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讀書的故事(通用15篇)

讀書的故事(通用15篇)

來源:時髦谷    閱讀: 9.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讀書的故事1

“你看看現在幾點了?你的作業到底做了沒?這麼長時間你幹啥去了?”媽媽又開始對着沙發上看書的我投來一顆顆語言炸彈,“趕緊給我去做作業!”

讀書的故事(通用15篇)

我不情願地拿起《絕妙小小說》往房間裏走去。這個故事,差一點點我就看到結局了。我看了一下時鐘,七點五十分。“就看十分鐘,八點再做作業。”我心裏想着,嘴上應付着媽媽,回到房間,關了門,繼續看書。

書裏的故事太精彩了,我一會兒就沉浸故事裏無法自拔,忘乎所以地被那個故事逗得哈哈大笑,完全忘記了時間……

大概是媽媽聽到了我房間的動靜,推門進來。當她看到我的作業本攤在桌面上,上面沒寫一個字,而我趴在牀上,正心滿意足地合上書時,她什麼都知道了。

“好你個小子,四十分鐘就只是看書了,字沒寫一個。你有沒有時間觀念啊?現在,給我做作業!不準關門!”

我正準備悄悄進攻第二本《絕妙小小說》,媽媽忽然冒出來的大吼大叫聲,嚇了我一大跳。呀,八點半了!

我飛身躍起,奔向書桌,拿起筆就“刷刷刷”地寫起來……

身後響起媽媽的聲音:“一個星期後才準看書!”說完,從牀上拿起兩本《絕妙小小說》就朝門外走去。

天哪,我的《絕妙小小說》,我快樂的閱讀時光!

讀書的故事2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有一種奇特的讀書方法。他拿起一本書,不是從頭至尾一句一字地讀,而是先對着書名思考片刻,然後閉目靜思:設想這樣一個題目,如果要讓自己來寫應該怎樣寫……想完後再打開書,如果作者寫的和他的思路一樣,他就不再讀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讀完的書,他一兩夜就讀完了。

愛因斯坦的成功,與他從小就有刻苦自學的習慣是分不開的。11歲時,他就讀完了一套通俗科學讀物,並對科學開始發生興趣。12歲時,他又自學了歐幾里得幾何。此外,和現代的孩子們相比,他特別重視哲學的閱讀,13歲時就開始自學康德的哲學了。他還根據自身的特點、志向和興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學的學習上。結果他在物理學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愛因斯坦在讀書學習時不搞不必要的死記硬背,經常愛和同學在一起討論,使他感受到互補的樂趣。

蘇東坡學識淵博,他有一種“各個擊破”的讀書法。他認爲一本書每讀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個問題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讀,就能達到事事精通。一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瞭解某一個方面。比如想探究歷代興亡治亂的原因,那麼就從這個角度去讀;要探究史實典故,就換另一個角度,再讀一遍。這個方法雖有些笨,但這樣讀過之後,各個方面都經得起考驗。

讀書的故事3

小時候,我是不會看書的,每一本書都由媽媽作爲睡前小故事講給我聽,這樣,這些小故事就成了我‘聽’的書。我聽的大多是童話書,要是哪一天,媽媽很忙。沒有時間給我講故事,我就會像一個餓了卻沒有飯吃的孩子一樣難受,幾個月下了,我熟悉並記住了許多童話故事。

長大一點兒了,我便開始看一些注音童話和沒有文字的連環畫,使我認識並熟悉了許多漢字,也熟悉了漢語拼音,那時,書櫃是個藏着知識的小寶庫,我每天都要翻上一遍,找出幾本自己喜愛的書反覆看上好幾遍呢,雖然我們的書櫃中有一百來冊圖書,但我決不會只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每讀完一本書,我都會回想一遍,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

再大一點兒了,我就開始看一些小說了,那一節節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那一個個被作者寫得維妙維肖的人物,常常使我廢寢忘食,媽媽見我這麼愛看課外書,便給我辦了一張借書證,圖書館中的圖書可真多呀,每排架子上都是滿滿的圖書,只要一有空,我就跑去看書,圖書館是除了家和學校我最常去的地方,其中,我特別愛看科普小說和名人傳記,我還常常跑去新華書店,只要一有新的圖書,我就忍不住拿起來,像捧着珍寶一樣,捨不得放手,怎麼也看不夠,實在喜歡得很,便央求媽媽給我買回家,寫完作業或者睡覺前,坐在牀上,還依依不捨地翻開讀上幾頁。

