的盲人,還要回復雪片一樣飛來的信件。後來,她又在全美巡迴演講,爲促進實施聾盲人教育計劃和治療計劃而奔波。到了1921年,終於成立了美國盲人基金會民間組織。海倫是這個組織的領導人之一,她一直爲加強基金會的工作而努力。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筆,先後完成了14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石牆之歌》《走出黑暗》《樂觀》等,都產生了世界範圍的影響。海倫的最後一部作品是《老師》,她曾爲這本書蒐集了20年的筆記和信件,而這一切和四分之三的文稿卻都在一場火災中燒燬,連同它們一起燒掉的還有布萊葉文圖書室、各國贈送的精巧工藝禮品。如果換一個人也許心灰意冷,可海倫痛定思痛,更加堅定了完成它的決心,她不聲不響地坐到了打字機前,開始了又一次艱難的跋涉。10年之後,海倫完成了書稿。她很欣慰,這本書是獻給安妮老師的一份厚禮,老師安妮也爲此而感到無比驕傲。

1956年11月15日,豎立在美國波金斯盲童學校入口處的一塊匾額上的幕布,由海倫用顫抖的手揭開了,上面寫着:紀念海倫·凱勒和安妮·蘇莉文·麥西。這不是一塊普通的匾額,而是爲那些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了突出篇章的人們所設立的。的確,海倫把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聯合國還曾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1968年6月1日,海倫·凱勒——這位譜寫出人類文明史上輝煌生命讚歌的聾啞盲學者、作家、教育家,在鮮花包圍中告別了人世。然而,她那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她那帶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卻永遠載入了史冊,正如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所言:“19世紀出現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的故事14

今天我讀了《海倫凱勒的故事》這本書,使我感慨萬千。

現在,就讓我給你講講這本書中的主要情節吧:在19世紀的美國,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偉大女性!

她一共度過了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聲,無光,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被封閉在盲,聾,啞世界裏的人,竟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吉利夫學院,並用生命裏的全部力量四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爲殘疾人造福。

和生活在無聲,無光,無語的海倫凱勒相比較,我們不知道幸福了多少倍。而有些同學卻不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眼睛,如果你們再不好好保護的話,那麼,你們必定是會後悔一輩子的。還有一些同學不好好珍惜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竟在那兒鋪張浪費,這一點非常的不好!希望你們能改掉這個壞習慣。

創造這一奇蹟全靠海倫凱勒這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最終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

讓我們向海倫學習,擁有一顆不屈不撓的心!

海倫凱勒的故事15

“出生在塔斯甘比鎮的一個小女孩又育又聾。”這句話如果當成新聞告知於人的話,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把“那個聾盲小女孩會讀、會寫,還考上了哈佛大學。”

這句話廣告予世,那就足以震動世界。

今天,我讀了海倫·凱勒的《我的人生故事》。其中《衝破逆境》這個章節讓我記憶猶新。這章主要講了海倫在劍橋中學時遇到的種種困難。代數、幾何是海倫學習最大的障礙,可是海倫從來沒有放棄。她在考試前認真複習,可考試時學校卻不允許沙莉文老師爲海倫讀題。讀題的老師臨時換成尤金.C.文尼,考試時統一用她不熟悉的美式盲文……一串突如其來的打擊並沒有擊垮海倫,反而激起了她的鬥志。海倫連夜學習,掌握了美式盲文,最後樂觀地進了考場。終於,代數、幾何兩個攔路虎被她戰勝了。

我被海倫·凱勒那堅強不屈的性格深深地吸引住了。

她認真複習的樣子好像一幅幅畫展現在我的腦海中。代數、幾何對常人來說已是非常困難的了,更何況對一個盲聾人,而海倫卻沒有因爲自身缺憾而棄學它們,她用比常人多十幾倍的時間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雖然這很痛苦,可海倫還是頂住了。我彷彿看見了她抿緊的嘴脣、堅毅的表情。我相信,在生命旅途中,她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她的精神,值得學習和讚頌。

正如書中最後一句話所說:不要埋怨別人,只要自己努力,克服那些困難,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太傷心,我堅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則是你肯定會成功!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