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來源:時髦谷    閲讀: 5.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宵節風俗:鬧花燈、踩高蹺、吃元宵、舞獅子、猜燈謎、游龍燈、迎紫姑、放煙花、扭秧歌、打太平鼓等。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1

1、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吃元宵代表着日子越過越紅火,生活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2、耍龍燈:舞龍起源於中國的傳統舞蹈。舞龍和舞獅,古時是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裏的節目之一。龍是中國古老的圖騰,正月十五耍龍燈已經遍佈全國各地,乃至全球各個華人聚居的地方。

3、舞獅子: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前來助興。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慶。

4、猜燈謎:“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娛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燈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5、送花燈:送燈又稱送花燈,漢族傳統民俗,即在元宵節前,孃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

6、踩高蹺:一種民間雜技。表演者裝扮成戲劇或傳説中的人物,踩着有踏腳裝置的木棍,邊走邊表演。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直到正月十八方告結束。

7、祭門祭户: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祭。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裏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第2張
  

8、迎紫姑:迎紫姑是漢族傳統民俗活動。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佔眾事。

傳説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所以民間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於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此俗流行於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於記載。

9、走百病: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這天婦女們穿着節日盛裝,成羣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歸。據説,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

10、逐鼠:逐鼠是一項元宵活動,這項活動始於魏晉時期。主要是受養蠶人家重視。因為老鼠常在夜裏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傳説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2

元宵節傳統的食物元宵或者湯圓深受大家的喜歡。所以一到元宵節,南方人會吃湯圓,北方人會吃元宵。湯圓和元宵其實是差不多的食物,湯圓是搓出來的,而元宵是滾出來的,南方人吃的湯圓有來甜的或者鹹的,而北方人則只吃甜的元宵。

元宵節的時候,有些地區會吃油茶。油茶是用芝麻,花生,核桃等堅果磨成粉之後,加入麪粉一起炒熟。吃的時候需要倒入開水衝調,鹹香細膩,口感非常不錯。

餛飩與餃子都是我國的傳統麪食,但是北方人更喜歡吃餃子,而南方人則更愛吃餛飩。所以在元宵節這樣一個重要的團圓節日裏,北方人自然會包上一頓美味的餃子來迎接元宵節的到來,而南方人則會包餛飩吃來慶祝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第3張
  

在民間,年糕寓意着蒸蒸日上,是有節節高的寓意的。而正月十五過完之後,預示着新年也就結束了,所以在元宵節的時候,大家也會蒸上年糕來吃,預示着事業節節高,生活蒸蒸日上,希望在新的`一年裏有非常好的前程。

在南方,元宵節的時候還會吃糯米飯。糯米飯有好幾種吃法,可以直接將糯米蒸熟之後拌着白糖吃,也可以在糯米飯裏面加入紅豆沙,紅綠果,堅果,還有豬油,熬製成香糯可口的糯米八寶粥。或者乾脆將糯米飯製作成糯米餈粑,都很好吃。

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裏。其實元宵節不僅會吃一些傳統的美食,各種民俗活動也非常的多,很多地區會舉辦非常熱鬧的燈會,各式各樣的彩燈十分炫目,還會有傳統的猜燈謎活動,特別的有意思,大家可以去一些地方去感受一下當地的元宵喜樂。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3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説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開燈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開始“試燈”,十五日夜為‘“正燈’,民間要點燈盞,又稱“送燈盞”,以進行祭神祈福活動。

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習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

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 第4張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後來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梁武帝篤信佛教,其宮中正月十五大張燈火。

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更為密切,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