現在,古今中外的名著又像磁石一樣吸引着我,從《西遊記》到《三國演義》到<論語><周易>我都看,一看就是老半天,媽媽喊我我也聽不見。>

閱讀可以讓我快樂,讓我增長知識,我閱讀,我快樂,這就是我讀書的故事。

讀書的故事4

1、劉綺燃荻讀書:樑代時彭城人劉綺,“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折之,燃荻爲燈”,發奮讀書。

2、蘇廷吹火讀書;“少不得父意,常與僕伕雜處,而好學不倦。每欲讀書,總無燈燭,嘗於馬廄中,借火照書誦焉,其苦如此。”

3、常林帶經耕鋤:漢末常林,“性好學,帶經耕鋤。其妻常自饋餉之,林雖在田野,其相敬如賓。”

4、李密牛角掛書: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裏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爲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爲佳話。

5、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後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鑽研學問,使他成爲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6、匡衡鑿壁偷光: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爲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藉着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7、囊螢映雪: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晉代孫康冬天夜裏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8、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颳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裏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爲一位偉大詩人。

9、范仲淹斷齏劃粥: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爲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樸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爲了偉大的文學家。

10、司馬光警枕勵志: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爲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爲了早早起牀,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牀,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牀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牀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爲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鑑》的大文豪。

11、陸游書巢勤學:南宋詩人陸游他從小就刻苦勤奮、敏而好學。他的房子裏,桌子上擺的是書,櫃中裝的是書,牀上堆的也是書,被稱作書巢。他勤於創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詩,成爲我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大文學家。

12、劉勰佛殿借讀:夜深了,佛殿裏忽然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小和尚們嚇壞了,以爲裏面有鬼,立刻報告給老和尚。於是,老和尚帶領小和尚捉鬼,沒想到“鬼”原來是一個叫劉勰窮孩子,他在借佛燈讀書呢。劉勰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了偉大的文學家。

13、懸樑刺骨:戰國時期,洛陽城有一個人名叫蘇秦,爲了日後以做大官,他拚命讀書。有時讀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於是,他想了個辦法:拿着一把錐子,瞌睡來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也就睡不着了,以便繼續讀下去。無獨有偶,漢朝的孫敬,人稱“閉戶先生”,常常獨自關門讀書。有時實在太累,爲了防止打瞌睡,他用一根繩子,一頭系在樑上,一頭結着頭髮,讓頭頸正直地吊住。這樣,如果打瞌睡,就會扯痛頭髮,立刻驚醒。於是,後人用“懸樑刺股”來形容勤學好讀的精神。

讀書的故事5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書是人類的營養品。”對於我來說,書是一位老師,教會我很多的知識,告訴我一個個人生道理;書是一位朋友,給我帶來很多很多的樂趣,讓我的童年充滿笑聲。

我的書玲琅滿目,有漫畫書,有偵探小說,還有名著……我經常看到忘我的境界,有時還會鬧出點小笑話。

記得有一天晚上,天灰濛濛的,像是被一個孩子用水彩筆塗上去的一樣。媽媽今天要去幫她的同學過生日。於是,她匆匆地把衣服掛在了陽臺,又草草地化妝。這時,我正悠閒地躺在躺椅上看書。

看着看着,這本書好像富有魔力,把我牢牢地吸在上面,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又像極了一個飢腸轆轆的人撲在麪包上,一頁、兩頁、三頁……我讀得如醉如癡,好像全世界都停止了,變成透明的一樣,只有書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書好似我的朋友,在我孤獨寂寞的時候陪伴我。書好似一首小曲,陪着我一起快樂地成長。時間像流水般流逝,不知不覺中竟過了三小時。

頓時,“轟隆隆”“轟隆隆”空中下起了雨,可是中了魔法的我卻渾然不知,還沉浸在書的海洋中。“吱……”的一聲門開了,媽媽回來了。突然,媽媽衝了出來,一把搶走了書,大叫:“佳瑤,看看你乾的好事!”“糟了,衣服還沒收呢!”我懺愧地低下頭。後來,我被媽媽訓斥了一頓,說看書要有分寸,不能因爲看書而忘記了所有事情。

這就是我和書的故事。我愛書,愛它的博大……愛它的一切,我要繼續和他們無憂無慮、快樂地生活。

讀書的故事6

列寧讀書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異常驚人。有一次,一位老布爾什維克見列寧捧着—本很厚的外文書在快速翻閱,便問列寧要把一首詩背下來需要讀多少遍,列寧回答說:只要讀兩遍就可以了。

列寧之所以具有如此強的記憶力,是與列寧讀書過程中的專心致志分不開的。列寧讀起書來,對周圍的一切就理會不到了。有一次,列寧的幾個姐妹惡作劇,用6把椅子在列寧身後搭了一個不穩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寧一動,塔就會傾倒。然而,正專心讀書的列寧毫未察覺,紋絲不動。直到半小時後,列寧讀完了預定要讀的一章書,才擡起頭來,木塔轟然倒塌……

這個故事說明,要想把書讀透、記牢,必須高度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說過:“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不常作筆記者須記憶力特強,不常計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的才智一旦遇到窒礙,讀書則可使人順暢。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學,因演題需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需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院哲學,因爲這些人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

讀書的故事7

人們都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我認爲,書像開啓智慧的鑰匙。爸爸媽媽都說:“多讀書可以增長知識。可我讀書不僅學到了知識,還有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今天就和你們來說說某些事。

直到我讀一年級纔有了自己的課外書,《日記週記起步》、《神話故事》和《一千零一夜》這三本書。我不認得字爺爺就教我念,這樣我才能自己獨立唸完這本書。

我愛讀書是因爲我可以在書裏學到很多知識。比如:我在《成語故事》學到了許多有用的成語;我在《古詩三百首》裏誦讀了好多優美的古詩;我在《小幽默大道理》中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莎士比亞說過:“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希望全世界人們都喜歡閱讀。

讀書的故事8

俗話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我這個“小書蟲”雖說沒有“病”,但也經常吃“藥”。

有一天晚上,我在牀上看書,爸爸在外面喊:“快點睡吧,明天我們還要去釣魚呢!”我雖然聽到了,卻沒有去理會他,繼續津津有味地看書。又過了一會兒,突然傳來一個聲音,雖然這個聲音很輕,但可能是我太專心了吧,還是被嚇了一跳,我立馬轉過頭去,原來是媽媽在對我說:“好了,明天還要去釣魚呢,先睡吧。”我只能把書合攏放在牀頭。媽媽看了,這才放心地走了出去。

雖然關了燈,可我還是睡不着,於是,我便開始回想起剛纔看過的內容:《20xx年》講的是一個男孩叫徐若宣,在一次旅行中遭遇雪崩被活埋。47年後,他被一位醫生解凍醒來,發現世界已經變成了他不認識的樣子了。這時,我想:要不我偷偷地看吧!於是我拿起手電筒,翻開書,又有滋有味地看起來。

雖然這樣可以看到自己喜歡看的書,但是這樣的後果就是第二天早上起不來,所以我建議儘量不要用。

讀書的故事9

每個人都有自己關於讀書的故事,那我的故事是什麼呢?現在就來聽一個吧!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在轉,走到了書店門口,我看到了一本書,於是,我就對媽媽說:“媽媽,你給我買一本書吧!”媽媽開始不同意,但在我再三請求下,媽媽終於同意了。拿到書後,我抱緊了那本書,生怕它跑走了,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回到家中,我便迫不及待的讀那本書,一頁,二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着,我快樂。這真象與一位朋友周遊世界。突然,我的.肩不知被誰拍了一下,我猛的一驚,擡起頭來一看,原來是媽媽!我像剛剛睡醒似的,揉了揉眼睛,又聚精會神的讀書了。

天黑了,我仍不知疲倦地讀着讀着,突然一聲巨響,我恐慌的把頭擡起來,呦原來是爸爸回來了,我鬆了一口氣。爸爸走過來,看見我沒睡,就說:“還不睡,你看都幾點了!”我一想不對呀,我纔讀了三頁書,爸爸就回來了!我脫口而出,說:“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你怎麼這麼早就回家了?”爸爸笑着說:“傻丫頭,不是爸爸回來早,是你讀書讀得太癡迷了!”我“哦”了一聲,不好意思的笑了。就上牀睡覺了。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認爲書,它是百寶箱,是知識的園地。讀書當然有很多好處,它不僅能帶你周遊世界,還能帶你進入宇宙,書更可以改變人的一生。我要在讀書中吸取營養,在讀書中長大,在讀書中瞭解歷史,在讀書中……

讀書的故事10

在中學時代的後兩年,班上來了一位數學教師。他的教學富於啓發,這 激發了霍金對數學和物理學的興趣。儘管父親也鼓勵他學習科學,但希望他攻讀與父親的專業相近的生物學。回憶起中學的學習,霍金談道:"在我幼年時,我對所 有科學都一視同仁。十三、四歲後我知道自己要在物理學方面做研究,因爲這是最基礎的科學,儘管我知道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所以太枯燥。化學就好玩得多 了,不斷髮生許多意料之外的事,如爆炸等等。

但是物理學和天文學有望解決我們從何處來和爲何在這裏的問題。我想探索宇宙的底蘊。"由此可見,少年的霍金的 志向雖算不上遠大,"想探索宇宙的底蘊"對他後來的研究肯定是有影響的。 中學畢業,霍金考入牛津大學,並如父親的希望,取得了獎學金。學習物理學對霍金並不費力,後來他又考上劍橋大學理論物理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爲什麼要選取理 論物理專業呢?霍金後來說:"理論物理中有兩個領域是基本的,……

一個是研究非常大尺度的,即宇宙學;另一個是研究非常小尺度的,既基本粒子。"這就是 說,理論物理聯繫着"至大"的宇宙和"至小"的基本粒子。最後,他確定要研究宇宙學,這是因爲"在宇宙學方面已有一個定義完好的理論,即愛因斯坦的廣義相 對論"。廣義相對論是研究宇宙學的理論基礎。 回報社會的恩惠。

讀書的故事11

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能使我們開闊視野,愉悅身心,陶冶情操,豐富知識,大大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

我在暑假裏讀了《名人愛讀書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蘇洵在端午節那天,從早晨起來就紮在書房裏讀書。他的妻子端了一盤糉子和一碟白糖送進了書房。將近中午時,夫人收拾盤碟時,發現糉子已經吃完了,碟裏的白糖卻原封未動,而旁邊硯臺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來,蘇洵只顧專心讀書,誤把硯臺當成了糖碟。

書本上的文字常常讓我身臨其境,使我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只要我們多看書,認真學習就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一個人的成功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也沒有天上掉餡餅這等好事,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只有經過一番磨礪,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勤學苦練,不斷的探索,才能向成功的道路一步步邁進。

古今中外,無數名人都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該向那些愛讀書的人學習,珍惜每分每秒,實現遠大的理想纔不會成爲空話。

事實上,我們的校園也是充滿着書香的,瞧!閱覽室、大樹下、花圃邊,你隨處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羣的同學捧着書,津津有味地看着、讀着,沉浸在書的海洋中吮吸知識的甘霖;走近教室的走廊,一幅幅名言躍進眼簾: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走進教室,琅琅的讀書聲猶如天籟,一排排端正的坐姿是如此養眼。同學們都在享受讀書的快樂。我想,這就是書的魅力吧。

讀書的故事12

一次翻開一本書,一張精緻的書籤從書中滑落,久違的故事又一次在我的心中上演,關於讀書的故事。

小時候,我並不喜歡看書,我覺得捧着一本又大又厚的書來看,還不如約上幾個同學去玩,而我的德昌公——爺爺的弟弟,卻經常要我看書。因爲在他眼裏,要好好學習,將來纔有出路。

一天,他又要讓我看書,我那天正好約了幾個朋友去盪鞦韆,我當然不肯看了。於是,他就與我吵了起來,我們吵得面紅耳赤,我從來看到他這麼生氣的樣子,最後,媽媽回來了,我還是沒去成。我的朋友也因爲這件事不理睬我。於是,從那天起,我就埋下了怨恨的果子,我要報復他。

終於到了報復的時候了,我故意在院子裏疊了幾本書,他一向走路不怎麼看地下,我在心中暗暗偷笑,我躲在房間裏等待他過來。後來,他果真被絆倒了,只見他艱難地爬起,然後把書一本本整理好,抱在懷中,一瘸一拐地把書抱到書房,疊好。剎那間我的心疼痛起來,他老了,那一跤對他來說不輕了。可是,一切的一切是我在讓它們發生,我覺得特別內疚,看他那樣看護書,我明白了他讓我讀書的苦心,那淳淳的愛。

那件事過後,我再也不討厭看書了,金秋十月,老榕樹下總會傳來陣陣笑聲,我和德昌公會站在榕樹下,捧着一本書津津有味地閱讀,笑聲、讀書聲、說話聲,全部都凝聚在那一刻,那個時候,我們都覺得很幸福,很快樂。

不久,我上學了,再也沒空去和德昌公一起讀書,繁忙的學生生涯讓我很快就把他忘了。直到有一天,爺爺哭着說他已經得了肝硬化,死了。他的死是那麼突然,在那時,淚水已經顧不得一切了,肆意地在我的臉上流淌,昔日的笑聲,在我腦袋裏一次一次地上演,我飛也似的衝到榕樹下,看着樹葉的凋零,回憶着他的一切一切……

想到這裏,我的淚又流下了,這個美好的讀書故事,因爲他的死而變得不完美,但我相信,讀書的故事不會因此而落幕,以後的故事,將會更加精彩。

讀書的故事13

名人刻苦讀書故事1:懸樑刺股

漢朝的孫敬刻苦好學,每天一早就起來就讀書,直至深夜。因爲疲勞瞌睡,常會不知不覺打起盹來。他就把繩子的一頭懸在屋樑上,一頭繫着頭髮。這樣,一打盹,頭皮就會被扯痛。後來,他終於成爲儒學大師。

戰國時的蘇秦因爲遊說秦國失敗,家裏人不理他,就發憤自學。每當瞌睡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鮮血淋漓。後來他成爲有名的學問家。

後人將兩人的事蹟合在一起,用“懸樑刺股”形容刻苦自學。

名人刻苦讀書故事2:童第周水滴石穿

童第周1902年出生在浙江寧波。他的父親是一個教私塾的先生。童第周從小就跟着父親讀私塾,邊學習邊勞動。父親常常給小童第周講古人刻苦讀書的故事,講學海無涯、一定要持之以恆的道理,還寫了“水滴石穿”四個字,掛在童第周的書桌旁,勉勵他好好學習,希望他將來有出息。

“水滴石穿”,這是父親對童第周的勉勵,而事實上,童第周就是身體力行地實踐着這種精神,他抓住每一分鐘、每一秒鐘,以頑強的毅力向着科學的頂峯登攀。

在私塾裏,童第周只學了一些文史方面的知識,這遠不能滿足童第周對知識的渴求。因爲家境不好,沒錢供他上學,所以,儘管童第周十分盼望有一天能走進學校,與同伴們一起學習,可是不行。直到他17歲那年,在哥哥的幫助下,他才進入了寧波師範預科班。這裏不用交學費,還管食宿,窮人家的孩子能在這兒上學,是很幸運的。童第周十分高興,他抓住這個得之不易的機會,刻苦學習,不放過一分一秒。因爲以前只是在私塾裏學過一點文史知識,沒有一點數理方面的基礎,所以童第周學習起來非常吃力,但他並不氣餒,而是更加努力地學習,他要趕上別人。

不僅如此,在他內心深處,還爲自己確立了更高的目標——他要考效實中學。該校是當時寧波第一流的學校,畢業生一般都能進大學。多少達官貴人,以自己的子弟在效實中學就讀爲榮!效實中學對英語要求很高,還十分重視數理基礎,而這幾門課恰恰是童第周的薄弱環節。而且,他從未學過英語。自從確立了要考效實中學的目標後,童第周更加用功了。他開始自學英語,常常學到深夜。哥哥被童第周的決心所感動,答應供他上學,還請在寧波的朋友爲弟弟打聽效實中學的招生情況。

哥哥的朋友從寧波給童第周帶來了不利的消息:效實中學這次不招一年級新生,只招到三年級插班的優等生。哥哥想:就童第周的基礎來說,本來考一年級就已經很費勁了,現在卻只招三年級插班生,這可怎麼辦呢?哥哥猶豫不決,就去與童第周商量。聽到這個消息後,童第周仍不改初衷,他一定要進效實中學,於是,他決定去考插班生。

靠着“水滴石穿”的精神,鐵杵也能磨成針。童第週考取了效實中學三年級,只不過成績是倒數第一。一年以後,童第周從倒數第一變爲順數第一,幾何成績從入學時的不及格變爲一年後的100分!後來,童第周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復旦大學,成爲復旦的高材生。畢業以後,他又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比京大學留學。1934年獲博士學位,這時他32歲。

名人刻苦讀書故事3:撲在書上的高爾基

高爾基,前蘇聯大文豪,列寧稱他是“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時代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寄養在外祖母家。因爲家庭極爲寒,他只讀過兩年小學。10歲時就走入冷酷的“人間”。他當過學徒,搬運工人,守認人,麪包師。還兩度到俄國南方流浪,受盡苦難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歡讀書,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機會,撲在書上如飢似渴地讀着。如他自己所說:“我撲在書,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一樣。”

他爲了讀書,受盡了屈辱。10歲時在鞋店當學徒,沒有錢買書,就到處借書讀。那時的學齡前徒,實際上是奴僕:上街買東西,生爐子,擦地板,洗菜帶孩子……每天從早晨幹到半認。在勞累一天之後,用自制的小燈,堅持讀書。

老闆娘禁止高爾基讀書,還到閣樓上搜書,搜到書就撕碎。因爲讀書,還捱過老闆娘的毒打。高爾基爲了看書,什麼都能忍受,甚至甘願忍受拷打。他說過:“假如有人向我提議說:‘你去廣場上用棍棒打你一頓!’我想,就是這種條件,我也可以接受的。”

由於高爾基一生如飢似渴地讀書,勤奮不懈地努力,他寫下了大量有影響的作品:《海燕》、《鷹之歌》、《母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間》、《我的大學》。除此之外,還寫了劇本和大量的政論、特寫、文藝評論等。

讀書的故事14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如鳥兒沒有翅膀。所以書籍使我們生命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上唯一不會腐朽的東西。

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書蟲”,對家裏最感興趣的就非爸爸那黃褐色的大書櫃莫屬。書櫃裏裝了很多書,我拿不着,就踩着椅子拿。不料,書沒拿到,反而摔了一個大跟頭。從那以後,爸爸不准我一人拿書,只能叫大人幫着拿。時鐘三兄弟整天你追我趕的,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轉眼間,我上六年級了,可是我跟書之間的感情卻歷歷在目。

我的讀書故事之——喜

一年級的時候,我天天都讀爸爸書櫃裏的書,直到我把書都差不多讀完了,爸爸就帶我去了書城。那次,我和爸爸買了很多很多的書,有《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屋頂上的小孩》、《城南舊事》等等,各種各樣的書籍應有盡有,都能夠堆成一座“小山”了。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整天都把書捧在手心裏,愛不釋手。我上哪兒都帶着書,逛街、旅遊,甚至睡覺都要把書放在枕頭底下。沒過幾周,爸爸就會帶我去一次書城。每次去書城,我都會去汲取書的“營養”。書,能夠提高我的寫作本事、豐富我的想象力和獲取一些課外的知識。

我的讀書故事之——怒

一天,我全神貫注地在課桌上看書,一位同學向我借書,我毫不猶豫地把我那本《城南舊事》借給了她。幾天後,我來取書,卻看到那本書已經損壞了。書上的一層薄膜被撕了一半,書中的頁數已經不完整了。當時我看到這一幕時,氣極了。真想把那位同學的書也撕了。那位同學看到我很生氣,就對我說:“對不起,我會幫你補好的。”聽到這話雖然還是很憤怒,可是還是覺得她說了應當能做到。於是讓她把書帶回家去補好。之後,她真的把書補好還給了我,雖然書上有些粘補的痕跡。

我的讀書故事之——哀

偶然有一天,我在書店的書架上發現了一本《藍色的海豚島》,一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我就被吸引住了。我不假思索的掏出了三個月的零用錢買下了它,我走到了公園的石凳上津津有味的看着。看着看着,肚子自我叫喚起來了。可是高爾基說過:“書中自有面包在”,我立刻感受到書中的知識填充了飢餓的肚子。我把書裏的營養當作午餐,這比真正的午餐更有“味道”。漸漸到了午時,到了該回家的時間,正準備回家,忽然看見一位老人沒站穩,上前扶了她一下,然後就回家了,直到回到家裏了才發現書還放在石凳上,等回到原處的時候,書早已不見了蹤影。

我爲失去了一位良師益友而感到哀傷。

我的讀書故事之——樂

我從開始認字時,就開始拿書玩。之後認識很多字的時候,就開始看書。我讀書的時候速度很快,爸爸就對我說:“不用那麼着急,要細細品位書中的知識,會對你受益匪淺的。”之後,爸爸給我講了毛主席“三溫四復”式的閱讀方式和“讀得多,想得多,寫得多,問得多”的習慣,在書上重要的地方畫上符號。還買了一個小本子要我摘抄書中的好詞、好句、好段和寫閱讀心得。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我都一向堅持着,已經用了四個本子了。此刻,我每遇到一本書,宛如一匹餓狼看見一塊肉一樣。“吞掉”那塊“肉”,“咬碎”它的“骨頭”,直到書中所有的“纖維”和“筋肉”成爲我的一部分。

一天,我寫的作文在《青少年報》上發表了,我心裏樂滋滋的。這一切都是我自我的努力和書籍的“幫忙”結合的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享受着收穫成果的喜悅。我暗暗下定決心下次還要發表。

我的讀書故事裏有喜怒哀樂,我認爲書籍是培育我們的良師,無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語和訓斥,不收學費,也不拘形式……我能夠發自肺腑的說一聲“我愛讀書!沒有書的靈魂是不完整的!”

讀書的故事15

“書!偉大的書!偉大的漫畫書!”小時候,我經常說這句話。

小時候,我最早看到的書是漫畫書,什麼《加菲貓》、《蠟筆小新》、《哆啦A夢》等等。我幾乎是只看畫不看字。那時我認識的字也不多,又有些漫畫內容不能光靠圖畫來表達。所以,後來我看起了《老夫子》那樣畫多字少的漫畫,因爲那樣看起來不費腦,而且內容也很有趣。所以,這些漫畫一直陪伴我上小學。小學一到二年級時,我媽媽買了《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這兩本書的內容深深地吸引我。書中的人物很生動,內容有幽默的、懸疑的、恐怖的……但結局總是美好的。到了三年級,由於寫作的需要,我看起了能幫助寫作的書——故事小說。其中《淘氣包馬小跳》和《冒險小虎隊》是我最喜歡的兩個系列。那各種各樣的人物、故事,讓我的作文大有長進。

在三年級升四年級期間,還發生過一個讀書故事——不,應該說是事件。在接近期末考試時,我們班上“刮”起了一陣“借書風”,許多同學帶來了自己心愛的圖書和其他同學互相交換着看。我帶了一本《冒險小虎隊》和班上的一位同學換了一本不同的《冒險小虎隊》來看。他的那本書我一個週末就看完了,而他呢,居然說不小心弄丟了。我正要發火,他馬上搶着說:“對不起啦,我會賠你一本的。”“好吧,要快點。”我說。可他一天拖一天,直到快考試了,他才肯告訴我原因。“我媽不給我帶課外書來學校,”他說,“怕影響期末考試的成績。”看來他只能下學期賠我了。

就這樣,我等了整整一個暑假。我每天睡覺前都回憶那本書中的內容,可是不到一個月,我就開始懷疑我心中的內容是否正確。開學第一天,我迫不及待,不過那位同學也並沒有食言,但是他拿來了一本嶄新的書,和我原來的那本一模一樣,但並不是原先那本。一拿到書,我迫不及待地把這本書讀了一遍,感到很愉快,也感到有點陌生,書中的內容和我心中想的不大一樣,我卻對讀書有了新的體會。

是啊!溫故而知新。一本書你不管讀過多少遍,但下一次讀時,肯定會知道新的東西,懂得新的道理。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